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

上官長治看到李妃這樣看着李斯年的時候,簡直不可置信!

自己的母妃一向是個聰明的人,怎麼到了現在還這樣糊塗呢,她在做什麼啊?

他扭頭看了一眼長泰帝,看見長泰帝臉上清白交錯,他心裡的驚懼到達頂點,這下完了,什麼都完了!

皇后看着這內殿中的亂象,長泰帝的旨意未下,她也不敢去安置這內殿的一切,她想起還有李斯年的夫人在等待接見,便巍巍顫顫地開口:“皇上……該如何處置,還請皇上示下。”

如果是一般的妃嬪,皇后早就吩咐侍衛將兩人亂棍打死了,但是寵妃和重臣,又該怎麼辦呢?況且寵妃身後還有一個成年的五皇子!

皇后心裡在想:五皇子已經完了,當務之急就是通知兄長這個事情,千萬別留下什麼把柄在五皇子那裡才行。

就在這個時候,皇后看見上官長治給她使了個眼色,他嘴巴張合,卻沒有發生聲音,皇后從他的脣形很輕易地分辨出幾個字:“蔣家把柄”!

皇后心裡是又驚又怒,知道上官長治這是用蔣家的事情來威脅她,讓她在長泰帝面前求情,但她無能爲力

這是什麼情況,是淫亂宮闈,還被皇上抓了個正着,她怎麼敢跟皇上求情呢?!

到時皇上疑心自己在其中摻了一手,那就水洗都不清了。所以她裝作沒有看見上官長治的眼色,低着頭等待長泰帝的旨意。

上官長治看到皇后的樣子,便知再無週轉之力,彷彿全身力氣都被抽光了,他怨恨地看了李妃和李斯年一眼,恨不得當場就將這兩個人亂刀砍死!

在這之前,這兩個人是他最敬重最親密最倚仗的兩個人,一個是生身之母,一個是再生之助,他相信。就算天下人都與他爲敵,但這兩個人都會全力支持他的,不離不棄!

但是,這兩個人現今在做什麼?是把自己硬生生地拖進了地獄,再無生還的可能啊!

還談什麼大寶帝位!自己這一生,因爲這兩個人,全部都毀掉了!

而鄭少宜,則一直驚懼地跪着,她也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可是她不知道該作什麼反應!

良久。長泰帝看了一眼還在低低吟唱的李妃。再看了一眼上官長治。竟然下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旨意:“將李斯年擡下去!李妃關押!春熙宮封宮!查!查李斯年是怎麼來春熙宮的,中間有什麼人在勾連,給我查!”

下完這個旨意之後,又和顏悅色地對上官長治說:“老五。你們夫妻二人今晚就宿在宮中吧,等查清楚這個事情再出宮!放心,若是朕查出了真相,一定會給你一個公道的!”

上官長治聽到這個旨意,喜出望外地擡起頭,目露希冀,父皇的意思是他相信母妃是被冤枉的嗎?難道自己還有一線生機?難道父皇不打算追究這事?

這怎麼可能?這樣的事情,是任何一個男人都受不了的事情!可是父皇的旨意聽起來就是這個意思啊。他想不明白,只能惴惴地叩頭道謝恩。

而李妃。聽到了這樣的旨意,卻還是呆呆地吟唱,就連李斯年被擡出去,上官長治夫婦退下去,她都渾然不覺。

當帝后兩人離開春熙宮時

。長泰帝對張盛使了個顏色,隨即吩咐道:“張盛,你隨皇后去重華殿一趟。再回來稟告朕。”

長泰帝回望了一眼春熙宮,他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覈實,所以暫時放過這兩個人一馬,待他覈實過那件事後,他一定會剁了這兩個人去餵魚!

張盛跟在長泰帝身邊幾十年,挑通眼眉。長泰帝的眼色是代表什麼意思,他知道得很清楚,便恭恭敬敬地說道:“奴才領命!”

皇后原本還不喜張盛跟着去的,以爲長泰帝對她也信不過了,派個心腹內侍跟着,想着心裡就不舒服。

但她轉念一想,這樣正好,有張盛在一旁聽着,李夫人說了什麼話,長泰帝就會知道得清清楚楚,自己正好翹起雙手置身事外!

這樣想着,皇后便笑着說道:“有張首領在,臣妾也放心了。”

當皇后和張盛來到重華殿的時候,見到李斯年的夫人李許氏神色淡然,彷彿一點也不擔心被單獨留下來會有什麼事情。

她嘴裡似乎還在念念有詞,待皇后走近了,才聽得她是在念着佛經。怪不得,李許氏甚少參加京兆宴會,原來是喜佛之人。

“你可知道本宮留你下來是所爲何事?”在李許氏請安行禮過後,皇后給她免禮賜座,便開口了。

她看着李許氏臉上安然的神情,心想她知不知道李斯年在春熙宮和李妃私通?應該是不知道吧,不然她怎麼還這麼平靜和淡定呢?

“回皇后娘娘的話,臣婦多少也猜到一二了。定是他又做了什麼糊塗事了,想必這次是犯了大錯,纔會被留在宮中了。他犯下的錯事,臣婦早就勸說過的了,但是他都不曾聽。他犯下的錯事,一概和臣婦、和臣婦的兒孫無關的。請皇后娘娘恕罪,請皇后娘娘恕罪!”

李許氏“撲通”一聲又給皇后跪下了,臉上淡然的神色已經變成了請罪的惶恐。

她這一番說辭和神色,讓皇后和張盛的眉頭都皺了起來,難道李許氏真的知道李斯年和李妃的事情?

