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利用教廷 二

“陛下,我們還有一件事情要向您稟報!我的朋友伊萬科夫,它是我們團結工會在拉美負責採購咖啡和白糖等副食品的幹部。不知道爲什麼被美國政府的情報機構非法拘禁,還遭到了嚴刑逼供,更爲嚴重的是,伊萬科夫工友被抓走的時候持有的是梵蒂岡的外交護照。伊萬科夫在關塔那摩事件發生後就趁亂逃了出來,現在我們兩個人都受到了美國政府的通緝,我覺得我們一定是被捲進了什麼陰謀之中!”尤里再次說道。

“爲什麼會有這種事情,我怎麼不知道?”保祿二世聽到這件事,立刻看向自己的外交負責人。外交負責人點了點頭表示確實有這麼回事。他本來不想說的,但是在教宗的逼問下,才說道美國人曾經聯繫過教廷,詢問伊萬科夫的真實身份,教廷方面顧及暗中支持波蘭的事情,怕消息泄露引發蘇聯的抗議,就沒有答覆美國那邊!

“教宗大人,伊萬科夫是我們團結工會在國外的採購負責人,他在拉美地區負責爲組織採購一些咖啡,可可,白糖等副食品。我們波蘭工人雖然窮,但是喝個咖啡應該不算過分吧!美國政府的情報機構莫名其妙的將他抓進了關塔那摩美軍基地,伊萬科夫同志在那裡受盡了屈辱和折磨,就這樣都沒有背叛我們團結工會!後來關塔那摩基地遭到了攻擊,另一夥武裝人員不知道出於什麼目的,從美軍手中劫走了伊萬科夫,想要殺掉他,幸虧上帝保佑,伊萬科夫同志在當地好心的漁民的幫助下逃出了虎口,就是現在,伊萬科夫還因爲當初收到了過多的刑罰,半夜常常驚醒!陛下,請一定要爲我們的工友做主啊!”尤里再次說道。他來教廷尋求幫助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要解除美國對於伊萬科夫和他本人的通緝。至於列別德劫走伊萬科夫的事情,完全可以推到一夥不懷好意的武裝分子頭上。美國人不是想知道伊萬科夫背後的神秘組織嗎。讓團結工會當這個組織就好了。

“太不像話了,簡直不給我們梵蒂岡面子!”保祿二世爲伊萬科夫的悲慘經歷感到深深地氣憤。只見伊萬科夫長着一副亞洲人的面孔,帶着一副塑料框子的眼鏡,看起來十足的老實巴交的樣子。最主要的是伊萬科夫爲了遮住身上的紋身,襯衣上的扣子一直扣到了最後一顆,而且爲了表現團結工會的悽慘,伊萬科夫和尤里還特意穿着領口以及袖口被磨損了的西裝和襯衣。就他們現在的這身打扮,跟黑幫的形象簡直千差萬別。

“在美國的聖公使是誰,讓他給美國的國務卿發一封抗議信,問問他問什麼敢這麼對待我們的外交人員……”教宗保祿二世很少像今天這麼激動,主要是因爲伊萬科夫和尤里是團結工會的人。雖然已經是一國的元首,但是保祿二世依舊把自己當作一個波蘭人,他對家鄉的眷戀讓他無法對現任波蘭政府的所作所爲置身事外,他希望波蘭能夠擺脫蘇聯的控制,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權國家。

外交大臣一絲不苟的記錄着教宗大人的指令,他本人也對美國的蠻橫有所不滿,不管怎麼樣伊萬科夫也是梵蒂岡的外交人員,打狗還要看主人呢!美國這麼做實在是太不把教廷放在眼裡了。

……

幾天之後,美國國務院接到了來自梵蒂岡大使的抗議信,要求美國政府對非法扣押梵蒂岡外交人員伊萬科夫,並對其施以刑罰事情做出解釋。緊接着,教宗和美國總統進行了一通長達兩個小時的電話。

教宗在電話裡先是祝福美國和總統本人,緊接着就談到了伊萬科夫的問題。

“尊敬的總統先生,伊萬科夫是波蘭團結工會的重要幹部,爲了波蘭人民的自由,團結工會這些年來一直在堅持不懈的努力着。伊萬科夫本來是去南美採購咖啡的,莫名其妙的被你們的情報部門所扣留,還遭受了違反基本人權的嚴刑逼供。伊萬科夫可是我們的外交人員啊,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對待他!”保祿二世在電話裡向里根總統質問道。

