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九十九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

皇帝派人出海尋找大秦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關注的人很少,這件事情的規模也不大。

橫豎幾艘船,一千餘人的規模。

皇帝沒有動用國庫走官方渠道,而是自掏腰包,讓內廷出錢出物資,朝廷頂多出了一些通譯人才,所以這件事情並未引起任何關注。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大秦國在什麼地方,有多強,以及對魏帝國的重要性,他們並不在意這些,他們更在意眼前的利益和權勢。

大秦國距離他們真的太遠了,遠到了幾乎不可能產生衝突和往來的地步,所以大家並不關心。

誰能想到皇帝就真的派大海船出海,海上航行兩個多月,然後就找到了大秦國,見到了大秦皇帝,還和大秦國簽署了一攬子貿易協定。

鬼能想到!

可事情就這樣發生了,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遠隔萬里之遙的大秦國還就真的派人來了,還就真的要和魏帝國的成雙邊夥伴協議了,大家還就真的要通過那廣闊的海面開始做生意了。

這樣的事情,怎麼想怎麼覺得難以置信,尤其郭魏帝國相當一部分高官根本就沒有見過海長什麼模樣,根本就不知道海的意義在什麼地方。

或許對他們來說,大海的意義就在於能給提供給他們一些滋味的確不錯的海鮮料理,僅此而已。

但是大海的意義可不僅僅是這些啊,大海的意義更多地在於金錢財富啊。

這次接見,主旨在於向羅馬帝國的使臣展現魏帝國的威嚴、強大和富庶,讓羅馬帝國的使臣更好的瞭解到魏帝國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在朝堂上展現給他們看無疑是最直接的。

歌舞,音樂,菜餚,酒水,餐具,還有禮儀,這是最能直接體現一個國家富強的地方。

現在,的確也體現出來了。

羅馬帝國的使臣是真的知道這個生產絲綢的國度是如何的強大富庶了。

酒過三巡,郭鵬讓羅馬使臣當着所有魏帝國高官顯貴們的面宣讀了他和羅馬帝國達成的協議。

每個季度出售給羅馬帝國多少絲綢、瓷器、漆器、鐵鍋、茶葉等魏帝國特產商品,每個季度又從羅馬帝國進口多少葡萄酒和奴隸。

雙方的貨物結算用黃金和白銀做爲貨幣,因爲雙方都願意接受黃金和白銀進行交易。

而那個巨大的黃金白銀的流入量讓羣臣目瞪口呆。

這是皇帝主導之下的內廷和皇家海商團隊與羅馬帝國達成的貿易協定,是官方的。

其中一部分收益歸內廷,一部分收益則被郭鵬【大發慈悲】賜給了國庫,用在民生用途上,改善國庫總是岌岌可危的狀態。

那麼多的黃金白銀,說真的,東漢時代走來的羣臣真的只在史書上見到過。

史書上才能見到西漢時代皇帝一賞就幾千斤幾萬斤的黃金白銀,到現在,基本上看不到。

他們手上很少有金銀,基本上都用銅錢,乃至於絲綢絹布等貨物進行交易。

皇帝賞賜也就是幾十斤一百斤左右的賞,和西漢皇帝比起來,皇帝出手並不大方。

近來風傳皇帝有意確立金銀本位的經濟政策,決定把黃金白銀變成真正意義上的法定貨幣,以此減輕魏帝國缺銅的問題,以及解決銅錢價值底下不足以支撐大規模貿易的缺點。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於魏帝國的商品經濟來說的確是好事。

