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

經歷了這一波大災變之後,士人進一步地意識到,他們和那些泥腿子們的區別在於高端士人。

也就是士人中的精英那一批,國家決策層的那些天才們。

那些天才們的戰略眼光和治國藝術纔是他們和泥腿子真正的差距所在,那種國家級別的戰略眼光,是郭鵬無法離開的重要助力,除卻他們之外,其他的士人都不是無法離開的。

他們只是添頭而已,卻堂而皇之的要做主人翁。

一朝被打倒,其他的士人才發現自己也就是比那些泥腿子多知道一些微言大義。

但是微言大義在治理地方基層和在中央部門跑腿這些方面上並沒有什麼作用,黎庶出身的官吏也能做到,而且效率還更高,做的也更好。

在中央的那些辦事部門內,在地方村、鄉、縣這一級別的職位上,經歷過十多年基層磨練的泥腿子們做的真的不錯。

所以皇帝把這些在地方上兜兜轉轉十多年的泥腿子們招募到中央,讓他們在中央擔任職位,接替那些士人的職位。

然後洛陽的局勢就穩定住了。

那些泥腿子們辦事勤快,極具工作熱情,非常聽命令,皇帝一個命令下來,他們跑前跑後奔波勞碌,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一定要先辦事。

士人官僚用一天才能辦成的事情,他們一個時辰不到就辦妥當了。

有他們的加入之後,洛陽中央朝廷的辦事效率大大提升,之前堆積了兩個多月的一些無法處理的事情,半個月不到就全部處理完畢。 WWW ⊕Tтkǎ n ⊕¢○

這太可怕了。

他們誰都不曾注意過也不曾重視過的那些泥腿子們,居然在不知不覺中,已然具備了取代他們的能力!

那些在地方上兜兜轉轉十多年,歷任各基層官職的泥腿子們積累了豐富的行政經驗,取代這些層次的士人們,並不爲難。

而朝廷中樞早已被皇帝用各種手段籠絡的嚴嚴實實的,翻不了天。

那些事先不曾得到消息的地方官員們追悔莫及,無可避免的成爲了那羣士人當中的一員,失去了所有的前途和未來。

他們將在未來貢獻自己的勞動力,爲帝國建設大業添磚加瓦,以此贖罪。

而那些事先感到猶豫不決所以錯過了這次【機會】的官員們冒出了一腦門兒的冷汗,懷着無比慶幸的心情,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明天。

延德七年的十一月底,一切塵埃落定。

郭某人連續召開三次朝廷會議,根本上確定了許靖的提案的正確性,並且宣佈正式採納。

然後着內閣下發相關通告,送往各部門予以確定,並且正式抄送全國地方政府。

郭鵬還嚴格要求這個政策通行的消息要下沉至最偏遠的鄉、村,務必使全部帝國子民都一清二楚。

然後,沉寂很久的帝國最強嘴炮陳琳終於帶領他的御用文人嘴炮集團開始了大規模的歌功頌德行動。

大概是沉寂太久憋得太狠,陳琳剛一出場就一口氣寫出了大量高質量的文章,在整個洛陽輿論場進行了霸屏行動。

遭到郭某人毀滅性打擊的反對派早就閉嘴了,洛陽的輿論場被陳琳一人霸佔,頗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

接着,科舉制度做爲魏帝國的人才選舉根本制度被立法予以確認,帝國的《科舉考試法》融入了《魏律》之中,再也不可動搖。

主導這部法律制定的是郭某人自己,蔡邕和刑部尚書在一旁扶助。

一羣帝國精英們在郭某人的親自監督下對科舉考試的一應規則做了一些硬性規定。

郭某人首先規定科舉考試的分數制度。

每一個考覈的項目都要計分,每一項目設定一定的分數,之後根據考試的總分,擇優選取。

考試,要算分數的。

郭某人還規定,科舉考試選出來的官員首先要在中央各部門【觀政】三個月,學習朝廷官員辦事的方法,觀政結束以後,外放地方村落,從村長開始做起。

若要調入中央,非要做到縣一級別的官員不可,否則不能進入中央做官。

這是他能辦到的事情。

但是有一些規則,郭某人現在是辦不到的。

比如分級考試,什麼縣試府試鄉試之類的,他是辦不到的,根本不具備這個條件。

目前只能辦到讓天下有意參考的學子自主報名來到洛陽參加考試,可以在這個前提之下優中選優,搞一下初試複試之類的,地方分級考試眼下不具備實現的條件。

一來沒有那麼多資源,二來也沒有那麼多考生,三來地方上也沒那個條件,所以根本搞不起來。

其他的諸如糊名制度,監考制度,考試作弊懲罰條例,還有考取之後的分配原則等等,便得到了明確的規定。

然後就是在考試內容方面,整個考試法制定小組進行了激烈的辯論。

人們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利益訴求,自然提出的想法也不同。

比如士人們就認爲既然科舉繼承自察舉,應該按照察舉制度之下公府複試的規矩,就考儒門五經,這是最恰當的舉措。

孔氏就是這樣主張的,覺得就該按照老規矩來辦,儒門五經是兩漢數百年間官方規定的教材,影響深遠,繼續維持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有人覺得這樣不行。

