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加速(求收藏~)

山/東,兗/州。

魯王朱壽鋐看着眼前偌大的魯王府,神色平靜,心裡卻頗爲感慨。

這魯王府還掛在他的名下,可他被圈禁在京城,這魯王府裡裡外外也都是東廠的人,現在,看着魯王府裡的東廠番子66續續撤出來,臉上也出現了一點點笑意。

朱以海站在他身後,神情也頗爲激動,道:“父王,咱們這回算是揚眉吐氣了。”

現在整個大明的藩王,要麼被殺,要麼就是圈禁在京城,出頭的也就是平王,靖王,他們魯王算是第三個!

朱壽鋐也是聰明人,他能明白,大權在握的皇帝,已經不用再顧忌什麼,是該拉攏有用之人的時候了。這個時候,誰能做的好,誰就能在新朝光芒萬丈!

朱壽鋐揹着手,道:“事情做的怎麼樣了?”

朱以海連忙道:“父王,我已經去找過東廠,巡撫衙門,總督衙門了,該有的東西都差不多了,只要找準機會,就能動手!”

朱壽鋐目中彷彿一座高山在轟然倒塌,大步向王府裡面走去,道:“寫奏本去京城,請皇上動手吧。”

“是!”朱以海大聲道。走進了久違的魯王府,他的心情也跟着激動起來。

不到一天時間,自京城的調令就到了濟/南府,布政使,按察使全都被叫進京述職,又不過一天,幾個府的知府也全都被調進了京。

一時間,偌大的山/東頭頭腦腦,地頭蛇全都離開了山/東。

濟/南府。

魯王朱壽鋐,巡撫李精白,總督閻鳴泰在座,三人現在是山/東最有權勢的三人了。

李精白也是魏忠賢的人,他看着魯王笑道“王爺,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閻鳴泰負責的是全省軍務,對於政務,他不能多插嘴,對着魯王道:“王爺,盧總兵去登/州見袁大人,暫時返回不了,不過有信使來,龍驤軍會鼎力支持王爺的。”

朱壽鋐放下手裡的茶杯,大馬金刀的坐在那,道:“二位大人,根據皇上的意思,也參考了江/蘇的制劃,本王決定,先將布政司,按察司合併,然後補齊左右參政,參議,重新架構,同時甄選各府知府……”

李精白這陣子也在研究江/蘇的新體制,從魯王的話裡他就明白,這就是仿照江/蘇改制了。

山/東不同於江/蘇,沒有太大的阻力,只要他們幾人齊心協力,足以壓制反彈聲,只要有足夠的時間,他們就能慢慢的消化這次改制的反對聲,理順政務。

不過,改制改的是官位,其中的利益太大,不論是李精白還是閻鳴泰,亦或者魯王,都難免要明爭暗鬥一番了。

御書房,朱栩拿着劉化送來的奏本,面露冷色。

劉化奏報,建奴的騎兵離古北口不過二十里,似乎有破關的意向。

孫承宗,申用懋,孫傳庭都站在不遠處,神情凜凜。

孫承宗道:“皇上,建奴野心勃勃,這次大敗林丹汗,蒙/古怕是沒有能力再抗衡,以建奴以往的作爲,怕是會通過各種盟約,聯姻的方式拉攏,控制各部,他們的力量會壯大到過以往,需認真應對。”

申用懋也贊同,擡手道:“皇上,錦/州,寧/遠都固若金湯,臣擔心建奴會繞過兩城,直接入侵山/海/關。”

孫傳庭卻不同意,道:“皇上,山/海/關不是那麼容易攻破,臣倒是擔心建奴此番出現在古/北/口,是另有目的。”

朱栩放下奏本,看了三人一眼,心裡讚歎。

果然,很多事情都變了,歷史上,後金突破喜峰口,大明朝廷措手不及,京城差點都被攻破,而現在,已經有人可以預料到了。

朱栩笑了笑,道:“嗯,跟朕猜測的差不多,兵部先做好預案,朕會命錦衣衛那邊仔細探查,有結果,再做詳細的安排。”

孫承宗等人最高興的,倒不是皇帝多麼雄才大略,而是能夠聽得進臣子之言,辨得清哪些該贊同,哪些要拒絕。

三人應了一聲,出了景陽宮,便向着參謀部走去。北方重鎮不少,可漏洞也太多,他們需要細緻的調查,做好足夠的推演。

朱栩送走了三人,又看着劉化的這道奏本,神色沉吟。

黃太吉不是簡單的人,他這麼做,是故意的,還是另有企圖?真的會如歷史上一樣,再次突破喜峰口?

朱栩拍打着這道奏本,沉思良久,擡頭看向曹化淳道“傳旨給遼東,想盡辦法探查,朕倒是要看看,黃太吉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曹化淳知道,遼東一直是朱栩的心病,應道:“遵旨。”

剛要走,朱栩又道:“再傳旨給趙率教,讓他領着騎兵北上,再讓滿桂的騎兵移師昌/平。”

曹化淳看了朱栩一眼,道“遵旨。”

朱栩說完這些,還是不安心,又道“再傳旨給四/川,宣秦良玉進京!”

