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百六十五章 殷週五爵變二十

劉穆之有些意外,轉而說道:“這個開國爵,你研究過嗎?大晉開國時就有授開國爵的先例了。可不是你的發明。”

劉裕微微一笑:“我爲了這個,專門研究了白虎通義呢,對於古往今來的爵位的形成,沿襲和變化過程,瞭如指掌,對於封建,開國,五等這些爵位的意義和由來,利弊也非常清楚,所以,我經過了深思熟慮後,纔有了這個成形的想法,而你,是第一個聽到我這些想法的人。”

劉穆之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那我很樂意第一個聽到你的這些想法,寄奴,你說吧。”

劉裕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爵位的由來,可以溯及上古夏商周三代,自從夏啓廢除了古代的禪讓制,變成自己的兒子繼承,開創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後,這封建諸候,就開始出現了,夏商周嚴格來說,都是披着王朝外衣的部落聯盟,自殷商開始,商王把忠於他的各個諸候部落的首領,封爲方伯,有公,候,伯子男這三等,根據其部落的大小和封地的不同,授予這三等不同的爵,是爲殷爵。”

“而周朝滅商自立後,也沿用了商朝的制度,這時候華夏大地上的諸候部落從上古時的遊牧行國,漸漸地轉爲農耕定居,其領地和地盤也漸漸地固定,所以在殷爵的三等基礎之上,變成了五等周爵,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公,候,伯,子,男這五等。而根據爵位的不同,給予的領地面積也不同。男爵之下,即不是具有諸候的身份,只能作附庸。”

“從西周到東周,八百年的時間,天下的諸候在無休止地征戰,殺伐,而周王室作爲天子,無力禁止諸候間的相攻,王權不振,就如同草原上的胡虜汗國一樣,不停地兼併和廝殺,這樣的時間持續了整整八百年,直到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廢除了原來的封建諸候制度,改爲中央集權的郡縣大一統制度,纔算是起了徹底的變化。”

劉穆之點了點頭:“說得很好,無論是夏還是商還是周,開國的天子以爲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們分封到各個地方成爲諸候,這天下就永遠是他一家一姓的,殊不知分家出去等於就是自立,即使是同姓,幾代人之後也如同陌路之人,諸姬相攻,反而是讓外姓的諸候們佔了便宜,不得不說,這套實封外地的做法,等於就是這些分封出去的地方跟天子沒了關係,這些地方的人民只聽令於自己的諸候主君,而不知天子爲何物,八百年的戰亂,就是這樣而產生的。”

劉裕正色道:“所以秦國看到了這些周朝分封的悲劇結果,就大力地抑制宗室,不搞這種五等爵實封,而是發明出了二十等爵的機制。從第一級的公士到第八級的公乘,是爲民爵,以戰場的殺敵立功或者是平時的耕作交稅爲判定的依據,這是所有的庶民甚至是奴隸都能通過自己的奮鬥而得到的爵位,升爵之後,地位有所提高,交稅的數量都會根據爵位不同而減免,分到的土地的數量也會隨着爵位的增加而增多。甚至在從軍時吃飯的伙食標準也不一樣。這是對普通百姓的巨大刺激,讓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民爵,有看得見摸得着的好處。”

“可是這些民爵,是死後身除,不能傳子傳孫。所以說從這個意義上講,庶民還是庶民,跟士人階層仍然是判若雲泥,這個距離,就是第八級的公乘和第九級的五大夫的區別,到了第九級,就是士爵,是正式的士人身份了。”

劉穆之微微一笑:“不錯,士人往往是諸候的子孫,按周禮,爵位只能由嫡子繼承,那其他非嫡長子,就只能成爲公子,公孫們,一代降一級,最後降爲普通的士人,但即使是士人,身份也遠遠高於平民百姓,不僅是從接受的教育上有區別,你說的這個爵位之上,也是反映了區別。二十等爵的制度下,第九級開始的五大夫,就是士人了,而第八級的,只是民爵,死後就回收的,子孫無法享受好處。”

劉裕點了點頭:“是的,可是這士爵,也是有高下之分,第九級的五大夫,到第十八級的大庶長,雖然是士爵,但是代降的,如果這一輩子不立功保爵,那下一代要降幾級,降着降着,就會成爲五大夫這個最低的九等士爵了,雖然比民爵還是要強些,但士人身份,也是隨時可以失去的,一旦有了罪給再降一級,那就徹底混成老農民了。”

