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換了一個地圖

樹欲靜而風不止,李斌這邊都考慮退休的問題了,羅蘭帝國卻與西方另外兩大帝國,組成了針對鎮南軍的軍事聯盟,甚至還拉攏了西方其他幾十個小國,共同組建了一支規模異常龐大的遠征軍。

西方另外兩大帝國爲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這兩個帝國的實力,幾乎與羅蘭帝國不分上下。

羅蘭帝國當年因爲幾位皇子爭奪皇位,不得不從吐茲帝國境內撤兵,使得吐茲帝國成爲了鎮南軍的西藩都護府。

後來羅蘭帝國已故皇帝伊萬爾卡的四皇子扎德里,最終戰勝了其他親兄弟,成爲了羅蘭帝國新一任的皇帝。

扎德里繼位以後,發現鎮南軍的實力無比強大,就算羅蘭帝國舉國之力,都未必能從鎮南軍手中把原吐茲帝國的疆域奪下來。

不過扎德里也沒有讓羅蘭帝國停下擴張的腳步,只是把方向放在了羅蘭帝國的西邊。

幾年之後,羅蘭帝國通過征戰,又吞併了西邊的幾個西方國家,使得羅蘭帝國的疆域,又增加了將近四分之一,人口也增加到了一億七千萬。

這時羅蘭帝國的疆域,就已經分別與英卡帝國、德馬帝國的勢力範圍相接壤,如果羅蘭帝國想要繼續擴張,必然會與英卡帝國,或者德馬帝國爆發戰爭。

羅蘭帝國的皇帝扎德里,知道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都是實力不遜於自己國家的軍事強國。

之前對於羅蘭帝國吞併幾個西方國家,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就已經對羅蘭帝國感到非常不滿了,甚至給羅蘭帝國發來了多次照會,希望羅蘭帝國不要打破西方世界的平衡。

更讓羅蘭帝國皇帝扎德里擔憂的是,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好像暗中簽署了盟約,要是羅蘭帝國繼續向西進行擴張,弄不好會遭遇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的混合雙打。

最終羅蘭帝國皇帝扎德里,親自趕往了英卡帝國的首都,與英卡帝國的皇帝、德馬帝國的皇帝,進行了一場三方會談。

在扎德里的忽悠下,另外西方兩大帝國的皇帝,都被扎德里所描述中東方世界的富饒所吸引,答應了與羅蘭帝國共同組建遠征軍,去征服東方世界那片富饒的土地。

扎德里只對另外西方兩大帝國的皇帝,描述了東方世界的富饒,卻沒有把東方世界裡面,軍事實力最強的鎮南軍,向這兩大帝國的皇帝進行仔細介紹。

之後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又把依附於他們兩大帝國的幾十個西方小國,也拉入了三大帝國的聯盟,來參與這場瓜分東方各國財富的盛宴。

李斌得知此事之後,立即開始向西藩都護府大規模的增兵,並且李斌自己也親自領兵抵達了西藩都護府。

瑞康十四年的四月初,兵力高達一千五百萬的西方聯軍,氣勢如虹的攻入了西藩都護府,隨之一場鎮南軍與西方諸國聯盟的大戰就此拉開。

雖然在戰爭剛開始,西方聯軍就吃了不小的虧,要知道這時鎮南軍在西藩都護府聚集的軍隊,兵力並不比西方聯軍少。

不過隨着西方英卡帝國、德馬帝國和羅蘭帝國的不斷增兵,這場戰爭隨即就陷入了僵局,雙方每天的傷亡數字都非常大。

就在鎮南軍與西方聯軍鏖戰之時,大魏帝國的數百萬大軍,趁機攻入了鎮南軍的磁州鎮守府,以及鎮南軍嶸州鎮守府的深州府,試圖收回這四個被鎮南軍強佔的州府。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魏帝國剛剛出兵不久,鎮南軍正向磁州鎮守府的三個州府以及深州府調兵增援之時。

北庭都護府的草原上,以胡戎、塞鶻、東羌三大族爲首的數十個遊牧民族就反了,讓鎮南軍一下子就需要面臨三線同時作戰。

雪上加霜的是,在大燕朝廷在天子趙鑫的力主下,竟然在這時與大魏帝國重新簽訂了盟約,並且派兵對鎮南軍嶸州鎮守府的濰州府、信州府、嶸州府,以及桂州鎮守府的達州府、潁州府、陵州府和潞州府,展開了全線進攻。

