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鐵幕的缺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蘇聯國內的格魯吉亞問題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可是和鐵幕東邊的其他國家比起來,遙遠的格魯吉亞發生的這場騷亂還只是冰山一角。自從七十年代開始,因爲石油危機和其他事件的影響,全球各國的經濟都開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無論是在西歐的資本主義國家,還是在東歐的社會主義國家。因爲經濟下行,各國都出現了較高的失業率。很多國家不得不依賴外債爲生,尤其是歐洲的一些小國,因爲資源貧乏,經濟對外依存度大。在世界經濟長期低迷的背景之下,這些國家政府的財政狀況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在冷戰的最前沿,匈牙利的財政狀況格外的糟糕。雖然社會主義國家不會出現失業現象,但是因爲沒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匈牙利對外貿格外的依賴。很多東西都需要從海外進口。可是一成不變的工資和市場上商品的實際價格已經嚴重的背離。人民拿着工資根本就買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二戰時期的配給制又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的生活當中。

如果人們的生活一直朝着好的方向前進,那麼大家就不會對政府怨聲載道。可關鍵的是人們辛苦的工作卻感覺日子越過越是艱難。這就讓羣衆對政府的執政能力產生了極大的質疑。

作爲匈牙利的實際領導者,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第一書記卡達爾對這種情況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自從1956年十月事件(赫魯曉夫派兵武力鎮壓匈牙利反對派,造成流血衝突,二十萬匈牙利難民逃亡到了奧地利)之後,卡達爾已經領導匈牙利三十多個年頭了。在這三十年的時間裡,卡達爾想方設法的彌合被十月事件撕裂的匈牙利社會。他努力的調整着匈牙利的經濟政策,希望匈牙利能夠有成爲一個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可是不斷惡化的外部經濟環境讓卡達爾的努力都化爲了泡影。現在在匈牙利國內,很多人都說卡達爾已經老了,跟不上時代了。

如果不是因爲經濟問題,原本匈牙利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喜歡了卡達爾的。卡達爾幾乎是東歐各國的領導人當中最簡樸,最平易近人的一位,老百姓都習慣叫他卡達爾大叔。在統治匈牙利這三十年的時間裡,卡達爾沒有爲自己修建奢華的官邸,他住在有鐵柵欄圍起來的平房裡,大部分的匈牙利人住的都是這種房子,他的房子裡除了書籍之外什麼也沒有,既沒有警衛,也沒有秘書,除了一個園丁兼看門人之外沒有任何認爲他的個人生活服務。如果不是卡達爾生活簡樸,作風正派,一個靠着蘇聯的軍隊幫助政變坐上總書記位子上的傢伙怎麼可能統治這個國家三十多年。

不過卡達爾的時代還是要落幕了,就在幾個月前,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秘密的召開了一次特別的會議,繞過卡達爾選舉出了新的中央委員會和中央監察會,原政治局的十三位成員中的八位都落選了,這其中就包括德高望重的卡達爾。卡達爾僅僅獲得了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主席這麼一個虛職作爲安慰,卡達爾的時代居然就這樣以一種突如其來而又出人意料的方式落幕了。

對於黨的決定,卡達爾雖然心有不甘,但依然平靜的接受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新一屆領導班子則開始對卡達爾上臺時所依賴的匈牙利十月事件展開調查。重新評估在十月實踐當中去世的匈牙利人的歷史意義。卡達爾對此感到非常的憤怒和委屈,他認爲這是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對社會主義的背叛。同時也對不被世人的理解而感到深深地難過。作爲一個小國,匈牙利絕對不是蘇聯的對手。卡達爾對此有着極爲深刻的認識。所以在匈牙利最爲緊緊的時刻,蘇聯悍然出兵匈牙利引發流血衝突的時刻。卡達爾選擇了和蘇聯人合作放棄抵抗。他的這種配合讓赫魯曉夫感到十分的滿意。所以最後蘇聯沒有在匈牙利留下大批的軍隊。在這個問題上卡達爾和波蘭的領導人雅魯澤爾斯基有着相似的處境和相同的政治觀點。

個人受點委屈還不算什麼。關鍵是卡達爾不希望新一屆波蘭的領導班子在十月事件的問題上觸怒蘇聯。但是出乎卡達爾的意料之外。蘇聯方面並沒有對匈牙利幾年十月事件提出任何的抗議和不滿。這讓卡達爾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議。

