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就依關將軍所言吧。”
對於煉妖壺,夏天原本的渴望度並不算是太高。
www▪ тт kдn▪ ℃O
但是,客觀來說絕對不愧是從曾經鎮守“帝庭寶庫”的神獸貔貅肚子中吐出的物品,其價值是毋庸置疑。
如今,既然關羽願意將其“結義仙桃”連同蜀漢手中“煉妖壺·股分”一併拿出來充當“賭注”,夏天當然不可能拒絕!
畢竟,任何一件玄黃至寶,都足夠成爲氣運皇朝的根基……
自己將其掌控之後,等到日後諸神真的降臨之時,也就多了一份能夠與之對抗的力量!
“這結義仙桃,可以先考慮給分身和主身使用……如果不能生效,就考慮優先給予擁有羈絆之人,比如鐵手四人……不過其本身價值較高,以鐵手等人想要湊齊功績點,恐怕十分難……”
“至於這煉妖壺,如果能夠拿下來,倒是可以作爲副府主或者表現出色的軍主、殿主級別人物的獎勵……”
嗯,不錯,在雙方的“鑑寶競爭”尚且沒有正式開始之前。
夏天心中已經在思考着得到這兩件物品之後的分配方式了!
“嗯,我蜀漢出了這兩樣物品,幹夏王朝又準備出什麼物品,單單那龍脈靈果,或者說惡魔果實恐怕不太夠!”
以至於當關羽等着有些不耐,口中再度帶着傲氣說話的時候。
夏天方纔想起自己一方也需要給予對應的“彩頭”,關羽拿出來的“結義仙桃”可是玄黃級別的資源。
哪怕“龍脈靈果”相比之下也爲之遜色。
所以,夏天龍袍一揮之後,身邊赫然浮現出了一枚形態看起來氤氳,中間一團迷霧的果實!
【輪迴果·空白(玄黃)】
【類型】奇物·衍生
【特性】輪迴(汲取生靈的靈魂可以根據其記憶、規則生成一個原本的世界,能夠讓食用之人自身的真靈進入其中‘輪迴一世’)、繼承(輪迴之後,可以繼承其中全部的修爲與記憶)
【說明】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此物,乃是輪迴果實,也是一種玄黃層次的天地靈植演化的寶物,其特性在於能夠化敵人的力量爲自身的助力,輪迴諸天,凝聚道果,成就永恆不朽之身……”
這輪迴果樹,也是玄黃層次的資源寶物,比起“結義仙桃”可以說絲毫不差。
甚至,單論戰略價值,這“輪迴果”恐怕還要更高!
只因爲,在與異族開戰的時候,只需要斬殺一名敵人,將其靈魂抽取化爲“輪迴果實”吃掉之後就能夠獲得對方的各種信息!
甚至,還能夠將在“輪迴世界”之中積累的修爲都一併帶出來,一舉兩得,一箭雙鵰!
擁有此物,意味着敵人的秘密,直接向自己敞開了,哪怕再強大的敵人,也有針對的辦法。
正如那一句提示一般,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嘶,竟然還有這樣的寶物?”
“輪迴果樹,幹夏王朝竟然也有一株玄黃層次的靈根!”
“這輪迴果,雖然比起神農百草液存在一定差距,但也十分強大了……任何領地得到,都足夠成就一番霸業……”
“嗯,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大,要是本身的資質不足,就算百世輪迴也未必成神……”
輪迴果樹引起了大量的熱議,其價值與“結義仙桃”無疑是相當的。
雖然,不能夠像是神農本草液一樣讓人“一步登天”,也珍貴異常,唯一缺點在於可能服用者需要有足夠高的“資質”!
這大概,也是玄黃層次資源的“不足”之處。
結義仙桃,需要服用之人,本身存在足夠的“親密、義氣”甚至各自較高的氣運纔有機會凝聚出“神通”。
而輪迴果則是取決於,吸收的生靈的靈魂本身的強大程度決定了“輪迴世界”的高低!
“但已經足夠讓人感受到,這蜀漢王朝與幹夏王朝的底蘊了,這一輪兩者的競爭,恐怕是真正意義上的龍爭虎鬥!”
