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姬昌身死,姬發反商

這天,在朝歌城外,帝辛與一干大臣一早就來到了城外,前來迎接聞仲歸朝。半個時辰之後,帝辛與大臣們便已經看到了浩浩蕩蕩的大軍開始往朝歌的方向而來。

大軍是由聞仲帶頭,當聞仲見到帝辛帶領着大臣來城外迎接的時候,心裡一驚,要知道,這種待遇只有帝王御駕親征的時候,大臣們來做的,沒有想到,今天,帝辛居然親自前來城外迎接。

聞仲從坐騎上面下來,然後來到帝辛面前,跪下說道:“聞仲拜見大王。”

帝辛直接把聞仲扶起來,說道:“太師快快請起,太師一路舟車勞頓,爲大商在邊境堅持十載,朕非常感動,今日特地帶領百官前來城外迎接,今日乃是太師爲主角。”

聞仲聽到帝辛的話後心下感動異常,說道:“大王言重了,爲大商戰鬥乃是我等之本分,萬萬不敢讓大王如此啊。”

帝辛也不矯情,對着聞仲說道:“太師請,朕已經爲太師在王宮準備好慶功宴了。”

“大王先請。”聞仲客氣的說道。

帝辛與百官坐上馬車,聞仲則是坐上自己的墨麒麟,然後帶領着大軍就往朝歌的方向而去,聞仲在帝辛身旁陪伴着,而當聞仲進入朝歌之後就有些驚訝了,十年沒有回到朝歌,聞仲發現朝歌已經大變樣了,這裡的人們不再是以前那種單衣裹身,大部分都衣着得體,很多人甚至都穿上絲綢了。

聞仲心裡非常吃驚,暗暗說道:“先王果然沒有看錯人,大王登基這十年以來,朝歌的變化真是太大了。”

聞仲對着帝辛說道:“大王,沒想到聞仲十年沒有回到朝歌,這朝歌變化竟如此之大。”

帝辛聞言,笑着說道:“這一切都是先生的功勞,朕在先生那裡學到了非常多的治國之道,然後把這些給實施出來罷了,如今見到朝歌如此模樣,朕也非常欣慰啊。”

聽到帝辛的話後,聞仲微微動容,帝辛口中的先生聞仲當然知道是誰,而又想到,大商現在有了逍遙聖人的存在,當真是萬無一失啊。

大部隊來到王宮之後,帝辛便開始爲聞仲接風,並且慶功,由於狄戎的首領已經被殺死,但聞仲卻帶回來了二十萬人的奴隸,可謂是大勝,今後將永不再爲狄戎侵犯邊境而煩心了,可以說可喜可賀了。

帝辛接着就開始封賞將領,跟隨聞仲的將領們全部都加官進爵,而聞仲也被賞賜不少,但聞仲卻拒絕了,理由是聞仲此時的職位已經升到最高,而一些金銀之物對於聞仲來說也只是夠用就行,所以,就不想爲國家增加開支了。

帝辛聽到聞仲的話後心裡對其更加尊重了,就同意了他的要求,但卻賞賜了他一些董狄戎奴隸以及戰馬。這些聞仲也沒有在推辭,畢竟推辭多了反而不美。

接着,帝辛與大臣們就開始了開懷暢飲。

第二天,聞仲親自來到仙人閣,而李煜也見了他,聞仲見到李煜之後立刻就跪倒在地,說道:“聞仲見過逍遙聖人,多謝逍遙聖人出手幫助聞仲消滅狄戎。”

李煜說:“起來吧,不過是舉手之勞,但既然你來了,我想帝辛也就安心了,本座無法幫助大商太多,剩下的還是需要你們來親自操控了。”

聞仲聞言立刻說道:“是,多謝聖人叮囑。”接着,李煜就讓聞仲與自己喝酒,同時也聽聞仲說這十年在狄戎那裡遇到的蹊蹺事情,雖然李煜通過李斯的彙報,已經知道狄戎確有西方教的幫助,但經過聞仲的介紹之後,李煜發現,事情遠沒有那麼簡單,很可能北方的一些諸侯也已經被西方教攻陷了,所以,李煜也感覺有必要去見一見通天了。

