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八百六十五章 殷週五爵變二十

劉穆之有些意外,轉而說道:“這個開國爵,你研究過嗎?大晉開國時就有授開國爵的先例了。可不是你的發明。”

劉裕微微一笑:“我爲了這個,專門研究了白虎通義呢,對於古往今來的爵位的形成,沿襲和變化過程,瞭如指掌,對於封建,開國,五等這些爵位的意義和由來,利弊也非常清楚,所以,我經過了深思熟慮後,纔有了這個成形的想法,而你,是第一個聽到我這些想法的人。”

劉穆之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那我很樂意第一個聽到你的這些想法,寄奴,你說吧。”

劉裕深吸了一口氣,說道:“這爵位的由來,可以溯及上古夏商周三代,自從夏啓廢除了古代的禪讓制,變成自己的兒子繼承,開創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後,這封建諸候,就開始出現了,夏商周嚴格來說,都是披着王朝外衣的部落聯盟,自殷商開始,商王把忠於他的各個諸候部落的首領,封爲方伯,有公,候,伯子男這三等,根據其部落的大小和封地的不同,授予這三等不同的爵,是爲殷爵。”

“而周朝滅商自立後,也沿用了商朝的制度,這時候華夏大地上的諸候部落從上古時的遊牧行國,漸漸地轉爲農耕定居,其領地和地盤也漸漸地固定,所以在殷爵的三等基礎之上,變成了五等周爵,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公,候,伯,子,男這五等。而根據爵位的不同,給予的領地面積也不同。男爵之下,即不是具有諸候的身份,只能作附庸。”

“從西周到東周,八百年的時間,天下的諸候在無休止地征戰,殺伐,而周王室作爲天子,無力禁止諸候間的相攻,王權不振,就如同草原上的胡虜汗國一樣,不停地兼併和廝殺,這樣的時間持續了整整八百年,直到秦滅六國,一統天下,廢除了原來的封建諸候制度,改爲中央集權的郡縣大一統制度,纔算是起了徹底的變化。”

劉穆之點了點頭:“說得很好,無論是夏還是商還是周,開國的天子以爲把自己的兄弟子侄們分封到各個地方成爲諸候,這天下就永遠是他一家一姓的,殊不知分家出去等於就是自立,即使是同姓,幾代人之後也如同陌路之人,諸姬相攻,反而是讓外姓的諸候們佔了便宜,不得不說,這套實封外地的做法,等於就是這些分封出去的地方跟天子沒了關係,這些地方的人民只聽令於自己的諸候主君,而不知天子爲何物,八百年的戰亂,就是這樣而產生的。”

劉裕正色道:“所以秦國看到了這些周朝分封的悲劇結果,就大力地抑制宗室,不搞這種五等爵實封,而是發明出了二十等爵的機制。從第一級的公士到第八級的公乘,是爲民爵,以戰場的殺敵立功或者是平時的耕作交稅爲判定的依據,這是所有的庶民甚至是奴隸都能通過自己的奮鬥而得到的爵位,升爵之後,地位有所提高,交稅的數量都會根據爵位不同而減免,分到的土地的數量也會隨着爵位的增加而增多。甚至在從軍時吃飯的伙食標準也不一樣。這是對普通百姓的巨大刺激,讓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民爵,有看得見摸得着的好處。”

“可是這些民爵,是死後身除,不能傳子傳孫。所以說從這個意義上講,庶民還是庶民,跟士人階層仍然是判若雲泥,這個距離,就是第八級的公乘和第九級的五大夫的區別,到了第九級,就是士爵,是正式的士人身份了。”

劉穆之微微一笑:“不錯,士人往往是諸候的子孫,按周禮,爵位只能由嫡子繼承,那其他非嫡長子,就只能成爲公子,公孫們,一代降一級,最後降爲普通的士人,但即使是士人,身份也遠遠高於平民百姓,不僅是從接受的教育上有區別,你說的這個爵位之上,也是反映了區別。二十等爵的制度下,第九級開始的五大夫,就是士人了,而第八級的,只是民爵,死後就回收的,子孫無法享受好處。”

劉裕點了點頭:“是的,可是這士爵,也是有高下之分,第九級的五大夫,到第十八級的大庶長,雖然是士爵,但是代降的,如果這一輩子不立功保爵,那下一代要降幾級,降着降着,就會成爲五大夫這個最低的九等士爵了,雖然比民爵還是要強些,但士人身份,也是隨時可以失去的,一旦有了罪給再降一級,那就徹底混成老農民了。”

