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三道璀璨無比,蘊含着漢系皇朝本源之力的氣運金光,自劉邦、劉秀、劉備身上衝天而起,如同三條奔騰咆哮金龍。
分別涌向夏天、項羽、朱棣,沒入三人體內。
瞬間融入幹夏、西楚、大明三大勢力的氣運長河之中,使得其氣運之海瞬間洶涌澎湃,光芒大盛!
【“你在‘天地棋局’之中戰勝了對手,你獲得了對方投入這一場比試的九成氣運……數量爲九千萬……”】
【“你在‘帝王’對決之中的排名上升了……”】
【“你的勢力,幹夏在‘聖者之城’爭奪戰之中的排名上升了……”】
夏天清晰地感知着這股磅礴無匹的力量涌入幹夏的氣運核心,心潮澎湃。
“九千萬氣運,皇朝就是財大氣粗,哪怕並非‘生死之戰’,收穫也是十分巨大!”
他心中振奮不已。
這一筆額外的氣運,足以將之前獲得的那件“琉璃寶箱”中正在醞釀的重寶,推演的更爲完善!
“哈哈哈哈哈!痛快!劉邦老兒,服不服!”
項羽感受到涌入西楚皇朝的雄渾氣運,原本因劉邦最後一刻認輸、未能將其徹底“碾碎”而殘存的鬱氣,頓時一掃而空。
手持霸王長槍,放聲大笑,聲震四野,霸意縱橫!
“霸王神勇,千古無二……不過,這一戰,可並非是仰仗你手中的長槍……”
劉邦搖頭,目光忍不住看向夏天。
項羽確實強大,但是在陳平、張良、蕭何這種歷史頂級的天驕人傑組合之下,未必能夠討得了好處。
尤其是,其喜歡獨來獨往,不擅長與別人合作,在這種戰場上很容易吃虧!
之所以,自己一方落敗,根源還是在乾夏身上。
以人族長城、九州鼎這樣的華夏重器,硬生生將三名不同時代,心中桀驁的帝王的力量都凝聚在一起!
縱然自己祖孫一脈相承,也力有未逮。
“此戰我等之敗,恐怕更多還是仰仗乾夏天子之謀略與底牌……可惜,我那馬踏匈奴、封狼居胥的孫兒及麾下‘大漢雙璧’如今尚未至此。”
隨即,劉邦的口中感慨一句,表明大漢雖然敗北,但並不是真的打不過“楚、乾、明”的三國聯軍!
而是因爲,佔據整個大漢最多氣運的那一位“彘兒”並沒有來到此地參戰,其麾下的兩名武將,若論領兵突襲之能,那冠軍侯不會遜色於項羽。
若論指揮大規模軍團作戰,衛龍城亦是人中龍鳳。
自己有他二人在,何懼霸王神威?
“倒也是如此……”
雖然這話有嘴硬的嫌疑。
不過,夏天倒也有幾分認可。
項羽的領兵能力確實天下無雙,帥才與將才兼具,但霍去病的閃電突襲、衛青的穩如盤石,配合默契,絕對是整個華夏任何一名對手的噩夢!
“可惜,那能將你逼入‘四面楚歌’絕境之人也已離去……”
劉邦的心中又忍不住浮現出那個雄才大略、善用陽謀的身影,若他在此,何須如此狼狽?
當然,這話他只敢在心裡想想,面對霸王的鋒芒,還是收斂些好。
“此戰倒也痛快。”
“罷了,朕便不再與你計較那紫禁城之事!”
朱棣默默吸收了那份龐大的氣運,將永樂天子劍緩緩歸鞘,目光轉向夏天時,少了幾分審視與猜忌,多了幾分凝重與深意。
這場巔峰對決,讓他明白了乾夏之前敢於“一挑五”的底氣所在,更是親身領略了夏天對整個戰局的精準把控……
如此表現,已足夠與自己平起平坐,甚至……潛力更勝。
一座紫禁城作爲禮物贈予這樣的盟友,又有何不可?
夏天平復下因海量氣運涌入而激盪的心緒,臉上重新掛起和煦笑容,對着全場的帝王雄主拱手朗聲道。
“承讓了!諸位陛下!此戰只爲切磋印證,交流大道,萬幸未傷及根本。如今勝負已分,不知先前所提共建‘天元商盟’之事,諸位意下如何?”
