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歐中央銀行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顏色革命之後的匈牙利和波蘭,雖然擺脫了蘇聯在政治上的指導,同時也喪失了蘇聯對兩國的經濟援助,而美國人並不比蘇聯大方到那裡去。面對鉅額的外債,崩潰的國內市場,兩國都迫切需要新的拯救者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引導經濟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作爲第一個接受哥倫比亞銀行接管的國家,波蘭的經濟已經開始出現成效,可是匈牙利,因爲本身就不具備發達的工業,所以情況要比波蘭糟糕的多。除此之外捷克斯洛伐克雖然工業發達,但是因爲地處內陸,缺乏產品的銷售國,在顏色革命之後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尤其是在相對落後的斯洛伐克地區,情況甚至比匈牙利還要糟糕。

在這種情況之下,抱團取暖不失爲一條明智的道路。所以自從和匈牙利簽署了託管中央一行的協議之後,米哈伊爾就一直在遊說兩國建立一個統一的市場。匈牙利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本身工業並不發達,除了農產品,葡萄酒,鋁礬土之外,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有特色的經濟亮點了,再加上匈牙利是個內陸國家,更是讓匈牙利的出口變得更加的困難了。而另一方面,雖然波蘭的工業也不是很發達,可是畢竟要比匈牙利完善得多,除此之外,波蘭在波羅的海還有一個著名的港口——格但斯克港,這就讓波蘭對外出口產品要比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方便得多。

在這種現實環境之下,米哈伊爾開始按照謝廖沙的指示,向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個國家兜售統一市場的方案。簡單地說就是在美蘇都放棄了這三個國家的情況下,讓三個國家的市場連接成一個整體,互相取長補短,共同抵禦債務和經濟下行風險。這樣做不但可以擴大三國在世界貿易當中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三個國家形成的市場將會更加穩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自給自足的效果。

於是在米哈伊爾的反覆遊說之下,匈牙利和波蘭政府終於同意坐在一起,就統一市場的問題進行會晤,而捷克以及斯洛伐克各自派出自己的代表作爲觀察員參與到統一市場的計劃當中。

談判的地點被安排在了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爲了避免在達成協議之前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參與談判的四方都沒有向外界透露任何的消息。萊赫·瓦文薩以其他名義出訪到匈牙利,和匈牙利新當選的總統根茨·阿爾巴德等人舉行會晤。

無論是匈牙利,還是波蘭,又或者是捷克斯洛伐克,早在米哈伊爾的計劃剛剛提出的時候,他們就已經認識到了統一的市場將會給各國帶來實質性的好處。不過在某些問題上,各國還是有着一定的分歧。因爲按照哥倫比比亞銀行的主張,統一的市場一個大前提就是大家要把關稅降到零的水平,而且還要使用統一的貨幣。這樣的計劃在歷史上並沒有任何的先例,雖然匈牙利和波蘭的中央銀行已經到了哥倫比亞銀行的手中,發鈔權早就被哥倫比亞銀行所控制,但是要讓兩個獨立的主權國家適應同一種貨幣,這簡直是太瘋狂了。

“尊敬的阿爾巴德總統,瓦文薩總理,以及來自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們,說到統一貨幣,雖然有着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讓我們三個國家變成一個統一的市場,如果按照我們現在的gdp來估算,基本上和奧地利差不多了,我想不用我再哆嗦什麼,大家也知道如果這個計劃順利的實施,我們的gdp絕對不只是三國現有gdp的總和這種程度。我們今天在這裡做出的決定將會惠及三國六千萬人口……”米哈伊爾麥壞期待的勸說道。

阿爾巴德和瓦文薩聽到了米哈伊爾的這番話,不由得頻頻點頭,兩國的經濟互補性非產的強,一旦統一了貨幣,匈牙利就不用花費大量珍貴的外匯去進口一些波蘭就能夠生產的汽車和機電產品了,而波蘭也可以直接用自己的貨幣購買匈牙利生產的農產品。但是夾在兩國之間的捷克斯洛伐克還沒有點頭,因此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意見對於統一市場計劃至關重要。

米哈伊爾看到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始終不能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所以主動開口說道:“我知道我們當中,論工業發展水平,捷克斯洛伐克確實有獨到之處。但是在斯洛伐克地區,有着和匈牙利差不多的市場環境。而在發達的捷克地區,雖然斯柯達工廠非常的優秀,可是我們都知道,兩德的統一將會不可避免,而德國強大的工業實力絕對會把我們這些國家當作產品傾銷地,到時候,我不認爲捷克的工業可以承受來自德國的衝擊。捷克斯洛伐克需要像波蘭和匈牙利這樣的市場,一旦我們是用一種貨幣,那麼無論再怎麼競爭,德國產品在關稅和匯率的影響下絕對不可能是捷克的對手……”