“可是第十九級和第二十級的爵,卻是可以世襲罔替的,那就是第十九級的關內候和第二十級的列候,這兩個爵,不代降,只要王朝不滅,或者是你子孫不犯法奪爵,那就會代代傳下去。可以說,奮鬥到這兩個爵,纔算是真正地吃上了鐵飯碗,與國休慼了。”

“自秦之後,漢朝也是繼承了這個二十等爵制,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曾經的飛將軍李廣,一輩子心心念唸的也就是能封個關內候,結果他征戰一生沒撈到,反倒是他的兒子李敢隨霍去病出徵,因功得到了關內候,不能不說是個巨大的諷刺。”

劉穆之微微一笑:“可是這二十等爵的制度,卻是在西漢滅亡後也隨之終止。王莽託古改制,第一個復古的就是這個周朝的五等爵制度。雖然新朝很快就滅亡了,但是東漢的光武帝即位之後,仍然是繼續了這個五等爵制不變,寄奴,你可知道這原因嗎?”

劉裕平靜地說道:“我說過,我看過那本白虎通義了,這裡面詳細地講述了上古以來的爵位變遷,就是東漢的大師班固所寫。秦漢的二十級爵制度,是對應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制度,民爵爲了刺激百姓從軍報國,而士爵則是要從這些士人之中選拔官吏,進行郡縣制的管理。這些士爵,只有爵名,沒有州郡縣名,意味着他們不會再象周朝那樣實封土地,只能是聽命於天子的官員,而不是以前裂土分疆的諸候!”

