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傳國玉璽

聽完這席話,我趕緊坐直了身子。衝董三爺連連搖手,客氣道:“三爺,您可千萬別這麼說。恐怕會讓您失望了,就我倆這見識,別人不知道,您還不知道嗎?我倆這個,典型的智小謀大,一無所能,說些沒用的還行,等上了檯面,沒有一樣能拿得出手,哪敢在您面前指手髮腳。那不是關公面前耍大刀嘛!”?

大牙在旁邊也附和道:“要說三爺您,那是見多識廣,博古通今,高才大學,哪像我們倆都是山溝子裡出來的,沒見過啥世面,胸無。孤陋寡聞的,啥事您可千萬別聽我倆胡咧咧,我自己說的話第二天我自己都不信,真的!”?

董三爺被大牙說的哈哈大笑,隨即趕緊衝我們擺了擺手,笑着讓我們用不着謙虛,也不用自謙,春蘭秋菊。各有所長,根本用不着妄自菲薄。又不是什麼上綱上線的事情,就是閒着沒事聊聊天而矣。?

說着話,也不等我們再說別的。直接起身,快步走到書櫃前,小心的把其中一摞書移走,竟然露出一隻小巧的保險箱,就見他鼓搗了一陣,然後從裡面取出來一張發黃的羊皮紙,雙手捧着走了回來,小心的展開鋪在了茶几上,示意我們近些觀看。?

董三爺起身的這段時間,我腦袋裡飛轉個不停,琢磨着這件事,雖然董三爺嘴上說的輕鬆,只是想聽聽我們的看法。讓我們隨便看看。但是以他的資歷和見識都弄不太明白的事情,明擺着我和大牙肯定也說不出個一二三,肯定是白搭。說白了,故意說的輕鬆些,只是給我們事先鋪個臺階,這樣面子上也過得去,還真想不出來這董三爺這次動的是什麼腦筋。?

眼見董三爺把東西鋪好了,我身子也往前探了探,就見茶几上放着的竟然是一張一尺見方,顏色有些泛黃的古樸羊皮紙,居中寫着八個大字:我亦有憂,不敢效徹。?

在紙的左下角處蓋了一方印章,印文應該是篆字,我看了半天。也只看出是八個字,但是這鬼畫符一樣的篆字,打死我也是認不全,心裡不免三陣惡寒,緊張的出了一頭的細汗。看來今天這這丟人算是丟大了。連個字都認不全,還談個屁看法啊!?

我偷眼看了看大牙,就見大牙的臉也緊緊的抽巴在一起,眼瞅着都快憋成茄子皮色了,瞪着眼珠子,鼓着腮幫子,嘴裡念念叨叨的也不知道在說些啥玩意兒,估計也是熊瞎子戴眼鏡,在那愣裝有文化呢。?

大牙見我一直盯着看他,趕緊衝我偷偷的擠鼓了幾下眼睛,意思讓我別盯着他看。?

董三爺鋪平紙後就在旁邊端坐,喝了口水後,轉頭看了看大牙,什麼也沒說,只是笑了笑。?

大牙一見董三爺盯上他了,也不能一聲不吭,讓董三爺尷尬,沒辦法,大牙晃了晃腦袋,吧嗒了幾下嘴,搖頭尾巴晃的衝我說道:“來亮啊。這個可不簡單啊,你看這八個字,字義頗深,的確是耐人尋味啊!一時之間,我可不敢虛妄胡扯,胡說八道了。?

我一聽,差點兒被他給氣樂了,這說了一堆的廢話不是等於沒說嘛。沒辦法,我也只好打腫臉充胖子。硬着頭皮點評道:“這枚方印雖然是陰刀刻法,但是這刀法,穩重靈動。分間布白,典雅秀逸,天上人間。也僅此一物,稱得上堂上之珍,只是我這人極不善長文房舞墨,所以也就不敢亡口拔舌了?。硬着頭皮開始白話,反正我覺的這印章別管你刻的好還是刻的壞。天下間一模一樣的是肯定不會有的,我這麼說誰也挑不出來毛病,沒辦法,沒有直才實學,趕鴨子上架,就得說些模棱兩可的話了。?

