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力挽天傾(九)

“河中醫學院?”王笉微微一怔,沉吟道:“正陽兄可是對軍中檢校病兒官有所不滿?”

檢校病兒官,是唐時設置軍醫的正式官名,在唐初名將李靖的《李衛公兵法》中曾有提及,因此李曜一提要建一所河中醫學院,王笉因李曜身爲節帥,所慮者泰半爲軍中之事,是以立刻想到,是不是開山軍中的檢校病兒官們讓李曜不滿意,於是有此一問。

誰料李曜聽完,眉頭就慢慢皺了起來,沉吟片刻,道:“不瞞燕然,某並非對檢校病兒官們具體哪一位不滿,而是覺得,我大唐的軍醫制度,甚至包括培養軍醫的制度……皆待完善。”

王笉微微一怔,便聽李曜繼續道:“只是,某也知曉,任何一種制度的形成,都必然有其軌跡,若是不知前事,亂改一氣,或許目的是好的,但卻很可能因考慮不夠全面,最終事敗。某對歷代軍醫制度不甚瞭解,是以目前也只有個大概想法,斷不能即刻施行,王相公與燕然出身王氏名門,家學淵源,不知可有良策教我?”

王摶看了王笉一眼,又看李曜面色嚴肅,不似玩笑,想了想,點頭道:“某自幼讀書,立志從政,是以若論醫道,只是略有涉獵,未得家中真傳,不過嫣……燕然卻是自小從吾兄學醫,前些年關中戰亂,多出疫情之時,還曾與其父一道走訪民間、懸壺濟世,此事還當由她與蒲帥說起。”

李曜便望向王笉。

王笉卻未立刻答話,反而思索了一會兒,才問:“方纔兄長是說,你真正不滿的,是我大唐軍醫制度?”

李曜點頭。

王笉沉吟道:“兄長方纔提到,一個制度的發展必有其軌跡,卻不知兄長對軍醫制度的發展軌跡,究竟有多少了解?”

李曜苦笑道:“某隻知曉,《六韜》中曾言:軍中應有‘方士二人,立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這是否可以認爲,商周時期,便有方士主持軍中之醫藥……莫非那時節我中華便有軍醫之職?”

王笉聞言啞然失笑,搖頭道:“這卻不然,商周時期,軍中或許有隨軍巫師,那時節巫者以神術爲藥,也許可算得上隨軍巫醫,但其與後來的軍中醫師,未必一樣。再者,《六韜》雖託言姜太公所著,實則成書戰國之末,實不可爲憑。”

李曜見自己這方面委實水平有限,不免尷尬一笑,拱手道:“還請燕然指點。”

王笉客氣兩句,便道:“某聞齊景公之將軍司馬穰苴,對士卒‘次舍並竈飲食,問疾醫藥。身自拊循之,悉取將軍之資糧享士疾,身與士卒平分糧食,最比其贏弱者,三日而後勒:兵病者皆求行,爭奮出爲之赴戰’。他所著《司馬法》中曾說:‘敵若傷之,醫藥歸之’,可見當時部隊中已設有掌管醫藥的人員。《墨子》也說:‘舉巫醫,卜有所,長具藥,宮養之,及有方技者,若工第之。’此處所謂‘長具藥’,我意乃是‘醫之長掌具藥備用’。有鑑於此,某以爲最早的軍醫的確是由巫醫和方士擔任,但其出現時期,只能定在春秋戰國之時。”

李曜“哦”了一聲,道:“原來如此。”

