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四十七章 高寒齊心保家國

劉裕哈哈一笑,鼓起掌來:“穆之說得好啊,這世間的規則,道理,就是如此。所謂高寒之隔,無非是以前掌權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家族,爲了永保權力在自己家族和子孫後代的手中,而編造出來的藉口罷了,真正讓高門貴族有優勢的地方,還是在於這些知識,藏書,以及這些知識所帶來的才能。”

劉穆之笑着退到了一邊,而劉裕則站到了殿中,成爲了衆人眼中的主角,他的神色堅毅,沉聲道:“要說對權力的世襲佔有,無過於春秋戰國時的諸候們,他們那才叫世襲罔替的權力,一國一姓,世代就是一個國君,一羣大夫,看起來子子孫孫都能擁有權力,可爲何就是這樣的諸候天下,最後還是滅亡了呢?”

“就是因爲權力太誘人,尤其是上面的權力,越是大權,越是隻能少數人擁有,諸候都盯着天子的位置,大夫們盯着諸候的位子,而士人們盯着大夫的位置,如此一來,春秋時代開始就是戰亂不斷,有野心的諸候們打着各種旗號,你爭我奪,最後就是八百諸候變成戰國七雄,而周天子則失了儀,大權旁落,誰都想要去爭。爭到最後,本來只是奴隸部落的秦國,卻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大一統的王朝,真正地結束了諸候天下的制度。”

“但各國的諸候,從此變成了帝國的王國貴族,自秦以來,王朝一次次地更替,而權貴們也一波波地換,但換來換去,都是換湯不換藥,無論誰一開始打天下,最後坐天下時,一樣要靠人用文才治國,而這個文才,就得是靠讀書習字,學習治國理政的本事,就是剛纔胖子說的,這些藏書,家學。”

王謐喝了一聲彩:“說得好啊,我們都知道劉鎮軍打仗天下無敵,想不到對於這天下大勢,也有如此高明的見解啊。”

劉裕微微一笑:“王尚書所說,就反映了一件事,那就是高高在上的世家貴族們,骨子裡還是看不起我們這些下層武人的,覺得我們只會打仗,殺人,操弓矢之道,卻無治國的才能。這也是幾百年來,天下的文人,士子,多半看不起武夫,覺得他們低下粗俗,更不願意自己家的子侄投身行伍的原因了。”

王謐的老臉一紅,不再開口。

劉裕環視四周,說道:“可是世家貴族的諸公似乎忘了一句古訓,那就是自古兵強馬壯者爲天子,天下的大權,天子的威儀,最後靠的不是那些文人禮儀,而是軍隊和刀劍。一切的禮儀,律法,都是要通過強大的武力來保證的,一方面世家高門不願意子侄從軍,另一方面只要有國家,就不可能沒有軍隊,沒有武夫,這樣的結果就是武人從軍,漸漸地掌握了軍隊。”

王愉冷笑道:“武夫從軍是軍隊的主流,可是軍中的將帥,卻往往還是世家子弟的文人掌軍,劉將軍應該聽說過儒帥這種說法,你當初投軍時,也是謝玄謝幼度掌軍吧,難道他帶兵不好嗎?”

庾悅也跟着沉聲道:“就是,世家子弟裡,讀兵書戰策的同樣也不少,劉鎮軍你後來也是在軍中跟着謝玄他們學的兵法,之前你雖然是京口三次格鬥大賽的武魁首,可是並不精於這些戰陣組織,我沒記錯的話,你第一次當隊長時的演武還鬧出了事故,指揮失誤導致隊友身亡,差點給趕出軍中呢。這不正好說明了武夫還是不如儒將嗎?”

劉裕微微一笑:“二位說得有道理,但現在的情況是,自玄帥之後,世家子弟連從軍都不肯了,就好比玄帥,甚至是以前的謝安謝相公,他們在軍中時,可是跟普通的士卒同吃同住,每天跟我們這些渾身臭氣的軍漢們一起操練,這才能得到我們的信任,如果連聞着我們身上的汗味就要退避幾分,在軍中還是成天塗脂抹粉,甚至聽到馬叫就能嚇得半死,這樣的人又怎麼可能真正地取得武夫們的尊敬,願意爲之效死呢?”

