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百官之首,大夏丞相!

第460章 百官之首,大夏丞相!

一片死寂的朝堂在片刻之後,重又喧囂了起來。

楊維光前些日子還曾笑呵呵地代行丞相之責,今日怎麼會突然說起致仕之言!

更何況,他若是真的因爲身體原因想要致仕,距離當日事變已經將近半個月了,有的是時間遞交奏摺,爲何早不說晚不說,要等到現在這時候來說?

總不能是昨夜去流雲天香閣提前慶祝,傷了本源吧?

“楊相,您這是爲何啊?”

“楊相,您正值閱歷豐富,精力猶在之際,正是領袖羣臣,開拓進取之時啊!”

“楊相,您莫不是受了什麼脅迫?怎生做出這等決定啊!”

一些嘴巴比腦子快的,抑或已經押寶在楊維光身上的朝臣忍不住開口。

而大部分人則是看着楊維光的背影,帶着幾分深深的疑惑和不解,就如先前所言,他真的要乞骸骨,有的是機會和時間,爲何要在這時候拋出這個言論。

當思慮再三,許多人的腦海裡浮現出一個念頭,建寧侯有太后和陛下支持,楊維光這莫不是在以退爲進,向太后和陛下施壓?

有他這一手,太后和陛下自然就不好公然開口定奪什麼,否則就要背上一個逼走老臣的罵名。

而這樣一來,也直接將建寧侯最大的優勢抵消了。

在衆人的觀點中,原本太后和陛下搞這一出,就是爲了讓建寧侯能夠名正言順地登上相位,所以纔沒有直接下旨,宣麻拜相,而是費盡心思折騰這麼一出。

可楊相這麼一來,就讓太后和陛下真的徹底成了旁觀者了,連話都不好多說了。

朝臣們這般想着,但是對於知曉內情的那幾人,尤其是除了李天風和衛遠志之外的其餘人,他們在瞧見了羣情激奮之時,卻猛地明白了建寧侯的用意。

他提前把他們幾個叫過去通氣,是爲了朝廷的體面嗎?倒也的確有這個考慮。

但僅止於此嗎?卻全然不是!

這黑了心的狗東西,是早就預料到了此刻的情況,要讓他們這些知情的人,幫着太后和陛下正名呢!

要讓他們用實際行動,爲楊維光這場致仕洗清任何不合理的揣測,爲太后和陛下洗刷以勢壓人的污名。

什麼?你們不願意?

在你們知曉事情真相的情況下,能眼睜睜看着太后和陛下遭受污名,而無動於衷?

那還留着你幹嘛?朝廷的俸祿又不是找不到人發了!主辱臣死懂不懂?

這已經不是利益選擇的問題,這是底線問題,原則問題了。

所以,中書侍郎張才明在反應過來之後,當即扭頭呵斥,“朝堂之上,豈容爾等胡言亂語!”

衆人面露驚訝,張才明可不是建寧侯這頭的,爲何會如此行事呢?

但張才明雖然位高,但卻不是樹大根深的超級大佬,有的是人不怕他,一個勳貴就當即冷哼,“張大人好大的官威啊,楊相忽然致仕,這等事情,都不讓滿殿朝臣表達一下惋惜和挽留嗎?”

“楊相自有楊相的想法!輪得到伱在這兒說三道四?你算個球啊!”

一聲暴喝,讓這勳貴面色一冷,他憤然循聲看去,卻對上了魯國公那張陰沉如水的臉。

!!!

不對!不對勁!

當看到如今楊相最堅定的支持者魯國公都站出來呵斥聲援者,支持楊相致仕之後,還待掙扎的衆人瞬間眉頭一皺,覺得事情並不簡單。

要麼是楊相決意以退爲進,博取相位,並且跟這幾位通了氣;

要麼就是方纔那場短暫的小會之中,發生了他們誰都不知道的變故!

蘇老相公、趙老莊主、秦老家主以及白雲邊、邢師古等人看了一眼依舊神色淡然不動如山的夏景昀,心裡生出明悟,多半是第二種了。

等到場中漸漸安靜下來,太后的聲音才緩緩響起,“楊卿何故在此時方有此請?”

