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唯一的方法

這是一翻大棋,涉及到大漢皇朝在西北異族上的整體軍事戰略,極具價值。如果楊紀能夠成功,就將成爲軍方的貴人,這將是一個天大的功勞,以後前途似錦,貴不可言!

而朝廷方面,也將取得幾百年來前所未有的大進展!

王泰之所以對楊紀那篇文章如此看重,原因就是這個。所以,到了京城之後,王泰也是大力推薦。

只不過,看出蒼墟城戰略意義的,遠不止楊紀一個。也不止是王泰一個!

特別是當王泰在帝京城中的大力宣揚楊紀那篇文章的時候,一方面故然推高了楊紀這個無名小卒在軍方和帝京城中的知名度,但是另一方面,王泰宣揚的楊紀策論文章中的一些觀點,也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

想要掙這份天大功勞的,遠不止楊紀一個!

而且王泰還提到了一個楊紀沒有注意到的官場細節。朝廷每三年一屆,每一屆都會產生上百的“武舉人”。

十年,就會有四五百個“武舉人”。而武道強者的壽命是長的。經年累月的下來,朝廷累積下來的“武舉人”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m

但僧多粥少,大漢皇朝根本沒有這麼多的官爵、將軍去冊封。所以也就產生了一個擇擾錄取的原則。

只有那些最優秀的,實力最強的“武舉人”纔會得到冊封,成爲大漢皇朝的“武將”。但即便是如此,這些“武將”的數量也是極爲龐大的。

大漢皇朝依舊沒有那麼多的軍隊供這麼多的“武將”去統領。所以也就產生了“實力武將”和“虛權武將”,或者說是“名譽武將”的區別。

在民間,又管那些不能領兵,只是領着武將俸祿的武將叫做“無權將軍”。其實對朝廷來說,根本沒有這個區別。

朝廷方面更願意把這種權力階層叫做“強力武將”和“替補武將”。

後者是前者的替補。只有當者出現“空缺”的時候,後者才能夠成功替補上來。成爲一個名副其實,掌握實權的“武將”!

大漢皇朝武風隆盛,高手如雲,頂級的高手實在是太多了。

導致在“實權將軍”的競爭上非常激烈,因此這種“替補武將”的數量非常之多。就連那種軍方的世家。都積累了不少的“替補武將”。

“蒼墟城”涉及到了一個非常特殊的東西:

那個地方雖然危險,但是“蒼墟城”的鎮守武將卻是一個極有份量的“實權將軍”。因此看中這個位置,想要鍍一層金身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世家、勳貴、門閥,那些家中養着大量“替補武將”的勢力,紛紛對這位位置覬覦的很。

在這件事情上,楊紀面臨着極其殘酷的競爭!

事情和楊紀、王泰最初商量的情況,完全大相徑庭!

在信裡,王泰提到了一箇中肯,但是卻很殘酷的建議:

除非楊紀能夠在武科舉中脫穎而出。奪取到第一名“武解元”的功名,否則的話,這件事情恐怕很難實現。

——這個念頭,是在他收到本屆武科舉的主考官周潼的一封信之後產生,——在信裡周潼對王泰看中的這個學生大加讚賞。

軍方的圈子太小了,楊紀也是這個時候才知道,王泰和周潼這兩個帝京城中的名宿遠比自己所知的熟悉。

並且周潼告訴了王泰自己參加武科舉的事!

天下的高手太多了,“武舉人”更多。每一屆都累積出數百個。

王泰在信中提到,楊紀想要和這些人競爭。從中脫穎而出擔任“蒼墟城”的鎮守,僅僅是一個“武舉人”的功名是遠遠不夠的。

甚至“三甲”的功名也不行!

除非楊紀拿到一個“武解元”的位置,才能在這次追逐出,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

——天下的“武舉人”雖多,但“武解元”卻永遠數得過來!

只有這樣,楊紀才能和那些軍方、世家、勳貴、門閥中豢養的大量“替補將軍”相競爭。

在信裡。王泰告訴楊紀,讓他不要灰心。無論怎麼樣,他都會全力去運作,以促成他和楊紀約定的那件事。

但就連楊紀都感覺得出來,王泰在信裡流露出一種極度的悲觀。很顯然。就連王泰自己都知道,這件事情太過苛刻,希望渺茫。

“這件事情對你很重要?”

