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要變天了

始伏大街的尚書右僕射府,葉正純、沈華善和沈則敬在繼續談論儲君的問題。

本來,妄議皇儲,非是臣子所能爲,或者可以算是不臣之大罪,但此刻,這三個人根本就不曾想到這一點,他們將目光放在了十二皇子身上。

“十二皇子雖然聲名不顯,可勝在年紀幼,也沒有外戚把持。待他登上大寶之後,只要悉心教導,仁德之心,還是有可塑之地的。”沈華善說了沈家支持十二皇子的最大理由之一。

年幼,就表示可塑性極高,也就表示成爲明君的概率就大了很多。

沈華善久經官場,撇開個人私心不論,就從這幾個成年皇子的爲人心性來說,他們也不是儲君的合適人選。

二皇子刻薄寡恩,從他對待皇子妃陳婉柔和側妃姜氏種種不同,就可以看出,他爲了登上皇位,可以犧牲任何人和事,權重薰心;三皇子恃權驕縱。他在安北都護府創下的禍,至今還沒有完全消弭,更別說弩坊署走私一事了,竟然罔顧大局,就爲謀一己之私;五皇子心機陰沉,爲了達到目的,竟然可以利用天下士子,把關係着大永將來柱樑的春闈弄於掌中,可見他根本就不把天下人放在眼內。

無論這三人是誰登上帝位,必定會繼續貫徹長泰帝的做法,因爲,他們對皇權、對權力,都有着近乎變態的渴求和執着。他們上位之後,必定會更進一步加強皇權。或許,會比長泰帝做得更甚!

那麼,他們剛剛討論的亂世必定還會發生的,百姓依然無望,要阻止皇上的錯誤。就不能讓這幾個皇子登上帝位,這是同一件事!

在沈華善和葉正純討論長泰帝行爲的時候,上官長治和幕僚們也推出了長泰帝心裡的打算,與沈華善他們不同的是,上官長治對長泰帝這樣的行爲是樂見其成的,因爲下任帝王將會是受惠者。

“呂務厚,真是該死!不過,或許他自己都不知道。死於何因!”彷彿看見宣政殿上廷杖的鮮血,上官長治說道,語氣十分漠然。

在上官長治心目中,皇權加強是必須的,如果連下個詔書也要被封駁回來的話,那還算什麼天子?如果身爲帝王還有受這諸多限制,那還算什麼所有人之上?

爲君者。首先要強調的就是君權皇權的至高無上,不然怎麼治理一個國家?這個是絕對的!不容置疑的!呂務厚膽敢三番四次地封駁父皇的詔書?!他這是活該!

事實上。還是太便宜呂務厚了,還加封其爲從四品中大夫!這樣的官員,可以算得上是亂臣賊子了!上官長治恨恨地想道。

在加強皇權這一點上,上官長治的想法和長泰帝是一致的。所以他認爲呂務厚是應該死了,這樣的官員,留着,除了添心煩,無甚用處。

至於皇權加強之後的某些不好影響,他也想到了。但是他認爲這完全是可控的。大永國泰民安,上官皇族人心所向,絕對不會出現安紂帝執政時的局面。

廷杖的事情,在沈華善和沈則敬的心裡留下了悲憤的情緒,不知不覺間,這種悲憤的情緒也影響着沈家衆人。

沈寧和沈餘宏等沈家人就不用說了,和沈家有密切往來的人也都漸漸知道了長泰帝心思。

皇上竟然想做獨夫?!這是他們心裡不斷反芻的問題。甚至,他們對長泰帝也有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不滿之心,比如供職集賢殿的樓盛懷和古文瀾,又比如戶部員外郎張澍。

但這些人都是口風甚密的人,這樣的心思大逆不道,他們自己也暗自心驚,只得將它們隱藏在內心最深處的角落裡,連自己的也不敢細思。

時間是神奇的,藏得隱秘的心思有可能被人遺忘了,也有可能發酵膨脹,至越來越清晰,或許樓盛懷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他們以後不得不直面這樣的心思。——當然現在說這些還爲時過早。