庾悅和王愉啞口無語,劉裕的聲音繼續響徹四周:“更何況,一邊是高門子弟不願意從軍,甚至給他們參軍,副將之類的高級職位都不肯來,要知道這些職位,可能大多數普通的寒門武人,一輩子奮鬥,殺敵無數都未必能做得到。他們卻是不當回事。請都請不來。另一邊,象劉長史,徐參軍這樣的中下層士人子弟,爲了能出人頭地,卻願意從軍建功,他們本身也讀過很多書,甚至論真實的治國理軍才能,要遠遠強過很多隻會清談吟詩的高門世家子弟,而本來文化不高的武人,成天和這些士人軍吏爲伍,也會慢慢地增長見識,至少兵法這些,學起來並不難,而戰鬥經驗豐富的武人,更容易舉一反三,有自己的體會,自古名將多數起於行伍,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庾悅咬了咬牙,不服氣地說道:“可是現在的世家子弟們也意識到這點了,以前是因爲衣食無憂,家產殷厚,不用從軍也能享受榮華富貴,現在需要用功業來保自己的爵位了,正如前面陶淵明所說,是劉鎮軍上臺以來,一系列新法新政,讓世家子弟們要有所改變。這並不是壞事,世家子弟從軍,象江氏兄弟這樣也能有所作爲,以後的事,誰能說得清楚呢?也許劉鎮軍自己會苦讀詩書,變成我們高門世家的一員呢,畢竟,我們的先祖,不也都是通過軍功而出頭,福及子孫嘛。”

劉裕笑道:“這樣當然最好了,國家是天下人的國家,不僅是陛下的,也是高門世家的,同樣也是寒門百姓的,不思進取就會落伍,淘汰,奮發向上,哪怕是奴僕,莊客也會有出人頭地的機會。這纔是世間的正道。我們大晉現在內有反賊,外有胡虜,又經歷了多年的內戰,好不容易纔復國成功,正是諸位戮力同心,奮發有爲的時候,不可再象過去那樣,安逸享受,打壓有爲之士,最後爭權奪利,弄得國破家亡。真到了大晉滅亡的那天,各位今天的富貴,又豈能保持?桓玄作亂,就是一年不到的事,想必那樣的日子,沒人想再過一次吧。”

