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筷子博物館

這一套全部做下來要整整一星期,所以價格不菲,但這樣的東西卻只能收藏,因爲銅與液體接觸對人體健康不利,並不適合使用,只能收藏。↖,”

一邊聽波香卡的介紹,韓孔雀一邊拿起一件件東西細看,特別是那玲瓏剪,還真是精巧絕倫,雖然小巧,但看着就鋒利異常。

當然,除了玲瓏剪,其他幾件也十分不錯,這些改良後的蟹八件,造型爲竹節,材料是餐具級不鏽鋼。

這裡販賣的大多數是不鏽鋼的,銅質收藏品很少,看了一會,韓孔雀只看到一套銀質蟹八件。

銀料實在太軟,稍不小心就廢了,所以爲了省料,一般老師傅都會在打磨機前掛了一塊塑料布,收集飛沫,重新熔成材料,敲敲打打,—套做下來花了一個月。

這套蟹八件是“昌記”目前售價最高的,要8800元,算是一套奢侈品。

“咦?這個居然不是昌記的?”韓孔雀拿着一個小碟子,上面的標記居然是“康”,這明顯不是昌記出品的。

“這個也很有名,剛纔那個是蘇剪的傳人制作的,這個是杭剪的傳人制作的。”波香卡一看就笑了,現在在島上,這樣的老手藝人可不少,而這些都是韓星的成果。

他們這片海域沒有文化底蘊,但國內的底蘊可不少,而且很多底蘊還是不被人重視的,這就給了韓星喜歡,加上白曉亦她們的幫忙,韓星就更是如魚得水,得到了很多好東西。

而這些好東西當中,就有蘇剪和杭剪的傳人,而蘇剪和杭剪是齊名的傳統工藝。

杭剪的傳入是蘇、州城內康氏兄弟。製作蟹八件也小有名氣,相比昌記蟹八件,除了外觀迥異,八件裡康氏多了一個“碟”,少了“鑷”。

當然,也有人不以爲然。認爲銅本身已不適合當餐具,再做成“碟”,放進醋,那危害人的健康就厲害了。

而“鑷”是蟹八件中用處最多的工具,伸進蟹腳把肉捅出,或挑捏蟹身深處的小肉,隨心所欲,怎麼都好用。

也可能是這種原因,康家兄弟的蟹八件就不如昌記經營的好。

“昌記”是蘇州刀剪老字號。在乾隆年間就創了“蘇剪”,與“杭剪”齊名。

“現在剪刀使用的少了,在幾十年前,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把剪刀,那個時候,女兒出嫁,剪刀也肯定是陪嫁之物,現在這些已經不時興了。”波香卡看着各色剪刀。有點感慨。

韓孔雀卻有點不同意:“剪刀到什麼時候都是經常使用的東西,也許現在大城市之中的年輕人不用了。但農村和一些老人,都是在使用的。”

“說的也是。”波香卡道。

“還是昌記的剪刀賣的好。”這可是昌記舉辦的展覽會,所以這裡的東西差不多全都是昌記製作的。

“一番琢磨一番新,燕尾裁成似錦文,繡閣紅樓常作伴,金針玉尺便爲鄰。說的就是昌記銅剪刀的鋒利耐用和高檔。”波香卡道。

韓孔雀搖了搖頭。道:“高檔的東西,就從來不是普通平民可以使用的。”

韓孔雀小時候在家裡也經常用剪刀,可民間的剪刀,卻從來不用銅製作,一個方面是因爲銅是貴金屬。再個就是銅發軟,並不適合製作剪刀,而昌記的剪刀都是高檔貨,銅的使用必不可少。

當然,銅用好了,確實比鐵做的要好。

銅不易生鏽,剪刀經久耐用甚至能當傳家寶,又有辟邪之意,自古就成了江南一帶的壓箱嫁妝。

但銅過軟並不能做刀鋒,而是由鋼(早期是鐵)製成,兩種金屬的熔點不同,如何將其焊接在一起成爲“昌記”最大的商業機密。

剪刀口處有弧度,剪硬物時不易劈開,這要求全部手工製作。

由此昌記銅剪刀,從來都不是百姓用品,而是富人的家藏。

早年有七把昌記銅剪刀,能換一棟帶院子的大宅一說。

“走,我們去那邊,看到那個,你肯定更驚奇。”看着嘖嘖稱歎的韓孔雀,波香卡拉着他去了另一邊。

“筷子?”看着這邊的展品,韓孔雀還真是驚訝了。

筷子他們經常使用,他還從來沒有想到過,居然還有這麼多種類。

清代象牙寶石花筷,清代帶刀筷子,一件件,一雙雙筷子,讓韓孔雀看的目不暇接。

筷子是大家每天都要用的餐具,也是中國文化的代表之一,可是如果要問: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起筷子?筷子這名稱是怎麼來的?估計沒幾個人能答上來。