只說這當下,一連數天,沈華善和沈則敬的心情無比沉重和悲憤。就連沈家發生的一件喜事,也不能使得他們的心情稍有好轉。

話說,沈家的這件喜事,和沈餘樂有關。在沈餘樂在京華樓見完君復樂之後,君復樂很快就給沈華善遞了話:“可爲八品主事。”

這句話,經由沈華善,傳到了沈則遠和沈胡氏的耳中。

兒子將入司天臺任職,就任八品的主事,對於沈則遠和沈胡氏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自從他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臉上的笑意就沒有停過。

他們現在相信,兒子之前說的那些話,都是有根由的,他不僅僅是神神叨叨了,他是個有本事的,不然司天監大人也不會看中他,點名讓他進入司天臺!

雖然只是個八品的官職,但是沈則遠和沈胡氏來說,已經十分滿意了。他們原先一直爲沈餘樂擔憂,你說這文武皆不成,還整天佔啊卜啊的,將來怎麼辦?現在好了,他們放心了。

司天臺的八品主事,那可是正經官職,是享受朝廷俸祿的啊!以後這個兒子,有着落了,他們另外一半的心,就只須擔憂他的婚事就可以了!

沈華善雖然知道君復樂對自己的孫兒很滿意,可是沒有想到君復樂這麼痛快這麼輕易就讓沈餘樂入司天臺了,而且手腳還這麼快!

短短几天,沈餘樂就從一個白丁變成司天臺的官員了!而且,沈餘樂的官職任命等事全是君復樂一手搞定了,根本就不用沈華善費什麼心思。

這說明,君復樂對孫兒不是一般的看重!身爲祖父的沈華善,是爲沈餘樂感到高興的,可是想到廷杖的事情,沈華善的心情又低了下來。

時間,其實不會因爲一個人心情的高揚或低沉而改變軌跡。幾天後,沈餘樂接到去司天臺的任命書了——君復樂的動作不是一般的快!

對於去司天臺任職,沈餘樂是很期待的!他早就聽說司天臺最頂層的傳說了,他很想去看一看究竟,被稱爲京兆一絕的司天臺,裡面究竟是什麼樣的?

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真是太好了!

當沈餘樂進入那個覆鬥形的司天臺時,沈餘樂就有些失望,繼而忍不住發笑。因爲最先看見的不是司天臺裡面的官員,也不是他想象中的司天臺器儀,而是掛在入門正堂處的司天臺守則!

這守則,乃是先帝惠和帝的手書,敕:“司天臺占候災祥,理宜秘密。如聞近日監司官吏及所由等,多與朝官並雜色人交遊,既乖慎守,須明制約。自今已後,監司官吏不得更與朝官及諸色人等交通往來,委御史臺察訪。”

沈餘樂想起自己祖父還和司天監君復樂去京華樓喝酒呢,不明白爲什麼司天臺爲什麼將這個敕令掛在正堂,根本就不是這麼回事啊!

他撓撓頭,不去想這個問題,轉而想到司天臺九層的建築,按照他現在的品級,想一想司天臺頂層,都有些奢侈了。不知何年何月,他纔有機會去最頂層啊!

接下來的日子,沈餘樂在司天臺的日子過得是很滋潤的。司天監君復樂對他很喜歡很照顧,教授了他很多天文歷數知識;春夏秋冬中這五官正對他也頗爲親厚,得閒也和他說說蒼昊旻上這四時變化,使沈餘樂得益良多。

這一日,君復樂對沈餘樂隨意說了一個事情,這個事情,關係的正是太子上官如初。沈餘樂參與了書房議事,自然知道沈家是走十二皇子從龍之功這一路的,所以他急匆匆地想把這個消息告訴祖父沈華善。

“祖父……皇上已經召司天監大人卜吉兇了……大人從東宮回來後,只說天命之道人力不能妄爲,已着禮部的人早作準備……”沈華善書房內,沈餘樂說着今日司天臺發生的事情。

卻見沈華善臉色平靜無波,彷彿早已知道這件事一樣。是了,祖父和司天監大人有交情,或許已經聽說了這事了,那自己是不是重複了?就連一旁的伯父,神色也沒有變化,難道他們都知道了?