至少大家不用再攜帶那麼多絹布和絲綢作爲貿易貨幣了。

五銖錢雖然是法定貨幣,是大家都認同的貨幣,但是畢竟價值低,小宗商品交易和日常生活用品交易用五銖錢還行,但是涉及到大宗商品貿易,五銖錢就不行了。

面值低,搞大宗貿易需要數量巨大的銅錢,而數量巨大的銅錢又太重,運輸不便,成本過高,實在不便於商業貿易。

爲此,人們甚至把蜀錦絹布一類價值高昂的商品用作貨幣,進行交換,以此進行大宗商品的貿易。

當然,最近一段時間,也漸漸有人開始使用金銀進行大宗商品交易,但是除了需要稱斤算兩確定純度之外,還有一個很直觀的問題就是,魏帝國不僅缺銅,也缺少黃金和白銀。

雖然近年來大家都有共識,認爲西漢奢侈的陪葬制度把大量黃金掩埋在了地下,但是誰也做不出那種挖人家墳墓找黃金的事情。

所以只能聽之任之。

但是隨着絲綢之路的打通,大量黃金白銀順着絲綢之路流入魏帝國,魏帝國的大宗貨物交易領域已經出現了一定規模的黃金白銀交易,而不僅僅是銅錢交易。

以此爲基礎,郭鵬手中掌握的黃金和白銀也逐漸多了起來。

於是他開始思考進行貨幣改革,把黃金白銀作爲貨幣進行流通,便於魏帝國跟中亞國家還有羅馬帝國進行大宗商品的貿易。

至於要不要引入紙幣的概念,他覺得還是有待商榷的。

魏帝國的商業目前來說並沒有發展到那個需要紙幣引入的地步,沒有到宋朝那種高度發展的商品經濟程度,目前國家還在建設中,主要以農業生產爲主。

雖然這樣肯定是利於商業發展的,只是紙幣利於僞造,在當前這種環境下,他覺得還是要緩一緩,不能貿然上。

否則把好不容易整理順暢的經濟環境搞壞了,問題就大了。

而且黃金和白銀的數量似乎也並沒有多到那個足夠進行幣值改革的地步。

但是與羅馬帝國的商貿一旦確定,並且流通起來,雙方官方和民間的貿易一旦打通,以魏帝國的商品優勢,必然可以對羅馬帝國的黃金白銀進行大規模的掠奪。

到時候,魏帝國所擁有的黃金白銀或許就能推動這一輪的貨幣改革了。

除此之外,郭鵬也沒有忘記派人去日本島探索。

小小列島,擁有相當豐富的黃金和白銀資源,郭鵬也不知道是什麼原理,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派人乘船探索、登陸日本島。

太史慈的部下、海軍將領黃韜和周維被郭鵬命令率領五隻大海船和一千名士兵,從延德六年開始探索日本島。

目前已經探索出了四國、九州,正在進入日本列島的本州地區,並且切實的接觸到了日本列島上切實存在的政權。

然後進行了交戰。

郭鵬讓軍隊去不是爲了做慈善,而是找黃金,找白銀,以及抓奴隸,這當然會引起對方土著居民的反抗。

當然結果也是一樣的。

對方根本不是對手,一交戰就全面潰敗,士兵死的很慘,也被滅了好幾個有點規模的【小國】,魏軍開拓出了一大片可靠的前進基地,並且駐軍,開墾土地進行耕種。

這條航線也變得成熟起來。

目前四年過去了,黃金白銀沒找到多少,奴隸倒抓了不少。

在目前找到的有限的白銀礦和黃金礦上,這些本地奴隸已經開始開採工作,每年能給郭鵬帶去一定量的黃金白銀。

雖然數量不多,總比沒有好。

石見銀山郭某人也只是知道存在,但並不知道具體在什麼地方,更不知道這個時代有沒有日本先民已經開始了開採。

反正他把內廷培養出來的勘探礦藏的團隊派過去,就看他們能不能找到。

至於其他的,他也不是很擔心,反正時間充足,一邊抓奴隸,一邊開採礦藏,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至於日本列島上那些不成氣候的小部落小國家小聚落,一千魏軍足以摧毀他們的存在了。

而且日本現在又沒有統一政權,本身連政權結構都還相當原始,欺負他們就跟胖虎欺負大雄一樣,還不用擔心哆啦A夢。

但是在找到石見銀山之前,郭鵬想要確立金本位銀本位,是有危險的,沒有穩定的長期的黃金白銀來源,想要搞貨幣改革,大規模髮型金屬貨幣,就很難。

與羅馬帝國的貿易是一邊,另一邊,石見銀山也必須要找到。

然後把黃金白銀和糧食掛鉤,確定新的貨幣制度。

與其說金本位銀本位,倒不如說郭某人一直都在堅持糧本位,對人而言,糧食纔是最重要的生命線,沒有糧食,金銀再多也是破銅爛鐵。

就眼下來說,與羅馬帝國的貿易已經開始。

海上貿易帶來的巨大收益已經震懾人心,朝堂上的高官顯貴們都被嚇得不輕,從未想過海上貿易這個聽起來挺玄幻的事情居然能給帝國帶來如此巨大的收益。

財政部尚書王粲立刻就開始盤算,算來算去,發現他一直擔心的大運河工程耗費過大的問題已經解決掉了。

皇帝到處上馬大型基建工程,每一個大工程都要花錢,修路也是,平地上修路也就算了,山地和丘陵地區也要修路,有些地方甚至要鑿山開路,那工程量和耗費別提多大了。

錢,都是錢。

得虧有了火藥,不然耗費更大。

可儘管如此魏帝國的財政收入也基本上都砸進去了。

爲了皇帝那個大馳道計劃和大運河工程,這兩大工程像是無底吞金獸一樣,吞噬了魏帝國大量的金錢。

但是魏帝國始終有錢可以投入進去。

皇帝總是能從奇怪的地方搞來更多的錢,更多的開源,把魏帝國這個盤子越做越大,越做越大。

大到了大家都覺得心驚膽顫的地步。

皇帝真是古今罕見的天下奇才。

帝國所有搞經濟的官員都是這樣看待皇帝的。

會打仗的人自古以來就不少,皇帝不是最強的。

玩政治的高手自古以來也不少,皇帝也不是最強的。

但是玩經濟的好手自古以來是真的少,皇帝能排進歷史前三了。

就魏帝國這樣大手大腳往外砸錢的花錢模式,皇帝居然能維持十年收支平衡和略有盈餘,國庫裡總是不空,他的內庫裡更是滿滿當當不知有多少財富。

皇帝難道是屬貔貅的?

