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

秦瓊、尉遲恭等衆將離開永安城之時,不但帶走了七百多人的親衛隊,還帶走了八匹草原天馬、十五匹戎盧馬、十匹安蒲馬,以及兩百多頭踏雲神牛。

李斌帶人進入金羅國去救李昭、李烈的時候,爲了裝扮成金羅騎兵,僅剩下的八匹草原天馬、十五匹戎盧馬和十匹安蒲馬,一匹也沒有帶,騎的都是繳獲的東蠻馬。

兩百多頭踏雲神牛是重甲牛騎兵的備用坐騎,原本一直飼養在驍騎營位於永安城郊區的軍營當中,經過這兩年的飼養,如今有一百一十三頭成年的踏雲神牛和一百四十七頭沒有成年的小牛犢。

等這些踏雲神牛抵達撫鄣城之後,李斌就可以又重新組建一支重甲牛騎兵。

李斌麾下的衆將,並沒有都離開永安城,衆將商議之後,決定留下典韋、武松兩人,來保護謝盈盈和李斌的長子李傑。

扁鵲也留了下來,將成爲李傑的專屬醫師,畢竟這年頭嬰兒的死亡率是很高的。

由於兵部尚書謝芝通安排秦瓊、尉遲恭一行人,與朝廷給李斌傳旨的內侍一起走,所以他們一行人很順利就來到了大魏帝國北方的圖順港,然後從圖順港乘船,在建平十八年的三月十八日就抵達了撫鄣城。

李斌見到了秦瓊、尉遲恭等衆將之後,顯的十分高興,雄闊海卻有些沮喪的對李斌說道:“主公,屬下無能,沒有把夫人和小少爺帶回來。”

李斌其實心裡也清楚,按照目前的情況,大燕朝廷不可能輕易放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離開永安城。

秦瓊隨即把謝盈盈的書信遞給了李斌,李斌看完了謝盈盈的信,長嘆了一聲對衆將說道:“如今最重要的,是把三府的十五衛禁軍訓練出來,如果等到三路討伐大軍徹底解決金羅國之時,三府的十五衛禁軍只是原來撫鄣軍隊的水平,那麼我們就只能任由朝廷拿捏了,朝廷完全可以肆無忌憚的對三府十五衛禁軍進行重新整編。”

秦瓊、尉遲恭等衆將抵達撫鄣城的第二天,李斌接了皇宮內侍帶來的聖旨,正式就任了撫州府、鄣州府、蔥州府的三府大都督之職。

不過大燕朝廷並沒有提升李斌的品級,李斌依然是正三品的驃騎將軍。

隨後李斌讓尉遲恭、顏良、文丑三人,接替董襲、淩統、徐盛擔任鄣州第三衛、鄣州第四衛和鄣州第五衛的主帥之職,董襲、淩統、徐盛變成了這三衛的副帥。

董襲、淩統、徐盛三人對於降職爲副帥,倒是沒有什麼怨言,畢竟尉遲恭、顏良、文丑三人的資歷擺在那裡,何況原來他們三人也只是暫代主帥之職。

石肅和楊洪則被李斌任命爲了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的副帥,這兩衛的主帥依然由甘寧和周泰擔任。

蒙鐵、李拔、李額、李騰則成爲了李斌麾下親衛營的統領,衆將幫李斌組建的親衛隊,也併入了親衛營當中,使得李斌的親衛營增加到了三千餘人。

樊虎、徐天皓、徐天韜、蘇文倉這四名跟隨李斌從金羅國榮登城外一路殺回平武城的家兵,也被李斌提升爲了親衛營的將領,成了蒙鐵、李拔、李額、李騰四人的副手。

李斌還從親衛營當中挑出了八十名身高都在一米八五以上的壯漢,重新成立了一支重甲牛騎兵,孫熊、方虎、韓彰、韓瑞四人依然擔任重甲牛騎兵的首領,每人暫時帶領二十名重甲牛騎兵。