第三千一百七十三章 雕王撲擊何可阻第二百四十五章 終點線後的交談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羌分兵三路行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重歸北府一如昔第二千二百九十七章 桓振亦守漢家節第三千一百七十三章 長民欲爲徐州牧第三千九百八十九章 上浮戰法不可行第三千八百五十七章 國家存在爲人民第六百六十四章 宗之終成桓氏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雙雄聯手戰青龍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忍人不能大丈夫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幕後黑手漸浮蹤第三千八百七十章 皇后名份終落誰第三千一百六十七章 鐵面無私亦是情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二女殊途亦同歸第九百八十八章 寄奴定情慕容蘭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後秦柱石絕世語第二千零六章 易幟降桓寄奴泣第二千八百章 私放百姓迎騎先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是敵是友寄奴析第三千五百四十六章 兄弟齊心欲破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天王面前析秦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帳之中兵棋會第二千二百五十八章 將軍沉江返人間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料敵心機鬥勇智第三千一百五十二章 陣前敘舊叔嫂情第三千一百一十三章 爭功奪爵惡兆現第三千九百零八章 權力分享爲王道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昔日故人再相逢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寄奴抱娃向天泣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蒜山頂上雙雄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河中勇士側翼突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爭渡賭上魏國運第三千七百八十七章 帥臺夜論爭執起第一千零二十章 鳳凰縱兵洗長安第二千三百五十九章 巧取豪奪逼爲奴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夫妻反目兵戎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山寨京口建西府第三千零六十七章 幕後黑手呼欲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王猛之子撫軍民第二千九百九十六章 通告諸藩北伐事第二十六章 千金散去還復來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以爲你贏了第三千六百九十九章 車騎相交血戰殤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釋歸夫人攏人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夫人還價新條件第一千零五章 世間再無王妙音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奪妻之恨亦可解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分兵入城穩局勢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督戰右翼試探攻第三千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第二千四百四十章 挑明目標爭高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猛火陷阱吞匈奴第二千四百一十二章 重返江陵論江山第三千二百六十四章 我以我血換賊命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裡丘八知前路第二千五百四十二章 魏晉二強誰爲敵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前秦大軍欲回鄉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奔牛飈弩全線突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新娘夜行棄紅妝第五百三十三章 萬箭俱下江岸殤第三千八百一十章 立威之法平天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輕兵冒進五橋澤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向心突擊左右分第七十二章 秀髮換酒總是情(求推薦票和打賞)第三千零二十九章 重歸戰地意氣揚第二千三百六十一章 陰毒世家縱火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嘴上硬氣實觀望第三千九百九十三章 兵以詐力自相欺第五章 翩翩兩仙江上來第二千六百八十五章 重步出陣兩強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忠臣反賊不論心第六章 古道熱腸劉寄奴第三千八百一十四章 妻兒留守不相見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趁勝提兵下建康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寄奴以身捍中書第二千二百九十二章 殺戮幼兒桓振狂第二千八百三十三章 縱兵屠掠人皆獸第二千六百二十六章 兩軍國戰不念情第三千二百七十章 將計就計布殺陣第三千四百八十章 千夫箭指大國賊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憑弔英靈烏莊前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百戰陣上亡第三千一百六十一章 拋杆壓制弓手出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快船如飛奔火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安石辭世玄武繼第三百八十五章 種田放牧皆辛苦第二千三百三十九章 人羣之中覓陶公第三千九百九十六章 鉅艦攻略不可行第六百三十三章 伏兵盡出控場穩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勇武手足終成軍第三千二百零九章 第一世家不可讓第四百四十一章 冷血無情是慕容第七百零二章 劉裕需要壓一壓第二千七百六十二章 十問黑袍多年疑(八)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金牌在手橫着走第二百七十九章 匈奴遁逃寄奴追第二千七百一十七章 拖屍清路有所賞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龍城來使迎君歸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獨子走失劉顯急
第三千一百七十三章 雕王撲擊何可阻第二百四十五章 終點線後的交談第七百七十八章 老羌分兵三路行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重歸北府一如昔第二千二百九十七章 桓振亦守漢家節第三千一百七十三章 長民欲爲徐州牧第三千九百八十九章 上浮戰法不可行第三千八百五十七章 國家存在爲人民第六百六十四章 宗之終成桓氏人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雙雄聯手戰青龍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忍人不能大丈夫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幕後黑手漸浮蹤第三千八百七十章 皇后名份終落誰第三千一百六十七章 鐵面無私亦是情第二千五百五十章 二女殊途亦同歸第九百八十八章 寄奴定情慕容蘭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後秦柱石絕世語第二千零六章 易幟降桓寄奴泣第二千八百章 私放百姓迎騎先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是敵是友寄奴析第三千五百四十六章 兄弟齊心欲破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天王面前析秦亡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帳之中兵棋會第二千二百五十八章 將軍沉江返人間第二千六百七十五章 料敵心機鬥勇智第三千一百五十二章 陣前敘舊叔嫂情第三千一百一十三章 爭功奪爵惡兆現第三千九百零八章 權力分享爲王道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昔日故人再相逢第二千一百六十三章 寄奴抱娃向天泣第一千九百三十一章 蒜山頂上雙雄會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河中勇士側翼突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爭渡賭上魏國運第三千七百八十七章 帥臺夜論爭執起第一千零二十章 鳳凰縱兵洗長安第二千三百五十九章 巧取豪奪逼爲奴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夫妻反目兵戎見第六百六十二章 山寨京口建西府第三千零六十七章 幕後黑手呼欲出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王猛之子撫軍民第二千九百九十六章 通告諸藩北伐事第二十六章 千金散去還復來第三千一百四十五章 不要以爲你贏了第三千六百九十九章 車騎相交血戰殤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釋歸夫人攏人望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夫人還價新條件第一千零五章 世間再無王妙音第二千二百六十三章 奪妻之恨亦可解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分兵入城穩局勢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督戰右翼試探攻第三千九百二十四章 天下熙攘利來往第二千四百四十章 挑明目標爭高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猛火陷阱吞匈奴第二千四百一十二章 重返江陵論江山第三千二百六十四章 我以我血換賊命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裡丘八知前路第二千五百四十二章 魏晉二強誰爲敵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前秦大軍欲回鄉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奔牛飈弩全線突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新娘夜行棄紅妝第五百三十三章 萬箭俱下江岸殤第三千八百一十章 立威之法平天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輕兵冒進五橋澤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向心突擊左右分第七十二章 秀髮換酒總是情(求推薦票和打賞)第三千零二十九章 重歸戰地意氣揚第二千三百六十一章 陰毒世家縱火殺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嘴上硬氣實觀望第三千九百九十三章 兵以詐力自相欺第五章 翩翩兩仙江上來第二千六百八十五章 重步出陣兩強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忠臣反賊不論心第六章 古道熱腸劉寄奴第三千八百一十四章 妻兒留守不相見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趁勝提兵下建康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寄奴以身捍中書第二千二百九十二章 殺戮幼兒桓振狂第二千八百三十三章 縱兵屠掠人皆獸第二千六百二十六章 兩軍國戰不念情第三千二百七十章 將計就計布殺陣第三千四百八十章 千夫箭指大國賊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憑弔英靈烏莊前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百戰陣上亡第三千一百六十一章 拋杆壓制弓手出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快船如飛奔火龍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安石辭世玄武繼第三百八十五章 種田放牧皆辛苦第二千三百三十九章 人羣之中覓陶公第三千九百九十六章 鉅艦攻略不可行第六百三十三章 伏兵盡出控場穩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勇武手足終成軍第三千二百零九章 第一世家不可讓第四百四十一章 冷血無情是慕容第七百零二章 劉裕需要壓一壓第二千七百六十二章 十問黑袍多年疑(八)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金牌在手橫着走第二百七十九章 匈奴遁逃寄奴追第二千七百一十七章 拖屍清路有所賞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龍城來使迎君歸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獨子走失劉顯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