曹化淳覺得朱栩的安排過於謹慎,遲疑一番,還是答應道:“是。”

另一邊的劉時敏心裡也這麼覺得,不過並沒有出聲。

待曹化淳走了,朱栩暗吐一口氣,繼續翻着奏本。

這一道,是來自山/東錦衣衛的,其中歷數了魯王,李精白,閻鳴泰等人的一舉一動。朱栩細細看了看,旋即笑了笑,隨手扔到一邊。

這幾人有私心朱栩是知道的,只要在他能容忍的範圍,按照他的既定軌道走,朱栩也不怎麼在意。

更何況,他們再怎麼鬧騰,也是他一句話就可以終結的事!

轟轟轟

突然間,外面響起了炸雷般的響聲,整個景陽宮都在跟着顫,旋即天色飛的黑暗下來,朱栩都看不清奏本了。

曹化淳也神色微驚,擡頭看向外面,走過來道:“皇上,外面要下雨了。”

朱栩沒辦法看下去,走出門,站在屋檐下,望着烏雲壓頂的天空。

嘩嘩譁

幾乎是轉眼間,瓢潑大雨傾盆而下,將整個院落都溼透,沒多久,小溪成河流,成湖泊,積滿了院落。

曹化淳站在他邊上,大聲道:“皇上,欽天監那邊說了,這場雨要下好幾天。”

朱栩默然點頭,‘小冰川’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大旱大澇,大雨集中短暫,大旱綿延時長。

朱栩看了一陣,見雨勢越來越大,道“讓各地準備存水,各地做的怎麼樣了?”

曹化淳道:“回皇上,各地都有準備,具體的,還得再觀察。”

朱栩輕籲口氣,看着院子的流水。

這場大雨,並不是一個好兆頭啊。

果然,這場大雨,下了幾天幾夜都沒有完,皇宮內到處都是積水,內宦宮女,整天忙着通水。

乾清宮前,朱栩望着雷聲不絕的天空,道“外面,怕也是積澇成災了吧?”

曹化淳也看着黑濛濛的天色,道:“是,不過倒是沒有形成洪水,這一多年的疏浚河道,還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朱栩點頭,番薯就要收穫了,好在不是全國範圍大澇,影響應該不會太大。

“皇上,溫大人,錢大人來了。”

劉時敏從後面冒着雨過來,放下傘道。

錢謙益與溫體仁都是禮部侍郎,加上文昭閣的施鳯來,還有吏部,翰林院,貢院,國子監都一干人,負責此次秋闈。

朱栩擺手,道:“讓他們去文昭閣,此事全權交給文昭閣安排。”

劉時敏微怔,旋即躬身道“是。”

溫體仁與錢謙益接到旨意,都是一愣,兩人楞的又都不同。

錢謙益是朱栩的人,溫體仁半個都還算不上,兩人心思各異對視一眼。

錢謙益才華橫溢,在江南,尤其是東林內,享有盛譽,一直都被稱爲‘魁’,不過這個魁相比東林大佬**星等人,或者楊漣,左光斗等人又差了些,不論是資歷還是官位,也就是文名很盛。

溫體仁見錢謙益不語,笑道“錢大人,請吧。”

錢謙益好似反應遲鈍,連忙道:“是是,溫大人請。”

溫體仁看了眼錢謙益,邁步向文昭閣方向,身後打傘的小廝慌忙跟着。

朱由檢對於朱栩的這次真正的放權有些意外,卻也很是些興奮,在班房內,對着施鳯來,溫體仁,錢謙益三人笑道:“今年,乃是崇禎年第一次選士,意義非凡,三位大人務必同心協力,爲國選材。”

三人都頗爲恭敬的應聲,躬身立在那,沒有先說話。

朱由檢對這些人的心思早就看透了,心裡越不滿,卻笑容滿面的道:“錢大人,對於這次科舉,有何安排?”

錢謙益微微躬身,道:“回王爺,下官計劃奏請皇上,重開南/京貢院,會試分兩場,南/京,京/師各一場,各錄取三百人。”

朱由檢見他對主考官,出題人,審題人都隻字不提,眉頭皺了皺,以一種堅定的語氣道:“考題,主考官,捲簾官等都由本王決定,三位大人先做好準備,其他的,等本王命令。”

施鳯來神色有些擔憂,雖然景陽宮將權力下放,可也得分清裡面的尺寸。

溫體仁與錢謙益神色倒是沒變,心裡卻都有些不滿,這分明就是奪權,不信任他們!

不過,他們有的是手段應付,都面色帶笑的道:“是。”

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1242章 大生意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1262章 辯論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1243章 緊張了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1348章 圍獵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1434章 飽暖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
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1242章 大生意第1414章 緹騎再現第八百六十一章 曹文詔生怒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五百八十三章 立威給天下看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五百八十章 八面伏擊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國號第1495章 李邦華出手第1532章 逼上絕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硝煙瀰漫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被殺上門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1262章 辯論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475章 對外干涉的起念第1246章 教訓畢自嚴的人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八百六十二章 誰主誰次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1146章 友好的談判氛圍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八百三十六章 不從也得從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塑內閣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四百六十九章 周延儒被控制第1441章 由不得你第1243章 緊張了第1317章 孫傳庭的野心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1133章 四大發明的新進展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1348章 圍獵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兩百三十一章 順天府的動作第1434章 飽暖思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1434章 飽暖思第三百三十三章 傳首四門(第五更,求票~)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閱,不回第一千零六十章 擠兌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1210章 入羅馬城第三十一章 困獸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由校昏迷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