“可是第十九級和第二十級的爵,卻是可以世襲罔替的,那就是第十九級的關內候和第二十級的列候,這兩個爵,不代降,只要王朝不滅,或者是你子孫不犯法奪爵,那就會代代傳下去。可以說,奮鬥到這兩個爵,纔算是真正地吃上了鐵飯碗,與國休慼了。”

“自秦之後,漢朝也是繼承了這個二十等爵制,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曾經的飛將軍李廣,一輩子心心念唸的也就是能封個關內候,結果他征戰一生沒撈到,反倒是他的兒子李敢隨霍去病出徵,因功得到了關內候,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諷刺。”

劉穆之微微一笑:“可是這二十等爵的制度,卻是在西漢滅亡後也隨之終止。王莽託古改制,第一個復古的就是這個周朝的五等爵制度。雖然新朝很快就滅亡了,但是東漢的光武帝即位之後,仍然是繼續了這個五等爵制不變,寄奴,你可知道這原因嗎?”

劉裕平靜地說道:“我說過,我看過那本白虎通義了,這裡面詳細地講述了上古以來的爵位變遷,就是東漢的大師班固所寫。秦漢的二十級爵制度,是對應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制度,民爵爲了刺激百姓從軍報國,而士爵則是要從這些士人之中選拔官吏,進行郡縣制的管理。這些士爵,只有爵名,沒有州郡縣名,意味着他們不會再象周朝那樣實封土地,只能是聽命於天子的官員,而不是以前裂土分疆的諸候!”

