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瘋狂擴軍

五月一日的上午,在金羅國都城金羅城的皇宮一座大殿內,金羅國左丞相劉恆德沉聲向皇帝夏侯真說道:“啓稟陛下,燕國又一次拒絕了與我金羅進行談判,仍然要求我金羅必須無條件投降。”

皇帝夏侯真冷哼了一聲,“難道燕國真以爲我金羅就必敗無疑了嗎?這次朕非要讓燕國吃不了兜着走!”

接着皇帝夏侯真對兵部尚書夏侯承問道:“如今在陵州城、潞州城和潁州城,我們已經聚集了多少兵馬?”

這次面對大燕軍隊的進攻,金羅國沒有采取每城必守的戰術,而且把兵馬都向陵州府、潞州府、潁州府的三座府城進行集結,準備把決戰的戰場,放在這三座府城,

兵部尚書夏侯承隨即說道:“陛下,如今在陵州城,已經聚集了十四鎮禁軍、六十萬廂軍、五十萬蠻族軍隊和四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在潞州府聚集了六鎮禁軍、二十五萬廂軍、十五萬蠻族軍隊和三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在潁州府聚集了五鎮禁軍、二十萬廂軍、二十五萬蠻族軍隊和二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目前我們在三座府城,總計彙集了八十五萬禁軍、一百零五萬廂軍、九十萬蠻族軍隊和九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並且九十萬壯丁也進行了武裝和整編,幾乎可以充當廂軍進行使用。”

頓了一下兵部尚書夏侯承接着說道:“根據我們最新得到的情報,燕國入侵的三路大軍,總兵力雖然比我們之前所瞭解的要多,但是三路加起來也不過只有大約一百六十五萬,在兵力上,我們金羅國仍然佔據着相當大的優勢,另外在京城道,我金羅還有七鎮禁軍、四十萬廂軍和四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在宜州府還有兩鎮禁軍、二十萬廂軍和二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在桂州府還有兩鎮禁軍、十五萬廂軍、十五萬臨時徵召的壯丁以及三十萬招募的蠻族軍隊。”

金羅國除了京城道之外,目前還有八個州府,分別是與大燕帝國相鄰的陵州城、潞州城和潁州城,以及宜州府、桂州府、襄州府、東州府和蔥州府。

其中蔥州府面積最小,如今只剩下了三個郡,而且面對李斌麾下大軍的進攻,金羅國的皇帝夏侯真和金羅國的兵部,甚至已經做好了暫時丟掉蔥州府的打算。

東州府可以說是金羅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州府,與潁州府、桂州府相接壤,面積比金羅國的京城道以及其他七個州府加起來還要大的多。

東州府境內的數百個蠻族部落,人口加起來至少在三千萬以上,這也讓東州府成爲了金羅國人口最多的州府。

這些蠻族部落幾乎個個全民皆兵,三千多萬的人口,徵召幾百萬可戰之兵都沒有問題,如果需要的話,就是徵召上千萬蠻族軍隊都能辦到。

可惜金羅國雖然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征服了這數百個蠻族部落,但是征服的手段多以用錢財來收買,使用武力征服的蠻族部落並不多。

這也導致數百個蠻族部落對於金羅國,只有表面上的恭順,如果金羅國想要在這些蠻族部落徵兵或者讓這些蠻族部落出兵爲金羅國打仗,那都得用錢財來說話。

皇帝夏侯真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這樣一算,我金羅已經在陵州城、潞州城和潁州城,聚集了差不多三百七十萬大軍,在京城道、宜州府和桂州府,還聚集着差不多二百二十萬的預備隊,這場與燕國的舉國之戰,我金羅一定必勝無疑!”