就在這裡,有一位老人,用30多年的時間,收藏了2000多雙各類筷子,並出版了8本有關筷子研究的書,被稱爲國內“藏筷第一人”。

爲了向更多的人宣揚中華筷子文化,他一直堅持免費開放他的“筷子博物館”,至今已經有13年。

所以,韓星他們發出了邀請,這位老人就不辭辛苦的來到了這裡,並協同其他幾家,一快辦了這個展覽。

不要看筷子簡單,但就是這麼一個經常使用的東西,吸引的人卻並不比精緻的蟹八件少。

這位老人收藏筷子與“尼克松用筷”有關,他的“筷子博物館”位於魔都一條文化街上,其實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只有10餘平方米大小的一個店面。

如果不是仔細覈對門牌號,很難想象,那裡是中國第一個專門展示筷子文化的地方。

84歲的老人,身體雖還硬朗,談起緣何收藏筷子,這和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還有一定關係。

“尼克松在人民大會堂國宴上,剛剛把筷子放下來,一個加拿大的記者衝上去,把筷子搶到手,插進自己的西裝內袋,後來,這位記者到了美國,十幾個收藏家要買這雙筷子。”

1978年,老人在報紙上看到這篇報道,深受啓發,他發覺筷子不僅僅是吃飯的工具,更有很深的文化價值和國際意義,值得深入研究,可是卻一直沒有人做這項研究,於是,他決定自己來。

這一年,老人48歲,這之後,他幾乎把後半輩子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收藏筷子上。

如今,他已經收集到唐朝以來以及來自朝鮮、日本和泰國的筷子兩千多雙,材質各異,從金、銀、銅到象牙、翠玉、竹木、珊瑚、獸骨、青銅等。

另外,他還收藏了幾百種筷籠、筷盒、筷枕。

這些筷子擺在一起,就像是在默默地訴說着筷子的變遷史。

比如有一件細長的景泰藍材質的長筒,筒身刻着滿族和蒙族的文字,上端是一個蓋子,下端綴着玉墜。

把蓋子打開,裡面是一副銀質筷子和一把匕首,兩隻筷子由細細的銀鏈相連,把銀鏈拆下,竟然還有玄機。

原來,筷子中空,銀鏈兩頭各連着一根牙籤,藏於筷中,方便飯後剔牙。

“這種筷子是清代的,滿族和蒙族吃飯原本不用筷子,都用刀,因爲他們是遊牧民族,後來他們進了北京城,皇家貴族吃飯用刀有損於他的形象,在這種情況下,就想出一個辦法,把刀和筷子組合在一起,刀只是作爲老祖宗的紀念品保留,吃飯的時候用筷子。”

另一套蒙古族貴族使用的筷子用具則更爲複雜。

這是一個長約30釐米、直徑5釐米、外面包裹着鯊魚皮的圓筒,裡面有象骨製作的筷子兩副,叉子兩把,勺子、漏勺各一把,一把刀,一把鑷子。

另外還有兩個銀質小碟和兩個小酒杯,圓筒可以用皮帶拴在馬背上。

蒙、古大草原地廣人稀,有時幾百裡碰不到人家,有了這套餐具,沿路吃飯就不用發愁了。

老人還是爲數不多的對自己的藏品很有研究的藏家,他不僅撰寫出版了,我國有史以來的第一部箸文化專著《筷子古今談》,以及《筷子三千年》、《筷子的故事》、《古今中外筷箸大觀》等八部著作,部分著作還出版了英文、日文和法文版。

筷子毋庸置疑是中國發明的,但究竟是何時發明的呢?

