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滿清的警覺

太平軍遠征艦隊用了近一年的時間,吞併消化了印度半島沿岸的繁華地帶,並在這裡建立了穩固的行政統治,直屬於太平天國中樞控制。

最重要的是,太平軍在印度半島沿岸港口城市建立了穩定的永久補給點!

這裡成爲了太平天國繼續向遠東擴張的一張踏板。

1701年初,建設完印度半島沿岸補給點的太平間遠征艦隊,在新的太平軍生力軍的支持下,開向了馬六甲海峽,這裡此時正被西班牙和葡萄牙聯軍佔據着!

西葡聯軍吸取了法蘭西波旁王朝的教訓,沒有拿弱不經風的艦隊跟太平軍遠征艦隊的鐵甲艦硬碰硬,更沒有讓陸軍士兵用鮮血證明太平軍的補給能力,西葡聯軍的本土都被太平天國佔領了,對洪天成的畏懼絲毫不下於法蘭西波旁王朝!

他們現在只能在美洲殖民地和東南亞殖民地苟延殘喘,自然更不敢跟太平軍掰掰手腕。

甚至,西葡聯軍的政府,已經設定好了投降計劃,一旦太平軍真的大軍遠征美洲,西葡聯軍將會極力爭取優待政策,然後再向太平天國投降……

反漢同盟的覆滅,已經打斷了西葡聯軍的脊樑骨,讓他們欺負東南亞猴子和美洲土著部落沒問題,讓他們拿着燧發槍跟太平軍打仗,誰愛去誰去!

因此,畏懼太平軍的西葡聯軍查清了兵臨馬六甲海峽的太平軍艦隊實力後,果斷全軍撤退,甚至連遺留的堡壘都沒來得及炸掉,完好無損的留給了太平軍接管……

太平軍遠征兵力有限,只接收了西葡聯軍留下來的沿岸港口據點,深入羣島的殖民地則沒有插手,東南亞猴子再次獲得了短暫的自由……

太平軍不會分兵去佔領沒有多少戰略價值的整片羣島,太平軍需要的不過是一處補給點踏板罷了。

跨洋作戰可不是開船直達目的地,最好能沿着海岸線,一邊補給一邊遠航,如果不行,也會盡可能的在航線各個節點設立補給點,不然一艘船根本裝不了多少物資。

就這樣,太平軍遠征艦隊一路向東,沿途碰到的西葡殖民者全部撤退,絲毫不給太平軍接觸的意思,西葡殖民者的白人人口不多,他們是不會送到太平軍手裡自殺的。

因此,太平軍在東南亞各島的航行,沒有打多少仗,原本的東南亞土邦勢力都被西葡聯軍打趴下了,西葡聯軍一走,這些地盤就淪爲無政府狀態,被當地人重新接管,這些當地人在被太平軍用馬克沁重機槍教訓了一頓後,就變得異常老實,沒有惹出任何麻煩。

太平軍甚至在當地扶持起來幾個親漢的土邦政權,當權者全都是曾經從大陸移民到南洋的漢人後裔!

南洋的漢人後裔根本沒想到,在遙遠的西方竟然還有一個如此強大的漢人政權!

隨着太平軍一路建立補給點接近滿清帝國,正處於康熙王朝巔峰時期,國泰民安的滿清帝國,終於得到了南洋商人傳回來的消息!

一支以漢人爲主體,打着太平天國旗號的漢人政權,正一邊宣揚滅清復漢的口號,一邊向大陸擴張而來!

目標十分明確!

並且南洋商人親眼所見,那些太平軍漢人士兵,樣貌長相與大陸上的漢人平民完全一樣,黑髮黑瞳黃皮膚,根本不是西洋的殖民者。

更不是色目人(突厥種)!

一直在防備漢人造反,甚至不惜頒佈留頭不留髮這種奴役政策的滿清帝國,得知有一個漢人國度殺回來後,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視。

這與那些樣貌明顯不同的西洋人不同,西洋人再牛逼,也不可能獲得大陸之民的認可,但漢人國家不同,明朝被滅亡的時間並不長!

滿清帝國底層有的是懷念過去的頑固分子!

康熙王朝時期剛經歷了數場大戰,滿清帝國的八旗子弟兵雖然已經開始腐朽,但地方上的綠營等主力部隊的戰鬥力還是有的,這個時候的滿清帝國正規軍,遠沒有道光年間的清軍那麼弱渣。

滿清帝國可以說正直巔峰時期,效率還是蠻高的,哪怕太平軍遠征艦隊還在南洋,滿清帝國就已經開始派出大量僞裝成商人的眼線探查這支突然冒出來的西洋漢人軍隊的底細。

並且,沿海地區的清軍也開始進入戰備狀態!

隨着滿清帝國的重視,零零散散的太平軍資料也傳入滿清帝國,然而,這些資料在滿清帝國高層眼裡,純屬荒唐!

什麼能不間斷連射的火器,一炮能打數裡遠的重炮,能炸出一個大坑的炮彈……

這怎麼可能嘛!

清軍又不是沒玩過火器!

康麻子也是個知兵的皇帝!

與準格爾的戰爭至今還沒有停止呢!