在卡達爾的牽線搭橋之下,匈牙利新一屆領導班子開始同他們的鄰國奧地利商討外債償還的事宜。對於現在的匈牙利來說,巨大的外債讓匈牙利原本就不多的財政收入更加是雪上加霜,可是經濟局勢在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就更加不能讓負債違約,因爲如果這樣的話,很多主權國家就不會再借錢給匈牙利了。所以即使勒緊褲腰帶,匈牙利政府也要把這筆外債給還上。

不過好在奧地利政府對於匈牙利的債務並不着急,他們其實更希望匈牙利能夠開放邊境,讓奧地利的商品進入匈牙利的市場,並且與此同時通過匈牙利銷售到華約的其他國家中去。因此在兩國就債務爲題進行談判的時候,奧地利代表一個勁的往開放邊境問題上去主導談判。

奧地利境內有超過二十萬因爲十月事件而逃離匈牙利的難民。這些難民給奧地利帶來了嚴重的財政赤字。奧地利方面希望匈牙利能夠將這些難民接回去。並且答應如果匈牙利政府能夠寬恕這些人的罪行的話,就可以適當的減免匈牙利欠奧地利的外債。

經過了一番討論之後,匈牙利方面最終同意了這份協議,他們願意在匈牙利和奧地利的邊境上開放通行口岸。讓那些逃離家園的匈牙利人回來。而奧地利方面也慷慨的減免了手中大部分的匈牙利外債。這對兩個國家都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匈牙利方面原本想要聽一聽蘇聯在這個方面上的態度的。而戈爾巴喬夫卻同意匈牙利政府自己解決這件事情。這讓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的高層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可是他們不知道,這兩個國家的行爲已經讓幾十年來的鐵幕終於出現了一個缺口。

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霍多爾科夫斯基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十四章 意外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十章 不認賬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二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檢索交易系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十六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六十四章 美人計 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找幫手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十六章 葬禮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十八章 聖誕活動第六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十二章 再入險境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一百四十章 刀光血影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山都式的推銷第八十章 名演員之死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四章 一支菸第二百三十三章 詐騙團伙 二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五章 應聘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第二百四十五章 經濟好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維奇第一百四十七章 謝列平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一百一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十六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
第一百四十六章 出訪聯邦德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蘇聯人民代表大會第二百二十六章 霍多爾科夫斯基第二百四十六章 官員投效第十四章 意外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十章 不認賬第二百三十四章 挖地三尺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座談會第九十三章 切爾諾貝利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四十七章 積極調查第二百三十章 傳奇交易員第四十三章 迫降第二十九章 故人來訪第二百四十七章 烏斯維亞佐夫第四十二章 瘋狂計劃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檢索交易系統第一百六十三章 美國之旅第七十章 曉洛科夫之死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衆進入蘇聯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二百二十七章 別列佐夫斯基第十六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五十八章 向教父求助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六十四章 美人計 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找幫手第四十六章 亂局第十六章 葬禮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八十章 身處險地第七十五章 聯合國大會第十八章 聖誕活動第六章 北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尤里的小心思第二十一章 汽車工業第十二章 再入險境第九十五章 競選州長第七十五章 安哥拉內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律賊的宿命第一百四十章 刀光血影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孟山都式的推銷第八十章 名演員之死第五十一章 不一樣的耶利欽書記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九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章 人才困境第四章 一支菸第二百三十三章 詐騙團伙 二第七章 異想天開的聯繫第二百七十章 好事連連第二百零三章 新聞傳播第六十五章 瘋狂報復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一百六十六章 水兵寂靜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二百一十九章 英國博彩公司第十一章 槍擊案第五十七章 最後的準備第五章 應聘者第一百七十九章 波斯灣海戰 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古拉格的規矩第二百二十一章 空難第四十一章 悠閒時光第二百四十五章 經濟好轉第二百四十二章 莫吉列維奇第一百四十七章 謝列平第27章 運回去的辦法第一百九十六章 石油和天然氣康采恩第一百五十五章 秘訪波蘭第七十三章 債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毒計第三十六章 情況有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一百九十五章 車禍疑雲第一百零九章 潛在的競爭對手第九十一章 摩加迪沙暴亂 三第一百五十九章 青年科技中心第二百一十章 廉價航空策略第三十八章 劈酒第二十九章 世界首富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啓棉花案第二百一十六章 農業全產業鏈第一百一十章 南達科他州民主黨初選第一百一十四章 化敵爲友第五十三章 克格勃的處境第二百五十六章 蘇共二十八大第十二章 首相的丈夫第十六章 都是錢惹的禍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二百三十八章 波羅的海之路第四十九章 卡莉姆的身世第一百九十七章 步步緊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