上頭的每一句話乃至於每一個字,都不是簡單的言論,尤其在此情此景下,這話可不單單是疑惑,更帶着幾分質問。

早已被夏景昀打斷了脊樑,如今只是苟延殘喘地演完這場戲的楊維光聞聲更是直接跪下,“太后容稟!”

“老臣前些日子,的確心生妄念,覺得若能登臨文臣之巔,百官之首,便足慰平生,名留青史。故而面對着朝野的議論,巋然不動,尤其是對那些願意支持老臣爲相的,更是看似不表態,實則暗地裡歡喜。今日之朝會,更是做足了準備,打算一爭這丞相之位。”

“但是,當今日一早,建寧侯將我等提前請入宮中,老夫以爲他要討論丞相之人選,抑或是借勢壓人,正滿心防備之際,卻沒想到建寧侯只是與我等商量了一些新政之事,而後便說不論今日朝堂舉薦的結果如何,希望大家都能支持新政,天下萬民都在等着那國富民強,國泰民安的好日子。這話只能這會兒說,待朝會過後,再說就沒有作用了,故而纔將我們請來。”

他擡起頭,眼神中,已是滿滿的慚愧和淚水,“太后、陛下,老臣聞言,實在是慚愧啊!老臣家世清貧,年幼勞作身子損傷頗多,這些年的確已有力不從心之感,但卻貪戀權勢,更奢望相位,滿心只有如何登上權勢頂峰以成個人榮耀,完全沒想過朝局,沒想過大政,沒想過天下萬民,對比起建寧侯之光風霽月,私心滿懷的老臣有何顏面再奢求相位。”

“到了朝堂之上,一聽竟還有如此衆多的推舉老臣的同僚,老臣實在是慚愧至極,只覺得愧對君恩,愧對同僚,又恐真的朝會之後木已成舟,更改不得,鑄成大錯,只得在此時向太后和陛下稟明,惟願告老還鄉,將畢生所學,盡數教與鄉鄰,得晚年安康,便是足夠。”

衆人聽得面面相覷,那一顆顆宦海浮沉之中早已被染出五彩斑斕的黑心,讓他們半點不相信楊維光一個走到這個份兒上的頂級大佬,會因爲這麼一點內疚,就放棄這大好的機會。

但楊維光卻一臉【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表情,朝着德妃和東方白再度一拜,“老臣所言,句句真心,絕無半句虛言,望太后恩准!”

珠簾擋住了德妃的面容,但當她開口時,滿殿羣臣,卻都聽出了她言語中的不悅。

“楊卿,你是當朝副相,今日推舉丞相,你也是被如此多人舉薦之人,你就這般辭官而去,讓天下人如何看你?”

成王聽得心頭一動,這哪兒是說天下人如何看楊維光啊,分明是在擔心天下人如何看她,看陛下,看建寧侯啊!

很明顯,咱們這位太后娘娘,可不滿意當前的局面呢!

於是他當即出列,“太后,陛下,臣可爲楊相佐證,方纔偏殿議事,任何人對他都並無半分逼迫,此時之言,想必也是出自其一片赤誠。至少在臣之眼中,這並非是一樁鬧劇,而是一樁初心不忘、幡然悔悟的美談。”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魯國公、張才明、衛遠志、李天風等人也都看懂了形勢,不管違心還是自願,紛紛出列附和。

用自己斬釘截鐵的言語,爲楊相之言佐證!

衛遠志、李天風兩人因爲立場的關係,所言不具備什麼參考性,但魯國公和張才明這般清晰明確的立場,就讓殿中羣臣都有幾分摸不着頭腦了,莫非這還是真的?

真的還有一個這等級別的人物,在沒有被剝奪權勢、沒有窮途末路的情況下,幡然醒悟?

天天唸叨着拿來忽悠別人的天書變成了現實?