當然,因爲俄羅斯帝國在中亞的擴張行爲,準格爾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西方,跟滿清帝國的戰爭早已沒有最初那麼激烈。

康熙年代,滿清帝國可沒有放棄火器,滿清帝國爲了平定三藩攻略臺灣,研發出來的紅衣大炮理論射程比明末的火炮還要遠,質量也更好。

當然,這只是因爲明末年間的火器更渣渣而已……

由於太平軍在南洋只進行了幾次威懾性戰鬥……哦不,準確來說是屠殺,就是擺開艦炮和馬克沁重機槍,然後一頓兔兔轟炸……

這種震撼的血腥場面,自然被南洋土著詳細記了下來,然後成爲太平軍成爲南洋霸主的有利依據!

自然而然的,滿清帝國的眼線得到這些情報也相當輕鬆,花點錢就能打聽道。

鎮遠號和定遠號上的主炮自然可以打數裡之遠,馬克沁重機槍也可以不間斷連續射擊,主炮炮彈更是一發一個大坑!

這一切在科技水準有限的滿清帝國高層眼裡,理所當然被當成了歪理邪說!

只當是南洋落後的土著沒見過火器,誇大其說而已。

當然,產生這種想法,與滿清帝國中樞普遍存在的高傲姿態密不可分,此時康熙王朝內定四平,以天朝上國自居,自大的心裡正處於節節攀升的時期,自然是傲氣的不要不要的……

070 三次抽獎201 死無對證387 動手吧336 準備充足的敵人153 治安260 哥薩克元首232 引誘騎兵146 等等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196 起義的原因438 英法之爭360 吞併中歐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412 新的戰略規劃122 安德烈的野望375 攻勢365 改編327 兄弟會沒了332 國王的落寞257 理所當然的壓制015 很好糊弄麼?316 東歐劇變444 奴隸兵175 日理萬機078 佔領241 煽動混亂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122 安德烈的野望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426 世界年紀表070 三次抽獎252 不堪一擊的農奴武裝340 逆轉465 佔領英倫三島321 無解的存在097 合擊283 千面出手205 虔誠信仰的重要性051 不戰而降302 國家間的現實285 去除身份危機474 日本武備007 報仇263 國王爭霸模式264 天然的要塞雛形242 騎馬步兵的突襲466 英國王室投降331 海軍出現372 選擇目標196 起義的原因098 表達誠意110 大擴軍444 奴隸兵329 乞和條件309 兄弟會的轉進015 很好糊弄麼?181 收買人心的方法293 卡爾的乞和345 線列步兵時代173 走投無路的立陶宛大公356 陰差陽錯的亂戰183 官奴等級092 登城下006 放風箏199 要逃117 減丁大法221 正義與邪惡的判定341 黑甲騎兵077 勸降214 真實的人性346 鎮壓波蘭383 種族戰爭?373 進攻威尼斯461 震懾人心的炮擊073 戰俘的應用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338 騎兵衝陣442 首次碰觸280 沙皇的收權與吞併052 聖庫制度066 反敗爲勝313 波蘭背鍋俠213 千面203 基輔戰役開啓318 俄羅斯杜馬同盟281 想和談的沙皇165 戰損087 王法449 超時空抽獎036 純潔的成分020 勝利與果實下049 精銳親衛營032 攻佔城鎮下239 躁動的兄弟會047 死不瞑目319 沙皇的名義028 時刻銘記斬草除根279 三面夾擊315 合作與引子027 控制城頭
070 三次抽獎201 死無對證387 動手吧336 準備充足的敵人153 治安260 哥薩克元首232 引誘騎兵146 等等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196 起義的原因438 英法之爭360 吞併中歐224 爲了帝國的利益412 新的戰略規劃122 安德烈的野望375 攻勢365 改編327 兄弟會沒了332 國王的落寞257 理所當然的壓制015 很好糊弄麼?316 東歐劇變444 奴隸兵175 日理萬機078 佔領241 煽動混亂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122 安德烈的野望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426 世界年紀表070 三次抽獎252 不堪一擊的農奴武裝340 逆轉465 佔領英倫三島321 無解的存在097 合擊283 千面出手205 虔誠信仰的重要性051 不戰而降302 國家間的現實285 去除身份危機474 日本武備007 報仇263 國王爭霸模式264 天然的要塞雛形242 騎馬步兵的突襲466 英國王室投降331 海軍出現372 選擇目標196 起義的原因098 表達誠意110 大擴軍444 奴隸兵329 乞和條件309 兄弟會的轉進015 很好糊弄麼?181 收買人心的方法293 卡爾的乞和345 線列步兵時代173 走投無路的立陶宛大公356 陰差陽錯的亂戰183 官奴等級092 登城下006 放風箏199 要逃117 減丁大法221 正義與邪惡的判定341 黑甲騎兵077 勸降214 真實的人性346 鎮壓波蘭383 種族戰爭?373 進攻威尼斯461 震懾人心的炮擊073 戰俘的應用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338 騎兵衝陣442 首次碰觸280 沙皇的收權與吞併052 聖庫制度066 反敗爲勝313 波蘭背鍋俠213 千面203 基輔戰役開啓318 俄羅斯杜馬同盟281 想和談的沙皇165 戰損087 王法449 超時空抽獎036 純潔的成分020 勝利與果實下049 精銳親衛營032 攻佔城鎮下239 躁動的兄弟會047 死不瞑目319 沙皇的名義028 時刻銘記斬草除根279 三面夾擊315 合作與引子027 控制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