一旁,張長老將目光從信紙上移開,扭頭看着楊紀,問詢道。

“嗯。”

楊紀點了點頭:

“如果能夠成功,我就至少可以節省十年的時間!這樣的機會,並不總能遇上。”

這一次遇到了出身帝京城的將軍王泰,同時又是西北邊陲的主戰派,楊紀纔有這種機遇。

正常的情況下,楊紀晉身三甲之後,大約一到兩年就能獲得冊封武將。但這個武將卻有極大的概率是沒有手握兵權的“無權武將”,或者說是“替補武將”,掛個銜而已。

這並不是楊紀的實力不夠,或者不夠優勢,只是“實權武將”滿了而已。

而封將之後,如果能夠派駐到接近邊陲的地帶還好,戰亂波及的時候,總有可以立功轉正的時候。

而如果是內陸那些富庶、安逸的地步,只有十年,甚至十幾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楊紀都會待普通“武將”這個位置上,一輩子不得擢拔。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楊紀是沒有出身背景的人,“蒼墟城”的機會對於楊紀來說,千載難逢,錯過這一次,將來朝中未必還有人肯替楊紀這樣奔走、籌謀。

“原來是這樣。”

張長老聽完陷入了沉思。

楊紀所說的,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機會不是長有的,抓住了就抓住了。不抓住就要浪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青春。

這些都是要衡量的。

但是王泰所說的方法,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想要在武科舉中勝出,一舉奪得“武解元”的位置,哪有那麼容易。

“這件事情我也給不了你太多的意見!”

張長老將信紙還給了楊紀,一邊斟酌着道:

“我只能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訴你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可能對你有用,也可能對你沒用。”

“人生不可能事事都如你願的。比如說我,其實年輕的時候,也想過封王拜侯,進入大的宗派拜師學藝,成爲聚嘯一方,成名天下的高手。但是造化弄然,我的資質有限,我沒有成爲大宗派的弟子,卻成爲了鐵冠派長老。這麼幾十年下來,也慢慢習慣了。”

張長老拍了拍楊紀的肩膀,頗有些感慨。

“長老……”

楊紀看着張長老,不知道該說什麼好。這還是他第一次從張長老口中聽到他過往的事情。

“呵呵,你不用勸慰我。我告訴你這些,並不是要告訴你要你放棄。或者是別的什麼。我只是想要告訴你,有些東西確實很難,有些夢想也很難實現。但是不論結果是什麼,只要當時你盡力去做了,全力以赴,沒有留下遺憾。那麼不管最後結果是什麼,其實都已經不重要了。”

“你還年輕,只有十九歲,正是年輕熱血,擁有夢幻的時候。在這個年齡,不管你想要什麼,都盡力去做。不要留下後悔,也不要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撼。至於結果,就不要去在乎了!那也不是我們能夠控制了的!”

“你的路還很長!”

張長老微笑着道。

楊紀目光閃動,這翻話是他以前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他可以感覺出來,張長老這翻話完全是出於至誠之心,是肺腑之心。

楊紀目光轉動,心中閃動一道道念頭。

“長老,我明白該怎麼做了。謝謝你。”

楊紀鄭重道。

“呵呵,加油!”

張長老眼中透出一絲鼓勵的神色,拍了一下楊紀的肩膀,然後轉身走出了房間。

……

時間匆匆而過,不知不覺就是一夜過去了。

當東方泛白,窗子透出亮色,楊紀終於從大儒之書》中擡起頭來。收了“仁義之筆”,連同大儒之書》一起收入了眉心之中。

經過一天的時間,“邪神風波”終於被朝廷壓制到了波面之下。而同時,武科舉終於到了關鍵的這一天。

本屆的武科舉,將要在今天決出第一名“武解元”、第二名以及第三名!

之後,武科舉還會有比賽,但那只是競逐剩下的九個“武舉人”的名額,已經不是關注的重點。

對於楊紀來說,那些比賽也跟他毫無關係。

一羣鐵冠派的師兄弟們陪養楊紀和三位長老,嘻嘻哈哈,開開心心,在酒樓吃了早餐,然後一起往武殿的方向而去。

“快看!楊紀來了!”

楊紀帶着鐵冠派的衆人才剛剛出現,就被武殿外密密麻麻的人羣發現了。接着短短的時間內,現場就響起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武解元!”

“武解元!”

“武解元!……”

