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大的口氣!”
“看來,夏國主的信心十足,朕倒是真有些興趣了”
劉邦撫掌而笑,眼中精光閃爍,看似有些欣賞,實際上心中在飛速地琢磨盤算!
幹夏,這是要直接以一個皇朝的氣運,來挑戰在場這五大皇朝,在別的人眼中,這無疑是十分“狂妄”的……
畢竟,在場的這些帝王,除了項羽本身比較特殊之外,其餘的劉邦、劉秀、朱棣,都有資格列入華夏曆史前十五、甚至競爭前十名之列!
而劉備雖然本身在帝王之中,排不上太前列。
但是,其蜀漢人才濟濟,更有氣運強盛,即便剛剛晉級,也不是皇太極所能夠相比的!
幹夏,想要以一挑五,恐怕真沒有這麼大的胃口!
“以一對五,我幹夏還真是不一定能夠贏下……”
事實上,就連夏天心中也並不認爲自己能夠壓制五個氣運皇朝。
畢竟,幹夏如今雖然已經達到了“準帝朝”,但是在場的這些氣運皇朝,除了劉備的“蜀漢”是剛剛晉級之外!
其餘的都算是老牌勢力了。
論國力,肯定不是一般的氣運皇朝能夠相比的,甚至本身距離“半步帝朝”或許也不算遠!
幹夏,要是獨自挑戰,絕對沒有多少勝算。
“但這些帝王,都是心高氣傲之輩,怎麼可能會做出是以多對一的事情?反而,會因爲我幹夏的發言而在心中嘀咕……因爲摸不準我幹夏的實力,而判斷失誤!”
夏天的臉上狡黠一笑。
他十分清楚,在場之人都是古代雄主,更皆屬“天驕”之列。這般人物,骨子裡的驕傲豈容他們輕易做出“以多欺少、勝之不武”之舉?
“嗯,好啊。”
“既然幹夏有這樣的氣魄,我們也不能掃興……正好,大家一起併肩子上……也讓夏國主見識見識我等這些‘老傢伙’的手段!”
只是,下一刻,一道聲音響起。
卻見劉邦的臉上帶着似笑非笑,似乎看透了夏天的想法,大聲招呼。
“我去……大意了,忘記了這帝王之中其中可是有一名最不講‘帝王風範’的流氓天子的……”
夏天的心中格登一下,暗呼失策。
“哼,廢話真多!”
就在劉邦得意、夏天心焦之際,一聲如悶雷般的冷哼炸響,帶着無匹的霸氣,瞬間壓過了場中所有的議論!
“爾等之事,且放一旁!”
“待本皇與劉邦這個老匹夫,先將昔日舊怨了結清楚,再論其他不遲!”
項羽聲若洪鐘,手提那杆曾令天下英雄膽寒的霸王槍,龍行虎步,悍然踏入下方棋盤那象徵着至高對決的“帝王格”之中!
他身軀如淵渟嶽峙,灼灼目光如龍直刺劉邦,一股滔天的戰意與殺伐之氣洶涌澎湃!
“這……”
這一下,輪到劉邦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他雖智計百出,談笑間可攪動風雲。
但面對這位老對手那純粹到極致的武力壓迫,還是由不得他不心驚!
大漢的國力固然雄厚,冠絕古今,但如今漢朝氣運分化,除了劉備、劉秀之外,尚且還有別的皇朝,帝朝存在!
他所掌控的氣運,僅僅只是漢朝的一部分。
反觀項羽,其個人神勇冠絕天下,統兵之能更是登峰造極!當年垓下之圍若非天時地利人和皆失……劉邦比任何人都清楚這位霸王的可怕。
如今對方挾整個“西楚皇朝”的國運捲土重來,點名要與他進行“生死戰”,這風險……太大了!
輸了不僅顏面掃地,更可能動搖根基,影響未來在“永恆之地”的發展佈局!
“霸王息怒!且聽備一言!”
