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秘密戰線

重建一個國家的工業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任務,林恩在這方面的努力雖然見效很快,但短時間內無法轉化爲軍事力量,也就是說,除非民主德國另闢蹊徑,否則只能以十萬素質良好卻缺乏裝備的正規軍人和大約四十萬名預備兵來保衛國家、抗衡外力。

隆美爾將林恩的新方略帶回帝國大本營之後,足足過了三個星期纔有確鑿的指令傳來:元首決定採納林恩的建議,而大本營參謀部也由此制定了一份詳盡的方案,要求林恩及復興黨遵循該方案行事,任何計劃外的調整都必須上報大本營。

身爲國家第一號人物竟要聽命於“前朝殘黨”,這表面上看起來很不可思議,心懷大局的林恩繼續以自己的方式“順從上意”。很快,帝國大本營派來一位重要人物傳達計劃、督促執行,並直接指揮帝國派駐歐陸的諜報、特戰等各方人員傾力配合。由於密電未提人名,林恩在見面之前並不知曉來者何人,但敏感的直覺引導他猜對了答案,這位重要人物不是別人,正是他的昔日上司和崇拜偶像——同樣年少成名的勞倫茨.巴赫。前“吸血鬼”夜戰突擊隊領袖是“雅利安方舟計劃”的重要策劃者和實施者,後遠赴北美專營情報網絡,不負衆望地獲得了成功,這一舉扭轉了第三帝國海外情報部門的頹勢,更成爲撬動歷史槓桿的關鍵支點。返回北歐之後,巴赫受命執掌帝國情報總部,兼任大本營直屬部隊指揮官,不久又獲任“諾爾蘭郡榮譽總督”頭銜,晉升帝國一級上將,相距帝國的傳奇守護者、軍神隆美爾僅有一步之遙。

戰後四年間聚少離多,巴赫對林恩而言仍有種非常特殊的親切感,兩人難說肝膽相照,至少也是相互讚賞、互相照應。

此次再度聚首,兩人仍然不像其他老友那樣事無鉅細地促膝長談,在公事軍務和涉及個人關係方面,他們言語雖是一貫的含蓄互敬,實質推誠置腹、彼此提點。詳閱大本營的計劃方案,林恩對這裡面的主要內容毫不陌生,因爲很多細節還都是自己和隆美爾交談時提出的,而策劃者從帝國利益出發,在一些細節方面並沒有完全照顧到自己現在這民主德國總統身份,或是在兩相取捨的情況下明顯傾向於帝國整體。不過在計劃的收尾部分,策劃者提出儘量保全民主德國政體和高層官員,以儘可能減少來自國際社會的排斥和攻擊,元首、戈培爾、隆美爾等帝國核心人物將繼續留在幕後,但國家的真正權力必須掌握在以他們爲首的帝國高層手中,外貌並不敏感的帝國官員也將借復興黨身份逐步接掌實權。

經過反覆揣摩,林恩覺得這份計劃多少還是有些走極端,以第三帝國的獨裁模式運作國家終究存在諸多弊端,甚至可以說是弊大於利的。走到這一步,他又一次面臨兩難境地,開弓再無回頭箭,他現在只能想方設法將自己扮演策劃者角色的帝國復興計劃引入正途。考慮到巴赫在政治上是元首的忠實信徒,且爲帝國的再度崛起傾盡心力,林恩柔和地表達了自己的一些異議,巴赫的反應倒是顯得比較理性,他同樣也認爲德國國民在政治意識上難以接受舊的國家社會主義思想,唯有與時俱進並加以適當掩飾才能實現兩全,至於軍事指揮機制,如今的帝國大本營已經在實戰中證明了它的優越性,以帝國近衛軍爲中堅的精兵路線也應當保留和發揚。針對計劃中不符實際的部分,巴赫表示兩人可以在遵循大原則的情況下打默契球——“正如戰場指揮官臨陣之調度,我們理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有了這麼個能力超然、人格可靠的新搭檔,林恩這心裡踏實了許多,而從巴赫離開大本營轉抵德國本土開始,這項旨在實現帝國合法迴歸的計劃實際上就已經啓動了。作爲計劃的兩大核心步驟,一方面,帝國派駐本土的諜報單位和復興黨的特工人員以他們擅長的方式在德共勢力佔優勢的邦州製造摩擦,蓄意挑起德共支持者對民主政府的不滿,蠱惑那些不明內情的普通民衆,而在德共影響力較弱的地區,他們故意印發“紅色傳單”、組織遊行集會,製造出德共勢力逐步擴張的假象;另一方面,林恩在軍隊將領的支持下秘密制定新的邊界防禦方案,利用工業重建的機會暗中調集、儲備建設物資,以便在下一階段于波蘭、捷克、奧地利邊界地區修築戰略工事。