兵部尚書夏侯承趕忙恭維道:“多虧陛下動用了皇家內庫的大量錢財,我金羅才能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聚集起如此之多的軍隊。”

聽到夏侯承提及皇家內庫,皇帝夏侯真的心裡,真是有種如刀割一般的感覺。

僅僅僱傭一百二十萬蠻族軍隊,每個月差不多就得花費一千萬兩白銀,另外之前爲了從蠻族各個部落給金羅禁軍徵兵,金羅國兵部花費了將近七百萬兩黃金,才購買了四十萬蠻族士兵,補充給了金羅禁軍的各個鎮。

而擴編廂軍、徵召壯丁,都得需要銀子,幾百萬軍隊的軍餉、糧草,每個月更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如今皇家內庫儲備的黃金、白銀,正在飛速的消耗着,夏侯真每當看到皇家內庫的賬目,都恨不得把李斌剝皮抽筋。

如果不是李斌搬空了金羅國的國庫,甚至幾乎把金羅城都搬空了,夏侯真何至於動用皇家內庫的儲備,憑藉原來金羅國的國庫,足以支撐金羅國與大燕帝國打上好幾年的。

還好在攻佔了東蔥國和撫鄣國之後,皇帝夏侯真把一部分從這兩個國家繳獲的黃金和白銀,搬入了自己的皇家內庫,才能支持金羅國最近這段時間的瘋狂擴軍,也讓皇帝夏侯真以及金羅國的文武大臣們,有了再次戰勝大燕帝國的底氣。

“襄州府和蔥州府怎麼樣了?”皇帝夏侯真突然問道。

兵部尚書夏侯承馬上說道:“陛下,如今李斌麾下的軍隊,兵分兩路,分別攻入了襄州府和蔥州府的境內,目前在襄州府,李斌麾下的軍隊被阻擋在了懷德城,而懷德城內我們有三鎮禁軍、十萬廂軍和十萬臨時徵召的壯丁,只要能守住懷德城,李斌麾下的軍隊就無法進入襄州府的腹地,蔥州府的三個郡,基本上都已被李斌麾下的軍隊所攻佔,只有東蔥城還在我金羅的手裡,第三十五鎮、第三十六鎮以及大約八萬廂軍守在了東蔥城內。”

皇帝夏侯真猶豫了一下說道:“我們之前爲了應對燕國入侵軍隊的主力,決定在襄州府和蔥州府以守爲主,甚至有意放棄蔥州府,如今我金羅在京城道、宜州府和桂州府,差不多還有二百二十萬大軍,是不是可以考慮給那個李斌一些教訓?”

兵部尚書夏侯承搖頭說道:“陛下,李斌麾下的軍隊,雖然名義上是燕國禁軍,但基本上是由撫鄣人和東蔥人組成的,戰鬥力根本與燕國正規的禁軍無法相比,所以李斌麾下的軍隊,對我金羅威脅不大,就算李斌麾下的軍隊能攻佔蔥州府,甚至攻佔了襄州府,也動搖不了我金羅的根基,臣認爲等擊敗了燕國入侵軍隊的主力,再收拾李斌以及他麾下的軍隊也不遲,到時候我金羅國還可以把原撫鄣國再一次收入囊中。”

其實兵部尚書夏侯承有一些話沒有說出來,雖然金羅國在陵州城、潞州城、潁州城,已然聚起了三百七十萬大軍,但是夏侯承對這些軍隊的戰鬥力,卻有着很大的憂慮,畢竟就算戰力最強的金羅禁軍,也有大量新兵的存在。

一旦與大燕帝國那些戰力異常強悍的禁軍開戰,夏侯承真不知道聚集在陵州城、潞州城、潁州城的三百七十萬大軍,最後到底能打成什麼樣子。

所以京城道、宜州府和桂州府的二百二十萬預備隊,夏侯承可不敢隨便動用,這二百二十萬預備隊需要隨時準備支援三處主戰場。

爲了打贏陵州城、潞州城、潁州城的決戰,金羅國幾乎可以說是賭上了一切。

要知道整個金羅國,不算東州府、蔥州府的人口,大約只有四千萬,而爲了與大燕帝國的這場戰爭,金羅國在全國徵召的軍隊和壯丁,加起來已經超過了五百六十萬,這對於一個以農耕爲主的國家,簡直是不可思議的。

此外金羅國還花費巨資僱傭了一百二十萬蠻族軍隊,如果陵州城、潞州城、潁州城的決戰輸了,那麼對於金羅國來說,這場戰爭也就基本上算是輸掉了,金羅國隨之必將會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而這些事情,皇帝夏侯真的心裡其實也非常清楚,想要往襄州府和蔥州府調兵,更多的是皇帝夏侯真對李斌的怨恨太深,恨不得立即就能把李斌活捉到自己的面前,把李斌剝皮抽筋。

皇帝夏侯真嘆了一口氣,點頭說道:“那就等擊敗了燕國那三路主力軍隊,再調集大軍去教訓李斌吧!”