天子趙鑫認爲鎮南軍這次是在劫難逃,這時候如果大燕朝廷不出來撿便宜的話,那麼鎮南軍所控制的七大鎮守府和六大都護府,就會被西方三大帝國以及大魏帝國所瓜分。

面對四面楚歌的情況,李斌命令鎮南大都督府下轄的各鎮守府和各都護府,立即徵召所有鄉兵入役,讓所有的預備役軍團達到滿編狀態。

到了瑞康十四年的七月末,鎮南軍所擁有的兵力甚至超過了五千萬。

瑞康十四年八月初,鎮南軍在西藩都護府境內,大敗西方聯軍,讓西方諸國一戰就損失了超過七百萬大軍,迫不得已向羅蘭帝國境內撤退。

這場大戰的勝利,也成爲了整個戰爭的轉折點,隨即鎮南軍得理不饒人,上千萬精銳部隊,追着西方聯軍,就攻入羅蘭帝國的境內。

瑞康十四年的年底,鎮南軍反攻進入了大燕朝廷控制的多個州府。

瑞康十五年的二月初,鎮南軍的大軍,又一次攻入了大魏帝國的疆域。

瑞康十五年的七月末,北庭都護府鎮守使白起,率軍終於撲滅了草原各遊牧民族的反叛。

在這場平叛中,白起舉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屠刀,上千萬人死在了白起的屠刀之下。

東羌族這個草原的三大霸主之一,最後差一點兒被白起殺的滅了族。

瑞康十五年的八月中旬,大魏帝國兵部尚書兼禁軍兵馬大元帥屠霖,以及他的四個親兒子、五個侄子,在與鎮南軍的決戰中全部陣亡,大魏帝國也在這場決戰中,幾乎損失了全部的精銳部隊。

