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後方的華州

大家都是看的明白,華州軍力至強,和大明的戰爭之中不會吃什麼虧,不管如何,到最後佔據了多大的地盤,都肯定是比目前的局面更大,既然江峰已經是稱王,下面必然是要有文武百官。?

整個華州武重文輕,文官們的出身大多是破落文人,商人帳房等,劉順可是大明正牌的進士,翰林學士,參政,佈政一路做了下來,就算是不被江峰帶到華州來,在大明做到入閣拜相也是大有可能。?

來到華州,在這樣的環境中,資歷能力更是無人能及,又有華王岳丈的背景,將來若是定鼎,這宰相首輔的位置肯定是非他莫屬,都說是馬上打天下,卻要下馬治理天下,將來劉順權重比起今日來,沒準更要騰達。?

華州的中上階層沒有太多的文人,大多是鉅商和工匠的頭目,還有那些高級軍官的軍屬,此時已經是要來預先討好,做做預備,也是爲將來做個打算。?

這些人都是實實在在的角色,看到你有利可圖,將來大有前途,就立刻的討好,不過大家都是把握住一個度,不敢做什麼過分的事情,畢竟在華州無孔不入的親兵營和司馬從事不是擺設。?

華州首輔劉順這麼多年官場經歷,大明和華州都是身居高位,早就是練就了一副榮辱不驚的氣度,每個來拜訪的。都是微笑接待,卻不會說什麼,連禮物都不願意收下。說起來這華州也有他地一份,說是富可敵國也不誇張,怎麼會稀罕這些財物。這劉順也是知道天子無家事,自己留守華州,卻有這等門庭若市的局面,不敢說是什麼好事,但是不接待的話,卻又等於得罪同僚。?

在華州羅義和劉十二可以做孤臣,他卻不能。因爲他要總理民政,統帥地方。若是岸崖高峻,不近人情,就是處理政務也會遇到這樣那樣地障礙。該小心還要小心,所以劉順主動的和華王府和都督府留守的親兵營官員和司馬從事官員打好了招呼。每日間,見什麼人,說過什麼話,都有這些密探和內務武官記錄,然後定期的送到關外江峰的手中,現在遼鎮和朝鮮連成一片。很多的東西都非常方便了。包括華州和遼陽之間的六百里加急驛站。耗資巨大,作用同樣也是巨大。消息不出意外可以在兩天左右在華州和遼陽之間來回。?

這些人無非是過來交納接好,爲將來的事情打點埋伏,劉順這還可以應付的了,而且雖然這些人地心裡面太過功利,劉順卻也要謹慎的琢磨和評價,華州將來統治各地地官吏,因爲華州的武人和商人色彩的濃重,文人暫時恐怕倚靠不上,主要還是華州的這些骨幹之中選取。?

也就是說,這些武人和鉅商,工匠頭目地家人和跟他們關係密切的人,纔是今後官吏的主體,說起來有些近似於魏晉南北朝時候的世家世族制度,當然,華州的王權始終是至高無上的,不會被下面地世家大族削弱。?

這個方法弊病多多,但是在立國地初期,穩定局面,掌握地方,這卻是最有效地手段,這和歷朝歷代的建國皇帝,總是大封功臣勳舊爲官,是一樣地性質。?

所以從華州送往遼陽的文書函件裡面,除了對於華州的政務經濟,華州中樞和各個衙門官員的言談行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劉順和身邊的那些文吏,對於各個有才能,或者說是勉強有才能的人的考評和評點,劉順在盡力的爲華州搜尋可用的人材,當然,劉順不知道的是,他每寫一個人的評語,親兵營和司馬從事就會附上一份詳細的資料,關於此人平時的表現,所作所爲,都是會被整理到上面去。?

自從江峰離開華州,華州首輔劉順門前門庭若市以來,總是有人接到關外北府的任命文書,去遼鎮或者是北府上任,心裡面知道劉順這裡的門路還是起作用了,不過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

雖然說華州求賢若渴,草包無能之輩也不會有什麼安排,華州的豪門大族,還有各個民衛裡面的讀書人,都把去劉順的府第上,稱作“登龍門”?

