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

(繼續精彩,太僕屬下的牧馬監,應該比較少人寫到這個方面吧……)

五月初,京兆馬市傳出了一個大消息,消息是:好幾個馬販說在隴南禮縣一帶曾見過傳說中乘雲騅!

這個消息一出,不但是京兆馬市轟動了,就連京兆官員和百姓都沸騰了。乘雲騅,那是傳說中的乘雲騅啊!

乘雲騅,是大永初年最負盛名的良駒,身形矯健奔速度飛快,奔跑起來如騰雲駕霧,故名乘雲騅;又因其額青蹄白,渾身黑亮,遠望去青潤似碧玉,故又名碧雲驄。

傳說太祖上官伏就是憑藉乘雲騅征戰四野,最後得以開國,可以說,乘雲騅曾經爲大永立下了赫赫戰功,是大永的吉祥之徵。

但是不知道爲什麼,百餘年前,乘雲騅相繼在大永境內消失了。到現在,上百年過去了,大永也沒有再出現過乘雲騅,更多的人認爲乘雲騅只是個傳說了。

而現在,傳說中的乘雲騅竟然出現了,大永的吉祥之徵竟然出現了,這怎麼能不讓京兆沸騰?

而且還有好幾個馬販子親眼看見的,難道接續幾個人的眼睛都有問題嗎?他們肯定不會看錯的!

就連長泰帝也激動異常,乘雲騅,那是祥瑞之兆啊!若是乘雲騅真的是在他當政之時現世,這會是多麼的功績!

長泰帝激動又緊張,下令太僕寺和兵部嚴密關注此事,一定要查清馬販子的消息是否屬實,乘雲騅是否真的現世了。

所以太僕少卿張星華和兵部侍郎章弩前去東郊馬市查探消息

因爲長泰帝的重視和激動,這兩個太僕寺和兵部的重臣也要去做收集消息這樣的事情,他們一時心有惴惴。

據京兆府兵所說,乘雲騅的消息最先是從東郊馬場傳出來的,雖然現在乘雲騅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京兆。但消息的源頭就在東郊馬場,所以他們第一時間就趕到了東郊馬場。

馬者,甲兵之本。國之大用,馬政即國政。所以大永朝廷對馬。尤其是對軍馬,看管得極爲嚴謹。

朝廷專門設了太僕寺掌牧馬之令,太僕寺和兵部共同管理大永的馬政事宜。

東郊馬場,是京兆最大的馬場,也是太僕寺嚴密監管的地方之一。現在,東郊馬場有這麼重大的消息傳出來,張星華和章弩很快就找到了看見乘雲騅的幾個馬販。

張星華和章弩從馬販劉鞍那裡得到了確鑿的消息。他所帶的馬隊的確在隴南禮縣一帶看見過乘雲騅。

他們說,乘雲騅額青蹄白,渾身黑亮,青潤似碧玉。那是馬匹之中的和氏璧,也是他們這些馬販子最渴望得到的馬匹,閱盡良馬的他們是絕對不會認錯的!

而且那奔跑的速度,他們所見到過的良馬之中,沒有一種一匹能跑得這麼快!就是因爲它們跑得太快了。所以他們根本追趕不上,不然就不會只帶回看見乘雲騅的消息了,而是有實證了。

“你們真的親眼看見了乘雲騅?不會是別的馬匹僞裝冒充的?”張星華皺了皺眉頭,再三問了劉鞍這句話,以再三確認。

乘雲騅現世。這個消息太重要了,這個消息是真的還是假的?若是真的還好,若是假的,那麼該怎麼向皇上交代呢?

“真的!大人,我們真的看見了乘雲騅,我們絕對不會認錯的!”劉鞍身後的馬販李甲激動地喊道。

作爲馬販,能夠親眼看到傳說中的乘雲騅,這是他一生最榮耀的事,是值得向子孫後代炫耀的事,到現在,他還是興奮得不能入睡的!

如今聽到張星華這樣質問道,他首先忍不住了,乘雲騅怎麼會有假的呢?那絕對是乘雲騅沒有錯,他們絕對不會看錯的

另外幾個馬販也異口同聲地說那真是乘雲騅,他們絕對不會看錯的!一個人看錯,難道他們這一隊人都會看錯不成?他們做馬販已經做了幾十年了,這一點眼力還是有的云云。

他們幾個嚷叫之後,整個東郊馬市的馬販都聚集在周圍了,他們也相信乘雲騅的確出現了,現在太僕寺和兵部的官員是不相信還是想隱瞞這個事情?

