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火繩槍兵的獎勵

隨着班達克與朱提安兩位篡位者的死亡,理查德在拉瓦納王國內終於沒有了異己——噢,忘了那個還龜縮在拉瓦納內城的巴登王子。在清理完戰場後,理查德率軍北上,與佔領王都外城的西古爾德提督匯合,圍攻內城。

面對理查德的大兵壓境和班達克國王陣亡的噩耗,整個王都內城亂作一團,悲痛欲絕的巴登王子宣誓繼承王位,並宣佈要抵抗到最後一刻,但他手下的將軍們卻不這樣想,在班達克陣亡後,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拉瓦納王國未來的統治者會是誰,他們不願意和巴登一起葬身於此。

緊接着,一場針對新任國王巴登的軍事政變在一個深夜展開,不甘與僞王一同赴死的軍官們領着麾下士卒攻入特里齊宮,將抵抗的禁衛軍屠殺一空,巴登則在戰鬥的最後一刻自刎身亡,他的所謂國王生涯只持續了短短十幾個小時就結束了。

第二天清晨,發動政變的軍官們就託着巴登的頭顱打開內城城門,向理查德投降。

在拉瓦納城平定的半個月內,整個王國境內還屬於班達克的領土皆臣服於理查德,其中包括了領主被俘獲的馬復加特領——說來倒黴,馬復加特伯爵麥克菲爾遜在炮擊阿克姆莊園的時候被一塊飛石擊中,當即就暈眩過去,等他醒過來的時候,就已經被理查德俘虜了。

對於這位臭名昭著的“懦弱者”,理查德不準備讓他毫髮無損的回去了,起碼也要通過斯蒂芬妮以國家叛徒的罪名將其爵位篡奪一空,並驅逐出境。

就在理查德派出騎兵迎接還在貝爾港的斯蒂芬妮返回王都之時,被放回封地的馬布庫領伯爵索菲也派出了使者向理查德表示臣服。自此,整個拉瓦納王國皆被平定,放眼望去,已經沒有還在反抗理查德的勢力的存在了。

……

大陸歷1111年10月20日,斯蒂芬妮回到王都拉瓦納城,看着這座因爲戰爭而變成蕭條的城市,她心中無限惆悵。

經過這一場內戰,整個拉瓦納王國的軍事力量遭到了徹底的洗牌,昔日一直威脅王室的科克領被消滅,馬復加特領也因爲站錯隊而損失了所有的徵召兵,王室的力量也早已覆滅,只剩下馬布庫領還苟延殘喘,只是再也無法威脅到擁有理查德支持的斯蒂芬妮了。

反觀理查德,經過與拉米雷斯王國的戰爭還有內戰的洗滌,他的兵力從原先的近五千人迅速擴張到如今的近兩萬人,還擁有了十二門火炮與十八臺投石車和攻城秤車。除此之外,在佔領拉瓦納城之後,他還獲得了系統的獎勵。

【宿主第一次攻克一座王國首都級別的大城市,現獲得系統的獎勵,希望您能夠再次獲得如此的戰果。(注:攻克王國級首都的獎勵只在第一次達成後獲得,以後將不會再發放。)】

【您獲得了30次神聖羅馬帝國系兵種抽取機會,本次抽取免維護費。

您獲得了火繩槍兵的抽取資格,並獲得10隊火繩槍兵(免維護費),但迫於當前科技程度無法制造火繩槍兵。】

都說大戰之前比有補給,理查德深有體會,而事實上,在穩定拉瓦納王國後,他馬上就會提兵反攻溫斯特王國,這場戰爭必將會遭到溫斯特王國的盟友庫尼亞共和國與克拉西公國的干預,在三國聯軍的抵抗下,理查德能夠預料到戰爭的困難。

而再次獲得30次抽取機會後,理查德的勝率大大提高,在系統作弊般的獎勵下還能戰敗,理查德干脆放棄反攻的計劃算了,安心做着拉瓦納王國的國王,和斯蒂芬妮共度餘生。

……

斯蒂芬妮回到王都後,理查德令人籌措加冕儀式的準備工作,隨後將那30次抽取機會使用。

【使用30次神聖羅馬帝國系兵種抽取機會,共計獲得120隊神聖羅馬帝國系兵種,確認召喚?】

“確定。”

