707給他們一個教訓

雖然說,在二戰的大環境下,攻擊美國並且打敗美國軍隊,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可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美國的海上補給資源被切斷,自己過的也並不會太舒服。

即便美國不依賴石油和鋼鐵進口,可如果美國無法拿到二戰的補償款,無法順利的獲取南美洲的橡膠資源,想要騰飛絕對是癡人說夢了。

不要小看美國在二戰之中撈取的政治和經濟資本,那可是用數字都難以描述的巨大利好。

也正是憑藉着這份利好,5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國才能夠高速發展,成爲真真正正的世界第一強國。

別被美國二戰時候的恐怖工業能力給嚇着了,那是在吸血英國,全世界供養美國的大環境下,創造出來的奇蹟。

事實上美國本身的精密加工,包括科學技術飛躍,其實是在40年代到60年代之間逐步完成的。

至少在50年代前後,美國的優勢還遠沒有80年代那麼的明顯和誇張。

可惜的是,前世界脊樑歐洲在50年代還在重建廢墟呢,當然沒有什麼能力和美國一較高下。

而蘇聯因爲在二戰之中實踐的歪理邪說沾沾自喜,已經點歪了自己的科技樹,坐等崩盤了。

受到本身加工水平的制約,還有二戰勝利過程中對高級工業的不屑,蘇聯的工業發展走上了傻大黑粗的不歸路。

哪怕是到了八十年代,新銳的米格和蘇霍伊戰鬥機,都還帶着T-34坦克那粗糙的影子……

今日世界工廠,經濟發動機的中國,那個時候才結束二戰,老一輩的革命者們還在思考要怎麼建設發展呢。

而可憐的是,新中國在實踐然後失敗,失敗之後再思考,一直到80年代才勉強算是走上了正軌。

但是,這個時代的美國卻在電子製造還有高精尖加工業,蓬勃發展,一直到今天依舊掌握着先機。

換句話說,坐等歐洲自己打殘自己,美國再幹掉底氣不足貪心有餘的日本,就可以穩坐世界第一的寶座。

現在的問題是,歐洲遠遠沒有被打爛,德國差不多用一年的時間,就把歐洲橫掃了下來。

只要德國人繼續保持現在的態勢,不犯傻,不自毀長城,慢慢的整合歐洲的生產能力還有科技底蘊,就可以了。

而日本卻成了美國的絆腳石,看上去是一個軟柿子,可捏起來還真的是非常的扎手。

“帶着蘭利號,還有突擊者號航空母艦,我們的艦隊速度會受到影響。”尼米茲看着面前的資料,對羅斯福說道:“海軍不能再繼續拿艦隊冒險了。”

“我理解,我明白!”羅斯福點了點頭,海軍的存在,是陸軍和空軍的有效補充。只有海軍不倒,日本纔不敢輕易對美國本土動什麼歪腦筋。

事實上羅斯福更想做的事情,就是讓海軍去偷襲一下日本本土,爲珍珠港事件復仇。

只是現在,艦隊損失太巨大了,他也不敢拿剩下的戰艦繼續冒險。

“不過,有情報日本正在籌備攻擊中太平洋上的島嶼,我們要想辦法阻止這次陰謀。”羅斯福給尼米茲下達了命令。

不能讓日本真的完成它在戰爭之前構想的佈局,因爲一旦日本完成了這個佈局,美國就真不好破局了。

用島嶼作爲戰略支點,依託先進的大航程戰鬥機,配合上強大的聯合艦隊……美國估計要打到1943年,才能尋求到突破口。

可是兩年之後,德國可能都把蘇聯佔領了吧?到時候美國再攻擊日本,德國可就要加入到這場太平洋戰爭之中了……

“海軍部門推測,日本海軍下一個進攻點,是中途島!”尼米茲給出了一個相當準確的推斷來。

外界所謂的美軍破譯了電文獲取了日本攻擊中途島的說法,很大程度上有演繹的成分。

攤開地圖仔細看一看就知道,日本在佔領了馬來亞之後,已經無力攻擊澳大利亞和緬甸印度了。

日本繼續發動攻擊,佔領廣袤的緬甸印度,或者攻擊澳大利亞,實際上都需要時間調動本土的兵力。

調動這些兵力需要石油,部署這些兵力需要時間,這兩樣顯然還都不是日本富餘的資源。

所以,日本實際上在這個時候,只有兩個選項,一個是攻擊拉斯維加斯這樣的美國廢土;另一個就是拿中太平洋上的島嶼做文章了。

尼米茲這樣的聰敏人,背後還有馬歇爾這樣的戰略佈局大師,怎麼可能看不破日本的這一個“死局”?

