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當吳王趙德昭忽然涌現在党進大帳中時,還是見這位党太尉穿着件小褂子,打着赤膊,堅固的胸口露着黑亮的胸毛,像只受圍的老虎一般,正在帳中打轉轉。
一見趙德昭,党進不由一怔,連忙搶步上前,叉手施禮道:“党進見過千歲,千歲要來,怎也不使人說一聲,老黨如此妝扮,未免失禮。
趙德昭忙道:“將軍忠勇驍猛,性格粗獷,向來如此,孤豈會見怪。
党進唯唯稱是,請趙德昭上座,又吼了一嗓子,叫起貓在帳角偷睡的老兵,給趙德昭沏壺茶來,這才問道:"千歲明日便要還京了,介時,老黨自要率衆將去相送千歲的,老黨正想着,過一會兒就先去見見千歲,營中有些什麼安排,好請千歲示下,想不到千歲卻屈尊來了,敢問千歲,於衆將還有什麼吩咐麼?”
趙德昭輕輕一嘆,悽然說道:“此番北征漢國,父皇志在必得,孤與將軍風餐露宿,兼程而來,本認爲漢國一舉可克,建此開疆拓土之奇功,不想……父皇竟猝然駕崩,龍馭殯夭……”
党進聽了,一雙虎目中也不禁蘊起淚光,勸道:“老黨也沒想到,官家龍精虎猛的身子,再坐三十年天下也不稀罕的,竟爾……,天有不測的風雲,千歲還請節哀順變。”
趙德昭落下淚來,趵然道:“父皇在時,致力於一統中原,來日取回幽蔌,一統漢室江山,還天下一個太平世界。幽燕現在契丹人手中,如非充分準備,輕易啓不得戰端。可小小漢國,彈指可滅,實不足慮。如今契丹內憂外患,無力顧及,這是天賜良機,一旦失去,不知還有什麼變更。”
他擡開端來,殷殷望向党進,慨然說道:“孤思來想去,有心完成父皇遺志,持續出兵,平了漢國,再回京舉孝,將此大捷焚告父皇在天之靈,以告慰亡父,不知將軍認爲如何?”
党進攸然色變,沉吟道:“恐違官家旨意。
趙德昭道:“機會稍縱即逝。”
党進遲疑道:“這個……”
趙德昭忙道:“此乃父皇遺志,也是我宋國征戰天下,最後一個滅國拓土的大功,機會難得啊。孤年輕識淺,欲完成先帝遺志,又恐有違聖意,到底應當如何,心中委決不下,所以纔來尋老將軍,請黨叔叔給侄兒拿個主意。”
党進連忙離座遜謝道:“千歲客氣,老黨實當不得千歲如此稱呼。這件事太過重大,非党進一人便可拿得主意,千歲還容老黨仔細想上一想,與幾名將軍稍作商議。
“好,那……那孤鎮等將軍決斷。
趙德昭起身拱一拱手,又道:“先皇在時,嘗言將軍赤膽忠心,憨樸直爽,是最可倚重的人。如今機會難得,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況且,我們如今距漢國近,距汴梁遠,漢國不堪一擊,大功唾手可得。一旦拿下漢國,就算以功抵過,官家也不會怪罪,還望將軍三思。孤王,靜候將軍佳音了。
這一計,是太傅宗介州想出來的主意,先帝的真正逝世因,在斷定諸將心意前,是不能輕易說出來的,否則先斷了自己所有後路,一旦諸將不肯相從,那除了自盡便再無第二條路走了。
如今以先皇遵命相迫,以天國拓土之功相誘,以待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勸,假如衆將領有抗旨進軍之意,那接下來自然可以持續抗旨。就算他們肯進兵而不肯造反,只消違背今上的嚴旨,帶着他們離開駐地,也可對外宣傳諸將已反,對內直言先帝被弒本相,以大義和既成的事實脅迫他們不得不反。
如今趙德昭言辭切切,已把問題推到了党進手中。他也知道北伐諸軍各有統屬,党進雖威權最重,要他貿然決斷,他也必定有所顧忌,與幾名主將計議一番是他必定的反響,所以只能回去等候,不敢露出浮躁模樣。
趙德昭走後,党進轉來轉去,最後一拍大腿,吼道:“來人,叫潘美未見我。”
不一會兒,潘美一身戎裝,嚴嚴整整地到了党進的帥帳,進帳抱拳道:“潘美見過黨帥,黨帥……”
他一擡頭,就見党進光着一雙腳丫子,穿一件齊肩的小褂子「咧着懷盤膝坐在榻上,就像一個看瓜棚的老農,衝着他揮手:“行了行了,又不是升帳點將,你穿一身盔甲來做什麼,坐下,坐下。”
潘美微微一笑,上前來在党進的榻邊坐了,問道:“太尉召我來做
什麼?”