看到這一幕,許多明眼人也都知道,此事不論真正的內情如何,結果就是這般了。

有這麼多不同陣營的頂級大人物背書,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已經不再重要了。

陛下和太后需要這個結果,朝中重臣們也需要這個結果,史書上也是這個結果,那這個結果就是真相。

珠簾之後,太后到底也熟悉朝廷規則,平靜道:“楊卿正是爲國效力之事,朝中亦還需老臣坐鎮,此議,哀家不允。”

旋即她頓了頓,看向朝堂,“好了,今日朝會,乃有正事,成王,便由你主持推舉吧。”

成王心頭暗喜,看來自己方纔的發言,終於得到了太后娘娘的認可,開始給自己派活兒了。

別的不說,這丞相推舉是自己主持的,新任丞相能不承本王一個人情嗎?

最關鍵的是,眼下誰都知道,新任丞相肯定就是夏景昀啊!

不只是他知道,滿殿羣臣此刻也都知道,在楊維光不管是真的自願還是被逼自願,搞了這麼一出之後,這相位之選已經不做第二人想了。

但就如世事一樣,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出現了。

一個身影邁步出列,朗聲道:“太后、陛下,微臣有一言請教楊相,還望允准。”

衆人循聲望去,開口之人,赫然正是如今御史臺的代掌者,淮安侯,白雲邊。

珠簾之後,傳來太后不喜不怒的聲音。

“準。”

“謝太后。”

白雲邊轉身朝着楊維光也拱了拱手,“楊相,下官想問,您請致仕,太后相留,這相位之選,你可還要參與?”

楊維光看了白雲邊一眼,眼中閃過一絲【你他孃的別給老子添亂】的警惕,當即沉聲道:“老夫心意已決,自然是不會參與的。不僅如此,老夫還要親自投建寧侯一票!”

但他多年宦海經驗鑄就的絲滑連招卻沒有起到半點預想的效果,因爲白雲邊點了點頭之後,說出了一句讓在場幾乎所有人都震驚的話。

“要不你投給我吧,建寧侯若是能當丞相,我看我也行。”而這話一出,當即也引來了許多人的攻擊。

“荒唐!人家建寧侯是中樞重臣,接任丞相也在情理之中,你算個什麼東西!”

“就是,你只是御史中丞,還妄想一步登天?”

但是,攻擊聲雖然有,卻不那麼大。

因爲最大的噴子羣體,正是被白雲邊這個頭號大噴子所率領着的,當場反水自家老大這種事,這些平日裡咬天咬地的人到底是有點發怵不大敢的。

更有甚者,乾脆直接罔顧事實,跳出來幫腔,“怎麼就不行了,既然是舉薦,白中丞憑什麼就不行?太后和陛下也沒有說一定要是中樞重臣才能參選啊?”

羣臣們腹誹不已,你們也忒不要臉了,雖然沒明說,但誰不知道啊?

白雲邊直接傲然道:“怎麼?還有人不服氣?建寧侯既然能當丞相,本官哪點比不上他了?”

這話一出,就連御史臺的瘋狗們都憋不住了,默默低頭看着腳面。

你那是比不比得上的事兒嗎?你那是全方位被人家包圓了的事兒啊!

這時候,一直淡定的夏景昀緩緩扭頭,在羣臣的目光中,深深地看了白雲邊一眼。

白雲邊昂首以對,半點不懼。

成王遲疑着扭頭看了一眼珠簾,珠簾之後傳出德妃不見喜怒的聲音,“既然說了是舉薦,便可以舉薦任何人。”

成王點了點頭,“諸位臣工,請吧。”

舉薦流程很簡單,左右兩邊都擺了一張案几,上面擺着筆墨,和裁好的一張張紙片,衆人輪流上前,寫下舉薦對象的名字,放進案几之上的箱子裡,而後唱票就行。

很快,結果出爐,並沒有任何意外,在楊維光主動放棄之後,建寧侯以絕對的優勢成功被選爲了新任的丞相。

聽着成王帶着幾分激動地宣佈結果,滿殿羣臣們神色複雜,或欣喜,或暗歎,或不忿。

但不管如何,一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一個時代終於帶着沛然莫之能御的氣勢,終於,到來了!

蘇老相公和趙老莊主對視一眼,微微一笑。

“諸位卿家,對此結果,可有異議?”