周圍的人族領主、古代帝王。
此時,紛紛感受到了一股不小的壓力。
無論是幹夏王朝還是蜀漢王朝,都已經具備了“玄黃”層級的資源,說明其距離“氣運皇朝”已經不算遙遠。
因爲,這種層次資源的培育,幾乎都會涉及到消耗氣運,一般王朝根本沒有能力大規模培養……
“至於,這第二件物品就這‘神農百草液’吧………如果最終我幹夏王朝輸了,願意送上十分之一的百草液……”
而接下去,夏天給出的“賭注”則是讓不少人有些驚訝。
煉妖壺雖然是玄黃至寶,但是比起“神農百草液”的品級還是偏低一些,哪怕本身屬於“奇物”,理論上也不如“琉璃異寶”!
夏天可以說,十分地“大方”了。
“看來,陛下這是吃定蜀漢王朝了……”
衆人在感慨幹夏王朝的國主的“慷慨”,唯獨和珅一臉笑容,而畫舫之中的藍衣男子,也是臉上表情若有所思。
“那就開始吧!”
果然,這“神農百草液”作爲彩頭的信息,讓關羽一雙丹鳳眼中都有精光綻放。
“此爲,青龍偃月刀,乃是我伴生之物。機緣之下,得以晉升成爲玄黃,就以此物,成爲這第一件‘鑑寶’之物……”
關羽一手撫須,空中的青龍重新化爲了“青龍偃月刀”的形態,其上面赫然散發出了濃郁的玄黃寶光!
【青龍偃月刀(玄黃)】
【類型】奇物
【特性】恩斷(刀鋒沾染青龍之血,擁有極高的鋒銳度,若持刀者心懷忠義,刀鋒可自動吸收天地靈氣,鋒利度隨時間增長,最高可達“斬斷因果”層次。)
義絕(每斬殺一名敵方將領,刀身會吸收其氣運從而逐漸提升刀的品質,若斬殺目標爲背信棄義之徒,有機率獲得戰利品)
青龍(消耗自身的氣血,可以召喚出一頭青龍,且在自身每一次攻擊之中,都附帶‘青龍之力’,該力量可以突破當前修爲上限……)
偃月(刀身以‘月亮’打造而成,戰場之上會釋放出‘月之餘暉’,可以剝奪目標的五感,讓其陷入無所適從之地,戰力大幅度下降)
【說明】關羽的伴生神兵,歷經無數戰鬥的洗禮,承載着他的赫赫威名與忠義之魂!
當然,這“青龍偃月刀”的具體屬性,關羽並沒有展現出給予衆人,這可是自身的底牌。
這是一出手,就是全力以赴。
這也是關羽的性格,輕易不會出手,一旦出手就不會給予對手活路,那顏良文丑、華雄都是這一把刀之下的亡魂的見證!
不過,關羽十分清楚地知曉,幹夏王朝底蘊並非一般的氣運王朝所能夠相比!
“五虎戰旗來……”
所以,並沒有直接停手,手一招赫然又出現了銀、白、赤、黑、黃等五面旗幟,每一根旗幟之上,都刻畫着一名名外貌與形態不同的武將!
“殺、殺、殺……”
當旗幟落地之後,整個虛空都被封閉了,旗幟之上一名名武將赫然活了過來。
怒目圓睜,在空中浮現出種種的異象!
疑似張飛的武將咆哮震碎敵方護體罡氣;疑似趙雲槍芒封鎖空間退路;馬超鐵騎踏破敵陣防禦;黃忠箭雨精準狙殺首領;關羽刀氣斬斷一座城牆……
“嘶,此物……非同凡響。”
【五虎上將旗(次·玄黃)】
【類型】奇物
【特性】?、?、?
【說明】五虎旗面繡五虎將真名,插旗處自動生成“五虎戰陣”,可以將五虎將之力匯聚之後,將各自最爲強大的一方面能力特性迭加到其餘四人身上!
“嘶,此物,非同凡響。”
要知道,按照這描述這旗幟應當能夠讓五虎的力量迭加!
一名武將如果同時具備了“關羽的爆發、張飛的力量、趙雲的耐力、黃忠的射術、馬超的騎術”這樣的存在,絕對稱得上“神將”哪怕面對項羽大概率都能一戰!
“這就是蜀漢王朝的底蘊嗎?輕易就可以造神!”