後的獲得官職稱作“過龍門”,大明科舉,到最後能然後做官的文人士子實在是鳳毛麟角,而此時的華州選官途徑卻是容易了許多,能來求官的人,家族財力和勢力是一回事,也是要那個求官的人有些本事,都算是華州轄地之內有才能的人。?

讓這些人做官,給他們一個政治的出路,讓他們更加死心塌地的爲華州效力,這種劉順面試,密探和內衛武官審覈資格,江峰裁定的方式,簡潔有效,將華州境內的才俊之士,和各種力量更加有效的拴在了華州這個團體之上。?

開科舉取天下俊傑,那是得到天下之後的情況了。?

今人一聽世家子,總是有許多不好的聯想,認爲他們總是爲自己着想,不知道考慮民間疾苦,或者是隻爲自己的家族和勢力賺取利益,把個人置於國家之上,不過綜觀歷朝歷代,名臣名相大都是豪門世家的出身,豪門世家畢竟有一個相對來說完備的教育體系,還可以接觸到許多的實務。?

再者世家豪門出身的人並不缺錢,在任上對於貪墨和撈錢也會少些關注,這和現在的高薪養廉頗有些類似的地方,自從科舉取士以來,貧寒人家也有了進入統治階層的機會,但是這些人往往是窮怕的了,當官之後,本務不知道如何做,撈錢倒是放在首位。雖說也有名垂青史的清官,但比起整個的官吏隊伍來,可以說是稀少了。?

明太祖朱元璋對於貪官都是剝皮充草的酷刑,可是官員貪墨依舊是無法禁絕,歷史如果按照正常的軌道發展下去,到了滿清的幾百年,凡是科舉出身當官的,無不是庸庸碌碌,專以撈錢爲目的,凡是名臣,幾乎都是世家子,因爲這些人好歹還通曉些實務,其他的大部分都是除了八股,什麼也不懂,一切都是以師爺所說的爲準,那那裡是當官,分明是當豬。?

歐洲文官選拔系統要比中國晚了千年,也就是在十八世紀左右纔有真正的體系,其餘的時候,都是貴族子弟充任官吏,可也沒有出什麼亂子,華州如此的選拔人才,倒也是知人善用,人盡其才,目前的勢力範圍來說,所用的人材也只能是自己信用的人,那些普通的民衛民戶自然不在其列,只有那些真正和華州綁在一條船上,榮辱與共的人才在選擇之列,這些人無不是富貴之人,目前華州無法開科舉,只能是如此做了。?

不過,有些事情還是可以保證的候選人的基本水平,比如說,富家和官家的子弟,大多是在華州的講武堂和其他的學堂學習過,這也是選官的一個不成文的標準,多少年後,有無這個學堂的資歷,還成爲各級官僚能不能朝着更高的階級升遷的玻璃天花板。?

—?

但是,劉順真正頭疼的事情還不是選官,而是每天呆在府第中糾纏的商人們,這些商人並不是爲了自己的子弟求官,而是有別的目的。?

在華州的商人裡面,有個很特殊的羣體,這些人有自己的武裝力量,而且和華州軍方的關係千絲萬縷,極爲的密切。?

他們也有海船,不過每艘海船上都有水軍和火炮,這些也都是華州允許的,並且在武器和人員的配備上都給予了一定的支持,華州水軍的軍官和水兵,如果退役之後,大多是會去做這種商人。?

這些商人就是奴隸商人,目前的華州的農活主要是由自耕農和類似於農奴形式的朝鮮奴來勞作,完全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目前只是用在大規模的工程上,不過對於南洋還有夷州的亞熱帶熱帶的種植園來說,對於奴隸的需求量還是很巨大,熱帶的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一年幾熟,用奴隸勞動是最合算不過的事情了。?

隨着閩粵在南洋各島逐漸的深入,開闢的土地農莊越來越大,需要的勞動力也都是越來越多,偏偏這些人並沒有很強的軍事優勢,這時候就需要奴隸商人們出面了,奴隸商人們帶着自己的私人武裝力量驅趕土人,並且抓捕,然後作價賣給僱傭他們的莊園主們。?