珠簾之後,傳來一聲平靜的詢問,在大殿之中迴盪。

羣臣們自然不敢在這個時候,自己打自己的臉,陛下不能隨意打殺臣子,可不代表不能打殺臣子,你要主動作死遞上刀,那就別管皇權巍巍了。

所以,哪怕就連白雲邊也躬着身子,和大家一起齊聲道:“臣等並無異議。”

珠簾之後的聲音也帶着一絲絲隱藏得極好的希望早定大局的急迫,“既如此,着翰林院擬旨、用印。”

懂事的翰林院掌院學士早就準備好了兩份不同結果的旨意,當即在空白聖旨上填下,交給靳忠,蓋上了陛下皇帝大印和太后鳳印。

靳忠接過聖旨,帶着幾分恭敬地看了夏景昀一眼,朗聲道:“夏景昀接旨!”

在羣臣羨慕的眼神中,夏景昀邁步出列,“臣,夏景昀,接旨!”

【朕聞:幹健坤順,二氣合而萬物通;君明臣良,一心同而百度正

越升宰輔之崇,播告路朝之聽:特進推忠協謀同德佐理功臣、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戶部尚書、遙領泗水州州牧、建寧郡開國侯、食邑三千戶,夏景昀才高而謀遠,功勳而德厚.

忠誠於心,馳天人之極摯;尊厥德性,溯道義之深源

功止南北之兵戈,績興東西之茂繁;忠氣貫日,雖金石而自開;仁心似海,縱風波而盡安.

而則許國,予惟知人。載更衍食之封,用侈臺符之峻制天下之動,爾惟樞柅;通天下之志,爾惟麟首系國重輕於乃身,驅民仁壽於當代。往服朕命,圖成厥終

特授尚書左僕射,特進推忠協謀同德佐理功臣、侍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戶部尚書、建寧郡開國侯如舊;食邑四千戶。

欽此!】

“臣,夏景昀,謝太后、陛下隆恩!”

看着領下旨意,名正言順,徹底掌握朝廷大權的夏景昀,看着這位年輕得可怕的男人,心頭都生出一個念頭:

從此未來數十年,這大夏朝堂怕就是加了蓋子了。

夏景昀似乎也被白雲邊方纔跳出來鬧事的態度激怒了,看了白雲邊一眼,“白中丞,對這個結果可還服氣?如果有意見可以跟本官說,本官是丞相,一定爲你做主。”

噗嗤!

有人直接沒憋住笑了。

而白雲邊則是面色一紅,冷冷一哼,甩了甩袖子。

最重頭的戲落了幕,但接下來中樞還有兩個缺員,舉薦還要繼續進行。

與推舉丞相一樣,衆人先建言了幾句。

提前得了胭脂轉告的夏景昀請求的趙老莊主就開口道:“太后、陛下,老臣以爲,兵部沈大人才能不俗,定力非凡,在烈陽關大戰之中,展現出了一個重臣應有的幹才,後續的封賞、處置也都極其到位,資歷同樣足夠,當入中樞,以盡展其才學。”

魯國公眼珠子一轉,緊跟着出列,“太后、陛下,老臣以爲,御史中丞、淮安侯白雲邊,才學卓著,功勳累累。略定龍首、雨夜下金陵,皆是難得之大功,更何況如今身爲御史臺領袖,合當繼任御史大夫,入中樞爲任。”

不少人聞言,面露詫異,但旋即便明白了魯國公的想法。

白雲邊雖然各方面都不及夏景昀,但他卻也是朝官之中,各方面最接近夏景昀的人了。

如今既然兩人已生齟齬,不如趁此機會,將其擡起,成爲對抗夏景昀的一杆大旗,也爲他們之一大臂助!

明白了這一點,不少站在魯國公一頭,或者至少不站在夏景昀這頭的人都紛紛開口支持起了白雲邊。

這般動靜聽得蘇老相公和趙老莊主嘴角直抽,差點沒憋住笑來。

一番雜亂的舉薦之後,太后的聲音從珠簾之後傳來,“既然衆說紛紜,大家便正式舉薦吧。”