重甲牛騎兵的八十名士兵都是武者,其中暗勁武者十六人,剩餘的六十四人都是明勁武者。

李斌讓撫鄣城的工匠們,爲重甲牛騎兵的每頭踏雲神牛,都打造了一副重達八百多斤盔甲,每名重甲牛騎兵的士兵,都配有雙層步兵重甲和一套皮甲,還配有兩支長矛、一把腰刀、一具強弩、一面盾牌和五十支可以用於投擲的短矛。

新的重甲牛騎兵,在防禦力方面,要更勝於以前的重甲牛騎兵。

秦瓊、裴元慶、雄闊海三人,奉命開始組建一支重騎兵衛,李斌允許秦瓊、裴元慶、雄闊海三人可以從三府十五衛禁軍當中挑選兵員,至於十五衛禁軍因此所產生的缺額,則重新再招募新兵進行補充。

李斌給準備組建的重騎兵衛留有了二十萬匹東蠻馬,所以李斌希望能組建一支十萬人的重騎兵。

就在李斌這邊加緊整編和訓練軍隊之時,建平十八年的四月十五日,大燕三路討伐大軍又一次出兵金羅國,正式打響了五伐金羅的戰役。

在大燕三路討伐大軍出兵之前,大燕朝廷的使者已經先一步抵達了撫鄣城,把大燕三路討伐大軍出兵的日期告訴給了李斌,大燕兵部要求李斌,儘快出兵對三路討伐大軍進行策應。

四月十七日的上午,在撫鄣城內三府大都督的府邸,李斌麾下大部分的將領都聚在了一間廳房中,商討出兵策應三路討伐大軍的事情。

而三府大都督的府邸,就是原撫鄣國的左丞相府。

秦瓊首先說道:“主公,如今重騎兵衛雖然在三府十五衛禁軍的配合下,已經挑選出來了六萬人,但是其中很多人甚至還不太會騎馬,這次出兵策應朝廷的三路討伐大軍,重騎兵衛是沒有能力參戰了。”

李斌點了點頭說道:“現在大戰在即,重騎兵衛就先不要再從三府的十五衛禁軍裡面再挑選兵員了,先抓緊進行訓練,另外還可以再招募一些新兵,這次對金羅國用兵,重騎兵衛不需要參加。”

薛禮隨即說道:“主公,我撫州府的五衛禁軍,訓練了這麼長時間,如今已經可堪一戰,而金羅國在襄州府的兵力卻並不多,屬下覺着只要出動撫州第一衛、撫州第二衛和撫州第三衛,就足以打下金羅國的襄州府!”

現在三府的各衛禁軍都是六旅編制,每個衛的兵力都達到了八萬餘人,出動撫州府三個衛的禁軍,相當於是出動了二十四萬大軍。

金羅國的襄州府與撫州府相鄰,一共下轄六個郡,人口差不多有六百萬,如今金羅國在襄州府只駐紮了四鎮禁軍和大約二十萬廂軍,金羅軍隊的主力,目前絕大部分都集結在了靠近大燕的潞州府、陵州府和穎州府。

程普緊跟着說道:“主公,我蔥州府五衛禁軍,現在也同樣可堪一戰,在原東蔥國境內,金羅軍隊只有兩鎮禁軍和不足十萬的廂軍,我蔥州府只需出動兩衛禁軍,就足以讓兩個蔥州府合二爲一!”

原來李斌把撫鄣國劃爲撫州府、鄣州府和蔥州府,其實是借鑑於金羅國對撫鄣國的劃分。

金羅國在吞併了撫鄣國和東蔥國之後,把這兩個國家劃爲了三個州府,取名就是撫州府、鄣州府和蔥州府,其中蔥州府包括整個東蔥國和撫鄣國的東北部。

在李斌從金羅國那裡強奪了撫鄣國之後,撫州府和鄣州府的劃分沒有改變,只不過蔥州府少了大約一半的面積,沒有了原東蔥國的地盤。

而原來的東蔥國,現在依然被金羅國稱爲蔥州府,這樣一來,大燕帝國和金羅國就各有一個蔥州府,且互相緊挨着。

李斌沉吟了一下說道:“這次我準備親率撫州第一衛、撫州第二衛、撫州第三衛、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出兵金羅國的襄州府,另外由蔥州第一衛、蔥州第二衛和蔥州第三衛出兵東蔥國,爭取把東蔥國也歸入我大燕的蔥州府,撫州第四衛和撫州第五衛,還有蔥州第四衛和蔥州第五衛,則作爲兩路出征大軍的預備隊。”