至於這次爲什麼來找劉順呢?因爲在遼鎮的那幾萬明軍的俘虜……

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418章 堵着了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562章 亂 白蓮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299章 亂局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353章 誘殺 立威 急迫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392章 無能第568章 不合常理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36章 吃掉嘴邊的肉第507章 炮轟城門第196章 從登州去濟南第527章 漳州府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623章 有功當賞第112章 美食大會後的生活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103章 五樓山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193章 洋人傑森第19章 天上不掉便宜事第229章 調查取證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204章 鹽事收尾第611章 對於俘虜的處置第190章 定親第520章 京城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490章 留人第315章 欲取先予第50章 找人手和已經不是試菜第589章 引炮 不畏生死第565章 口袋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04章 楊石頭第449章 伏殺 敵人不明第64章 全能錦衣衛第346章 展示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284章 蝴蝶第288章 應對 亂 向上看第633章 手中的長矛最強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260章 嘉靖九年 南京 除夕第104章 收買人心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135章 風平浪靜和詢價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587章 從容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630章 大廈將傾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107章 從前沒有五樓莊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38章 翻牆而入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118章 血戰五樓莊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237章 遺憾 不能最肥第436章 北征首戰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379章 出巡第17章 明朝勞動力市場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332章 總有野心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179章 衡王府內第427章 鹽會(上)第172章 還不如土匪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252章 誰的援軍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520章 京城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81章 要收錢啊第582章 太平邊兵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50章 找人手和已經不是試菜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
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418章 堵着了第535章 刁民 嬉笑 恨第249章 其實很簡單 時間差第562章 亂 白蓮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119章 大獲全勝和遲來的救兵第357章 火炮和大弓第429章 河上血案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273章 好久沒有自我表揚第299章 亂局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353章 誘殺 立威 急迫第5章 欺男霸女的第一步第392章 無能第568章 不合常理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36章 吃掉嘴邊的肉第507章 炮轟城門第196章 從登州去濟南第527章 漳州府第166章 還是向着自家人第345章 邊塞大捷 疑忌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623章 有功當賞第112章 美食大會後的生活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103章 五樓山第637章 江家天下第377章 民衛第三十三第193章 洋人傑森第19章 天上不掉便宜事第229章 調查取證第579章 不知所措的遼鎮第204章 鹽事收尾第611章 對於俘虜的處置第190章 定親第520章 京城第158章 橫財不一定從天上掉下第490章 留人第315章 欲取先予第50章 找人手和已經不是試菜第589章 引炮 不畏生死第565章 口袋第444章 貪慾無窮第504章 楊石頭第449章 伏殺 敵人不明第64章 全能錦衣衛第346章 展示第574章 福建兵馬打漳州第457章 馬車 招攬第284章 蝴蝶第288章 應對 亂 向上看第633章 手中的長矛最強第162章 無奈的裙帶關係第260章 嘉靖九年 南京 除夕第104章 收買人心第141章 高價碼頭和熱心前任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151章 我們不是親戚第135章 風平浪靜和詢價第198章 尷尬的巧合第587章 從容第567章 確定的勝利第630章 大廈將傾第322章 濟寧會戰第459章 若即若離第445章 動議 機詐 防範第107章 從前沒有五樓莊第244章 舊識 南京 意外第38章 翻牆而入第26章 被同僚陰了一道第118章 血戰五樓莊第441章 紛亂的運河第237章 遺憾 不能最肥第436章 北征首戰第304章 仁川的輕鬆戰鬥第379章 出巡第17章 明朝勞動力市場第215章 雙嶼 被認出 送船第464章 死戰的緣由第332章 總有野心第243章 沒有死人的鰲山鹽場第179章 衡王府內第427章 鹽會(上)第172章 還不如土匪第55章 那一碰的風情第65章 你牛還有更牛的第575章 漳州東門 藤牌兵第252章 誰的援軍第246章 這麼巧 後續行動第520章 京城第517章 破敗的錦衣衛衙門第81章 要收錢啊第582章 太平邊兵第435章 遠征途中第245章 不喊救兵因爲有把握殺光第50章 找人手和已經不是試菜第71章 三月不知道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