這一次的舉薦就不用成王了,而是由新任大夏丞相夏景昀親自主持。

和先前一樣的步驟,但是是從當朝三品以上官員之中遴選兩人,所以,大家都需要填寫兩個人選。

很快,答案揭曉。

一切都如夏景昀所料,也如先前的議論一般,兵部尚書沈盛文,和御史中丞白雲邊雙雙入選。

看着白雲邊還真被擡進了中樞,夏景昀也終於暗地裡鬆了口氣。

而後一番和先前一樣,但稍微簡短一些的旨意之後,這場朝會便圓滿落下了帷幕。

朝會是圓滿的,但對參會的衆人而言,圓滿與否就各有所見了。

當靳忠一聲退朝,百官恭送太后和陛下離開,便緩緩而出。

所有人都給足了新丞相的面子,讓開了道路。

中樞七人,緩步前行。

丞相夏景昀、副相楊維光、中書侍郎張才明、吏部尚書衛遠志、侍中李天風、兵部尚書沈盛文、御史中丞白雲邊。

整個隊伍之中,已有四人不滿五十,更有兩人,僅僅二十多歲。

漸上中天的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耀目而蓬勃。

看着這充滿朝氣的隊伍,看着領頭之人那昂然奮發的氣質,蘇老相公和趙老莊主、秦老家主等捻鬚而笑,彷彿已經看到行將就木的大夏王朝,再度煥發了新生。

魯國公望着在隊伍一頭一尾的夏景昀和白雲邊,忽然心頭一跳,臥槽,不會中計了吧?

今天樓上裝修,衝擊鑽打了一整天,整個腦子都嗡嗡的,坐在電腦桌邊愣是半晌碼不出幾個字,就像是被衝擊的是我一樣。

更晚了。

or2!

 