里根總統趕忙回答道:“教宗閣下,我想有些情況您可能不瞭解,伊萬科夫這個人和哥倫比亞的販毒集團有聯繫,他的背後還有一個實力強大的組織……”

“總統先生,我想您肯定被手下的情報人員愚弄了,伊萬科夫可是團結工會的老成員了,是瓦文薩最信任的手下之一,他怎麼會參與販毒,而且伊萬科夫說毒販武裝把他帶走了之後還要殺了他,他好不容易纔從這些壞人的手中逃脫的!”教宗爲伊萬科夫開脫道。

“這……”儘管里根總統不太相信教宗說的話,但是對方可是一國之主,又是上帝的代理人,說謊的可能簡直微乎其微。這就是教宗的地位帶來的公信力了,ca和教廷比起來誰更可能說謊,里根總統稍加思索就有了答案。

“總統先生,除了伊萬科夫的事情,我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拜託您!那就是這段時間在你們國內鬧得沸沸揚揚的糧食時間,我想告訴您,這件事情也和團結工會有關,糧食之所以運到蘇聯是因爲有一些同情波蘭人民遭遇的好心蘇聯百姓願意幫助他們將糧食運往波蘭。您應該理解所有從西方出發停靠在格但斯克的船舶都受到了蘇聯的監控,反而從蘇聯運送到格但斯克更加穩妥一些,這件事情我希望您能夠低調的處理,不要讓蘇聯政府有所察覺,最好能夠繼續讓團結工會繼續下去,總統先生,這是爲了人類的自由而鬥爭的正義事業,美國作爲自由的衛道者難道不應該堅持嗎?”

里根總統無法反駁教宗的話,他沒有立刻承諾什麼,而是答應認真的考慮一下教宗的建議。不過在內心裡,里根總統更加傾向於教宗的這番言論是真實的,因爲教廷地位超然,在這件事情中沒有任何的利害關係,所以說的話反而更加可信一些。至於ca以及其他的情報機構,他們從不會效忠總統,他們之中反而出現過“深喉”這樣的人物。...

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第一百七十二章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維奇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國考察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四十四章 停職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一百三十章 列別德歸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六十八章 傀儡部長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百零七章 製毒工廠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百二十六章 霍多爾科夫斯基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四章 克格勃的尊嚴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十章 圈套第十一章 突出重圍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六章 北上第48章 駙馬爺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囂張的哥倫比亞總統第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二十章 報復第六十五章 戰後第四十三章 鬥心眼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三十三章 騙局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二十五章 參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章 開門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五十六章 清繳槍販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十七章 寬恕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四章 克格勃的尊嚴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
第十四章 日本計劃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八十一章 失竊的珠寶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第一百七十二章 蘇聯從阿富汗撤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維奇第二十六章 共浴第一百七十五章 資金潮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國考察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一百三十一章 安置列別德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九十七章 池塘睡蓮第四十四章 停職第六十二章 關塔那摩之戰 五第一百三十章 列別德歸來第一百一十八章 機不可失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八十一章 契爾年科的告別第一百零六章 生意上的新問題第六十八章 傀儡部長人選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購大衆第十九章 一致通過第二十四章 阿澤利奧的求助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八十四章 法庭交鋒第三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八十六章 通訊革命第一百零九章 彼得森的人脈第二百零七章 製毒工廠第六十五章 美人計 三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國大會第二百四十章 動盪的東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百二十六章 霍多爾科夫斯基第三十九章 上門推銷第六十九章 黑幫的養老和退休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一百五十章 轉基因種子上市第一百九十六章 克格勃來訪第二百八十六章 出訪南斯拉夫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四章 克格勃的尊嚴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九十五章 可行性研究第二百二十章 威廉希爾第一百二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五十章 圈套第十一章 突出重圍第六十八章 饑荒真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置任務第六章 北上第48章 駙馬爺的秘密第一百一十六章 囂張的哥倫比亞總統第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七章 吐漏心聲第二百五十三章 電力雙雄第六十一章 回國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二十章 報復第六十五章 戰後第四十三章 鬥心眼第十六章 找麻煩第三十三章 騙局第二十一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一十一章 列寧格勒經濟特區第二十五章 參觀第一百六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章 開門第四十九章 芝加哥學派第九十八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五十七章 克里姆林宮密談第五十六章 清繳槍販第九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三十六章 皮耶希的反擊第十七章 寬恕第五十章 檢舉信第三十一章 韃靼人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墨西哥客人第二百一十二章 蘇聯國債第二百四十八章 瓜分波蘭第四章 克格勃的尊嚴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六十八章 街頭槍戰第四十五章 米格墜落第九十二章 親情與法律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