他話音未落,項羽便沉聲應道。
“此戰你乾夏居功至偉,解我之圍,更顯驚世實力!加入商盟,互利互惠,我西楚無異議!”
他領地內資源流通不暢的問題急需解決,商盟正是良方。
朱棣也緩緩點頭,語氣沉穩:“商盟之事,確可詳談。”
見識了乾夏的底蘊和夏天的格局,加上商盟本身帶來的巨大利益,他已然心動。
劉邦、劉秀、劉備雖敗陣,臉色略顯蒼白,但聽聞“商盟”二字也是心中一動。
尤其是想到夏天之前隱約透露的龐大資源和未來圖景,眼神也閃爍起來,權衡着利弊。
同爲華夏勢力在這永恆之地,守望相助、抱團取暖或許纔是上策。
“哦?天元商盟?不知我大晉皇朝,是否有幸加入其中?”
就在這時,一個略顯清越卻帶着幾分矜持的聲音響起,打破了短暫的平靜。只見一位身着晉朝帝王冕服的身影排衆而出,面帶微笑!
“大晉司馬炎、司馬昭……見過諸位!”
場中氣氛微微一凝。
“哦,晉朝?”
夏天臉上的笑容不變,眼神卻變得深邃而銳利。
他看向這一名晉朝的帝王,語氣溫和依舊,卻帶着不容置疑的份量。
“陛下有心,本應歡迎。然我‘天元商盟’雖志在兼容幷蓄,海納百川,卻有一樁根本——經商之道,首重‘信義’二字。”
“商盟成員,更是皆代表我乾夏信譽之招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有成員行事……嗯,有悖於信義根本,恐累及全體,難免使我乾夏亦受牽連。”
他這番話措辭看似含蓄委婉,實則鋒芒畢露,幾乎是指着鼻子在罵了。
在華夏帝王圈子裡,若論因背信棄義而“青史留名”,晉朝“洛水之誓”堪稱登峰造極!
此事的惡劣影響,對華夏文明道德根基的破壞力,在後世看來,簡直可與那句“不是你撞的爲什麼要扶?”
相提並論,足以讓禮義廉恥倒退百年!
“晉朝?”
就連朱棣也是眉頭一挑,嘴角勾起一絲毫不掩飾的譏誚,聲音不大卻清晰傳遍全場。
“嘖,洛水之誓,遺‘信’萬年啊!”
而劉秀、劉秀、項羽等人,雖然是前世帝王,但對於後世也有所瞭解,尤其是聽到夏天傳音之後,看向司馬炎父子的目光都變得極爲微妙,甚至帶着一絲鄙夷。
劉備看向司馬昭的眼神更是複雜,充滿了國仇家恨!
這,就是那一名讓自己的兒子,被迫說出“此間樂,不思蜀”罪魁禍首?
“大膽狂言!”
司馬炎身後的司馬昭臉上瞬間漲紅,勃然作色!
司馬炎的笑容也僵在臉上,眼神陰沉下來。他們萬萬沒想到,夏天竟如此不留情面!
晉朝好歹是統一了三國的大一統王朝,享國一百五十年,雖不及漢唐綿長,但也絕非無名小卒!
乾夏連既然那些茹毛飲血、披鱗戴角的異族都肯納入商盟,卻將堂堂大晉皇朝拒之“商盟”之外?
這分明是在說,晉朝的信譽,連那些蠻夷、牲畜都不如!
這是何等的羞辱!
就在這劍拔弩張、氣氛尷尬到之時,另一個雄渾厚重、帶着金石之音的大笑聲驟然響起,充滿了嘲諷與快意:
“哈哈哈!”
“不想今日竟在此地,看了一出信義不足,惱羞成怒的好戲!痛快!當真痛快!”
只見一道魁偉的身影龍行虎步而來,身着玄黑帝王常服,腰佩倚天長劍,目光如電,氣勢雄渾霸道,赫然是——魏武帝,曹操!
“玄德!久違了!”
到場之後,先是與劉備點頭,打過招呼。
接着目光銳利如刀,越過衆人,死死釘在司馬炎和司馬昭身後那個一直沉默、眼神陰鷙的身影!
“司馬懿,見到本皇,你可有話要說?”
曹操的聲音陡然轉冷,如同寒冬朔風,帶着毫不掩飾的殺意與鄙夷,直指司馬一家!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全場瞬間寂靜!
曹操與司馬懿!
這兩名昔日的“大漢臣子”,如今被各自的後代子孫尊奉爲開國之君,在這永恆之地重逢!