第11章 寫詩贈字第114章 勝負初分第138章 無妄之災310.第304章 就地正法,以儆效尤!268.第263章 三招定秦405.第394章 大局終定,樑帝低頭309.第303章 漕幫大會441.第429章 兩軍對壘,七姓議事295.第289章 壽宴風波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454.第442章 玄狐出林,豪傑歸京449.第437章 大勢之威,莫之能御第205章 小軍神親迎?第74章 首功夏景昀(求首訂)440.第428章 西北二王,驅虎吞狼281.第27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402.第391章 捷報終達,人前顯聖!239.第235章 真正的後手第120章 夏景昀,力挽狂瀾第185章 老實人也會反擊!第176章 力挽狂瀾發個單章,聊聊天第68章 夏公子救我!370.第360章 兩個舅舅的戰爭第52章 晚宴前夕441.第429章 兩軍對壘,七姓議事258.第254章 夏公子回府,白公子顯聖349.第342章 萬事俱備第143章 石尚書落子261.第257章 暴風將至第72章 搏命出擊423.第411章 夏景昀,膽大包天310.第304章 就地正法,以儆效尤!381.第371章 妙計安民,臨危受命第36章 雲府問計(爲張衛雨最帥加更)350.第343章 天明之前第11章 寫詩贈字第142章 來者不善314.第30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50章 面見德妃360.第352章 登基大典,扶龍首功!第4章 獻策第17章 好戲開鑼第84章 消息入京(求訂閱)陽了,請假一天264.第260章 夏景昀這是要幹什麼?!第159章 消息傳出第181章 狡猾的對手,難解的局第91章 給你一個機會做我小弟第46章 德妃將臨252.第248章 三傑登門,秦璃造訪第72章 搏命出擊348.第341章 大風將起!270.第265章 痛罵昏君,慷慨悲歌第124章 收穫滿滿第2章 我爲你算一卦第26章 收徒336.第329章 契機445.第433章 地頭之蛇,陰毒之計214.第210章 怒髮衝冠第449章 太后之憂,權臣之變218.第214章 這誰頂得住啊!448.第436章 雷霆天罰,血流成河!第108章 長街有人 長槍有血405.第394章 大局終定,樑帝低頭第448章 密語驚雷,峰迴路轉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219.第215章 拍賣會(二)第469章 大爭落幕,游龍出巡第21章 堂堂正正的碾壓第147章 鳴玉樓,呂家槍399.第388章 一石千浪,滿城皆驚259.第255章 秦家的玄機456.第444章 環環相扣,殺招終成第10章 不速之客446.第434章 冥頑不靈,大禍終至279.第274章 會元!第149章 德妃不爭第107章 岳陽城中有瘦虎326.第319章 疾風勁草第158章 長樂宮,姐弟相見歡436.第424章 步步爲營,七姓亂起第47章 形勢陡轉第26章 收徒287.第282章 龍首隱秘255.第251章 不再猶豫第155章 溫酒定前程第55章 一步登天!396.第385章 北樑虎狼,暴起噬人294.第288章 猛龍過江第190章 對手的神助攻223.第219章 崇寧帝的意外反應327.第320章 夏景昀的決斷297.第291章 胭脂烈馬英姿颯第466章 天雖未涼,世家將伏第473章 大夏高陽(大結局)425.第413章 人生如戲,梟雄還巢247.第243章 人心漸亂
第11章 寫詩贈字第114章 勝負初分第138章 無妄之災310.第304章 就地正法,以儆效尤!268.第263章 三招定秦405.第394章 大局終定,樑帝低頭309.第303章 漕幫大會441.第429章 兩軍對壘,七姓議事295.第289章 壽宴風波第111章 虎落平陽被猴欺!454.第442章 玄狐出林,豪傑歸京449.第437章 大勢之威,莫之能御第205章 小軍神親迎?第74章 首功夏景昀(求首訂)440.第428章 西北二王,驅虎吞狼281.第276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437.第425章 二虎相爭,真龍入朝402.第391章 捷報終達,人前顯聖!239.第235章 真正的後手第120章 夏景昀,力挽狂瀾第185章 老實人也會反擊!第176章 力挽狂瀾發個單章,聊聊天第68章 夏公子救我!370.第360章 兩個舅舅的戰爭第52章 晚宴前夕441.第429章 兩軍對壘,七姓議事258.第254章 夏公子回府,白公子顯聖349.第342章 萬事俱備第143章 石尚書落子261.第257章 暴風將至第72章 搏命出擊423.第411章 夏景昀,膽大包天310.第304章 就地正法,以儆效尤!381.第371章 妙計安民,臨危受命第36章 雲府問計(爲張衛雨最帥加更)350.第343章 天明之前第11章 寫詩贈字第142章 來者不善314.第307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50章 面見德妃360.第352章 登基大典,扶龍首功!第4章 獻策第17章 好戲開鑼第84章 消息入京(求訂閱)陽了,請假一天264.第260章 夏景昀這是要幹什麼?!第159章 消息傳出第181章 狡猾的對手,難解的局第91章 給你一個機會做我小弟第46章 德妃將臨252.第248章 三傑登門,秦璃造訪第72章 搏命出擊348.第341章 大風將起!270.第265章 痛罵昏君,慷慨悲歌第124章 收穫滿滿第2章 我爲你算一卦第26章 收徒336.第329章 契機445.第433章 地頭之蛇,陰毒之計214.第210章 怒髮衝冠第449章 太后之憂,權臣之變218.第214章 這誰頂得住啊!448.第436章 雷霆天罰,血流成河!第108章 長街有人 長槍有血405.第394章 大局終定,樑帝低頭第448章 密語驚雷,峰迴路轉第166章 廣陵州逞兇,白雲邊接戰219.第215章 拍賣會(二)第469章 大爭落幕,游龍出巡第21章 堂堂正正的碾壓第147章 鳴玉樓,呂家槍399.第388章 一石千浪,滿城皆驚259.第255章 秦家的玄機456.第444章 環環相扣,殺招終成第10章 不速之客446.第434章 冥頑不靈,大禍終至279.第274章 會元!第149章 德妃不爭第107章 岳陽城中有瘦虎326.第319章 疾風勁草第158章 長樂宮,姐弟相見歡436.第424章 步步爲營,七姓亂起第47章 形勢陡轉第26章 收徒287.第282章 龍首隱秘255.第251章 不再猶豫第155章 溫酒定前程第55章 一步登天!396.第385章 北樑虎狼,暴起噬人294.第288章 猛龍過江第190章 對手的神助攻223.第219章 崇寧帝的意外反應327.第320章 夏景昀的決斷297.第291章 胭脂烈馬英姿颯第466章 天雖未涼,世家將伏第473章 大夏高陽(大結局)425.第413章 人生如戲,梟雄還巢247.第243章 人心漸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