兵部尚書夏侯承鬆了一口氣,“陛下聖明。”

建平十八年的五月十日,大燕中路討伐大軍的主力,來到了金羅國陵州城以東五十多裡的地方,開始安營紮寨。

燕軍不是不想再靠近陵州城一些修建營寨,只是在陵州城外的東面,已經有了一座綿延二十餘里的龐大營寨。

五月十日的傍晚,在大燕中路討伐大軍營寨的帥帳內,中路討伐大軍的統帥兵部尚書謝芝通,沉聲對帥帳內的衆將說道:“根據可靠的消息,目前金羅國已經在陵州城的城內外,聚集了將近五十萬禁軍,大約六十萬廂軍,超過五十萬蠻族軍隊,還有差不多四十萬壯丁,並且四十萬壯丁也都配備了武器和鎧甲,這樣一來,我們中路大軍在陵州城這裡,就要面對兩百萬敵軍,而爲了保證後路以及運糧通道的安全,萊州衛和三萬府兵沒有來到陵州城,我們中路大軍可用於作戰的兵力,只剩下了大約九十二萬,其中包括驍騎衛的兩萬五千名重騎兵。”

雖然李斌以及李斌麾下的衆將,都離開了驍騎衛,但是驍騎衛的組建並沒有受到多少影響,如今驍騎衛已經有了兩萬五千名重騎兵,並且每名重騎兵都配備了兩匹披了精鐵馬甲的東蠻馬。

中路討伐大軍的副統帥兵部右侍郎杜懷仁接着說道:“目前左右兩路偏師,也分別兵臨金羅國的潁州城和潞州城,而金羅國在潁州城和潞州城,也都聚集了百萬大軍,所以左右兩路偏師是不可能派兵來支援陵州城之戰了。”

太子趙昌隨即朗聲說道:“金羅國雖然在陵州城這裡,聚集了兩百萬軍隊,但是真正的精銳並不多,本王覺着我們中路大軍的勝算還是很大的。”

宋王趙智跟着說道:“太子所言極是,如今有十五個支內衛禁軍以及驍騎衛都聚在中路大軍當中,什麼兩百萬金羅軍隊,不過是一羣土雞瓦犬而已,本王願率左智衛和右智衛首先出戰!”

宋王趙智在上次與金羅國的大戰中受傷不輕,養了兩個多月才能起牀,宋王趙智兼任主帥的左智衛和右智衛,也遭受了重創,最後能撤回平武城的兵馬不足五千。

宋王趙智這次可是卯足了勁兒,要找金羅軍隊報仇。

謝芝通說道:“不管怎麼樣,金羅軍隊在陵州城,也是有兩百萬,想要擊敗陵州城的金羅軍隊,我們中路大軍弄不好得付出不小的代價。”

頓了一下謝芝通接着說道:“不過朝廷已經得知了陵州城、潞州城、潁州城的情況,兵部正在各州府徵召壯丁,準備對我三路討伐大軍進行支援。”

越王趙璟這時問道:“謝帥,那我們中路大軍什麼時候發起進攻?是否要等朝廷的支援抵達後再發動進攻?”

謝芝通斷然說道:“我們三路大軍每日消耗糧草甚多,不能一直在陵州城、潞州城、潁州城等着,而且想要擊敗這三城的金羅軍隊,主要還得依靠我們三路大軍當中的各衛禁軍,兵部在各州府徵召的大量壯丁,只是爲了給我們各衛禁軍的損失進行補充,所以明日開始,我中路大軍就會對陵州城之敵發起進攻。”

太子趙昌隨後朗聲說道:“謝帥,本王願率驍騎衛、左仁衛和右仁衛,首先對陵州城外的金羅軍隊發起進攻!”

