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印度的挑釁

382 印度的挑釁

薩達特對中東的局勢瞭如指掌。不可能不知道一旦中國玩家聯盟的軍隊退出非洲大陸。那麼中東諸國將陷入歐美大軍的包圍之中。局勢將變得對中東非常不利。

不過。他也不相信中國會這樣輕易的退出非洲大陸。

“小白閣下。縱然歐美陣營和印度結盟。貴方在非洲大陸也並非沒有一戰之力。以中巴陣營的實力。同時迎戰歐美和印度。”

秦小白笑道:“哈哈。大將軍太高看我們的實力。我們中巴陣營有足夠的實力和信心同時跟整個歐洲、北美洲的對手進行戰爭。但是如果在再加上印度次大陸的話。則完成超過了我們能夠承受的負擔。退出非洲大陸是遲早的事情。除非。。。。。。我中巴陣營也能夠得到同樣強大的外援。我想大將軍應該能夠明白我的意思。”

薩達特沉吟住了。

秦小白見他猶豫。道:“現在的《帝國》。隨着印度加入歐美陣營。已經沒有平衡和均勢可言。要麼中國軍隊戰敗。徹底退出非洲大陸。要麼歐美印聯軍戰敗。退出非洲大陸。

薩達特大將軍。貴國作爲中東屈指可數的大國。是時候作出抉擇了!中立。僅僅是一時的策略。最終是沒有出路的。必須選擇兩大陣營的其中一方。選擇哪一方更有利。我想大將軍心中應該有數。我唯一可以保證的是。如果中東選擇和中國結盟。將得到中國無保留的軍事和政治支援。相反。如果貴方選擇歐美的話。那麼我方尊重貴方的決定。並立刻從非洲大陸撤兵。”

薩達特考慮了好一會兒。才道。

“我相信中國地友誼。請等我和沙特聯盟、利比亞聯盟、約旦聯盟、敘利亞、伊拉克、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等國的大首領商議之後。再給閣下一個答覆。”

在中國陣營和歐美陣營之間。中東諸國最終還是選擇了中國。

這是一個次優的選擇。

如果印度不投入歐美地懷抱地話。導致戰爭勝利的天平傾斜向歐美的話。如果不是中國打算從非洲大陸撤軍。讓中東獨自面對歐美地話。或許中東諸國將始終保持中立。

可惜。那僅僅是一個美好的夢想。隨着中巴陣營和歐美陣營之間的均勢。被印度給打破。中東諸國被迫面臨抉擇。必須選擇加入兩大陣營的其中地一方。

很顯然。跟中國玩家結盟。更符合中東諸國的戰略利益。首先。中國聯盟對巴勒斯坦地區毫無興趣。對扶持猶太玩家佔領巴勒斯坦。更沒什麼興趣。也不會玩什麼亞洲十字軍西征耶路撒冷的無聊把戲。其次。中東諸國地貿易對象。主要是亞洲玩家。而不是歐州和美洲。再次。歐美地攻擊傾向十分嚴重。中東諸國對歐美的戒心極高。從心理上。他們更樂意和一個攻擊性並不強烈地國家玩家結盟。

中東諸國以埃及、沙特聯盟爲首。和中國聯盟秘密簽訂了結盟條約。當然了。這種結盟同樣高度保密。就像歐美和印度之間的結盟一樣。並不對外宣傳。

中國聯盟也正式對中東諸國輸出一批NPC工程師。帶去最先進地武器裝備製造技術----鐵甲戰列艦-3、殲擊機-3、轟炸機-3、潛艇-3、護衛艦-3、飛艇-3、坦克、裝甲車、卡車、火箭炮。對中東諸國的武器裝備。進行一次全面的升級改造。加強中東諸國的戰鬥力。

而且。出售這些技術的錢還是要收的。只是價格比較的低廉而已。並非免費贈送。爲了抵消掉印度的戰鬥力的飆升。大力扶持中東諸國的軍隊戰鬥力是必須的事情。

中國唯一沒有對中東轉移的大型裝備技術。是航空母艦-1型。首批航母正在大連海軍基地建造。尚未下水。中東諸國打仗也用不上航母。所以沒有轉移。

同時。設在蘇丹的中國中東司令部、南非的中國非洲司令部、斯里蘭卡的中國印度洋司令部。也開始和中東諸國策劃制定作戰計劃。如何反擊歐、美、印三大勢力聯軍。

針對印度。他們制定出了“封殺計劃”----從東(東亞)、南(斯里蘭卡、馬爾代夫)、西(中東)、北(巴基斯坦)四個方向。對印度實施“海底海面陸地空中”四位一體的封鎖。擊毀其海軍艦隊。把印度的軍隊封死在南亞次大陸。讓其有力使不出來。