【……】

【召喚完成,您獲得長矛軍士×8、重裝軍士×18、步行帝國騎士×10、平民弓箭手×10、平民弩兵×10、巨盾弩兵×10、手炮兵×2、騎馬軍士×8、鍊甲騎士×10、帝國騎士×,5、條頓騎士×10、弩騎兵×6、火繩槍兵×5、重型攻城炮×3、攻城秤車5,共計9722名士兵。】

和上次沒有什麼較大的區別,只不過這次的人數比上次較少,初步來看的話,人數少的原因應該是那些多出來的重武器和火繩槍兵。

火繩槍兵,顧名思義,就是裝備了火繩槍的步兵,他們裝備的火繩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黑火藥,進而將槍膛內裝的彈丸發射出去。由於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後晾乾的,能緩慢燃燒,燃速大約每小時80毫米—120 毫米,這樣,士兵將金屬彎鉤壓進火門後,便可單手或雙手持槍,眼睛始終盯準目標。

正因爲火繩槍兵能夠在射擊之前瞄準目標,這使得他們的射擊精度大大增強,但只能靠火繩點燃黑火藥射出子彈,使得他們在雨天或潮溼環境將無法作戰,這也是所有火槍的通病。

雖然火繩槍有裝填速度慢、精度不穩定、受環境限制、容易出現故障導致無法射擊等等缺點,但這並不影響它是這個時代威力最大的武器,單隻火繩槍射不準,那就以連隊爲單位,向目標齊射。就如它的兵種描述:火繩槍兵近距離齊射極爲精準,令敵軍人仰馬翻。這種早期火槍子彈能穿透大部分盔甲,發射時的硝煙和巨響令這種恐怖武器極爲震撼人心,令敵軍聞聲膽裂,潰不成軍。

……

一直到五天後,理查德才終於見到了他一直期待的火繩槍兵,這些火繩槍兵的裝束已經有着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他們的頭盔(或許不應該稱爲頭盔,它更像帽子)上插着兩束鳥類的羽毛,整個人從遠遠望去,充滿了和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感覺。