根據老人的考證,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筷子出現在商朝。

“《史記》中有‘紂始爲象箸而箕子怖’,紂王是商代末年的君主,他把大象打死以後,把象牙鋸下來做筷子,顯示他大王的豪華氣概,這是我們有文字記載的第一雙象牙筷子,但這並不是中國的第一雙筷子,筷子的雛形則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出現。”

“在《康熙字典》裡,只有‘箸’而沒有‘筷’,是因爲當時這種民間自發的改變,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所以沒有收入進字典。

同時,在《紅樓夢》中有“筷”也有“箸”,可以證明當時中國對筷子的稱呼正在變化之中。”

從2000年前後起,老人這間位於文化路的“筷子博物館”開始免費開放,並一直堅持至今。

在這超過13年的時間裡,從來沒有收過費,這耗費了老人大量的精力和財力。

但他認爲,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因,就是不能放棄宣揚筷子文化。(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鳳首扁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天然島嶼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杉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作假第四百七十三章 笑臉第六百六十一章茶葉第四百五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四章冰種藍翡第九百四十七章怪物第二百六十六章張大千仕女第一千零六章 成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重型挽馬第一百零五章二戰遺寶第三百九十七章 金星紫檀第九百三十九章毒人第五十八章海鮮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驚訝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榍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古墓羣第一千零二章專業第七百三十三章渣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黑吃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兇悍第二百一十三章巔峰之作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新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地下寶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紅珊瑚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御香飄渺第五百八十五章 通道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榍石第九百五十四章熱舞第六十五章活性水第六百五十一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寶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崑崙鷹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驚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文物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鎮場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珊瑚牡丹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歸國探親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戈羅霍夫第七百九十五章不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奇妙寶石第八百六十七章十二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丁香菸第九十一章保護費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地圖隱秘第二百九十六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五十三章跪安第九百六十七章苪國第八十八章生意興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美洲獅第四百七十一章 創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酥油茶第一百一十九章曾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金珍珠第三百零五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六章行氣銘第一千五百八十章瑪麗亞寶螺第七百八十一章另外一面第一千四百零九章九宮格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紀念品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制裁第二百三十二章相爭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宮遺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靈廟遺址第二百章李園寶藏第七百零八章邏輯第七百九十七章關門打狗第三百零八章 金牛鎮水第六百四十三章 有點緊張第三十九章玄元控水旗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恐龍蛋化石第五百七十六章刺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八棱金盃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溢價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鐵網珊瑚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狐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採玉第一百七十六章幸福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危險信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奇珍異寶第九百二十一章明代沉船第四十章往事如煙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新學肇興第一百一十五章試婚第九百九十八章一男四女第三十六章提成第二百七十六章竹子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懲戒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臨淵慕魚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寶石光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人頭蘑菇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尋礦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生猛海鮮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六山紋銅鏡第一百七十四章收穫第九十七章九龍寶劍第九百七十六章金泥經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鳳首扁壺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天然島嶼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杉龍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作假第四百七十三章 笑臉第六百六十一章茶葉第四百五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四章冰種藍翡第九百四十七章怪物第二百六十六章張大千仕女第一千零六章 成就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重型挽馬第一百零五章二戰遺寶第三百九十七章 金星紫檀第九百三十九章毒人第五十八章海鮮宴第一千零五十六章驚訝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榍石第一千二百八十章古墓羣第一千零二章專業第七百三十三章渣渣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黑吃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兇悍第二百一十三章巔峰之作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新計劃第三百一十章 地下寶庫第一千三百零八章紅珊瑚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御香飄渺第五百八十五章 通道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榍石第九百五十四章熱舞第六十五章活性水第六百五十一章 扮豬吃老虎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寶城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崑崙鷹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驚人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文物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鎮場子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珊瑚牡丹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歸國探親第四百九十八章 意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戈羅霍夫第七百九十五章不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奇妙寶石第八百六十七章十二皇帝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丁香菸第九十一章保護費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地圖隱秘第二百九十六章 往事如煙第一百五十三章跪安第九百六十七章苪國第八十八章生意興隆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美洲獅第四百七十一章 創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酥油茶第一百一十九章曾經第一千零四十四章金珍珠第三百零五章 驚變第二百四十六章行氣銘第一千五百八十章瑪麗亞寶螺第七百八十一章另外一面第一千四百零九章九宮格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紀念品第一千二百七十章制裁第二百三十二章相爭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宮遺藏第一千六百六十章靈廟遺址第二百章李園寶藏第七百零八章邏輯第七百九十七章關門打狗第三百零八章 金牛鎮水第六百四十三章 有點緊張第三十九章玄元控水旗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恐龍蛋化石第五百七十六章刺激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八棱金盃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溢價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鐵網珊瑚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狐狸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採玉第一百七十六章幸福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危險信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奇珍異寶第九百二十一章明代沉船第四十章往事如煙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新學肇興第一百一十五章試婚第九百九十八章一男四女第三十六章提成第二百七十六章竹子幣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懲戒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臨淵慕魚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寶石光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人頭蘑菇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尋礦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生猛海鮮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六山紋銅鏡第一百七十四章收穫第九十七章九龍寶劍第九百七十六章金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