當天晚上,深夜,帝辛便召集聞仲來到王宮,而一同到來的還有商容,比干,黃滾,梅伯,趙啓。當天快要放亮的時候,衆人才離去。

而此時,身在西岐的姬昌卻有了大麻煩了,原來,姬昌在回到西岐之後,本來身體並不好,但後來有了姜子牙的幫助,讓姬昌的身體有些緩和,但這可急壞了姬發了,不是說姬發有多擔心姬昌的身體,恰恰相反,姬發正盼望着姬昌能早點死去,這樣他就可以繼承大權了,如今,最大的威脅,伯邑考,已經身死,而姬發之前又曾經監國,體會過權利的好處,所以,姬發就開始動起歪心思了。

終於,姬發等到了機會,一天,姬昌突然偶感風寒,開始臥牀不起,姬發見到姬昌的樣子後立刻裝作大驚,然後每天親自給姬昌喂藥,這讓一些大臣們紛紛感覺姬發乃是大孝子。

但其實姬發餵給姬昌的藥是他動過手腳的,這就致使姬昌的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有些感覺愈演愈烈的徵兆。而奇怪的是,這一切都沒有人進行過懷疑,而姬昌也下令讓人封鎖消息。

這天,姬發感覺姬昌已經處於彌留之際,於是決定下一把猛藥,讓姬昌歸天。

晚上,姬發端着藥來到了姬昌的身邊,此時的姬昌正在休息,姬發來到他身邊之後就輕聲說道:“父王,該吃藥了。”姬發說着話的時候,拿着藥碗的手都有些微微顫抖,心想,只要父王吃下這碗藥,那整個西岐就只有他說了算了。

姬昌這時候微微睜開眼睛,看了一眼姬發,然後說道:“餵給我吃吧。”

姬發聽到姬昌的話後連忙上前,然後把要給吃了下去,當姬昌吃完藥之後就看到了姬發臉上有些控制不住的笑意。姬昌嘆了一口氣說:“發兒,你還是沒有沉住氣啊,要想正式成爲西岐之主,就算爲父把這毒藥喝下去之後,也要做到不動聲色才行。”

哐啷一聲,

姬發手裡的藥碗摔碎在地上,然後震驚的看着姬昌,說道:“父王,原來這一切你早就知道了!”

姬昌沒有回答他的話,而是對着門口說道:“丞相,進來吧。”這時候,姜子牙從外邊走進來,然後把門給關好,對着姬昌說道:“姜尚拜見侯爺。”

姬發見到姜子牙之後就知道自己的計劃失敗了,直接癱坐在地上。姬昌見到姬發的樣子之後就呵斥道:“你這個樣子成何體統!哪有身爲一國之主的威嚴!咳咳咳~~”姬昌在說完之後就開始咳嗽起來,然後嘴角微微流血。

姬發見到姬昌的樣子之後就有些吃驚,姬昌的樣子分明是中毒很深的結果啊,難道有什麼變故不成。

姬昌艱難的對姬發說道:“其實你從一開始給爲父吃毒藥的時候,爲父就已經知道了,但爲父卻沒有拆穿你,而是把毒藥吃了下去,就連剛剛的毒藥爲父也是真實的吃了進去,爲父知道自己老邁,無法再帶領西岐走向更廣大的天空,既然你有這讓的心思,而且治國能力也不錯,爲父何不成全與你?”其實姬發的毒藥姜子牙就能解了,但姬昌卻沒有這樣做,而是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姬發還是很適合做一國之君的,姬昌知道自己礙着兒子的路了,所以,就主動退出。

姬發聽到父親的話後立刻就驚訝了,直接跪在地上,眼中含淚的喊道:“父王,你知道這一切,爲什麼還不阻止兒臣?”