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號令天下何所恃第二千八百零一章 煙塵散處是潰軍第五百三十章 浮橋出陣架金樑(一)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虎口救駕無破綻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天作之合聯手攻第三千八百零三章 江北佃農從何來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帝王性命託忠良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氓山深處董家塢第三千一百九十六章 甲士登城殊死鬥第二千五百三十九章 司馬宗室多叛離第三千四百零九章 反殺敵將大仇報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龍城來使迎君歸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離諸胡入漢家第二千四百零六章 印度神油換葡萄第三千三百八十九章 車騎大戰驚天地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開誠佈公懟希樂第三千一百八十九章 後世科技較秘術第四千零四十五章 後手盡出大反攻第七百七十七章 陰雄城外訓子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力突擊浪擊石第三千八百三十五章 無情最是帝王業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希樂竟是黑老大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見利忘義非長遠第一百一十六章 誅除慕容保國祚第二千四百零四章 毀人事業絕人望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義正辭嚴鎮陶公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全軍押上一波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賀蘭兄弟歪心思第二千八百三十章 遙想當年從軍心(二)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言未來血巫術五百二十九章 飛石漫天襲秦營大封推感言及加更計劃第二千六百二十三章 玄武意欲聯黑袍第一百五十二章 絕色佳人常相伴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謝琰幼子報噩耗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兄妹論勢不歡散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且戰且退誘敵攻第四百八十三章 以德服人是天王二千二百零四章 殺人嫁禍無痕跡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萬鈞神弩破城牆第三千二百九十二章 城頭圍殺勇士悲第四千零二十四章 棄糧跳江加速逃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 普渡衆生無家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不奪百姓活命糧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轉身應戰四對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賀蘭兄弟歪心思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朱雀青龍亦曝光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王一怒欲南征第三千五百五十一章 生死時速單騎突第二千二百五十章 陰影兄妹再聚首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高官厚祿辦教育第六十三章 樗蒲自有別別竅第三千二百一十三章 公權不可私相授第二千六百七十一章 明月先行試敵陣第二百八十章 陣斬都顏得勝歸第二千九百六十二章 收留反賊何所益第七百四十一章 姚興萬里歸羌營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黃老之道黑袍求第四百六十章 公報私仇非英雄第三千二百二十八章 大敵當前險內訌第三千二百五十六章 黑袍鷹眼辨殺招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趁勝追擊奪幷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腳踩秦旗漢兒威第四千零八章 分庭抗禮裂大晉第三千四百八十六章 真假令牌生死分第三千四百二十章 漢軍出城不衛家第七十一章 穆之受辱求功業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昔日故人再相逢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衆軍向南寄奴北第三千九百三十一章 入粟拜爵興教育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老邪夜半總攻擊第二千零七十章 生離死別兄弟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玄學起源勸君知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魏主座前二將爭第二千九百九十九章 殺妻求帝希樂愁第六百六十七章 謝琰積怨總爆發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天子腳下法外地第二百零四章 新的朋友叫毛球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深藏黑手現迷蹤第二百八十六章 匈奴騎射掠晉陣第三千二百零七章 請將不如激將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長生怪物戰甲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獨子走失劉顯急第七百八十章 吳王妙計誘庫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陰謀背後生機現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八千妖賊入海鹽第二百六十三章 希樂爲衆謀前程第一百零四章 好漢集結誅兇頑第二千七百七十章 退後一步前功棄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中宰相氣悠揚第三千五百二十九章 敗軍殺回亦言勇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玄武教徒套路深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深藏黑手現迷蹤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妖賊登岸官長逃第二千五百六十章 百姓束手如羔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二千九百五十三章 士庶之隔終可破第四百三十八章 勸降晉營主副使第三千零四十四章 絕世尤物攝人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箭裝死誘敵策
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號令天下何所恃第二千八百零一章 煙塵散處是潰軍第五百三十章 浮橋出陣架金樑(一)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虎口救駕無破綻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天作之合聯手攻第三千八百零三章 江北佃農從何來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帝王性命託忠良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氓山深處董家塢第三千一百九十六章 甲士登城殊死鬥第二千五百三十九章 司馬宗室多叛離第三千四百零九章 反殺敵將大仇報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龍城來使迎君歸第二千八百三十六章 分離諸胡入漢家第二千四百零六章 印度神油換葡萄第三千三百八十九章 車騎大戰驚天地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開誠佈公懟希樂第三千一百八十九章 後世科技較秘術第四千零四十五章 後手盡出大反攻第七百七十七章 陰雄城外訓子對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力突擊浪擊石第三千八百三十五章 無情最是帝王業第二千一百六十七章 希樂竟是黑老大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見利忘義非長遠第一百一十六章 誅除慕容保國祚第二千四百零四章 毀人事業絕人望第二千四百三十三章 義正辭嚴鎮陶公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全軍押上一波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賀蘭兄弟歪心思第二千八百三十章 遙想當年從軍心(二)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預言未來血巫術五百二十九章 飛石漫天襲秦營大封推感言及加更計劃第二千六百二十三章 玄武意欲聯黑袍第一百五十二章 絕色佳人常相伴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謝琰幼子報噩耗第三千一百二十三章 兄妹論勢不歡散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且戰且退誘敵攻第四百八十三章 以德服人是天王二千二百零四章 殺人嫁禍無痕跡第三千一百六十二章 萬鈞神弩破城牆第三千二百九十二章 城頭圍殺勇士悲第四千零二十四章 棄糧跳江加速逃第二千九百七十七章 普渡衆生無家國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不奪百姓活命糧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轉身應戰四對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賀蘭兄弟歪心思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朱雀青龍亦曝光第三百一十三章 天王一怒欲南征第三千五百五十一章 生死時速單騎突第二千二百五十章 陰影兄妹再聚首第二千五百三十六章 高官厚祿辦教育第六十三章 樗蒲自有別別竅第三千二百一十三章 公權不可私相授第二千六百七十一章 明月先行試敵陣第二百八十章 陣斬都顏得勝歸第二千九百六十二章 收留反賊何所益第七百四十一章 姚興萬里歸羌營第二千三百七十五章 黃老之道黑袍求第四百六十章 公報私仇非英雄第三千二百二十八章 大敵當前險內訌第三千二百五十六章 黑袍鷹眼辨殺招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趁勝追擊奪幷州第五百九十七章 腳踩秦旗漢兒威第四千零八章 分庭抗禮裂大晉第三千四百八十六章 真假令牌生死分第三千四百二十章 漢軍出城不衛家第七十一章 穆之受辱求功業第二千二百一十二章 昔日故人再相逢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衆軍向南寄奴北第三千九百三十一章 入粟拜爵興教育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老邪夜半總攻擊第二千零七十章 生離死別兄弟情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玄學起源勸君知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魏主座前二將爭第二千九百九十九章 殺妻求帝希樂愁第六百六十七章 謝琰積怨總爆發第二千一百六十六章 天子腳下法外地第二百零四章 新的朋友叫毛球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深藏黑手現迷蹤第二百八十六章 匈奴騎射掠晉陣第三千二百零七章 請將不如激將法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長生怪物戰甲騎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獨子走失劉顯急第七百八十章 吳王妙計誘庫仁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陰謀背後生機現第一千八百九十二章 八千妖賊入海鹽第二百六十三章 希樂爲衆謀前程第一百零四章 好漢集結誅兇頑第二千七百七十章 退後一步前功棄第三百二十五章 山中宰相氣悠揚第三千五百二十九章 敗軍殺回亦言勇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玄武教徒套路深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深藏黑手現迷蹤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妖賊登岸官長逃第二千五百六十章 百姓束手如羔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二千九百五十三章 士庶之隔終可破第四百三十八章 勸降晉營主副使第三千零四十四章 絕世尤物攝人心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箭裝死誘敵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