他們認爲就算是察舉,也是有很多其他考試門類的,而且如果只考儒門五經,未免過於偏頗,應當增加一些其他的種類,比如算術之類的。

理由是皇帝陛下多次提及算數的重要性。

這批人自然就是寒門子弟,他們在經學上的造詣自然普遍不如士人子弟,若只考儒門五經,那士人子弟必然佔據大頭,寒門子弟和更後面的黎庶子弟根本競爭不過。

曹操代表這一派和孔氏打擂臺,與孔羨激烈對線,互相嘴臭。

最後,掌握絕對權力的郭某人進行了聖裁。

“算術是一切的根基,我以爲科舉考試里加入算數是非常重要的,現如今《九章算術》等書籍也是太學裡非常重要的學科種類,科舉考試必須加入算數,不能單考儒門五經。”

皇帝發話,當然沒人能反對,於是數學成爲了科舉考試的必考門類。

士人們先輸一籌。

再之後,又有人提出農爲國之本,這是非常重要的。

皇帝規定科舉考試考完之後的官員都要下到村鄉一類的基層職位去鍛鍊,去接觸民生,所以官員不能不懂農務,以免耽誤生產。

於是這些人建議把農學相關知識納入科舉考試當中。

也有士人官員提出反對意見,認爲學習經文了解聖人道理已經非常耗費時間,農學固然重要,但也不必要專門學習,順帶着學一點就夠了。

雙方爭執不下,郭某人再次聖裁。

結果當然是納入其中。

“農爲國之本,農業生產關乎國家大局,每一個官員,不管是否在相關職位上,農業生產的事情必須要懂,官員不能不懂農務,不能不懂基層民衆的生活艱難。”

於是農業相關知識也成爲了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

士人們再輸一籌。

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七百九十一 郭某人是一個精緻的皇帝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五百八十四 郭嘉的信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零八十 吃一輩子鹽水拌飯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一千零三十一 貴霜來使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一千三百四十九 父親,這也是您已經預料到的結局嗎?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八百四十 關鍵先生黃權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三百五十五 天意一百四十五 短暫的重聚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四百八十四 他只能做人手中刀,不能做執刀人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番外·大結局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會帶你一起走四百二十一 年輕人的選擇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一千一百六十二 從紙開始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七百四十六 黃公覆就到這裡了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四十二 殺手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三百六十七 郭鵬徵糧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一千二百六十六 士武覺得十分憋屈一千零八十四 子龍,在我心裡能與你比肩的人並不存在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一千零四十六 烏孫內戰順利爆發四百八十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四百零四 孤意已決,御駕親征北伐郭賊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爲自己的後人考慮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一千三百五十 他要帶領大家學習西周的開拓史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華之外還有中華,世世代代不絕嗣矣六百九十三 昨日稱公,今日稱王,明日又當如何?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七百一十四 今日顯然又是曹操的慘敗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六百七十 他們覺得郭鵬累了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五百四十五 匈奴沒了,你可以成家了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國才配和大國玩遊戲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七百四十六 黃公覆就到這裡了一千零二 登上舞臺的戰士們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併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
九百四十六 魏軍出征河西四郡一千一百六十一 戰神的兒子當然也是戰神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七百九十一 郭某人是一個精緻的皇帝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三百六十一 我有那麼可怕嗎?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一千一百三十七 選賢任能乃千古難題五百八十四 郭嘉的信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零八十 吃一輩子鹽水拌飯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五百三十五 別怪我八百八十六 郭瑾主動請纓一千零三十一 貴霜來使九百七十 開掛的郭氏一千三百四十九 父親,這也是您已經預料到的結局嗎?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六百五十八 誇官一千四百六十三 馬匹太多的煩惱一千三百六十四 郭瑾正在竭盡全力的享受着七百三十五 剛烈的吳夫人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九百二十八 他們不該受教育八百四十 關鍵先生黃權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三百五十五 天意一百四十五 短暫的重聚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一千四百八十四 他只能做人手中刀,不能做執刀人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番外·大結局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會帶你一起走四百二十一 年輕人的選擇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一千一百六十二 從紙開始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七百四十六 黃公覆就到這裡了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四十二 殺手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鵬需要羅馬,就像羅馬同樣需要他一樣三百六十七 郭鵬徵糧一千二百零七 程昱求職一千二百六十六 士武覺得十分憋屈一千零八十四 子龍,在我心裡能與你比肩的人並不存在一千四百五十五 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一千零四十六 烏孫內戰順利爆發四百八十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尷尬處境一千一百五十三 鑽空子的諸葛亮一千一百八十九 一樁醜聞的突然出現二百八十七 高順並不打算後退四百零四 孤意已決,御駕親征北伐郭賊一千零六十八 毛玠要爲自己的後人考慮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一千零四十七 曹休非常“生氣”一千三百五十 他要帶領大家學習西周的開拓史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覺得郭鵬好陌生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華之外還有中華,世世代代不絕嗣矣六百九十三 昨日稱公,今日稱王,明日又當如何?四百一十一 大決戰(上)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一百四十六 蔡公爲學生做了太多了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一百八十九 老董覺得自己的血壓有點高九百八十八 郭某人的心裡滿懷惡意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七百一十四 今日顯然又是曹操的慘敗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麼看?一千三百八十四 讓子彈飛一會兒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當做人去看六百七十 他們覺得郭鵬累了九百九十一 看來曹蘭這皇后也不是白當的九百五十六 龐大的聯合商隊五百四十五 匈奴沒了,你可以成家了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國才配和大國玩遊戲九百二十六 崔渠是不是唯一會死的那個人?七百四十六 黃公覆就到這裡了一千零二 登上舞臺的戰士們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一千二百三十六 來,現在這個皇帝就來讓你做二百五十五 一路打,一路吞併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四百一十八 都是孤的錯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一千二百零七 廢察舉,立科舉一千零九十五 誓師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