“定是那殿中丞陳修齊叫他去的,我都已經說過很多次了,這是大逆不道的死罪,他都不肯聽

!求皇后娘娘開恩,饒了臣婦和兒孫的罪。臣婦願意供出他的罪行。”尚未等皇后娘娘問話,李許氏就繼續叩頭說話了。

她說她隱約知道李斯年的心思,也知道是殿中丞陳修齊暗中幫李斯年和李妃聯繫的,還首告了李斯年許多不法事,包括與五皇子勾連,打擊、收買朝臣等等。

最後她還道李府中的假山有個密室,裡面就藏着李斯年不法的許多證據,只要皇后娘娘派人去一查就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臣婦和兒孫都是與這些無關的,我所知的,什麼都說出來了。請皇后娘娘開恩!”

所有的事情都說完之後,李許氏說出了她的願望,就是希望以首告之功贖罪,換自己及兒孫的無罪。

皇后聽了李許氏的話,心中覺得無比疑惑。

親親相隱,這李許氏怎麼會首告李斯年這麼多不法事呢?李斯年倒了,對李許氏及她的兒孫沒有一點好處,反而可能會召來禍害!

李許氏雖有首告之功,但是李家遭到清算是一定的,說得難聽一點,家破人亡也是有可能的事,這李許氏爲什麼要這麼做?

皇后看着李許氏斑白的頭髮,這是一個爲人妻子、爲人母親、爲人祖母會做的事情嗎?皇后覺得難以理解!

皇后不理解,是因爲她不知道,一個女人的怨恨之念,經過二十多年的累積發酵,會到達一種什麼程度,當這個怨念到達極致爆發的時候,其毀滅力量會有多驚人!

首告又算得了什麼呢?家破人亡又算什麼?挫骨揚灰也只是小事一樁了!這些年她遭受的,她要他一一償還!

只見李許氏跪在殿中,狀似驚恐地說:“我記得長泰十七年暮春,他曾在書房歡喜若狂,說了一句話:我又有兒子啦……”

這一句,給李斯年定下萬劫不復之罪!

你不是心心念念要守護那個女人和她的兒子嗎?那麼,我就要毀了他們,讓你也和我這樣,永生永世承受這錐心之痛凌遲之苦!

李許氏微微一笑,跪伏在地,再不言語

將近二十三的時間,李許氏看着自己的相公日日珍惜撫摸那個女人的畫像,卻一眼都不曾落到自己身上;

二十三年裡,李許氏看着自己的相公爲那個女人悲,爲那個女人喜,爲那個女人謀劃,爲那個女人思慮,卻從來沒有關心過枕邊人是歡樂還是惆悵;

二十三年來,李許氏看着自己的相公日日爲了那個女人的兒子籌謀思慮,看着他處心積慮爲那個女人的兒子拉攏各種勢力,助那個女人的兒子一步一步踏上青雲,卻從來沒有在意過自己兩個兒子的出路,自己的兒子,有一個三品大員的父親,卻只能在京兆外任個小官;

就連那個女人即將抱孫子了,他都歡欣得連喝了三杯酒,可是自己的孫子就日日繞在膝下,卻連抱他們一下都不曾……

這些事情,是過去二十三年裡,李許氏幾乎日日見慣了的事情!

睡在自己身邊、本該屬於自己的相公,他的人、他的心、他的一切,卻是屬於另外一個女人的!

這一點,令李許氏悲痛欲絕。

她和他本是少年夫妻,也曾眉含情意心相印,也曾清早畫眉嫵,也曾恩愛異常羨煞旁人,當他心心念唸的只有那一個人,李許氏就被他棄在一邊了。

偏偏那一個人,如花隔雲端,他只可以想象卻永不能得到。這種求不得之苦,反襯着李許氏那相公遠離永不可再得的已失去之苦,過往的恩愛甜蜜就成了砒霜之毒,日日凌遲着她的心

她日日煎熬,日日怨憎。這樣的苦,這樣的恨,在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不斷起伏,不斷累加,不斷髮酵,終於爆發了出來!

以致,最終說出了那一句話!

佛曰: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陰熾盛。一苦又一苦,誰都逃不過啊!

ps:

二更!

第417章 高唱第308章 閒情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312章 保不得!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05章 奠第169章 情迷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552章 路上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323章 政績第310章 決裂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83章 天有哭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303章 救彭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3章 出西燕記第256章 殺伐第63章 考課進程第68章 結果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378章 征伐出第304章 換命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175章 不祥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05章 償恩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34章 喜事多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87章 順遂第272章 並肩作戰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章 晚梅有香第200章 不和第404章 運籌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章 前因後情第522章 扶幼主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17章 莊子避暑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550章 有病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517章 株連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84章 爭時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53章 奇計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01章 伏殺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522章 扶幼主第376章 誰的人第433章 動天子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317章 覺醒
第417章 高唱第308章 閒情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312章 保不得!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305章 奠第169章 情迷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552章 路上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323章 政績第310章 決裂第168章 人都到齊了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483章 天有哭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303章 救彭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53章 出西燕記第256章 殺伐第63章 考課進程第68章 結果第250章 誓不爲妾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378章 征伐出第304章 換命第171章 誰在設局?第175章 不祥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05章 償恩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34章 喜事多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87章 順遂第272章 並肩作戰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章 晚梅有香第200章 不和第404章 運籌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章 前因後情第522章 扶幼主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17章 莊子避暑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550章 有病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517章 株連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84章 爭時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53章 奇計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301章 伏殺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522章 扶幼主第376章 誰的人第433章 動天子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317章 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