“因爲爲父知道自己已經擋了你的路了,所以,決定給你施展的空間,而且爲父也知道自己的身體,就算你不這樣做,爲父也活不長久了。”姬昌感慨的說道。

姬昌緩了一下身體,然後對着姬發說道:“姬發我兒,在爲父臨死之前,爲父要求你答應一件事情。”

姬發立刻說道:“父王請說。”姬昌說。丞相與我西岐乃是救星,西岐之未來,全仰仗丞相之手,我兒,我要你答應爲父,現在拜姜子牙爲尚父。”

姬發那裡還敢違背姬昌,而且姜子牙也確實是大才之人,姬發知道自己的父親在算卦之學上面有多高的造詣。當下便對着姜子牙跪下說道:“姬發見過尚父。”

姜子牙連忙把姬發扶起來說道:“殿下不用,今後姜子牙定會幫助殿下壯大西岐,讓周國接替大商,成爲第三個大一統王朝。”

姬昌聽到姜子牙的保證之後,就笑着說道:“好,有了丞相的幫助,發兒今後將無憂了。”姬昌越說越是音小,最終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第二天,姬發便告知全國,姬昌因爲被帝辛囚禁於朝歌七年,已經油盡燈枯,如今終於堅持不住,駕崩了。一時間,整個西岐沉浸在一片傷心之中,而姜子牙這時候也拿出了姬昌的遺詔,稱姬昌在彌留之際寫下遺詔,讓二子姬發繼位,成爲新的西伯侯。

因爲有了姜子牙的擔保,所以,姬發很順利的就接過了西岐的大權,之後姬發便下令,要對姬昌進行風光大葬,並且所有子孫都將爲父親守孝三年。

而沒過幾天,消息就傳到了朝歌,帝辛直接下令,召集聞仲,商容,比干,還有兩位上大夫,前來仙壽宮。

當衆人見到帝辛之後,帝辛直奔主題的說道:“據最新傳來的消息,西伯侯姬昌已經身死,姬昌二子姬發繼位。”

當帝辛說完之後,在場的大臣全都眯了一下眼睛,本來他們以爲姬昌沒有意外的會讓伯邑考以爲,但意外太多了。伯邑考已經身死,現在姬發卻成了大商的隱患了。

帝辛說道:“現在,姬發正在爲姬昌守孝,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三年之後,就是姬發反商的時刻了。”

聞仲這時候說道:“不如我們現在就派兵攻打西岐,把西岐給滅了。”

“不可,如果攻打西岐,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到時候恐難能服衆,大王的名聲也會被牽連。”商容這時候說道。

比干這時候說道-:“首相說的有理,師出無名,但西岐不可不防,大王還請派兵前去距離西岐最近的三山關,隨時預防西岐。”