漸漸地,他們看向張星華和章弩的目光就不太友善了。而東郊馬場的馬匹,似乎也受了驚嚇和怒意,揚蹄嘶叫起來,整個東郊馬場,馬鳴聲震耳欲聾。

張星華和章弩對望了一眼,狼狽地退出東郊馬場,那些馬販子的目光不太友善,就連那些馬匹也不太好惹,怎麼會嘶叫得那麼厲害呢?

就算他們帶了再多的侍衛,也敵不過那些發怒的馬匹啊!

“張大人,依卑職之看,那幾個馬販子的話屬實可信。這些馬販子雖然粗鄙,卻多是忠直重信之人。如果他們不是看見了乘雲騅,也不會這麼說的。那馬販劉鞍,經常來往隴南一帶,或許真的看到了乘雲騅也說不準。卑職以爲,還是如實向皇上稟告爲好。”

章弩的官職比張星華還要低一等,加上張星華又是二皇子的舅父,而章弩的主官又是二皇子的嶽祖父。有了這幾重關係,章弩對張星華是恭敬小意得很。

“且慢,還是再查探再說吧。去其他馬市看看,問問還有沒有人在隴南一帶見到過疑似乘雲騅的馬匹出現。”張星華說道,他對馬販的話還持保留意見。

不知道爲什麼,張星華對乘雲騅現世的消息總有一種怪異的感覺。乘雲騅已經百餘年沒有出現過了,怎麼會突然有人看到乘雲騅呢?

太突兀太奇怪了,他一時想不明白這種怪異的感覺。

“或許是我多心了吧。”張星華暗暗忖道,試圖甩去心中怪異的感覺。

當他聽了章弩去其他查探的結果後,更加肯定是自己多心了。

章弩在其他馬場也查探到了,還有一隊去過隴南的馬販隊伍,曾經見過乘雲騅的出現,和劉鞍他們描述的差不多,也是信誓旦旦地說絕對不會看錯的

或許真是乘雲騅現世了。張星華心想,打算把這個消息告訴長泰帝。恰在這時,隴南牧監也傳來了急報:隴南馬販曾在禮縣一帶見到過乘雲騅。隴南牧監的官員已經證實,他們看到的就是乘雲騅無疑!

因此。隴南牧監馬上就急報了太僕寺和兵部,同時在禮縣一帶加緊追查乘雲騅的下落,請太僕寺和兵部示下。

這下張星華再不敢遲疑,迅速將東郊馬場查探的結果和隴南牧監的急報上呈長泰帝,這些結果只說明瞭一件事:乘雲騅真的現世了!

長泰帝高興得雙手都在發抖,在自己有生之年、在自己執政之時,竟然會有乘雲騅出現。真是……真是不知該如何形容啊!於是他下令:找!發散相關官員,一定要找到乘雲騅!

太僕寺丞文遠山和兵部駕部司郎中宋去疾連夜疾馳,前往隴南的牧馬監督領此事,跟隨他們前去隴南的。還有太僕寺和兵部一衆官員。

就連御史臺的監察御史也跟着去了,他們是聽從長泰帝的吩咐,一是去監督太僕寺和兵部的官員,二是去隴南見證這個祥瑞的。

既然不少馬販曾在隴南禮縣一帶見過乘雲騅,那麼乘雲騅一定存在的。也一定會找到的!這是長泰帝及衆多官員心中最真實最急切的想法。

除了太僕寺和兵部的官員疾馳隴南之外,還有另外一大批人馬也連夜趕往隴南,那就是京兆的馬販,他們也想找到乘雲騅,最好。是在朝廷之前找到乘雲騅,這樣就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不特是京兆的馬販,整個大永的馬販在知道乘雲騅在隴南現世的消息後,都往隴南聚集了!