針對歐洲。他們制定出了“蛙跳計劃”----中國潛艇和海軍艦隊。直接從埃及軍隊控制的蘇伊士運河無障礙通過。藉助埃及和利比亞的港口。進入地中海。攻擊歐洲本土的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等國沿海。

這是中國軍隊。能夠攻擊歐洲本土最近的唯一途徑。

在西伯利亞戰線。除非中國陸軍能夠擊敗俄羅斯、歐洲聯軍。否則根本無法穿過烏拉爾山脈。進攻歐洲大陸。

在非洲大陸戰線。中國海軍艦隊要從南非開普敦去歐洲大陸。海程長達上萬公里。而且無法避開歐美聯軍的軍事重地安哥拉、塞內加爾。無法進攻歐洲本土。中國陸軍短時間內也無法從陸地擊潰歐洲陸軍。抵達地中海。

埃及蘇伊士運河。是聯通印度洋和地中海的唯一的捷徑。只要進入了地中海。便等於直接逼到了歐洲大陸的近身之處。可以嚴重的威脅到歐洲大陸的安全。

之前因爲中東諸國是中立國。不論是中巴陣營、歐美陣營的軍隊。都無法從蘇伊士運河通過。向對方陣營發動進攻。所以無法實施這種近乎“絕殺”一樣的打擊。

但是現在。中東諸國已經和中國結盟。這種直接兵臨歐洲大陸腹地的攻擊模式。也已經正式成立。中國潛艇和海軍艦隊。可以從印度洋。直接“蛙跳”進入地中海。給予歐洲大陸致命的一擊。

這個“蛙跳計劃”。又被中國、中東首領們稱之爲“第四戰線----地中海。中國、中東VS歐洲。”作戰計劃。

這是繼“第一戰線。西伯利亞戰場。中國VS俄羅斯”、“第二戰線。非洲大陸戰場。中巴V歐美”、“第三戰線。印度洋戰場。中國VS印度”之後。開闢第四個大型戰場的作戰計劃。

不過。這些所有的方案。都只能對付印度和歐洲。根本無法傷到北美。

因爲北美太遠了。遼闊無比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保護了美國。

要威脅北美本土。必須依靠南美洲盟國的力量才行。

就在中國對中東諸國大量的輸出武器裝備技術。僅僅一週之後。印度聯盟突然正式宣佈。出於人道主義考慮。表示已經接受了一批來自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的“受損”潛艇。進駐其中立區港口“孟買港”。在港口內進行維修。

印度聯盟同時表示。在該港口200公里範圍之內。印度爲各國的潛艇提供軍事保護。禁止一切戰爭行爲。如果有它國艦艇。攻擊該中立區港口內的英、法、德、俄等國潛艇。將視爲對印度的主動宣戰。

這個宣言一出。《帝國》全世界頓時震驚。一片譁然。

印度作爲中立大國。一直在中國和歐美之間保持平衡。但是它現在卻接受了歐美的潛艇入駐。已經“明顯”的偏向了歐美的一邊。開始替歐美效力。

偏偏。印度還裝出一副依舊保持中立的模樣來。不讓別人有藉口打它。就算白癡也知道。印度是要找藉口生事端。讓“某國軍隊”先攻擊它。然後它再打着光明正大的旗號。進行反擊。

頓時。中巴陣營的玩家們罵聲一片。來自東亞、東南亞、泛印度洋、非洲大陸、南美洲的玩家。把印度給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早就賣身了。還在這裡裝什麼純呢!”

“要對中國宣戰就宣戰唄。幹什麼還半抱琵琶半遮面?”

“印度佬出賣了整個亞洲的利益。要引狼入室了!”

印度聯盟的大首領們。根本不理會這些普通玩家的嘈嚷。之所以現在突然接受歐美潛艇的入駐。也是迫於無奈的決定。因爲歐美已經快頂不住了。西伯利亞戰線、非洲大陸戰線。都岌岌可危。他們強烈的要求印度立刻開啓第三戰線----印度洋戰線。阻斷中國的軍事力量。以減輕他們身上的壓力。