党進嘆了口吻道:“仲詢吶,老黨心中有一件大事委決不下,所以要與你商量一番,你小子心眼多,想得細,這事兒,咱倆一起來覈計覈計。
党進把趙德昭所言向他複述了一遮,潘美聽了沉聲道:“若依吳王
所言,縱勝,後患無窮。”
党進點點頭道:“這個……老黨知道。”
潘美有些詫異地看向党進,党進垂下眼力,並不與他對視,只是緩緩說道:“千歲雖是皇子監軍,但是既不知兵,且性格謙恭,素無好武鬥勇之志,今突發宏願,欲抗旨伐漢……
他語聲一頓,又復嘆道:“辭駕離京之日,先帝親送我等出萬勝門,三碗壯行酒一飲而盡,先帝一身武藝,龍休強健,比起俺老黨來那身材還要強健三分,竟爾暴病,世事實難預感,吳王大慟,欲立不世之功以告慰先帝,這個心思也是出於一片至孝……”
他說着,偷偷瞟了潘美一眼,雖然他的官兒比潘美高,而且甚得趙匡胤寵愛,可是軍中比文官更講究派系出身,認真論起來,潘美才是嫡系,他卻是雜牌。
他本是晉朝軍國重臣杜重戌的侍從,杜重鹹被殺後流浪中原,投入軍伍,很快憑戰功升爲周朝的散指揮使,後又累功至鐵騎都虞侯「趙匡胤得天下後,他又遷官至本軍都校,領欽州刺史,慢慢的才官至中樞。
而潘美與趙匡胤,在趙匡胤未稱帝前便交情深厚,而且擁立趙匡胤,他也是參與者之一,是大宋的開國功臣,有從龍之功,這幾年戰功赫赫,名聲更是一時無兩,論親
疏講派系,他老黨始終差着一截,如此大事,自然要看看他的心意。
潘美臉色微微一變,擡眼再看党進時,党進臉色自若,似乎只是有感而發。
潘美低下頭去,臉上陰晴不定。昔日,他是世宗柴榮部將,柴榮在,誓逝世保之,柴榮逝世,卻效忠於篡位自立的趙匡胤,何也?縱不爲天下蒼生,但只爲自己考慮,要保的也該是一位明主。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難道起兵殺了趙匡胤,扶保一個不諳世事的七歲幼兒?
趙匡胤若在,爲他赴滔蹈火,潘美也不會皺一皺眉頭,然而不管原因如何,趙官家畢竟已經大行了,在趙光義和趙德昭之間,該選擇誰?趙光義縱然不堪,但是趙德昭文成武德,哪一方面能夠服衆?況且趙德昭不是趙匡胤,如今軍心,比得了昔日陳橋大軍麼?
思忖半晌,潘美終於輕輕嘆道:“先帝已去,唯留下一座偌大的江山讓後人收拾。當初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說起來……今上……唉,轉眼間,竟是十多年過去了,當日意氣風發的少年,也已是兩鬢蒼蒼了。”
他含混地說着,彷彿在緬懷舊事,輕輕一嘆,忽爾又向党進道:“天下……初承太平,人心思安……,先帝雄才大略,無人可及「太尉認爲今上如何?”
党進略一沉吟,道:“今上治國秉政,除先帝外,恐亦不做第二人想……
潘美輕輕頷首:“既如此,何慮漢國在今上手中,便不能滅?國喪期間,今上已下嚴旨,諸軍原地駐紮,不得調動一兵一卒,違者已謀逆論。況且,糧草已然停了,只由處所供給每日所需,糧草不斷,兵馬不行,漢國雖弱,畢竟是一個國家,如何可以草率發兵?”