三國代表在布達佩斯會談期間,經過幾番的交鋒之後,最後終於一致通過了哥倫比亞銀行的計劃。根據這項計劃,波蘭和匈牙利的中央銀行將會合二爲一,成爲一家統一的中央銀行,由哥倫比亞銀行負責管理,而捷克斯洛伐克地區會隨後加入統一市場計劃,協議簽署之後,三國之間的關稅自動降爲零。而三國的貨幣發放將由新成立的這家中央銀行負責。

米哈伊爾樂觀的表示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東歐國家加入我們的統一市場計劃,所以建議這家新成立的中央銀行就叫做東歐中央銀行,至於新發行的統一貨幣,就叫做東歐元。東歐元的反面採用統一的票面樣式,而正面則由各國自行負責設計。

就在東歐統一市場的協議簽署之後的第二天,三國政府同時向世界宣佈了這一消息。無論是西歐,還是北美,又或者東亞的發達國家都沒有想到,在沒落的東歐,居然會形成了一個前所未見的統一市場。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四十三章 馬耳他會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推格魯吉亞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四十四章 停職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五十六章 毒芹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一章 線人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售蓮花軟件第一百零五章 離任風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宮哈默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十一章 舞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十一章 唐寧街10號第二十三章 小禮物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三十章 野村證券第十五章 AAA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五十六章 招募武裝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十章 不認賬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國考察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七十章 關塔那摩事件聽證會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章 被遺忘的好牌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五十六章 陰險政客謝廖沙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一百零一章 創業艱難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交易模式第二百九十四章 單刀赴會第一百四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第二十章 養精蓄銳第一百零八章 訴訟拖延戰術第四十五章 DOS第二百四十三章 馬耳他會議第二百二十二章 兵推格魯吉亞第六十章 丘爾巴諾夫的差事第二十六章 歷史的必然第二百八十七章 解決科索沃危機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三十九章 處決第三十五章 經濟高峰論壇第三十章 互助會的設想第一百七十五章 護航行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佈局東歐第四十四章 停職第二百三十六章 尼古拉的憤怒第三十章 出售三金會 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入局黑石第一百四十六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第七十二章 未來理想第七章 銀行家們第五十六章 毒芹第二百零一章 雅可夫的請求第二百一十七章 收購接觸第一章 線人第四十六章 浮出水面的律賊第二百一十八章 出售蓮花軟件第一百零五章 離任風波第一百四十四章 歐共體經濟會議第六十一章 關塔那摩之戰 四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宮哈默第一百三十四章 步步驚心的波蘭政府第十一章 舞會第二百九十一章 謝廖沙的聲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二十三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三第四十章 慈善爲殼第二十二章 拉莫德羅監獄之戰 二第四十八章 訂婚宴第二十三章 救人第十八章 新的財路第七十八章 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零四章 黑武士第十一章 唐寧街10號第二十三章 小禮物第六十九章 達科他州候選人第二百七十三章 故人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五十五章 家喻戶曉第一百八十八章 謝廖沙的調查組第八章 貓鼠遊戲第七十一章 時來運轉的格拉喬夫第四十章 江詩丹頓第三十章 野村證券第十五章 AAA第五十四章 波格丹諾夫的對策第二十九章 尼古拉第五十九章 高爾基之行第一百七十三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第四十二章 流言四起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里遇襲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然襲擊第五十六章 招募武裝第二十一章 兩根手指第四十七章 黑幫賴賬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的線索第一百五十六章 薩斯喀徹溫小麥聯營集團第一百三十二章 露出馬腳第六十三章 告別第二百四十四章 冷戰結束第一百四十五章 GATT裁決第二百二十二章 貿易制裁第十章 不認賬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國考察第十四章 冬妮婭的交易第三十六章 錄像帶第七十章 關塔那摩事件聽證會第六十六章 撒切爾主義的背景第二百五十二章 接管波蘭中央銀行第一百八十一章 薩莫特洛爾油田到手第二十二章 刑場上第六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七十章 被遺忘的好牌第二十七章 肆無忌憚第五十六章 陰險政客謝廖沙第六十三章 關塔那摩之戰 六第一百七十八章 籌碼的新用途第四十二章 鮑里斯的計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科威特危機第六十七章 收購英國天然氣公司第十二章 再遇見你第二百二十章 嚴刑拷打第一百零一章 創業艱難第五章 英國煤炭危機第八十四章 飛來橫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