這時候,一道聲音響起。
隨見劉備上前一步,姿態放得很低,語氣卻異常堅定,巧妙地擋在了項羽那迫人的氣勢與劉邦之間。
“昔年楚漢舊事,早已如雲煙散盡,隨風而逝。楚漢兩國,共同覆滅暴秦,功蓋寰宇!霸王您更是曾與高祖於楚王座前約爲兄弟,情誼深厚。”
“後來的楚漢之爭,說到底,不過是兄弟相爭,家門不幸的鬩牆之禍啊!悠悠千載已過,縱有萬般恩怨,如今也應當淡了……”
劉備言辭懇切,讓人忍不住側耳傾聽。
“況且,我等身爲高祖血脈,劉氏子孫,眼見高祖與人爭鬥,豈能袖手旁觀,做那不孝不義之人?此乃倫常大道!若霸王今日執意要與高祖進行這生死之爭……”
劉備挺直腰背,手按腰間雌雄雙股劍,聲音陡然轉厲。
“那麼,備雖自知武藝遠不及霸王神勇,也唯有與高祖並肩,以儘子孫之責!”
他這番話說得大義凜然,以“孝道”與“大義”的名義加持,直接佔據了道德制高點。
“昭烈帝所言在理,劉秀也是如此!”
旁邊的劉秀愣了一下,也踏步上前,語氣堅定。
“是極,是極!
“不愧是朕的好子孫!真是深得朕心!”
劉邦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重新堆滿笑容,用力拍着自己兩名子孫的肩膀。
而後,得意洋洋地看向已經立身在帝王格之中的項羽,那副嘴臉活脫脫一個市井無賴得勢後的模樣。
“如何啊,霸王?聽見了吧?你真要打,那咱們爺孫仨就陪你好好玩玩!就像之前那兩個‘太宗’皇帝一樣,乾脆點,壓上各自皇朝的國運,做一場轟轟烈烈的生死之爭?”
“什麼,三打一……這還算是什麼‘國戰’?” 這幅“小人得志”、仗勢欺人的嘴臉,讓項羽的眉頭鎖得更緊,握着霸王槍的手指關節因用力而微微發白,胸中怒火翻騰!
雖然,作爲“西楚霸王”,他自信個人武力天下無雙,統兵作戰更是所向披靡,甚至自己被列入了“本紀”之中,與帝王並列。
但歷史上的西楚,畢竟,連真正的王朝,都不一定算得上。
來到永恆之地,也是從氣運王朝開始。
雖然,在自己親自領兵的“四方征戰”之下,所向披靡,也算是強大到一定程度,甚至躋身皇朝之列。
但是,論起國力的深厚積澱、資源的豐沛程度,確實難以與綿延強盛了數百年的漢朝相提並論。他此番發難。
之前,原本是看準了漢朝已經分裂成爲了許多皇朝,劉邦只不過繼承了一部分,想以雷霆之勢壓服劉邦,報當年之仇,並奪取其氣運壯大己身。
豈料,劉氏子弟竟如此“團結”!
劉邦更是將“不要臉皮”發揮到了極致,拉上後輩子孫搞羣毆!
這一下,反而將孤身踏入帝王格、準備單挑的項羽,置於了一個極其尷尬和危險的境地。
進,則要面對三大皇朝的聯手威壓,勝算渺茫;退,則霸王威名掃地,氣勢受挫,當真是騎虎難下!
“大漢之強,縱觀華夏五千年,能與之比肩者,屈指可數!”
夏天這句話發自肺腑,絕非虛言。
“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這十字箴言,正是對漢朝最精準、最震撼的寫照。
漢朝的強大,植根於繼承秦朝大一統的宏基偉業,歷經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國力積蓄至巔峰。及至武帝一朝,終於爆發出前無古人的侵略性鋒芒——五徵漠北、飲馬翰海、封狼居胥!
更喊出了那一句讓後世所有漢人都熱血沸騰的口號。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當初,班超僅率三十六人,便足以懾服西域五十餘國!
這在後世看來近乎神話的壯舉,其背後支撐的,正是大漢強大到令人窒息的綜合國力與赫赫天威!
即便到了漢室傾頹、羣雄割據的末世亂局,大漢的餘威與強橫的基因依然流淌在華夏血脈之中。
馬超,一介西涼軍閥,卻能令剽悍的羌人奉若神明,尊稱“神威天將軍”;
公孫瓚,憑“白馬義從”之名,便足以讓烏桓鐵騎望白馬而潰逃,威震遼東;
士燮恩威並施,撫定交趾,大漢兵鋒所指,南疆莫不臣服;
曹操更是揮師北進,破烏桓,降南匈奴,將漢家武德遠播塞外!