核心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着,帝國的輿論武器也在積極影響外部環境。在覈武器峰會召開之前,許多關於蘇聯核設施、核部署的敏感內容大量見諸報端,將國際社會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蘇聯核問題,尤其是關於搭載原子彈的蘇聯潛艇24小時內可以襲擊美國東海岸重要港口、盟國聯合艦隊歐洲基地乃至英國首都倫敦的傳聞令盟國民衆十分緊張。在宣佈參加核武器峰會的情況下,蘇聯政府這次不再默默承受輿論攻擊,他們迅速以官方聲明的方式闢謠,指出這是盤踞北歐並侵略丹麥的第三帝國黑暗勢力的陰謀,並就帝國軍隊遲遲未從丹麥諸島撤離發難,要求國際社會一致向北歐帝國施加壓力,進而邀請西方盟國聯手,一旦帝國軍隊頑固抗拒,便以聯合軍事行動的方式將其逐出丹麥。

放棄對德國和匈牙利的軍事佔領之後,蘇聯政府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有所好轉,他們此次公開表態似乎也佔據了優勢,然而面對蘇聯的軍事邀請,盟國首腦反應冷淡,盟國委員會也以沉默應對。礙於海軍實力和國際形勢,蘇聯在這種情況下難以單方面出兵干涉丹麥事務,正確的政治思維令他們加大了對民主德國的關注——潛伏在德國的蘇聯間諜活動頻繁起來,而德共方面也注意到中部和西部的異常情況,他們派人深入瞭解情況,進而以“警惕第二次國會縱火案”爲題發表了著名報告,在德國乃至國際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但民主德國政府隨後展開了一項民意調查,其結果顯示,認同社會主義體制的國民接近百分之四十,照此趨勢發展下去,德共很可能在下一次政治選舉中反超其他黨派,通過和平方式執掌政權進而轉變國家體制,亦或是發起一場支持者衆多的社會主義革命,而這長期以來一直是許多歐洲國家所擔心的。

通過“民意調查”這一應急之策,林恩得以穩住國內形勢,並讓相當一部分國民因擔心德國“紅色化”而抵制德共及其支持者。在爲下一步政治鬥爭埋設伏筆的同時,他大張旗鼓地主導了德法首腦會晤,雙方達成諒解並簽署了一系列軍事合作協定,包括德法共享裝備技術、共同發開常規武器、軍隊開展常態交流。就1949年的形勢而言,法蘭西與德意志這兩個民主共和國皆已褪去了一流軍事強國的外衣,不僅被美蘇英拉開了差距,就連國體尚不健全的北歐帝國也多有不及,兩者的合作更像是落難者的相互取暖,但不管怎麼說,它們20世紀上半葉各有過一段輝煌的軍事時期,在兵器技術、部隊管理、軍事作戰等方面有較爲深厚的基礎,此時兩國都在雄心勃勃地恢復國力。民主德國因蘇聯的武裝佔領而擺脫了戰敗國枷鎖,法蘭西出於強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在軍事領域迎頭追趕世界先進技術,噴氣式戰鬥機、主戰坦克和核武器則是重中之重,前兩項民主德國都從前身那裡獲得了不錯的遺產。爲表誠意,德國向法國提供了Me-163和豹式坦克的設計圖紙,法國向德國無償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剩餘物資”——數萬支毛瑟步槍、大量子彈以及幾條基本完整的武器生產線,這些都是法國在1945年對德國的佔領行動中所獲的戰利品,和平時期對法國軍隊建設鮮有益處,對一窮二白的民主德國可就是寶貴財富了。

僅以兩套圖紙的代價換回足以大幅提升陸軍作戰實力的軍事物資,林恩這筆“零資金”的買賣完全符合當下德國的發展策略,接下來便依葫蘆畫瓢地同西班牙、意大利簽署軍事協定,用尚未過氣的武器技術換回稍顯老舊卻非常實用的裝備物資:西班牙政府轉讓的是一批88毫米高射炮和三號突擊炮,意大利提供了兩條狀況欠佳的驅逐艦和一艘退役潛艇。這些軍事協定從談判開始就受到了來自蘇聯方面的阻力,林恩外交方面的經驗雖然不足,憑藉巴赫的幫助、帝國的支持以及自己的智慧還是最終克服了重重困難。88毫米高射炮和三號突擊炮的到位使得民主德國陸軍重新擁有了強效的反坦克訓練部隊,意大利的驅逐艦和潛艇平時是德國海軍的訓練艦艇,戰時運用得當依然能夠發揮出一定的作用。