董三爺在旁邊一直很認真的在聽我倆說話,竟然不住的點了點頭,一時之間竟然把我自己給弄愣了。連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胡謅些什麼,難不成這董三爺竟然聽懂了?這天下之大,還真是無奇不有啊!?

董三爺等我倆說完後,笑了笑。指着這件東西這纔開了口,告訴我們,這是他家祖傳下來的,着實是有些不容易。?

說到這裡,董三爺露出了一絲苦笑:“你們也知道,我爺爺那一輩兒戰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很多東西都隨着那段歲月悄然而逝了。這件東西要不是當時縫在我父親的衣服裡,恐怕也早就灰飛煙滅了。”?

說着說着,董三爺杜口無言,眼睛盯着這塊羊皮紙一動不動了。目光深邃,表情凝重,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過了好半天,纔回過神來,衝我們歉意的笑了笑,自嘲自己是上了歲數的人了,說着說着就走神了,自己又搖了搖頭,指着這張羊皮紙接着說。他最初見到這件東西時也是驚詫萬分,不敢相信,後來他特意找了一些歷史上的印文拓片對照了一番。這才發現,這枚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圖章印文與歷史上的拓片相應吻合。?

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印文竟然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心裡網默唸了一遍,猛然間我意識到有些不對。差點就失奐叫了出來,媽了個巴子的,這兩句話不正是“傳國玉望”的印文嘛!關於“傳國玉、望。”我在電影和裡不止一次的聽說過,這寶貝的價值根本就無法估量,是明符其實的無價之寶。?

,可?

據說是秦始皇用當年的“和氏璧”製作而成,尊之爲“天子望大小方圓四寸,龍魚鳳鳥仙。正面刻文是承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售。小一蘆,歷來都作爲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想到到這八個字寫成等書竟然是這個樣子,我仔細的又看了看,還是覺的有點長得不像。?

關於這傳國玉壘,自秦代以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以得到此望爲符應。將其奉若奇珍,尊爲國家之重器。得到這枚傳國玉魚則象徵其“受命於天。”是天命所歸;而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大勢已去。所以,歷來坐皇位卻沒有這枚玉望的皇帝,都被譏笑爲“白版皇帝。”被人所恥笑。?

正是因爲這樣,爲了這枚玉壟的最終所屬,戰爭幾乎沒有停止過,而這枚傳國玉壘自然也是屢易其主,輾轉流傳二千餘年,據說是在末代皇帝漆儀被驅逐出宮後,這枚“傳國玉望”也隨之不見了蹤影,至今仍無下文,徹底的銷聲匿跡了。?

以董三爺的祖上多爾裘的身份,有傳國玉壘的印文到也不是不可能,不過他爲什麼要讓我們看呢?讓我們看什麼呢??

我心中有些不解,看了看董三爺。小心的說道:“三爺,實不相瞞。這“傳國玉望。咱到是也聽說過。而紙上的那兩句話,恐怕我倆也只能看看熱鬧,要是指望我倆能說個子醜寅卯,我看您得失望了,我們哥倆根本就沒長那有文化的腦型。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恐怕這輩子也是參悟不透了?

大牙也是不住的點頭,笑着說道:“三爺,不瞞您講啊,我是大年夜賣年畫,不懂這裡的門道,我打上小學起,這語文就不好,這紙上的半文半古的兩句話,在我這兒就是豬八戒聽天書。一竅不通,我是晃着膀子想出點兒力,但是實在是幫不上您啥忙,實在是力有餘而心不足啊!”?

董三爺呵呵一笑,讓我不用那麼客氣。就是閒聊聊天,不打緊。說到這裡,他自顧自的笑了笑,然後端起杯子,喝了口水,指着那張羊皮紙告訴我們,這件東西是當年努爾哈赤臨終前不久交給多爾蓑的,縣面寫的字究竟是什麼意思,不只是我們,他也一樣弄不明白。這張紙到底有什麼意義,恐怕除了努爾哈赤和多爾衷本人,誰也猜不出來了。?