謝芝通沉吟了一下說道:“那明日就由驍騎衛、左仁衛、右仁衛、左智衛和右智衛首先出戰!”

建平十八年五月十一日,大燕中路討伐大軍與金羅軍隊在陵州城外展開了激戰,僅僅開戰當天,雙方傷亡加起來就超過十五萬,其中燕軍這邊傷亡了四萬餘人,金羅軍隊傷亡了十一萬多。

五月十二日,大燕左路討伐大軍與金羅軍隊在潁州城外開戰,同日,大燕右路討伐大軍與金羅軍隊在潞州城外也爆發了大戰,至此金羅國境內三處主戰場都打了起來。

第三章 芒光第五十一章 麻煩事第一百章 試金石第五十三章 顏良和文丑第二百三十六章 皇權中興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六十七章 四彪將第二百零三章 脫離第九十四章 出兵計劃(第三更,求票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將門晚宴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疑惑第二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倒下的戰神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八十九章 捕快第一百九十一章 亡國公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連叫陣第二百七十章 天使討伐軍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和陸遜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第十七章 林家兄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門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次談判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十八狼將第一百二十章 狼將第八十八章 商隊第一百三十一章 搬空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壞消息第十四章 賭約第二百五十八章 雙足飛龍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二百五十九章 要塞陷落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二虎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六章 動手第四十章 進入第一百零三章 虛構的猛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俘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守的軍堡第二百零七章 十五名弟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沙漠聚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將逞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四章 典韋和許褚第二百五十八章 雙足飛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夥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軍歌嘹亮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退和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重逢愛妻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參戰第一百六十章 發飆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九十八章 北疆風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興奮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二十八章 同意第二百零七章 十五名弟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齊聚一堂第一百零九章 喜事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謀士八猛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僕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去爵位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興奮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八十三章 再添兩虎將第一百三十章 河邊阻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自作自受第二百六十九章 四支精銳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十八狼將第二十五章 新兵器第四十一章 錯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藤甲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六十四章 十三將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府大都督
第三章 芒光第五十一章 麻煩事第一百章 試金石第五十三章 顏良和文丑第二百三十六章 皇權中興第一百三十四章 軟肋第六十七章 四彪將第二百零三章 脫離第九十四章 出兵計劃(第三更,求票票)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二十二章 將門晚宴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一百一十五章 疑惑第二十六章 消息第一百五十七章 倒下的戰神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八十九章 捕快第一百九十一章 亡國公主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連叫陣第二百七十章 天使討伐軍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和陸遜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第十七章 林家兄弟第一百六十三章 上門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次談判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十八狼將第一百二十章 狼將第八十八章 商隊第一百三十一章 搬空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壞消息第十四章 賭約第二百五十八章 雙足飛龍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二百五十九章 要塞陷落第一百二十六章 十二虎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六章 動手第四十章 進入第一百零三章 虛構的猛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被俘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守的軍堡第二百零七章 十五名弟子第二百二十七章 沙漠聚兵第一百六十四章 四將逞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四章 典韋和許褚第二百五十八章 雙足飛龍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夥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軍歌嘹亮第二百五十三章 敗退和消息第二百五十四章 重逢愛妻第一百四十三章 遠交近攻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八十一章 搶馬計劃第二百二十四章 僵持第六十八章 亮相第三十一章 路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一十二章 參戰第一百六十章 發飆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九十八章 北疆風起第二百四十一章 興奮的皇帝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二十八章 同意第二百零七章 十五名弟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齊聚一堂第一百零九章 喜事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謀士八猛將第一百二十三章 僕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失去爵位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興奮的皇帝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八十三章 再添兩虎將第一百三十章 河邊阻敵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七十三章 自作自受第二百六十九章 四支精銳第一百二十八章 四十八狼將第二十五章 新兵器第四十一章 錯過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一百九十六章 藤甲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六十四章 十三將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府大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