此時此刻,另一個分散美國精力的目標珍珠港,還是一片廢墟呢,所以日本唯一的攻擊目標,就只剩下中途島了。

“我軍已經隱蔽調遣了40架戰鬥機,部署在了中途島。”陸軍航空兵的軍官,開口對羅斯福彙報道。

“島上的設施建設非常落後,機場正在擴建,工期馬上就要完成了。”陸軍航空兵負責島嶼上的基地建設,彙報也當然是由他們來負責。

“一旦工程完成,我們還能再增派200架飛機過去。依託島嶼和航空母艦,也許我們真的可以打退日本海軍。”最後,這名將領給出了自己的結論來。

尼米茲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如果島嶼上的飛機數量可以達到400架,我們就可以圍繞中途島,做一些文章了!”

“我們可以引誘日本部隊先攻擊中途島,一旦他們暴露,我們的航母艦隊就可能找到他們,並且先手實施打擊!”尼米茲一邊講解,一邊遞給了羅斯福一份文件。

“時間還很充裕,畢竟日本海軍部分兵力還在緬甸。”情報部門的將領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日軍要掌控菲律賓還有馬來亞,並且重建這些地區的設施,也還要一些時間。”

“5月底,我們最後的時限了!”羅斯福看着自己的將領們,開口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那麼!就5月底!我們在中途島附近等待日軍的行動,看看能不能找到機會,給日本人一個教訓!”尼米茲站起身來,立正對羅斯福說道。

293陷入被動877靜觀其變230駝隊1138熱烈歡迎999戰爭沒有結束453八卦615大半個裝甲師574新式飛機420兒戲一樣的戰鬥294慘烈的空戰1082無法彌補的損失199情報改變一切290新兵與新武器962再戰瓦胡島174建設一個港口859新的難題1149家書769重歸寂靜778撤離745卡盧加攻防戰405重點在海上429管風琴449不同230駝隊900吼叫585盯緊他們960開花結果590有些吃緊的後勤803悄無聲息1058第二次896體育館541勝利德國566戰爭的規模721勳章203平行的審訊992利益交換618發現目標538去西伯利亞844消失的槍手220半邊天482釜底抽薪649半路癱瘓1044笨蛋飛行員897蘇聯的高射炮97勇士21要改的事情太多太多716命中1143燙手的元帥961輕重482釜底抽薪450暴亂四起118垃圾一樣的神器1042庫爾斯克的天空890持續的槍炮聲297吃肉188亞歷山大1164空軍的B計劃247兩隻狐狸1158無休止的轟炸1122刻赤海戰612遭遇戰1113留下和離開908手腕867你們的利益149元首的增援和丘吉爾的痛恨447審問118垃圾一樣的神器1137接駕740政治財團628好好想一想我們的未來917多瑙河號584斯米洛維奇1170有求於人的日本人521亂象已顯931小鎮殺戮435古老的盾牌109來自東方的解衣推食55攻城略地792沒見過的坦克533攔截16那個總理府200見面和承諾540戰鬥開始279技術儲備531最後一支艦隊814對策330擦肩而過1199苦戰714保衛莫斯科631學校1081完了1056滔滔不絕79坦克的差距786如同烏雲一樣886炮術無敵672側翼的槍聲842狙擊手的包圍圈733不急着離開730帝國霸主194誰給了希特勒一把刀
293陷入被動877靜觀其變230駝隊1138熱烈歡迎999戰爭沒有結束453八卦615大半個裝甲師574新式飛機420兒戲一樣的戰鬥294慘烈的空戰1082無法彌補的損失199情報改變一切290新兵與新武器962再戰瓦胡島174建設一個港口859新的難題1149家書769重歸寂靜778撤離745卡盧加攻防戰405重點在海上429管風琴449不同230駝隊900吼叫585盯緊他們960開花結果590有些吃緊的後勤803悄無聲息1058第二次896體育館541勝利德國566戰爭的規模721勳章203平行的審訊992利益交換618發現目標538去西伯利亞844消失的槍手220半邊天482釜底抽薪649半路癱瘓1044笨蛋飛行員897蘇聯的高射炮97勇士21要改的事情太多太多716命中1143燙手的元帥961輕重482釜底抽薪450暴亂四起118垃圾一樣的神器1042庫爾斯克的天空890持續的槍炮聲297吃肉188亞歷山大1164空軍的B計劃247兩隻狐狸1158無休止的轟炸1122刻赤海戰612遭遇戰1113留下和離開908手腕867你們的利益149元首的增援和丘吉爾的痛恨447審問118垃圾一樣的神器1137接駕740政治財團628好好想一想我們的未來917多瑙河號584斯米洛維奇1170有求於人的日本人521亂象已顯931小鎮殺戮435古老的盾牌109來自東方的解衣推食55攻城略地792沒見過的坦克533攔截16那個總理府200見面和承諾540戰鬥開始279技術儲備531最後一支艦隊814對策330擦肩而過1199苦戰714保衛莫斯科631學校1081完了1056滔滔不絕79坦克的差距786如同烏雲一樣886炮術無敵672側翼的槍聲842狙擊手的包圍圈733不急着離開730帝國霸主194誰給了希特勒一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