哪怕夏天都爲之震驚。
不過,從這旗幟上來看僅僅只有三個人寫了名字,分別是張飛,關羽,黃忠……
意味着其餘的兩名“虎將”名額尚且空餘着!
“蜀漢王朝誠招天下英傑,但凡能夠在我與三弟的手中,應對二十招之人……就可以授予我蜀漢王朝五虎上將之位!”
關羽口中的話,更是讓不少圍觀鑑寶大會的人傑躍躍欲試,尤其是一些歷史上知名的武將人物,更是心中產生了渴望!
畢竟,五虎上將的名號,太過於響亮了,而一件準玄黃的神器,更是有十足的吸引力!
“只是二十招以我等的力量,應當能夠抵擋吧?”
“不錯,哪怕無法接住關羽二十招,應當也能夠接受張飛二十招,這五虎上將定當有我一席之地!”
不少人在摩拳擦掌,準備等到鑑寶大會之後,就去蜀漢王朝大顯身手。
“不愧是蜀漢,這底蘊確實遠在一般王朝之上……”
哪怕夏天也忍不住讚歎一句。
蜀漢王朝的五虎將地位不用多說,論人氣,在整個漢朝時代恐怕也僅僅遜色於漢武帝時期的衛青、霍去病這一對“帝國雙壁”!
其本身的人氣之高,足夠氣運糾纏之下形成對應的“羈絆”,演化出神通之力。
只是或許因爲五虎將分開的緣故,這種羈絆並沒有在他們的身上直接出現,而是化爲了這五面“五虎上將戰旗”。
這五面五虎戰旗,每一面都屬於準玄黃層次,合在一起更堪比一件“玄黃至寶”。
也因此,成爲了蜀漢王朝“鎮國”寶物之一!
“難怪,蜀漢王朝在趙雲離開之後,依然還是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因爲,趙雲將自身的一部分氣運尚且留在此地。”
“甚至諸葛亮本身雖然帶了木牛流馬、連弩、孔明燈等圖紙,但給人感覺也還是有些對不起其古代臣子中人氣第一的地位。”
“如今想來,恐怕也留下了一部分氣運在蜀漢,有點像是離了婚之後的淨身出戶!”
夏天心中有所猜測。
而此時,關羽又拿出來一件物品更對於此事,有了一定的佐證!
【蜀主八劍(準玉白)】
【類型】奇物
【特性】?、?
【說明】歷史上,章武元年,蜀昭烈帝鑄,採金牛山鐵,令名將‘蒲元’鑄造八把寶劍,。劍長三尺六寸,一備自服,餘賜太子禪、樑王理、魯王永、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各一!
【備註】八劍合一,可藉助持劍之人之力量,匯聚蜀之主一人之身。此爲,蜀漢的定國之寶,只有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才能發揮出其全部威力!
當然,在這永恆之地,諸葛亮與趙雲都不在蜀漢王朝。
這“蜀主八劍”的持有者人員,應當與“五虎上將旗幟”一樣需要更換人員!
但哪怕如此,這也依然是一套頂級的兵器,更在蜀漢王朝的氣運加持之下每一把都化爲了神兵……
八劍組合,更是堪比“準玄黃”層次的寶物!
“此爲我大哥的配劍,其一把劍名爲‘仁’、一把劍名爲‘義’……”
而後,關羽再度拿出兩把戰劍,其氣息卻不想是“蜀主八劍”一樣咄咄逼人,反而給人一種如沐春風之感!
【仁義雙劍(玉白)】
【特性】人心庇護(?)、意氣相隨(?)
【備註】劉備的伴生兵器之一,唯獨具備‘仁義’特性之人,才能夠駕馭這一對寶劍,發揮出全部的力量……
赫然是劉備手中的那對“雌雄雙劍”,竟然也屬於一對“神器級”的兵器!
關羽將這一對代表着“仁義”的劉備的雙劍出現,並且特意展現出的屬性,無疑也是要進一步告訴天下之人。
蜀漢王朝之主,劉備劉玄德,乃是一名得到永恆之地認可的“仁義之君”!
雖然,後世之人許多人認爲劉備屬於“假仁假義、僞君子”。
尤其是“演義”之中因爲作者自身的傾向太過,以至於“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僞,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但是“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劉備在死前留給劉禪的遺詔之中的“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這些話語,沒有切身感受。
以及對於後人真心地期盼,如何會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