沒人知道皇帝哪裡來的奇思妙想,但是皇帝就真的做到了。

他就真的把那些意想不到的東西給抓在手裡了。

羣臣不能理解皇帝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可郭鵬自己清楚,他必須要這樣做,否則就會讓魏帝國走進死衚衕。

這片土地的潛力是有限的。

一個勁兒的精耕細作並不能帶來太大的收益,只能越走越窄,最後走到絕路上。

只有走出去,把蛋糕做大,讓所有國人都看到,纔是生路。

走出去,揚帆起航,等歸來之時,必然滿載金銀財寶。

如此,中國就不會被自己的官方指導思想給困死在這片土地上,失去主導世界的機會。

這其中,郭鵬覺得自己尤其得吸取明朝的經驗。

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一千二百零九 他,就是一個最完美的司隸校尉的人選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七百八十二 退位與禪讓四百五十 聯姻的神奇魔力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三百六十九 他們對袁術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九百二十七 崔渠案八百零八 郭嘉訪黃忠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三百零六 辛毗並不喜歡一擲千金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二百一十五 正面交鋒(下)八百八十一 張飛兵臨襄平城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五百六十 碾碎你一千一百七十一 不滅大宛,誓不歸國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百二十四 張濟是真的要投降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九百四十三 賭上郭魏帝國的國運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百六十一 同牀而眠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奪來的權力,哭着也要享受它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六十三 新官上任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統治觸角已經開始向江南延伸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一千五百一十一 稅卒的建立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三百 郭氏故吏一千三百四十九 父親,這也是您已經預料到的結局嗎?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五百六十三 灞東之戰(下)一千零六十 你仔細捋一捋這其中的關節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
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百零四 劉備覺得自己很有優勢六百三十一 劉璋只能向南看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壯,必將遠邁秦漢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盧植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六百七十三 郭鵬回收鑄幣權一千二百七十七 士家最大的依仗是真的沒了一千二百零九 他,就是一個最完美的司隸校尉的人選一千二百九十六 羅馬鬥獸場一百零二 逐漸膨脹的野心和慾望二百一十三 能安定天下的,一定是將軍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二百六十五 挾天子以令諸侯七百三十六 吳景陣亡一千三百九十三 趙雲主動減少了自己出現在軍隊裡的次數七百八十二 退位與禪讓四百五十 聯姻的神奇魔力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九百二十一 崔琰有些焦躁三百六十九 他們對袁術產生了深深的不信任感一千二百二十六 他希望自己的父親可以儘快歸來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八百二十九 縱使郭鵬舉十萬之衆來,願爲陛下拒之!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九百二十七 崔渠案八百零八 郭嘉訪黃忠一千三百零九 太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三百三十五 醉酒的麴義一千一百七十二 貴霜內亂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一千五百一十九 郭承志的婚事該商量商量了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三百零六 辛毗並不喜歡一擲千金四百零五 贏了一統天下,輸了冢中枯骨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戰(中)五百二十 這天下越亂,我越高興!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一千五百三十五 郭鵬無言以對一千四百六十一 曹昂的心中充滿異樣的情緒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二百一十五 正面交鋒(下)八百八十一 張飛兵臨襄平城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五百六十 碾碎你一千一百七十一 不滅大宛,誓不歸國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經不坐在那張皇位上了三百三十 哈士奇和狼長得還蠻像的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名士風範七百零七 君,民,黎庶(上)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百二十四 張濟是真的要投降六百一十八 強烈的違和感九百四十三 賭上郭魏帝國的國運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二百零七 加入聯盟一百六十一 同牀而眠五百九十五 周瑜的大腦一片空白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險招一千五百四十八 您覺得農部尚書諸葛瑾之女如何?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奪來的權力,哭着也要享受它五百一十二 張遼來了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一千零二十三 魏帝國逐漸的正常化六十三 新官上任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七百五十二 郭魏的統治觸角已經開始向江南延伸一千二百三十五 兒子請父親收回成命!七百二十八 三路出擊八百五十三 魏軍包圍成都一千一百一十五 將來我要是死了,就葬在狼居胥山如何?一千二百三十四 逆流而上的郭瑾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一千五百一十一 稅卒的建立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一千一百八十一 世界上總是不缺有生意頭腦的人九十四 郭子鳳北上征途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三百 郭氏故吏一千三百四十九 父親,這也是您已經預料到的結局嗎?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一千一百九十 不是零,就是一萬五百六十三 灞東之戰(下)一千零六十 你仔細捋一捋這其中的關節二百二十五 他們還能以漢臣自居嗎?二十一 蔡邕的日常一千二百零二 皇帝太安靜了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八百一十四 從漢到魏的過渡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