但是,這“故人重逢”的畫面,並沒有和諧與友好。
分明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
空氣彷彿凝固成冰,無形的殺氣如同實質的刀鋒,從曹操的身上散發出來!
昔日的提攜之恩、託孤之重,早已在冰冷的權謀和徹底的背叛中化爲滔天的恨意與恥辱。
其恩怨之深、糾葛之複雜,遠非朱棣與皇太極那種基於國仇、隔代的對峙可比。
朱棣與皇太極從未真正照面,而曹操與司馬懿,卻是相伴半生!
曹操至死也未曾想到,自己視若股肱、委以重任的“冢虎”,最終竟會化身噬主的惡龍,將曹家幾代人浴血打下的江山基業,連皮帶骨吞食殆盡!
“曹丞相,我司馬家乃是……”
司馬懿沉默不語,身後的司馬炎忍不住,開口想要說什麼。
“哼!小兒輩,安敢在此狺狺狂吠!”
卻被曹操打斷,每一個字都帶着焚盡一切的怒火和深入骨髓的寒意,
“仲達……”
曹操緩緩向前踏出一步,帝王威壓毫無保留地傾瀉而出,直指司馬懿,猶如倚天劍出鞘!
“別來無恙啊!看來這竊來的江山氣運,滋養得你司馬家……頗爲滋潤!”
“竊”字被他咬得極重!
確實,華夏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至少都有幾個明君、聖主的存在。
唯獨晉朝,或許是被其“洛水誓言”反噬,其帝王不是昏庸,就是白癡……更是發生了八王之亂胡人入侵等等慘案,就這樣的情況下,國運竟然還綿延了一百五十多年,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了!
司馬懿臉上的肌肉幾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那標誌性的陰鷙眼神深處略有波動,但瞬間便被一種近乎冷漠的深沉取代。
“丞相,言重了。”
他並未後退,只是微微擡了擡眼皮,聲音平緩得沒有一絲波瀾。
“天下神器,有德者居之。曹魏氣數已盡,天命歸晉,此乃天道輪迴,非人力可逆。懿,不過順天應命罷了。”
他將“丞相”四個字說得異常清晰!
無論是他還是曹操,至少在生前都沒有“造反奪權”,都屬於漢朝臣子。
自身的帝王封號,都是後世子孫給加封的!
而且,認真論來。
曹魏可是竊取漢朝的氣運而建立的……
如今,在場可是足足三名大漢的帝王,曹操需要面對的局面比起他要更多!
“順天應命?好一個順天應命!”
曹操怒極反笑,笑聲如金鐵交鳴,震得人耳膜生疼,充滿了無盡的嘲諷。
“好!好得很!朕今日倒要看看,你這‘順’來的天命,究竟有幾分斤兩!”
他猛地一揮手,一道凝練至極、蘊含着霸道皇者意志的氣運金光沖天而起,瞬間“帝王格”傷害勾勒出一個巨大、威嚴、佈滿古老戰紋的“帝王寶座”!
“司馬懿!你晉朝可敢入此‘帝王格’,與朕一決高下?”
“以國運爲注,了斷你我之間的仇怨!勝者,存!敗者,亡!連同你那‘天命所歸’的晉朝,一併煙消雲散!”
曹操的聲音如同驚雷炸響,在三名晉朝的帝王耳中響起。
他要的不是勝負,而是徹底清算,是讓司馬懿在曹魏的國運威壓下,徹底灰飛煙滅!
這話一出,全場皆驚!
這是不死不休的國運死鬥,一旦開啓,非一方國運跌落“氣運皇朝”或帝王本身意志崩潰,絕無可能停止!
劉邦、項羽等人都神色凝重,沒想到曹操的恨意如此之深,竟不惜以國運相搏!
面對這直指核心、避無可避的邀戰,司馬懿那古井無波的臉上終於泛起了一絲漣漪。
他擡頭看着那散發着毀滅氣息的帝王格,眼神急速閃爍,精光內斂。
晉朝作爲“大一統皇朝”,理論上的氣運應當比起作爲“割據勢力”的曹魏更勝一籌,但是面對這一名歷史上雄才大略,割據北方的“大漢丞相”!
哪怕司馬懿,也不能肯定,對方在這永恆之地發展到了何等層次!
這其中的風險太大了!
他司馬懿一生隱忍,從不打無把握之仗,更不會爲一時意氣將國運作此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