說到這裡,董三爺很無奈的笑了笑。指着上面的印文說:“我不知道在這上面下了多少工夫,但是始終也沒有琢磨透裡面的玄機,這字面上的意思,無外乎是在說,“我也有我的難處,不敢效仿他人。按天道行事”但這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好像根本沒有說完,我都看了幾十年了,也沒看出這話有什麼深意。到是這印文,卻讓我有些意外。別的不說,就這枚玉望幾次的消失,幾次的出現,本身就極具傳奇色彩。耐人尋味。”?

我和大牙一聽這個,也比較感興趣,就讓董三爺詳細說說看,我倆也當學習學習。?

董三爺呵呵一笑,說是權當故事聽了,到也是個,樂子。據說當年元軍攻破了南宋的首都臨安,在宋元最後一次海上大決戰中,宋軍失利。陸秀夫揹着小皇帝跳海自盡了。一個自稱是開國功臣的曾孫的人拿着一枚玉印在街市上叫買,大元朝開過功臣伯顏命御史中承崔彧買下了這塊玉印,後來發現這竟然就是傳說中的傳國玉望。從此,這傳國玉、望便成了元朝的國寶了。?

而明太祖朱元障滅掉了元朝以後,元順帝退居漠北,同時也帶走了傳國玉望。朱元障曾經派手下的大將徐達深入漠北,追擊遁逃的蒙古朝廷,希望能得到傳國玉望,但是明軍最終還是空手而返。?

所以整個大明朝,二百多年。十六個皇帝,沒有一個皇帝擁有過傳國玉奎。據說退居漠北的元順帝。有一次帶着這玉望去狩獵,結果把玉望給弄丟了,到了最後連蒙古人也不知道玉壘的下落了。這下,傳國玉皇再次流失了。?

一直到明朝末年,據說草原上有一個牧羊人在放羊的時候,發現自己有一隻羊三天三夜不吃草,不停的用蹄子刨地。牧羊人好奇,就挖地三尺,竟然找到了失落多年的傳國玉董。於是,他把這玉魚獻給了元朝皇室後裔博碩克圖汗。?

後來這玉壘世代相傳,到了林丹汗的手中。在皇太極掃平蒙古的時候,打敗了林丹汗,林丹汗走死青海打草灘。在這場戰役終,傳國玉望被多爾裘得到了,並獻給了皇太極。?

皇太極認爲這是天命所歸。於是第二年就登基稱帝,把國號改成了大清,至此,傳國玉望歸於滿清。?

聽到這裡,我心裡突然有些疑惑。多爾襄愕到後怎麼會獻給皇太極了呢?這多爾衰不可能不知道這枚玉望的意義,他怎麼能這麼輕易的就拱手讓於旁人了呢?這事兒要是細想實在是讓人有些生疑。?

董三爺說完這些後,苦笑了一下,告訴我們,他其實對上面寫的是什麼意思也並不太在意了,畢竟都是幾百年的事情了。但是突然有一天。他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怪就怪在這塊羊皮紙是努爾哈赤親手所寫,印章也是他親自加蓋的,可是歷史上明確的記載,從明代開始直到皇太極登位之間,在這段歷史時期中。這枚傳國玉壘可是一直都流落在民間呢。?

努爾哈赤那眸子,這玉望應該還埋在地底下呢,真要是埋在地底下。那這印章不就走出了奇了嗎??

我和大牙這才恍然大悟,說來說去,終於說到正題上來了。想想也是。本來當時還深藏在地下的“傳國玉叟”怎麼會突然出現在了努爾哈赤的手上了呢?那歷史上記載的那個草原牧羊人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那隻“傳國玉蠻。又是從何而來呢?怎麼竟然會出現兩枚傳國玉主,肯定是有一個真,一個假了。?

,萬比北?