第65章 醉與醒第55章 魂歸汪洋第19章 得心應手的誘殲戰第119章 全速驅動第46章 死亡陰影第139章 絕境第72章 強者之心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62章 加溫第68章 思而求索第44章 神馬狀況第54章 螞蝗第67章 永不孤獨第153章 三角聯盟第105章 空降柏林第137章 應變轉移第3章 死亡山谷第37章 北國第61章 這是場意外第97章 熱血搏殺第85章 礦場接力第158章 雨中飄搖第108章 英雄的禮遇?第11章 帝國聖殿第117章 幸運反光鏡第11章 添油加醋第101章 初戰,以弱擊強第105章 殺無赦第172章 霹靂雷擊第77章 藍水第175章 吸血鬼意志第67章 近衛軍之戰第8章 斷路第67章 帝國攻略第85章 在獄中第74章 鋼鐵防線第27章 居安當思危第104章 利益同盟第158章 小隊放光芒第62章 我和你的距離第144章 臨時轉會第92章 美帝強權第32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99章 分步走的戰略第16章 戰火重燃第6章 口風第51章 再見,基地第76章 如果可以逆天第16章 狙手獵場第30章 老巢第146章 出場第8章 斷路第97章 熱血搏殺第7章 崩塌的防線第49章 草船借箭(上)第161章 帝國最高機密第97章 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第145章 天雷殺第44章 神馬狀況第123章 孤城第167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下)第25章 簡單生活第21章 二度插班第72章 絕殺技(下)第88章 這世上真有飛碟?!第11章 看家本領第101章 軟弱的進攻第54章 螞蝗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2章 死地後生第7章 河谷戰場(上)第10章 應策第3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67章 悟道第81章 縛境第57章 圈子第70章 絕殺技(上)第139章 冰寒之地第3章 戰火薰燎第166章 卸擔第99章 分步走的戰略第43章 境遇第74章 豐厚誘惑第32章 踐行者第86章 鋼絲上的舞蹈第117章 幸運反光鏡第1章 遊擊將軍第23章 虎無鷹翼第49章 風雲驟變第48章 鋼鐵歐洲第31章 身份審查第17章 反攻之始第15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0章 起義之火第69章 染毒之箭第28章 叛逃者第25章 籌備第33章 禍福旦夕第92章 死地後生第119章 全速驅動
第65章 醉與醒第55章 魂歸汪洋第19章 得心應手的誘殲戰第119章 全速驅動第46章 死亡陰影第139章 絕境第72章 強者之心第66章 核戰時代的開啓第62章 加溫第68章 思而求索第44章 神馬狀況第54章 螞蝗第67章 永不孤獨第153章 三角聯盟第105章 空降柏林第137章 應變轉移第3章 死亡山谷第37章 北國第61章 這是場意外第97章 熱血搏殺第85章 礦場接力第158章 雨中飄搖第108章 英雄的禮遇?第11章 帝國聖殿第117章 幸運反光鏡第11章 添油加醋第101章 初戰,以弱擊強第105章 殺無赦第172章 霹靂雷擊第77章 藍水第175章 吸血鬼意志第67章 近衛軍之戰第8章 斷路第67章 帝國攻略第85章 在獄中第74章 鋼鐵防線第27章 居安當思危第104章 利益同盟第158章 小隊放光芒第62章 我和你的距離第144章 臨時轉會第92章 美帝強權第32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99章 分步走的戰略第16章 戰火重燃第6章 口風第51章 再見,基地第76章 如果可以逆天第16章 狙手獵場第30章 老巢第146章 出場第8章 斷路第97章 熱血搏殺第7章 崩塌的防線第49章 草船借箭(上)第161章 帝國最高機密第97章 初來乍到,請多關照第145章 天雷殺第44章 神馬狀況第123章 孤城第167章 無法阻止的災難(下)第25章 簡單生活第21章 二度插班第72章 絕殺技(下)第88章 這世上真有飛碟?!第11章 看家本領第101章 軟弱的進攻第54章 螞蝗第58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92章 死地後生第7章 河谷戰場(上)第10章 應策第34章 冤家宜解不宜結第167章 悟道第81章 縛境第57章 圈子第70章 絕殺技(上)第139章 冰寒之地第3章 戰火薰燎第166章 卸擔第99章 分步走的戰略第43章 境遇第74章 豐厚誘惑第32章 踐行者第86章 鋼絲上的舞蹈第117章 幸運反光鏡第1章 遊擊將軍第23章 虎無鷹翼第49章 風雲驟變第48章 鋼鐵歐洲第31章 身份審查第17章 反攻之始第15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0章 起義之火第69章 染毒之箭第28章 叛逃者第25章 籌備第33章 禍福旦夕第92章 死地後生第119章 全速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