印度聯盟雖然有心再拖一拖。生產出更多的主力戰艦軍備來。但是他們也知道形勢危機。不能再拖延下去。否則歐美崩潰。印度聯盟也將喪失在印度洋崛起的機會。

印度聯盟現在真正關注的是中國聯盟、中國軍隊的態度。既然接受了歐美潛艇的入駐。他們便已經做好了面對中國艦隊的準備。

可是令人疑惑的是。中國聯盟並沒有立刻對印度作出任何反應。反而死寂的嚇人。似乎集體進入了沉默。

印度聯盟的大首領們。心中忐忑。焦急的等待着。

319 均勢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185 艙船換帆船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310 亞洲公約組織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171 冷靜的籌算159160 周水學府輪軌技術296 艦載大炮344 聖彼得堡的三盞酒杯375 反攻280 九大諸侯玩家會盟171 冷靜的籌算376 推進365 歐美軍隊的新窩54 剿殺兩部落301 沉沒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182 談判349 飛艇的表演106 再戰山戎369 西伯利亞城的血拼222 臨兵列陣241 亞洲戰場56 小野覆滅244 抵達文萊350 偵察者駕臨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252 新王登基222 臨兵列陣140 重新分配兵權219 黃河陣營265 最高統帥部決議70 戰略地288 馬六甲海峽332 叩門中東231 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390 中美劃分世界地盤151 青銅時代2 思考的野蠻人149 獨家經營權367 持久拉鋸戰347 歐美的密約4 圈養綿羊147 戰後分配利益213 一觸即發205 壟斷海運356 中美交換340 鐵路大動脈300 一箭穿插141 拜訪千里軍團334 爭奪南非市場76 抵押土屋囤積獵弓57 東島齊聚257 重工業246 搶灘登陸119 明爭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171 冷靜的籌算36 老巫師33 糧木貿易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38 兇狠之計283 九王博弈201 兵逼旅順124 庫存75 偵查騎兵和弓箭手150 開發熱潮2 思考的野蠻人314 印度內部紛爭254 燕國大革命47 碰頭會議330 索馬里海盜207 外患內憂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254 燕國大革命67 敵軍急撤314 印度內部紛爭201 兵逼旅順237 瘋狂採購141 拜訪千里軍團389 核爆230 通往鐵器時代的兩條路徑212 三艦對峙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4 文明353 曉霧突襲173 來自渤海的對手126 錫礦358 歐美對中國宣戰303 奪權196 渤海同盟274 進駐海參崴城堡393 波斯灣油庫233 坐莊朝鮮半島295 火繩槍247 朝文萊王城推進122 整軍備戰271 勢如破竹112 吸引客戶
319 均勢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185 艙船換帆船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310 亞洲公約組織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171 冷靜的籌算159160 周水學府輪軌技術296 艦載大炮344 聖彼得堡的三盞酒杯375 反攻280 九大諸侯玩家會盟171 冷靜的籌算376 推進365 歐美軍隊的新窩54 剿殺兩部落301 沉沒261 熊熊燃燒的東亞戰火182 談判349 飛艇的表演106 再戰山戎369 西伯利亞城的血拼222 臨兵列陣241 亞洲戰場56 小野覆滅244 抵達文萊350 偵察者駕臨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252 新王登基222 臨兵列陣140 重新分配兵權219 黃河陣營265 最高統帥部決議70 戰略地288 馬六甲海峽332 叩門中東231 下一階段的戰略目標390 中美劃分世界地盤151 青銅時代2 思考的野蠻人149 獨家經營權367 持久拉鋸戰347 歐美的密約4 圈養綿羊147 戰後分配利益213 一觸即發205 壟斷海運356 中美交換340 鐵路大動脈300 一箭穿插141 拜訪千里軍團334 爭奪南非市場76 抵押土屋囤積獵弓57 東島齊聚257 重工業246 搶灘登陸119 明爭345 半調子的歐約組織171 冷靜的籌算36 老巫師33 糧木貿易354 瘋狂的口水大戰38 兇狠之計283 九王博弈201 兵逼旅順124 庫存75 偵查騎兵和弓箭手150 開發熱潮2 思考的野蠻人314 印度內部紛爭254 燕國大革命47 碰頭會議330 索馬里海盜207 外患內憂290 東南亞航海貿易254 燕國大革命67 敵軍急撤314 印度內部紛爭201 兵逼旅順237 瘋狂採購141 拜訪千里軍團389 核爆230 通往鐵器時代的兩條路徑212 三艦對峙206 和襄平的鉅額交易4 文明353 曉霧突襲173 來自渤海的對手126 錫礦358 歐美對中國宣戰303 奪權196 渤海同盟274 進駐海參崴城堡393 波斯灣油庫233 坐莊朝鮮半島295 火繩槍247 朝文萊王城推進122 整軍備戰271 勢如破竹112 吸引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