一時間,隴南一帶尤其是禮縣方圓百里之內,吸引了整個大永百姓的目光,所有人都在關注着馬販和牧馬監的動態。

是不是真有乘雲騅?找到乘雲騅沒有?在那裡找到乘雲騅的?——這樣的問題,成爲了大永百姓交談首要必問的內容。

文遠山和宋去疾到達隴南後,帶領當地的牧馬監官員,以禮縣爲中心,開展地氈式的搜尋,在曾經看見過乘雲騅出現的地方再三搜尋蛛絲馬跡,試圖找出乘雲騅的蹄印

可惜禮縣一帶是全國軍馬牧養的重要之所,馬蹄印痕周圍都是,光憑蹄印,根本就無法找到乘雲騅的蹤跡,就連有衆多經驗豐富的馬販在一旁協助,文遠山和宋去疾等人還是一無所獲。

文遠山和宋去疾帶着隴南牧馬監和一衆馬販子幾乎將禮縣翻轉了,還是沒有發現乘雲騅的蹤影。

文遠山和宋去疾正想着要不要擴大搜索範圍時,就有牧馬監官員前來稟告,有馬販在隴南康縣、文縣兩地看到乘雲騅出現,乘雲騅只在他們遠處閃現了幾下,嘶鳴聲高亢清亮,一聽就知道是極難得的良駒。

文遠山和宋去疾一聽,心都抖了幾下。康縣、文縣在隴南之南,而禮縣則在隴南之北,一南一北,太僕寺和牧馬監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得在多大的範圍搜尋啊!

然而沒有辦法,爲了乘雲騅,從北都南,再奔碌都要趕的了。

幾日間,又有馬販來說成縣、兩當縣也曾有乘雲騅出沒,可惜乘雲騅跑得實在太快,這些馬販都沒能抓住它們。

這下好了,隴南之東也有份了,文遠山和宋去疾臉都綠了!是不是又要趕去東邊了?

好在馬販們說來說去,乘雲騅出沒的地點,都是在隴南範圍內,隴南一帶雖然廣闊,但還是有邊有框的,只要上下一心,必定能找到乘雲騅的。

多次看見乘雲騅出現,卻沒有一次能抓住它們,這種得得失失的情況,讓大永官員和百姓投往隴南的目光更加關切!

如果乘雲騅沒有出現,所有人都會當它是一個傳說,但是現在的的確確有人看見乘雲騅了,乘雲騅就是真實存在的了,偏偏又抓不到,實在讓人心癢難耐。

這若隱若現的希望,纔是最吸引人心思的啊。

ps:

三更!!推薦蕭七七的書:《醜醫》 /qyqfav前世死得慘烈,這輩子“沒臉”“沒錢”但她懂醫識藥有空間逃出黑暗乞丐組織,種藥行醫發家致富卻總牽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過自己的富足小日子,爲嘛會這麼難呢?

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320章 差一點第287章 順遂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414章 檄文第489章 弩威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17章 莊子避暑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99章 左半朝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414章 檄文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305章 奠第543章 死後第286章 局勢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39章 大換血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18章 鬥錢多第335章 風波現第28章 北疆之局第474章 有溫情第536章 不逃第182章 代價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262章 潛行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28章 設毒計第540章 神兵第517章 株連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513章 時到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52章 移勢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82章 考第之危第428章 設毒計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18章 斬盡第300章 弒父第446章 驚變第20章 如流處第147章 毒婦番外一哀王不甘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18章 斬盡第257章 族令第286章 局勢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86章 掌軍第237章 見太子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41章 毒殺子第290章 走險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44章 暗殺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24章 使團比試第244章 沈餘憲第483章 天有哭第337章 削爵第536章 不逃第302章 狠手第247章 大危第317章 覺醒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446章 驚變第122章 測帝心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74章 入坤寧宮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555章 逼宮
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320章 差一點第287章 順遂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414章 檄文第489章 弩威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17章 莊子避暑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99章 左半朝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414章 檄文第471章 國有瘡痍哀兵至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305章 奠第543章 死後第286章 局勢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39章 大換血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318章 鬥錢多第335章 風波現第28章 北疆之局第474章 有溫情第536章 不逃第182章 代價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262章 潛行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28章 設毒計第540章 神兵第517章 株連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74章 入坤寧宮第140章 見司天監大人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513章 時到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52章 移勢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82章 考第之危第428章 設毒計第557章 夫妻相見第218章 斬盡第300章 弒父第446章 驚變第20章 如流處第147章 毒婦番外一哀王不甘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18章 斬盡第257章 族令第286章 局勢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86章 掌軍第237章 見太子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41章 毒殺子第290章 走險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44章 暗殺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選第371章 最終目的第24章 使團比試第244章 沈餘憲第483章 天有哭第337章 削爵第536章 不逃第302章 狠手第247章 大危第317章 覺醒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446章 驚變第122章 測帝心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74章 入坤寧宮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555章 逼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