王笉點點頭,又接着說了軍醫制度在秦漢時期的一些發展,然後轉到醫術上,道:“秦漢時代,由於鐵兵器逐漸精良,金創折瘍成爲戰時常見傷害,止血包紮法隨之有所發展。漢時普遍使用地黃治內出血和接續斷骨,《本草拾遺》記載漢高祖劉邦曾用‘斫合子’以治墮傷和內出血。《神農本草經》則記載了王不留行、續斷、澤蘭、地榆、扁青等二十餘種藥名。用於傷科內服或外敷,可見當時傷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又如《治百病方》已用藥物功能命名爲方,其處方目的不限於止血止痛,還有消散潰膿,生肌收口的功效,開拓了此後理氣活血化瘀的治傷理論。醫聖張仲景在此基礎上發展了理氣、活血、化瘀的治療法則,建立了既對症用藥(止血止痛),又審因論治(活血化瘀)的配方原則。正陽兄若爲軍旅需求而欲設立河中醫學院,這些方面,當屬要務。”

李曜連忙應了,將王笉的話牢牢記住,便又聽她繼續道:“而後魏晉南北朝時,事關軍醫之記載,便漸漸多了,太醫校尉、太醫司馬、金瘡醫和折傷醫等,不絕於史。帝王及將帥出征,也多派遣太醫,或有侍醫跟隨。”

李曜聽到這,忽然想起當初看武俠小說時,經常有內傷外傷之說,又想到若以憨娃兒那般,用鈍器將人打傷,在古時莫非便是無藥可救了。

他向王笉問起,王笉回憶了一下當初在潞州時憨娃兒對敵的手段,搖搖頭道:“若是朱押衙那般神力,但凡打中,怕是神仙也難救,不過若說尋常鈍器所傷,倒也是有救治辦法的。”

李曜沒料到古代不會“開刀手術”竟然能治“內傷”,不禁驚訝,連忙問起。

王笉便微微笑道:“譬如《外臺秘要》卷二十‘金瘡禁忌序’中,便引葛稚川(葛洪)之說:‘凡金瘡出血,其人若渴,當忍之。常用乾食並肥脂之物以止渴,慎勿鹹食,若多飲粥葷,則血溢出殺人,不可救也。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陰陽,行動作勞。勿多食酸鹹,飲食酒、熱羹臛輩,皆使瘡腫痛發,甚者即死’。”

李曜心中點頭,因爲這個他能理解,現代對創傷休克及出血性休克的處理,仍然採取這些措施。

王笉見他點頭,才又繼續道:“不過,凡金瘡,傷天囟、眉角、腦戶、臂裡跳脈(肱動脈)、髀內陰股(股動脈)、兩乳上下、心、鳩尾,小腸及五藏之腑輸(位於胸背,去脊柱三橫指)皆是死處,不可療也。”

李曜長長地“哦”了一聲,暗道:“這倒也是,顱腦損傷、肱或股大動脈出血不止,又或內臟破裂,肋骨骨折所致的氣血胸等證候,就算對現代醫學來說也是嚴重的戰傷,古人直接表示‘不可療’也是情有可原,可惜我對醫學全然外行,不然真要給中醫在華佗之後再次引入外科手術式的解剖手段纔好。”

想到外科手術,他又想起一個非常常見的傷勢,忙問:“那若是箭傷,甚或帶毒的箭傷,卻當如何?”

王笉道:“療毒須得對症,這卻一時難以說清。不過若只說箭傷,譬如被有射網的毒箭所傷,可用蘭子散解金毒。如箭在肉中不出,可用半夏和白蘞下篩,以酒服。如此則淺者十日出,深者二十日,終不住肉中。”

兩人又你問我答地談了許久,南北朝往後便是隋唐,李曜來唐已有數載,唐時的軍醫制度倒是有所瞭解。唐初所設的天策上將府,其主持醫藥事務的官員爲功曹參軍,爲中央最高軍事機構中的一個單位。當時在地方政府中也設有此類官員。如在京兆、河南太守牧、都督及刺史屬下、也有功曹、司曹等兼管醫藥行政。唐太醫署及地方醫學也擔任部隊的醫療工作,這一制度爲歷代所繼承。唐代地方部隊多屬於折衝府,全國共643府。而在折衝府中僅有太醫、藥童、鍼灸、禁咒諸生共211員,平均三府纔有一個醫務工作者。所以必須藉助於醫學中的博士、教授和醫生等來爲部隊擔任醫療工作。