第八百九十章 一心報國卻無門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推舉譙王起義兵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南北二黑終相連第二千六百八十七章 按兵不動穩如山第六百七十章 危難之時見真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天理爲何雙雄辯第三千二百五十三章 大義滅親欲獻城第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阿壽亦知棘手事第三千八百二十八章 賜名改姓新天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由玄入經何可爲第五百六十章 勇士陷陣生死劫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爾虞我詐騙騙騙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兄妹交心別院前第二千五百八十三章 獵郎聞味知方位第三千九百五十章 誰與寄奴一條心第五章 翩翩兩仙江上來第二千零十四章 連環毒計除牢之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鬼迷心竅諫無用第九十章 王謐勸君泯恩仇第九百一十八章 瘋狂搶錢大競賽第二千四百六十九章 希樂竟爲真愛狂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希樂忍辱求攀附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護衛木甲佑全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料敵於先密道出第三百四十六章 桓玄率軍駐壽春第二千八百七十五章 離軍救妻何人替第三千五百七十三章 激將兄弟正面衝第七百六十二章 亂世仁君終有報第二千七百七十一章 龍興之地不委人第四千零八章 分庭抗禮裂大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夫人背後陰影迷第二千六百五十五章 登臺慷慨意氣揚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赦免宿敵平人心第三千五百三十九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三千一百八十一章 臨時換將震長民第二千九百五十章 脣槍舌劍話正邪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漢人天子當姓劉第三千二百九十八章 金湯鐵汁何所解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守壽春三個月第八百三十章 秦宮之夜雙幻術第三千二百七十章 將計就計布殺陣第三千九百二十一章 君無戲言令如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誑言欲見桓荊州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烈焰襲敵虎狼突第三百三十一章 力王頭銜亦可讓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前秦大軍欲回鄉第三千二百零三章 廣固城下堅石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燕軍鐵騎臨牛川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特工夫婦心相映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示範千術揭賭謎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輕重緩急有玄機第二千六百四十章 堅壁清野不可取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硫黃火攻入晉營第六百五十四章 擡價智激刁逵怒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雙姝竟是諜中諜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生墳前授秘法第三千二百三十八章 人性難控梟雄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自薦枕蓆證清白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魏主黑火焚柏肆第三千零二十七章 生死測試終過關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運屍掩埋糧入城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推舉譙王起義兵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天師羣兇意張揚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生死鬥前佳人至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國破家散深宮怨第二千七百零二章 箭雨無情壯士悲第三百六十三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三千三百零四章 長生怪物現城前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黑手分析陶公謀(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勇武手足終成軍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割地引胡爲援手第三千六百一十六章 以身爲餌誘敵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穆之建言入宮衛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朱雀高足竟是他第二千四百六十七章 毒婦自有惡漢磨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力士頂盾刺擊前第三千八百五十七章 國家存在爲人民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忍人不能大丈夫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高官厚祿亦奴僕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寄奴昂首入沙場第二千九百三十二章 屠俘京觀阻敵降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將不可因慍攻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芝蘭玉樹自生階第二千七百零三章 箭手登樓先射馬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護衛木甲佑全軍第三千九百九十二章 江陵府中亦軍議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兒女情長不可取第五十一章 世家連橫扶大晉(二)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靈前母子相問答第三千九百零三章 帝王之路阿壽知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光天化日禽獸行第三千零一十四章 詐降留得有用身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舉賢避親爲天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西燕易主棄關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小崗縱論騎兵術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英雄救美情難禁第三千八百零八章 劉毅同袍命中定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天子腳下法外地第三千九百三十五章 傷病滿營蠱作祟第二百一十四章 感情測試終得過
第八百九十章 一心報國卻無門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推舉譙王起義兵第二千五百五十九章 南北二黑終相連第二千六百八十七章 按兵不動穩如山第六百七十章 危難之時見真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天理爲何雙雄辯第三千二百五十三章 大義滅親欲獻城第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阿壽亦知棘手事第三千八百二十八章 賜名改姓新天地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由玄入經何可爲第五百六十章 勇士陷陣生死劫第一千九百四十三章 爾虞我詐騙騙騙第二千二百七十三章 兄妹交心別院前第二千五百八十三章 獵郎聞味知方位第三千九百五十章 誰與寄奴一條心第五章 翩翩兩仙江上來第二千零十四章 連環毒計除牢之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 鬼迷心竅諫無用第九十章 王謐勸君泯恩仇第九百一十八章 瘋狂搶錢大競賽第二千四百六十九章 希樂竟爲真愛狂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希樂忍辱求攀附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護衛木甲佑全軍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料敵於先密道出第三百四十六章 桓玄率軍駐壽春第二千八百七十五章 離軍救妻何人替第三千五百七十三章 激將兄弟正面衝第七百六十二章 亂世仁君終有報第二千七百七十一章 龍興之地不委人第四千零八章 分庭抗禮裂大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夫人背後陰影迷第二千六百五十五章 登臺慷慨意氣揚第二千二百四十四章 赦免宿敵平人心第三千五百三十九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三千一百八十一章 臨時換將震長民第二千九百五十章 脣槍舌劍話正邪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漢人天子當姓劉第三千二百九十八章 金湯鐵汁何所解第三百二十七章 死守壽春三個月第八百三十章 秦宮之夜雙幻術第三千二百七十章 將計就計布殺陣第三千九百二十一章 君無戲言令如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誑言欲見桓荊州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 烈焰襲敵虎狼突第三百三十一章 力王頭銜亦可讓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前秦大軍欲回鄉第三千二百零三章 廣固城下堅石基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燕軍鐵騎臨牛川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特工夫婦心相映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示範千術揭賭謎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輕重緩急有玄機第二千六百四十章 堅壁清野不可取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硫黃火攻入晉營第六百五十四章 擡價智激刁逵怒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雙姝竟是諜中諜第二百一十七章 水生墳前授秘法第三千二百三十八章 人性難控梟雄思第四百七十七章 自薦枕蓆證清白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魏主黑火焚柏肆第三千零二十七章 生死測試終過關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運屍掩埋糧入城第二千一百九十八章 推舉譙王起義兵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天師羣兇意張揚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生死鬥前佳人至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國破家散深宮怨第二千七百零二章 箭雨無情壯士悲第三百六十三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三千三百零四章 長生怪物現城前第二千三百八十一章 黑手分析陶公謀(一)第一千八百五十一章 勇武手足終成軍第二千一百九十四章 割地引胡爲援手第三千六百一十六章 以身爲餌誘敵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穆之建言入宮衛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朱雀高足竟是他第二千四百六十七章 毒婦自有惡漢磨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力士頂盾刺擊前第三千八百五十七章 國家存在爲人民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忍人不能大丈夫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高官厚祿亦奴僕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寄奴昂首入沙場第二千九百三十二章 屠俘京觀阻敵降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 將不可因慍攻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芝蘭玉樹自生階第二千七百零三章 箭手登樓先射馬第三千五百九十六章 護衛木甲佑全軍第三千九百九十二章 江陵府中亦軍議第二千一百六十二章 兒女情長不可取第五十一章 世家連橫扶大晉(二)第二千五百八十二章 靈前母子相問答第三千九百零三章 帝王之路阿壽知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 光天化日禽獸行第三千零一十四章 詐降留得有用身第二千一百七十八章 舉賢避親爲天下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西燕易主棄關中第九百五十一章 小崗縱論騎兵術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英雄救美情難禁第三千八百零八章 劉毅同袍命中定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天子腳下法外地第三千九百三十五章 傷病滿營蠱作祟第二百一十四章 感情測試終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