他微微一頓,雙眼微微眯了起來:“還有,虎捷右廂都指揮使楊光義是中軍都虞候,他與今上交情最厚,太尉若要抗旨發兵,楊將軍豈會沒有異議?再有河東忻、代等州行營馬步軍都監郭進,本一處所諸侯,與太尉素無來往,太尉縱肯爲完成先帝遺志而抗志,郭進這一路軍是定然不肯相隨的。
閹彥進那一路也是。呼延贊那一路……或無大礙,孫晏宣和齊延琛那兩路軍也只在兩可之間,這還只是軍中諸將,就是太尉本部兵馬,一旦知曉此番北伐是抗旨而行,不但無功而且有過,必定軍心渙散,莫道漢國易滅,到時候氣勢洶洶而去,一潰即敗的,說不定反是我們。
潘美冷靜下來,仔細而客觀地分析着,党進越聽越寒,終於嘆了口吻,說道:“可……吳王那裡怎麼交待?”
吳王畢竟是先帝長子,皇家的事誰也不難以預感,天知道他有沒有出頭之日,無故得罪一個皇子,畢竟不是美事。
潘美沉默片刻,緩緩道:“可請齒-吳王,衆將公議•謂……法不責衆。”
有所
党進沉重地點了點頭。
楊浩已太太旱平地到了絳縣。
又是傍晚,王寶財和公孫慶坐在屋裡,相對枯坐,久久無言,甚至
有點欲哭無淚。
楊浩在造化鎮第二天一早上路時,才忽然指定了行進路線,他是當朝使相,要是哪條路公孫慶和王寶財自然無緣置喙,於是只得應命。中午到了一處小娃,楊浩見大家趕路辛苦,便命人取出在瓦坡集北時邵位於圓員外送的美酒,請大家品嚐。
虧得於管家十分警惕,命人先試了試那酒,竹韻姑娘的一根銀簪探進去,馬上就變成了黑色,唬得衆人直叫萬幸。驚怒交集的楊浩使人警惕地撐開那柄傘,裡邊竟射出一蓬毒針,這一來楊浩可是草木皆兵了,一路行去,車子時常調換,每次乘坐都着親信家人先仔細檢查,食物只用自己廚子做的,絕不經過第三人之手。
對此,一開端公孫慶還帶着調侃之意對王寶財說他官兒升了,也懂得惜命了,可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也不曉得楊浩在哪兒得罪了那麼多人,這一路下去怪不得他警惕,投毒的、行刺的、設伏的,層出不窮,楊浩的人一個沒逝世,王寶財的手下卻掛了不少。
你見過居心刺殺別人的人整天被人行刺,而那個他們準備行刺的人
還活蹦亂跳地走在他們中間,受到他們掩護的麼?
“再也……不能這樣了!”
公孫大人痛心疾首地道,
王寶財馬上跟着點頭,隨即愁眉不展地道:“可是……他現在如此警醒,如何下手?”
公孫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怒道:“你不是說你的部下都是最精彩
的刺客,足以讓他在睡夢中挺屍的麼?爲什麼他現在還活的好好的?”
王寶財滿腹委屈地道:“大人,我是個武士,不是忍者,可是我也知道,雖然他們被傳得神乎其神,其實他們並不是萬能的。當一個忍者忽然從樹上躍下,一刀璧向人頭顱的時候,誰會想得到他披着樹衣,忍着蚊蟲叮咬,已經在那裡整整蹲了五個時辰?當一個忍者在別人甜夢中忽然從牀底翻出來一刀刺向他咽喉時,他可能已經在地下整整發掘了十夭,爲了不發出聲音,只能用雙手刨土,鮮血淋漓……,這個楊浩每日行蹤不定,在一個處所停留的時間絕不超過一個晚上,他身邊的人又……'
“好啦好啦……”
公孫慶不耐心腸道:“我可是一個手無陣雞之力的文人,行刺這種事,你要負全責,假如完不成使命,什麼成果你是知道的,現在你說,該怎麼辦?”
王寶財咬牙切齒地道:“忍者,擅長各種各樣的刺殺。
不止是暗害,還有明殺。如今楊浩十分警醒,車馬儀仗放不得暗器,刺客殺手近不得他身,那麼……最好的措施……就只剩下一個了。
公孫慶俯身向前,急問道:“什麼措施?”
王寶財一字一頓地道:“美、人、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