“這事,我已經從孫伯揚那裡知道了。孫伯揚說,太子的病情,也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彷彿知道沈餘樂在說什麼,沈華善說道,同時,也是爲了告知兒子這件事情。

太子病重的事情,不是什麼隱秘的消息,但凡京兆的官員都知道,太子病重了。但是孫伯揚還特地那樣一說,也就表示,太子薨,或許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看來,我們先前說的……早日推儲君登位,時間不會太久了。”當書房內只剩下沈華善和沈則敬的時候,沈華善有些低沉地說出這句話。

說來也令人無語,他們一直說的儲君,當然指的,不是現在的儲君,而是太子薨後的儲君。或許,整個京兆的官員都知道,大永的將來,跟現在這個儲君,沒有什麼關係。

不,大永的將來,或許還是跟這個儲君有關係的,因爲他的康健或薨逝,關係着其餘的皇子將會採取怎樣的行動。這,或許也是他存在的最大意義了。

不知道爲什麼,沈華善突然間打了個冷顫,覺得這二月的天氣,還是太冷了。似乎從正月到二月,他一直感受最深的,就是這時隱時現的寒冷了。

或許,是要變天了嗎?

ps:

二更!

82 立場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494章 殺謝第433章 動天子第244章 沈餘憲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44章 沈餘憲第291章 出手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372章 妖孽出第287章 順遂第386章 靜養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198章 安排後路109 喪事第402章 平亂之人40 倒v第158章 撾登聞鼓151 新婚141 報應第56章 再遇應南第220章 利器17 上學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0章 如流處174 尚主第166章 沈家尚主86 搜查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21章 順平第300章 弒父7 請安第70章 卞氏之恨76 送嫁第215章 有奸第459章 產子31 出血102 求助第414章 檄文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183 番六第351章 朝南第529章 改制73 謀劃107 喝茶第541章 遺策第299章 密謀第231章 點閱之災33 姐妹第18章 說親之機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67章 西寧官動27 人手117 爭吵第481章 城破第483章 天有哭第146章 太子薨第398章 天象現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555章 打開生路150 敬茶第229章 重返局勢20 外家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327章 變數第341章 毒殺子162 太傻第18章 說親之機第85章 出事了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8章 說親之機5 祖母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489章 弩威23 嫡庶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87章 祥瑞現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133章 匠人去向179 番二第306章 平步102 求助第146章 太子薨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378章 征伐出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8章 說親之機100 選秀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
82 立場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494章 殺謝第433章 動天子第244章 沈餘憲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244章 沈餘憲第291章 出手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372章 妖孽出第287章 順遂第386章 靜養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198章 安排後路109 喪事第402章 平亂之人40 倒v第158章 撾登聞鼓151 新婚141 報應第56章 再遇應南第220章 利器17 上學第26章 塵埃落定第20章 如流處174 尚主第166章 沈家尚主86 搜查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21章 順平第300章 弒父7 請安第70章 卞氏之恨76 送嫁第215章 有奸第459章 產子31 出血102 求助第414章 檄文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183 番六第351章 朝南第529章 改制73 謀劃107 喝茶第541章 遺策第299章 密謀第231章 點閱之災33 姐妹第18章 說親之機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267章 西寧官動27 人手117 爭吵第481章 城破第483章 天有哭第146章 太子薨第398章 天象現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555章 打開生路150 敬茶第229章 重返局勢20 外家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327章 變數第341章 毒殺子162 太傻第18章 說親之機第85章 出事了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18章 說親之機5 祖母第98章 春闈案一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489章 弩威23 嫡庶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87章 祥瑞現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133章 匠人去向179 番二第306章 平步102 求助第146章 太子薨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285章 最好的時機第378章 征伐出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8章 說親之機100 選秀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