瑞康十五年的九月十三日,鎮南軍攻破了大魏帝國的都城——長樂城,大魏帝國的皇帝陳隆,在皇宮被攻破之前服毒自盡。

瑞康十五年的九月十九日,李斌的正妻謝盈盈和瑞安公主趙舒儀被人下毒,雙雙斃命,下毒之人爲李斌侍妾閻氏身邊的侍女王敏。

雲社很快抓獲了王敏,並且從王敏口中得知了她的來歷。

瑞康十五年的十月十五日,大燕帝國六大將門,宣佈率軍向鎮南軍投降。

三天之後,鎮南軍進入永安城,天子趙鑫成了鎮南軍的階下囚。

不久之後,天子趙鑫和他的妻兒全部被李斌秘密處死。

李斌在鎮南軍諸將的簇擁下,於瑞康十六年的三月初六,在永安城登基稱帝,改國號爲漢,年號爲隆興,冊封已故的正妻謝盈盈爲皇后,鎮南軍改名爲漢軍。

大漢帝國的都城依然爲永安城,大燕朝廷原來控制的十二個州府,被劃分了爲了兩個鎮守府,鬱州鎮守府和宣州鎮守府。

大魏帝國的京城道和十二個州府,也劃分爲了兩個鎮守府,魏州鎮守府和順州鎮守府。

魏州指的就是魏州府,也就是大魏帝國的京城道。

隆興元年,英卡帝國和德馬帝國拋棄了自己的盟友,選擇與大漢帝國議和,並且在向大漢帝國賠償了鉅額的戰爭賠款之後,退出了與羅蘭帝國的聯盟。

緊接着西方其他幾十個小國,也紛紛退出了與大漢帝國的戰爭,當然戰爭賠款是少不了的,有的小國甚至得爲了戰爭賠款,向大漢帝國分期賠付一百多年。

隆興三年,經過了幾年的征伐,羅蘭帝國終於被漢軍所滅,最終羅蘭帝國被劃分爲了兩個都護府,分別爲南藩都護府和北藩都護府。

李斌在位一共十九年,在他六十歲的壽辰之後,把皇位傳給了太子李傑。

李斌隨後搬到了永安城外的龍靈山上,謝盈盈的墳墓就安置在了龍靈山。

李傑登基爲帝的第九年,大漢帝國發生了一件讓人震驚的靈異事件。

太上皇李斌,以及大漢帝國諸多威名赫赫的名將以及朝廷重臣,一夜之間全部失蹤,成爲了大漢帝國的千古之謎。

“這是哪裡?”李斌睜開眼睛,發現自己根本不是在龍靈山上的皇家園林。

因爲皇家園林裡面的房屋,根本沒有一間會如此破舊。

李斌只記着自己剛躺在牀上,已經陷入休眠多年的太極八卦圖,突然在他腦海中浮現出來了一大段文字。

由於李斌在鎮南軍與西方聯軍的大戰中,親手殺掉了許多西方聯軍被俘的將領,雖然召喚出來了不少文臣猛將,但也使得太極八卦圖進入了休眠之中。

可是李斌還沒有來得及去看腦海中的這一大段文字,他就瞬間失去了意識。

“主公,您終於醒了?”看到李斌睜開眼睛,一名身材異常高大的壯漢,興奮的大喊道。

李斌扭頭一看,頓時大吃一驚。

眼前的這名壯漢,李斌是很熟悉的,他是李斌在西方聯軍鏖戰之時,召喚出來的猛將——羅士信。

羅士信,隋末唐初時期的猛將。

羅士信原爲隋朝齊郡通守張須陀部將,隨其征討農民起義軍,後歸降瓦崗軍,被授以總管之職,在與王世充交戰時重傷被俘。

後因不恥王世充,羅士信率部降唐,被拜爲陝州道行軍總管,槍刺王玄應,智取千金堡,隨李世民平定洛陽,進封絳州總管、剡國公。

武德五年,羅士信在洺水之戰中城破被俘,被劉黑闥殺害,諡號勇,葬於北邙山。

可問題是羅士信也已經年近五十,而現在眼前的羅士信,卻顯的十分年輕,幾乎跟剛召喚出來的時候,沒有什麼分別。

“士信,寡人這是在哪裡?”

李斌話音剛落,就有一羣人走了進來,當李斌看到這羣人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更是震驚。

這羣人李斌都非常熟悉,全是自己從太極八卦圖中召喚出來的文臣猛將,只不過現在這些文臣猛將,好像全都經過了時間倒流一樣,變成了年輕時候的模樣。

“這……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主公,我們也不知道怎麼會來到這個世界,快給主公拿一個銅鏡過來。”

說話的是諸葛亮,諸葛亮話音剛落,已經有一名魁梧壯漢,從房間的桌子上,拿起了一個有些破舊的銅鏡,遞給了李斌,“主公,您……您的相貌變了。”

給李斌拿銅鏡的魁梧壯漢,李斌也不陌生,也是自己在與西方聯軍的大戰過程中,召喚出來的猛將——李廣。

李廣,西漢時期的名將。

漢文帝十四年從軍擊匈奴因功爲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

武帝即位,召爲未央宮衛尉,元光六年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擊匈奴,因衆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

後李廣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爲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元狩四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羅士信和李廣是同一次被召喚出來的,兩人都是大宗師級別的猛將。

李斌經過銅鏡一看,發現銅鏡裡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面容。

靠——這不是自己上一世的模樣嗎?

這時候李斌才發現,自己原本一直體型肥胖的身軀,也變回了與上一世差不多的身型。

這是怎麼回事?

李斌有些發矇。

諸葛亮這時苦笑說道:“主公,我們醒來之時,就都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雖然你的模樣發生了改變,但我們還是能感覺到,您就是我們的主公。”

經歷過了一次穿越,加上多年位居高位,讓李斌很快冷靜了下來。

李斌沉聲問道:“孔明,把你瞭解的情況,仔仔細細跟寡人講一遍。”

“是,主公。”

在三天之前,諸葛亮等人醒過來之後,發現衆人全部變回了二十歲的模樣,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同樣也恢復到了巔峰時期。

而唯一沒有醒過來的李斌,雖然模樣大變,但是諸葛亮等人全都清楚的知道,這個沒有醒過來的陌生青年,就是他們的主公李斌。

諸葛亮他們醒過來的地方,是在一處叢林中,除了諸葛亮這位文臣之外,還有十二名猛將和神醫華佗。

分別是羅士信、李廣、關羽、張飛、伍雲召、伍天錫、盧俊義、陸文龍、徐寧、楊志、索超、史進,前面八人都是大宗師武者,後面四人爲宗師武者。

經過華佗對李斌的檢查,發現李斌只是昏迷,身體並無其他大礙。

接下來諸葛亮他們在叢林裡找到了一個小村莊,暫時安頓了下來。

諸葛亮神情凝重的對李斌說道:“主公,從村民們那裡套取的信息可以確認,這裡絕不是我們原來的世界。”