頓了一下李斌對蔣欽說道:“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趕往撫州府,坐船是最快的,所以水師需要出動船隻,把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還有我麾下的親衛營,運送到撫州府的樂水城。”

撫鄣城就劃在了鄣州府的境內,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現在就駐紮在撫鄣城,李斌帶領親衛營、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坐船隻需要大約兩、三天的時間,就能抵達撫州府的樂水城,而樂水城距離金羅國的襄州府,已經沒有多遠的距離了。

蔣欽馬上說道:“主公放心,如今我水師有船近千艘,足以一次性運送幾十萬大軍和糧草,僅僅把親衛營、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運送到樂水城,完全沒有問題!”

這時一名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沉聲對李斌問道:“大都督,屬下覺着您這次沒有必要親自領兵出征金羅國的襄州府,有薛禮將軍、楊再興將軍、呂布將軍、甘寧將軍和周泰將軍統軍即可,您作爲大都督,還是留在撫鄣城坐鎮爲好!”

這名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名字叫徐克維,表字奉興,原本是撫鄣國吏部左侍郎,在金羅軍隊攻克撫鄣城之後,徐克維與大多數撫鄣國的朝廷大臣一樣,都選擇投靠了金羅國,並且躲過了金羅國對原撫鄣國文武大臣們的清洗。

在李斌入主撫鄣城之後,徐克維又跟着原來撫鄣國的官員們,投靠到了李斌麾下,目前李斌讓徐克維暫時總領鄣州府的政務。

當然一旦大燕朝廷向撫州府、鄣州府和蔥州府委派各級官員,徐克維這些原撫鄣國的官員們,最多隻能做沒有品級的吏員了。

李斌對徐克維以及原撫鄣國的官員們談不上信任,但李斌需要他們暫時來維持三州府政務的運轉,在表面上對徐克維以及原撫鄣國的官員們,還是非常恭敬有加的。

李斌隨後笑着對徐克維說道:“奉興先生,此次我大燕討伐金羅國勢在必得,既然朝廷讓我領兵策應其他三路討伐大軍,那我這個三府大都督哪有不親自上陣的道理,我離開撫鄣城以後,鄣州第三衛會進駐撫鄣城,鄣州第三衛的主帥尉遲恭,乃是我的心腹愛將,到時候還請奉興先生,在政務方面多多幫一幫尉遲恭。”

李斌接着又扭頭對廳房中的尉遲恭說道:“敬德,這位是奉興先生,我離開撫鄣城以後,政務方面的問題,你要多向奉興先生請教。”

徐克維和尉遲恭互相見禮之後,徐克維猶豫了一下又開口對李斌說道:“大都督,既然大燕這次勢在必得,那麼金羅國很可能是在劫難逃了,大都督是不是也得提前準備準備?”

李斌明白徐克維說的是什麼意思,不在意的說道:“我再怎麼說也爲大燕奪取了三府之地,就算以後當不了這個三府大都督,想必朝廷也不會爲難我的。”

徐克維離開了三府大都督的府邸之後,就回到了原撫鄣國的吏部衙門,徐克維暫時在吏部衙門進行辦公。

徐克維走進了吏部衙門的一間書房,立即有六、七名原撫鄣國的官員,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奉興,大都督怎麼說?”一名年齡大約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急聲對徐克維問道。

徐克維沉聲說道:“大都督準備親自帶領撫州第一衛、撫州第二衛、撫州第三衛、鄣州第一衛和鄣州第二衛,去攻打金羅國的襄州府。”

“奉興,我不是問這個,大都督如今對大燕朝廷是什麼態度?”