也正是因爲如此,王笉之父王博士當日雖然地位甚高,仍是堅持“醫術爲仁術,天心是我心”,多次親下地方,救治傷兵、百姓。

李曜與王笉這一番談話,對唐時的醫學現狀瞭解加深了許多,對王笉的醫術水平更是信心十足,當下按捺不住心中激動,下意識露出了現代人的交往習慣,一下抓住王笉的雙手,用力握了握,口中道:“燕然助我!我這河中醫學院之院主舍你其誰!”

王笉不知是被他的話驚到,還是被他這番舉動驚到,一時嚇得呆了,不僅忘了答話,竟也忘了抽手。

王摶也是一愣,繼而窺見侄女窘狀,心中雖然好笑,仍是忙不迭咳了一聲,張口欲言。

誰料偏偏便是此刻,門外管家忽然匆匆小跑而來,口中喊道:“令公!淮南弘農郡王特遣使者,來賀令公!”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八)第149章 雲州之行(一)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十)第026章 擔憂蝴蝶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六)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101章 攻守夜襲(中)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171章 虛驚一場第163章 接連失利(五)第190章 欲往何處?第146章 孤意已決党項族拓跋部的發展第017章 吾計售矣第163章 接連失利(五)第206章 淮揚風雲(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一)第207章 邢洺之亂(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六)第213章 王業之基(九)第159章 接連失利(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067章 王妃密函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037章 回到代州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六)第035章 初見存孝第207章 邢洺之亂(五)第207章 邢洺之亂(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三)第024章 馮霸之死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209章 出鎮河中(三十)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三)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041章 嫂嫂誘惑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四)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八)第212章 秦王變法(一)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078章 飛騰初成第092章 神木來使第040章 怒闖香閨第155章 萬家生佛(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九)第090章 神木定計第043章 再生一計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八)第032章 深林遇虎第091章 釣魚軍使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一)第050章 割發斷恩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六)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106章 勝負已分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四)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030章 殺出重圍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八)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第168章 洺州刺史(四)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104章 如何是好第139章 孤女有依(中)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216章 再續盛唐(四)第005章 今非昔比第175章 規劃未來(補全)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四)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008章 火上澆油第133章 蓋寓試探第211章 掌控四鎮(四)第119章 兵從敵來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八)第149章 雲州之行(一)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十)第026章 擔憂蝴蝶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六)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179章 知己知彼(上)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101章 攻守夜襲(中)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171章 虛驚一場第163章 接連失利(五)第190章 欲往何處?第146章 孤意已決党項族拓跋部的發展第017章 吾計售矣第163章 接連失利(五)第206章 淮揚風雲(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一)第207章 邢洺之亂(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六)第213章 王業之基(九)第159章 接連失利(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067章 王妃密函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037章 回到代州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六)第035章 初見存孝第207章 邢洺之亂(五)第207章 邢洺之亂(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三)第024章 馮霸之死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209章 出鎮河中(三十)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第213章 王業之基(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五)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三)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041章 嫂嫂誘惑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四)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八)第212章 秦王變法(一)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078章 飛騰初成第092章 神木來使第040章 怒闖香閨第155章 萬家生佛(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七)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九)第090章 神木定計第043章 再生一計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八)第032章 深林遇虎第091章 釣魚軍使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211章 掌控四鎮(一)第050章 割發斷恩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六)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106章 勝負已分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四)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030章 殺出重圍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八)第207章 邢洺之亂(三)第168章 洺州刺史(四)第009章 神兵初成第104章 如何是好第139章 孤女有依(中)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216章 再續盛唐(四)第005章 今非昔比第175章 規劃未來(補全)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四)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008章 火上澆油第133章 蓋寓試探第211章 掌控四鎮(四)第119章 兵從敵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