李斌眉頭緊皺,莫非自己的穿越是無限流的,咋還換了一個地圖呢!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戟士和白毦兵第二百零二章 重新啓用第一章 神力第三十三章 磐石第二百零八章 只留一口湯第七十章 拒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瀘遠縣第九十章 狠毒的計劃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四十六章 組建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二章 甦醒第七十九章 提醒第三十二章 鴻運纏身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莊荷第九十一章 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搬空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七十五章 怕麻煩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和陸遜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財了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俘儀式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要退休第二百三十九章 常備軍和預備役第三十九章 避讓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七十四章 新禁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瀘遠縣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次談判第二百五十五章 齊聚一堂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二百零五章 藥用光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二十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八十四章 神牛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二百三十章 巨獸騎兵第九十九章 攻城器械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亡靈之災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五十一章 獸人軍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海上風起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一百二十九章 苛刻條件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練兵第三十五章 不放棄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輕鬆登陸第二百零七章 十五名弟子第六十六章 診金第三十八章 牆盾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一百七十章 最大的贏家第三十五章 不放棄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訌第一百二十九章 苛刻條件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第五十二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應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連叫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弱勝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牒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前第三十章 加入第一百七十一章 榮耀騎士團第七十一章 人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漢領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俘儀式第七十一章 人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二百二十七章 沙漠聚兵第四十五章 兩族聯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出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弱勝強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暴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二十九章 玄鐵棍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漢領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暴第七十八章 銀子攻勢第八十四章 神牛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戟士和白毦兵第二百零二章 重新啓用第一章 神力第三十三章 磐石第二百零八章 只留一口湯第七十章 拒絕第二百二十六章 全面壓制第一百七十六章 瀘遠縣第九十章 狠毒的計劃第四十四章 烏戎部落第一百四十六章 組建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六十二章 甦醒第七十九章 提醒第三十二章 鴻運纏身第八十七章 招攬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莊荷第九十一章 親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搬空了第二百一十九章 新增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與登陸第二百零一章 潘家出兵第一百五十五章 宇文成都和高寵第七十五章 怕麻煩第一百四十章 周瑜和陸遜第一百二十七章 發財了第九十二章 主動送上門(求首訂,求票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俘儀式第二百四十八章 想要退休第二百三十九章 常備軍和預備役第三十九章 避讓第二百零六章 送上門的流寇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七十四章 新禁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瀘遠縣第二百三十八章 三次談判第二百五十五章 齊聚一堂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二百零五章 藥用光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十大勢力第二十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八十四章 神牛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二百三十章 巨獸騎兵第九十九章 攻城器械第二百四十三章 消耗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亂第二百六十一章 亡靈之災第一百八十五章 分崩離析第二百五十一章 獸人軍隊第二百一十三章 海上風起第八十章 好馬難買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第四十二章 野馬羣第一百二十九章 苛刻條件第七十三章 金羅國第六十一章 永安城第一百三十七章 練兵第三十五章 不放棄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城門第二百三十五章 輕鬆登陸第二百零七章 十五名弟子第六十六章 診金第三十八章 牆盾第二十一章 生擒第一百七十章 最大的贏家第三十五章 不放棄第二百三十二章 內訌第一百二十九章 苛刻條件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第五十二章 胸無大志第一百三十九章 內應第一百三十五章 出兵第九十六章 詩會(第五更,求票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接連叫陣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弱勝強第一百六十七章 通牒第一百一十一章 戰前第三十章 加入第一百七十一章 榮耀騎士團第七十一章 人情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漢領第一百二十二章 獻俘儀式第七十一章 人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二百二十七章 沙漠聚兵第四十五章 兩族聯盟第一百七十八章 諸葛出馬第二百一十四章 以弱勝強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暴第一百五十二章 屠家軍第二百六十三章 白馬從義和虎豹騎第二十九章 玄鐵棍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漢領第十五章 李家八虎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上風暴第七十八章 銀子攻勢第八十四章 神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