不過,理查德有一個想法,就是讓這些火繩槍兵成爲斯蒂芬妮加冕儀式的儀仗隊,在加冕典禮的過程中展示一波火槍齊射的威力,震懾國內的貴族。

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諾德第五百一十七章 城內伏擊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戰後第八十七章 決戰前(求訂閱)第三百八十章 公主歸來第三十八章 辛蘭平原決戰(2)第三百三十三章 蒂託斯情報(爲Lancelot_all盟主加更1/10)第三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三百八十章 公主歸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進軍烏里夫伯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加冕儀式(下)第三十一章 馬復加特領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二次包圍網戰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阿卡斯會戰(5)第四百二十三章 又一次軍改第二百一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二十八章 魯西諾王國的提議第一百零二章 索倫堡內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如臨大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坎圖平原戰役(敵臨)第四十五章 分封第二百零四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三章 理查德的喜悅第三十九章 辛蘭平原決戰(3)第四百零一章 交談第一百一十四章 巴登VS索菲(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維奇尼亞重騎兵的鱗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 攔路虎第四百章 損失第二十三章 海盜登陸第二百九十章 投石車轟擊第七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六十五章 和紙一樣脆弱的亂民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魯西諾人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會芙蕾雅第二百二十九章 結盟第四百七十八章 瓦達西亞聯盟第七十九章 四年之後第三十章 再臨拉瓦納第三百零三章 兵臨亞基克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臨科克倫堡第一百三十六章 投石車第三百四十八章 西普斯之殤(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二次包圍網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一章 芙蕾雅大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一百三十章 內奸第三百六十七章 議會血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兵臨都康第五百零二章 分裂的王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五百五十七章 伊麗莎白第二百章 大戰進行時第二百一十二章 凱旋第二百三十五章 巡遊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城依舊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提安的底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戰聯軍第八十三章 盧文攻城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護國公理查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三王會戰(騎兵投誠)第二十四章 第一場戰爭第四百五十三章 絕望第三百零七章 又一次刺殺第五百四十章 自尋死路第二百四十章 孟巴領的管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塔羅索斯第四十五章 分封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兵決定第三十一章 馬復加特領第三百六十九章 拉西克來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三百七十六章 抵達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軍制改革第一百九十二章 邊境第一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談第三十四章 理查德的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第二旅的末日(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入侵溫斯特第四百零六章 長管炮第五章 宴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索圖塔勒戰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諾德會議(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爭執第三百章 突圍成功的塞普林連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半年過第四十六章 蘇菲亞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班達克兵變第五百零四章 攔截第四百三十八章 阿梅德第三十八章 辛蘭平原決戰(2)第六十七章 抵達法爾斯海
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諾德第五百一十七章 城內伏擊第五百三十九章第二十八章 戰後第八十七章 決戰前(求訂閱)第三百八十章 公主歸來第三十八章 辛蘭平原決戰(2)第三百三十三章 蒂託斯情報(爲Lancelot_all盟主加更1/10)第三十六章 決戰前夕第三百八十章 公主歸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進軍烏里夫伯國第一百八十五章 加冕儀式(下)第三十一章 馬復加特領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二次包圍網戰爭第四百三十四章 阿卡斯會戰(5)第四百二十三章 又一次軍改第二百一十八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二十八章 魯西諾王國的提議第一百零二章 索倫堡內亂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降第四百零三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四章 如臨大敵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坎圖平原戰役(敵臨)第四十五章 分封第二百零四章 內訌第二百八十三章 理查德的喜悅第三十九章 辛蘭平原決戰(3)第四百零一章 交談第一百一十四章 巴登VS索菲(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第一戰第五百四十九章 維奇尼亞重騎兵的鱗甲第四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 攔路虎第四百章 損失第二十三章 海盜登陸第二百九十章 投石車轟擊第七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六十五章 和紙一樣脆弱的亂民第二百七十四章 第一場勝利第二百三十七章 魯西諾人的條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再會芙蕾雅第二百二十九章 結盟第四百七十八章 瓦達西亞聯盟第七十九章 四年之後第三十章 再臨拉瓦納第三百零三章 兵臨亞基克第一百二十七章 兵臨科克倫堡第一百三十六章 投石車第三百四十八章 西普斯之殤(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第二次包圍網戰爭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三百八十一章 芙蕾雅大公第一百五十三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一百三十章 內奸第三百六十七章 議會血案第二百八十八章 兵臨都康第五百零二章 分裂的王國第五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五百五十七章 伊麗莎白第二百章 大戰進行時第二百一十二章 凱旋第二百三十五章 巡遊第一百五十一章 攻城依舊第一百三十四章 朱提安的底牌第一百九十五章 決戰聯軍第八十三章 盧文攻城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護國公理查德第一百六十五章 三王會戰(騎兵投誠)第二十四章 第一場戰爭第四百五十三章 絕望第三百零七章 又一次刺殺第五百四十章 自尋死路第二百四十章 孟巴領的管理第三百六十一章 塔羅索斯第四十五章 分封第三百五十四章 出兵決定第三十一章 馬復加特領第三百六十九章 拉西克來使第四百二十六章 城破第三百七十六章 抵達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擊第二百二十三章 軍制改革第一百九十二章 邊境第一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談第三十四章 理查德的選擇第四百四十七章 第二旅的末日(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入侵溫斯特第四百零六章 長管炮第五章 宴會第四百九十七章 索圖塔勒戰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諾德會議(上)第四百四十五章 爭執第三百章 突圍成功的塞普林連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半年過第四十六章 蘇菲亞的決定第一百一十二章 班達克兵變第五百零四章 攔截第四百三十八章 阿梅德第三十八章 辛蘭平原決戰(2)第六十七章 抵達法爾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