第20章 北斗聚全第41章 神仙道姑第92章 黑印第67章 日本鬼子第20章 反推宅相第6章 觀氣斷墳Ⅴ老何頭的頭七夜2第52章 黑霧第19章 柳暗花明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3第80章 黑貓靈軷第54章 衺玄仙子第55章 九死一生第36章 地窖第39章 碧玉翡翠第43章 神打第77章 拘魂第95章 偏臉古城第68章 金庫第26章 重回故里第13章 佛教七寶第57章 帝王之術第15章 瑿珀腰牌第42章 殍蛛第75章 二十四羅漢轉心盒第14章 硨磲魄珠第12章 引魂第71章 鎖龍柱第61章 幻覺第30章 董大愣第12章 棺內哭聲第66章 泥俑第104章 灰飛煙滅第70章 拴馬樁第45章 疑冢第74章 天地否第72章 墨玉魄珠第67章 日本鬼子第10章 清身咒第22章 風水眼第29章 活殉第34章 中心塔第18章 吉宅兇相第65章 地下河第14章 硨磲魄珠第45章 天打雷劈第19章 燁燁震電第57章 帝王之術第60章 吃自己的人第7章 起墳開棺第20章 反推宅相第11章 一顆珠子第83章 分道揚鑣第79章 鬼寨第72章 黑手第30章 屍蟲第82章 請簸箕仙第41章 神仙道姑第50章 泡屍缸第25章 董喜第39章 碧玉翡翠第52章 鬼屋驚魂第35章 七星陣第42章 殍蛛第14章 羊脂白玉壺第23章 七星混龍第64章 抓閹第13章 灰色的記憶第50章 六芒星第76章 水銀沁第47章 天機佔第28章 紅眼屍鼠第11章 青銅棺第14章 硨磲魄珠第21章 汗王寶藏第45章 莽古爾泰第95章 偏臉古城第38章 風水寶地第56章 火山旅第94章 盜洞第73章 蝮蠱問第99章 詭戒第56章 火山旅第4章 人骨地第39章 腐殖土第60章 奇門遁甲第57章 帝王之術第5章 背鬼Ⅳ地道里的鬼事2第78章 鬼遮眼第2章 洋蠟罐第52章 月將劍第64章 談佛說鬼第10章 清身咒第11章 青銅棺第98章 地宮狐媚Ⅰ跳大神第82章 請簸箕仙第28章 紅顏禍水
第20章 北斗聚全第41章 神仙道姑第92章 黑印第67章 日本鬼子第20章 反推宅相第6章 觀氣斷墳Ⅴ老何頭的頭七夜2第52章 黑霧第19章 柳暗花明Ⅱ墳圈子裡的紅眼屍鼠3第80章 黑貓靈軷第54章 衺玄仙子第55章 九死一生第36章 地窖第39章 碧玉翡翠第43章 神打第77章 拘魂第95章 偏臉古城第68章 金庫第26章 重回故里第13章 佛教七寶第57章 帝王之術第15章 瑿珀腰牌第42章 殍蛛第75章 二十四羅漢轉心盒第14章 硨磲魄珠第12章 引魂第71章 鎖龍柱第61章 幻覺第30章 董大愣第12章 棺內哭聲第66章 泥俑第104章 灰飛煙滅第70章 拴馬樁第45章 疑冢第74章 天地否第72章 墨玉魄珠第67章 日本鬼子第10章 清身咒第22章 風水眼第29章 活殉第34章 中心塔第18章 吉宅兇相第65章 地下河第14章 硨磲魄珠第45章 天打雷劈第19章 燁燁震電第57章 帝王之術第60章 吃自己的人第7章 起墳開棺第20章 反推宅相第11章 一顆珠子第83章 分道揚鑣第79章 鬼寨第72章 黑手第30章 屍蟲第82章 請簸箕仙第41章 神仙道姑第50章 泡屍缸第25章 董喜第39章 碧玉翡翠第52章 鬼屋驚魂第35章 七星陣第42章 殍蛛第14章 羊脂白玉壺第23章 七星混龍第64章 抓閹第13章 灰色的記憶第50章 六芒星第76章 水銀沁第47章 天機佔第28章 紅眼屍鼠第11章 青銅棺第14章 硨磲魄珠第21章 汗王寶藏第45章 莽古爾泰第95章 偏臉古城第38章 風水寶地第56章 火山旅第94章 盜洞第73章 蝮蠱問第99章 詭戒第56章 火山旅第4章 人骨地第39章 腐殖土第60章 奇門遁甲第57章 帝王之術第5章 背鬼Ⅳ地道里的鬼事2第78章 鬼遮眼第2章 洋蠟罐第52章 月將劍第64章 談佛說鬼第10章 清身咒第11章 青銅棺第98章 地宮狐媚Ⅰ跳大神第82章 請簸箕仙第28章 紅顏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