帝辛感覺比干說的有理,於是說道:“皇叔說的不錯,就按皇叔的辦法去做,一切靜觀其變,我到要看看,他姬發會有什麼理由來反大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十七章 天鬥皇家學院團隊聚齊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地盤第二百五十五章 與天使神的談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二十章 金羽還寶,教訓碧霄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三與日月星的關係第五十九章 迴天斗城第二百七十章 總攻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剿滅(二)第一百零九章 史萊克八怪(二)第一百零六章 見唐三,小舞第二百零二章 大明二明加入逍遙山莊第三百一十五章 鴻鈞分寶,合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千道流的書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蟠桃會,封神初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李煜傳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功千仞雪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年後第三十六章 火風尾羽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二宵到來,欲擺九曲黃河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三初臨逍遙山莊(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陸壓出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總決賽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戰!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陸壓送趙公明上榜第三百六十二章 軒轅出世第二百章 拯救小舞第一百零二章 兩年後第二十一章 救治李青鸞第三百零九章 紫霄宮聽道,分次排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年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七章 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對周天星斗大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寂滅輪迴,天道補全(結束前奏)第三百五十七章 今後只有人族伏羲第八十五章 李軒的武魂第二百一十八章 屠殺第七十三章 十年第二章 重生斗羅大陸第三百八十一章 唐三出發第三百九十四章 哪吒鬧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光明斗羅初戰(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羅教出第二百三十六章 結束行動—執行結束第五十五章 新的決戰(二)第十四章 吸收魂環.放棄魂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燃燈戰孔宣第二百二十四章 事件發酵第九十三章 唐三初識魂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劫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年第五十一章 三年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三與日月星的關係第九十六章 千仞雪甦醒第八十章 突破瓶頸,劇情開始第八十五章 李軒的武魂第三百五十章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二)第二百零五章 開始戰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綁架千仞雪第四百三十一章 誅仙劍陣出第七十七章 招待,處置俘虜第二百七十章 總攻第二百零五章 開始戰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拜訪千道流第四百五十二章 帝辛御駕親征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聖聯合破誅仙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提破金身,蓬萊島弟子現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三與日月星的關係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三分發仙品草藥第一百九十七章 消滅第二十八章 李青鸞的表白第三十七章 天價拍賣第五十一章 三年後第七十六章 對戰結束第三十九章 家中瑣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掃除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闖武魂殿第三十九章 家中瑣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戰趙無極,唐三昏迷(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與天使神的談判第三百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零九章 紫霄宮聽道,分次排位第四百三十一章 誅仙劍陣出第二百零二章 大明二明加入逍遙山莊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三迴歸第三百六十二章 軒轅出世第三百七十三章 鴻鈞邀徒,議封神第三百九十七章 伯邑考身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結束行動—執行中第七十一 章 再見李青鸞,彭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昊天宗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年第三十三章 獲取魂環第一百二十九章 千仞雪眼中的逍遙山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使重臨武魂殿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軒戰唐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伯邑考來朝
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十七章 天鬥皇家學院團隊聚齊第二百四十八章 搶地盤第二百五十五章 與天使神的談判第一百六十九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二十章 金羽還寶,教訓碧霄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三與日月星的關係第五十九章 迴天斗城第二百七十章 總攻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剿滅(二)第一百零九章 史萊克八怪(二)第一百零六章 見唐三,小舞第二百零二章 大明二明加入逍遙山莊第三百一十五章 鴻鈞分寶,合道第一百三十二章 千道流的書信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蟠桃會,封神初始第二百六十六章 李煜傳功第一百三十三章 傳功千仞雪第二百五十一章 兩年後第三十六章 火風尾羽第二百二十九章 指路第四百二十二章 二宵到來,欲擺九曲黃河第一百五十七章 唐三初臨逍遙山莊(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陸壓出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總決賽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戰!戰!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陸壓送趙公明上榜第三百六十二章 軒轅出世第二百章 拯救小舞第一百零二章 兩年後第二十一章 救治李青鸞第三百零九章 紫霄宮聽道,分次排位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年的變化第三百三十七章 十二都天神煞大陣對周天星斗大陣第四百六十五章 寂滅輪迴,天道補全(結束前奏)第三百五十七章 今後只有人族伏羲第八十五章 李軒的武魂第二百一十八章 屠殺第七十三章 十年第二章 重生斗羅大陸第三百八十一章 唐三出發第三百九十四章 哪吒鬧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光明斗羅初戰(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修羅教出第二百三十六章 結束行動—執行結束第五十五章 新的決戰(二)第十四章 吸收魂環.放棄魂骨第四百四十一章 燃燈戰孔宣第二百二十四章 事件發酵第九十三章 唐三初識魂器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劫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年第五十一章 三年後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三與日月星的關係第九十六章 千仞雪甦醒第八十章 突破瓶頸,劇情開始第八十五章 李軒的武魂第三百五十章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二)第二百零五章 開始戰鬥第一百二十六章 綁架千仞雪第四百三十一章 誅仙劍陣出第七十七章 招待,處置俘虜第二百七十章 總攻第二百零五章 開始戰鬥第一百二十五章 拜訪千道流第四百五十二章 帝辛御駕親征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聖聯合破誅仙第四百四十五章 準提破金身,蓬萊島弟子現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唐三與日月星的關係第一百四十一章 唐三分發仙品草藥第一百九十七章 消滅第二十八章 李青鸞的表白第三十七章 天價拍賣第五十一章 三年後第七十六章 對戰結束第三十九章 家中瑣事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掃除第一百三十一章 獨闖武魂殿第三十九章 家中瑣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戰趙無極,唐三昏迷(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與天使神的談判第三百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零九章 紫霄宮聽道,分次排位第四百三十一章 誅仙劍陣出第二百零二章 大明二明加入逍遙山莊第一百三十八章 唐三迴歸第三百六十二章 軒轅出世第三百七十三章 鴻鈞邀徒,議封神第三百九十七章 伯邑考身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結束行動—執行中第七十一 章 再見李青鸞,彭真第一百一十八章 昊天宗第一百四十五章 兩年第三十三章 獲取魂環第一百二十九章 千仞雪眼中的逍遙山莊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使重臨武魂殿第二百八十七章 李軒戰唐三第三百九十六章 伯邑考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