……

到處都是山崩海嘯般的熱烈歡呼聲,都是楊紀的擁躉。最後一輪決賽,楊紀戰勝了張僕,贏得了大量的擁躉。

那些在現場全程觀看了比賽,並且知道整個事件詳細過程的考生,幾乎是當場就深深的被楊紀折服,成了他忠實的擁躉。。

第44章 炎魔(四)第98章 浮光身法第238章 太淵府之行(十)第41章 蜂后第377章 戰劍無咎!(一)第96章 到地火山莊煉丹第502章 高爐倒下第88章 入場第241章 恍然大悟第25章 龍武公主第187章 摧枯拉朽第577章 偷神力第93章 下山第388章 戰張道一(六)第12章 毒蛇之王第432章 最後的挑戰(九)第129章 武科舉背後的隱秘(二)第163章 處境艱難的歐陽子實(上)第310章 地宮裡的秘事(四)第411章 餘波(一)第143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二)第85章 報名開始第121章 相助北海巨人第167章 一觸即發第82章 酬謝羅尚昊第304章 精氣神合一第471章 餘波(一)第168章 選定獎勵第60章 大風!第151章 大戰(十七)第279章 木龍的記憶第90章 威脅第427章 最後的挑戰(四)第521章 武尊境的替身第603章 神靈的部落第459章 王者之戰(四)第191章 地宮裡的寶藏第119章 圖窮匕現第262章 橫刀奪匕第367章 實戰第145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四)第372章 司馬少禎!趙有槐!(二)第160章 旅程的結點和起點第131章 千鈞一髮第272章 參悟木皇神功(二)第162章 不妥的路線(二)第93章 最後的希望?第413章 餘波(三)第96章 夜襲第103章 擊敗李晨第150章 大戰(十六)第174章 地火山莊的信鴿第135章 轟動全洲第141章 楊紀驚人的決定第346章 躬耕修行第40章 眉心的異動第57章 赤眉老祖的重磅消息第3章 再見羅芸梓!第140章 贏得各方的好感第420章 青魔大盾第18章 長慶樓(八)第15章 練功第37章 營救(一)請假第272章 仇人相見第207章 九鼎小王爺現第300章 佛陀弟子第138章 大戰(四)第353章 八臂魔神(三)第37章 營救(一)第249章 苟芒殿第136章 各方爭奪第188章 楊紀的對策(二)第27章 突破口第229章 堅固的堡壘第345章 楊紀的“指點”第3章 出手第131章 轟動第41章 蜂后第58章 小紀的禮物第120章 激戰第253章 發現黑曜石第453章 司馬戰射陽(五)第87章 洲府小院第322章 藏寶第132章 殺機第282章 大戰第342章 農桑古洞(三)第279章 木龍的記憶第604章 濃濃的危機第117章 緊急召令第114章 帝京的消息第87章 洲府小院第179章 召喚炎魔(一)第63章 靈猿現身第93章 最後的希望?第253章 發現黑曜石第358章 鐵騎兵(四)第318章 天水郡武者第380章 戰劍無咎(四)
第44章 炎魔(四)第98章 浮光身法第238章 太淵府之行(十)第41章 蜂后第377章 戰劍無咎!(一)第96章 到地火山莊煉丹第502章 高爐倒下第88章 入場第241章 恍然大悟第25章 龍武公主第187章 摧枯拉朽第577章 偷神力第93章 下山第388章 戰張道一(六)第12章 毒蛇之王第432章 最後的挑戰(九)第129章 武科舉背後的隱秘(二)第163章 處境艱難的歐陽子實(上)第310章 地宮裡的秘事(四)第411章 餘波(一)第143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二)第85章 報名開始第121章 相助北海巨人第167章 一觸即發第82章 酬謝羅尚昊第304章 精氣神合一第471章 餘波(一)第168章 選定獎勵第60章 大風!第151章 大戰(十七)第279章 木龍的記憶第90章 威脅第427章 最後的挑戰(四)第521章 武尊境的替身第603章 神靈的部落第459章 王者之戰(四)第191章 地宮裡的寶藏第119章 圖窮匕現第262章 橫刀奪匕第367章 實戰第145章 武科舉,魁首之爭(四)第372章 司馬少禎!趙有槐!(二)第160章 旅程的結點和起點第131章 千鈞一髮第272章 參悟木皇神功(二)第162章 不妥的路線(二)第93章 最後的希望?第413章 餘波(三)第96章 夜襲第103章 擊敗李晨第150章 大戰(十六)第174章 地火山莊的信鴿第135章 轟動全洲第141章 楊紀驚人的決定第346章 躬耕修行第40章 眉心的異動第57章 赤眉老祖的重磅消息第3章 再見羅芸梓!第140章 贏得各方的好感第420章 青魔大盾第18章 長慶樓(八)第15章 練功第37章 營救(一)請假第272章 仇人相見第207章 九鼎小王爺現第300章 佛陀弟子第138章 大戰(四)第353章 八臂魔神(三)第37章 營救(一)第249章 苟芒殿第136章 各方爭奪第188章 楊紀的對策(二)第27章 突破口第229章 堅固的堡壘第345章 楊紀的“指點”第3章 出手第131章 轟動第41章 蜂后第58章 小紀的禮物第120章 激戰第253章 發現黑曜石第453章 司馬戰射陽(五)第87章 洲府小院第322章 藏寶第132章 殺機第282章 大戰第342章 農桑古洞(三)第279章 木龍的記憶第604章 濃濃的危機第117章 緊急召令第114章 帝京的消息第87章 洲府小院第179章 召喚炎魔(一)第63章 靈猿現身第93章 最後的希望?第253章 發現黑曜石第358章 鐵騎兵(四)第318章 天水郡武者第380章 戰劍無咎(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