徐克維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大都督好像不太在乎大燕朝廷會對他採取什麼措施,仍然沒有絲毫自立的意思。”

這時另外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苦笑說道:“看來我們之前的謀劃是白費了,我們這位大都督是一點兒野心也沒有。”

剛纔首先問話的那名中年男子卻搖頭說道:“如果大都督沒有野心,他也不會逼迫大燕朝廷任命他爲三府大都督了,我們的計劃還得繼續下去,大都督可以說是我們這些人唯一的希望,如果一旦大燕朝廷向撫州府、鄣州府和蔥州府委派官員,我們這些人可就沒有任何立足之地了。”

徐克維突然有些猶豫的說道:“就算大都督能按照我們的謀劃自立,可是大都督麾下的兵馬能擋住大燕的虎狼之師嗎?別忘了大都督麾下的士兵,大部分都是我們撫鄣人,我們撫鄣人可不善於打仗啊!”

徐克維的話,讓書房內的六、七名原撫鄣國官員都陷入了沉默,最終還是那名中年男子開口說道:“不管怎麼樣,我們也得試一試,總好過變成沒有品級的吏員吧!”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零八章 只留一口湯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四十六章 棄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八十六章 熟人第三十四章 存滿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雲和馬超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傲的天使第七十八章 銀子攻勢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六十章 離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雪災第一百六十五章 駙馬第一百零五章 賭注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動手第九十九章 攻城器械第十六章 莊荷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俘儀式第二十章 埋伏第二十章 埋伏第一百五十九章 東羌族第一百九十九章 乞降第一百五十章 準備返京第九章 要求第一百零七章 生擒雙雄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七章 禁軍四十九衛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賦技能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退和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發飆第二章 賭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個混小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五十一章 麻煩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嚇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漢領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府大都督第一百四十七章 商業佈局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一十二章 參戰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三十六章 鬥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迴歸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四章 典韋和許褚第十一章 相告第一百二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一十八章 沒了底氣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二百二十章 天子下詔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黑天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三十九章 避讓第二百零三章 脫離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迴歸第十六章 莊荷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二百三十三章 西藩都護府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一百九十一章 亡國公主第九十三章 不破金羅誓不還(第二更,求票票)第八十二章 再入草原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和陸遜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森林巨人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三十八章 牆盾第二百二十章 天子下詔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認輸第六十七章 四彪將第八章 匪患第二十章 埋伏第六十三章 天星閣第二百三十七章 地道破城第九十四章 出兵計劃(第三更,求票票)第九十七章 名動京城(第六更,求票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二百二十一章 撕毀盟約第二十三章 震驚第七十七章 金甲營第一百章 試金石第三十七章 武力排名第九十七章 名動京城(第六更,求票票)第二百零二章 重新啓用
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前第二百零八章 只留一口湯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四十六章 棄城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八十六章 熟人第三十四章 存滿第一百八十三章 趙雲和馬超第二百六十五章 高傲的天使第七十八章 銀子攻勢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六十章 離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雪災第一百六十五章 駙馬第一百零五章 賭注第一百四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六章 動手第九十九章 攻城器械第十六章 莊荷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俘儀式第二十章 埋伏第二十章 埋伏第一百五十九章 東羌族第一百九十九章 乞降第一百五十章 準備返京第九章 要求第一百零七章 生擒雙雄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七章 禁軍四十九衛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賦技能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退和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發飆第二章 賭債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個混小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五十一章 麻煩事第一百四十四章 嚇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漢領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府大都督第一百四十七章 商業佈局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一十二章 參戰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三十六章 鬥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七十二章 迴歸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四章 典韋和許褚第十一章 相告第一百二十四章 烏合之衆第二百一十八章 沒了底氣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二百二十章 天子下詔第二百六十六章 暗黑天使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三十九章 避讓第二百零三章 脫離第二百一十二章 世子殺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迴歸第十六章 莊荷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一百六十六章 躲清閒第二百三十三章 西藩都護府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一百九十一章 亡國公主第九十三章 不破金羅誓不還(第二更,求票票)第八十二章 再入草原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和陸遜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森林巨人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三十八章 牆盾第二百二十章 天子下詔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一百零四章 認輸第六十七章 四彪將第八章 匪患第二十章 埋伏第六十三章 天星閣第二百三十七章 地道破城第九十四章 出兵計劃(第三更,求票票)第九十七章 名動京城(第六更,求票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二百二十一章 撕毀盟約第二十三章 震驚第七十七章 金甲營第一百章 試金石第三十七章 武力排名第九十七章 名動京城(第六更,求票票)第二百零二章 重新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