甚至,在漢朝滅亡百年之後,五胡亂華的烽煙裡,匈奴貴族劉淵,竟也追認蜀漢後主劉禪爲先祖,不惜“冒姓劉氏”,定國號爲“漢”!
當然,對於這等攀附的“子孫”,劉備怕是斷然不會相認。
而劉邦……
以其不拘一格的性情,倒真說不準會不會欣然笑納,反正也就是多一個子孫的事情。
反觀後世,強盛如兩晉、李唐、趙宋、朱明,一旦步入王朝末世,幾乎都難逃國力衰微、異族鐵蹄蹂躪……
可以說,在這一點上,漢朝確以其貫穿始終的“強橫”本色,獨步華夏文明青史!
夏天明顯看到項羽眼中壓抑的怒火。這位擁有天下無雙“神勇”的霸王,此刻卻對眼前這無賴般的劉邦束手無策!
畢竟,這可是漢高祖劉邦!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流氓天子”。當年彭城大敗,太公劉煓與呂雉、審食其一同被楚軍所擒。項羽將劉太公置於高俎之上,威脅劉邦若不投降便將其父烹煮。
劉邦是如何迴應的?
他竟嬉皮笑臉地喊話:“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爲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這等將“不要臉皮”轉化爲“心理戰術”的行爲,古往今來,幾人能做到?劉邦不僅毫不在意,甚至以此作爲打擊對手的利器!
與其說是“無恥”,不如說是深諳權謀、將“實用主義”發揮到極致的帝王“智慧”。在古代帝王之中,其“另類”程度恐怕罕有人及。
而項羽,縱然武力冠絕天下,但論起口舌機鋒、厚黑權術,又如何是劉邦、劉備這對“老狐狸”的對手?
此刻被對方聯手以“孝道”和“人多勢衆”架住,當真是進退兩難!
看着這位曾相助自己的霸王陷入窘境,夏天心中感念,決意投桃報李。
“漢高祖陛下,三對一,縱使勝了,也難免落人口實,道您倚多爲勝,勝之不武……豈不有損威名?”
夏天朗聲開口,打破了僵局。
“不若改爲三對三,公平一戰!我幹夏願與西楚霸王聯手,與大漢三位陛下堂堂正正較量一番!”
他話鋒一轉,提出關鍵建議。
“再者,以國運爲注生死相搏,未免過於慘烈,傷及根本。莫忘了鬼谷子先生所言——‘聖者之城’之爭,更關乎與整個大九州(地球)的較量!我等在此拼得元氣大傷,豈非讓異文明的強敵得利?”
“故我提議,此番切磋,僅以同等份額的氣運爲注!點到爲止,勝者得運,敗者無損根基。既全了諸位威名興致,又不傷華夏元氣,豈非兩全?”
夏天說完,目光轉向朱棣。
“霸王神勇,然三對三,我幹夏與西楚尚缺一人。不知明太宗陛下,可願屈尊,與我等並肩一戰?”
朱棣嘴角勾起玩味的弧度,眼神銳利:“哦?朕爲何要幫你?”
“太宗陛下,”夏天道,“我朝天工閣副閣主朱由檢,常念及宗廟祖德,渴望能覲見陛下。”
“朱明皇族的輩分排行,皆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親定,每支子孫各有二十字爲序,代代相傳以示血脈親疏。陛下身爲太祖第四子,您這一脈的輩分字爲‘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朱由檢的‘由’字正屬此列,乃是您的十世孫。”
朱棣目光微動,顯然對這輩分傳承瞭然於胸,卻只是冷哼一聲:“哼!子孫而已!”對他而言,帝王霸業高於一切私情,豈會因此動搖?
夏天拋出真正的籌碼:“若太宗陛下願助此一臂之力,我幹夏願以‘商盟’之席相酬!自此,大明可與幹夏及盟內諸方互通有無,互利互惠!”
“商盟?”此語一出,頓時引起波瀾。
不僅朱棣眼神一凝,流露出興趣,旁觀的項羽、劉秀等帝王也神色微動。
尤其是項羽!他西楚皇朝靠武力南征北戰,積累了如山珍稀物資。然強敵環伺,商路斷絕,這些財富難以流通,反成負擔。
“互市通商,互利互惠……”
若能加入這“商盟”,將其轉化爲急需的資源……其價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