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武安侯府

第2章 武安侯府

薔薇苑裡靜悄悄的,即便是忙碌,素心和素錦的動作也很輕巧。

與之相比,坐落在武安侯府中軸線上的鶴延堂,此時卻歡聲笑語,熱鬧不斷。

鶴延堂是武安侯府老夫人的居所。

老夫人年愈五旬,頭髮花白,精神卻矍鑠。她白淨面皮,人有些富態,頭上戴着綠寶石抹額,頸上一掛碧玉串珠,此刻正舒適的歪在大迎枕上,看着在花廳中間賣弄文采的兩歲小兒。

老夫人笑的一派慈愛親和,眉眼都彎成一條縫。

真就跟普通人家頤養天年的老太太沒多大區別。

再看逗得衆人捧腹大笑的小兒,他名沈榮安,乃是三夫人周寶璐所出長子。

武安侯老夫人對小兒子一意孤行娶進門的媳婦看不上眼,可如今嫡親的孫兒都這麼大了,孩子還這麼聰慧討喜,即便是爲了給孩子做臉,也得擡舉周寶璐兩分。

老夫人就拿了個紅豔豔的石榴遞到周寶璐手裡,“榮哥兒你用心教了,孩子好得很,長大後指定有大出息。這石榴個大籽甜,你喜歡就多吃幾個,回頭再給榮哥兒添個弟弟妹妹,咱們家也好再熱鬧些。”

周寶璐雙手接過紅潤飽滿的大石榴,一時間受寵若驚,面上笑的如同開了花一般,“哪裡是我教的好,分明是咱們家的孩子生來就靈透,又有三爺得了閒暇便教導幾句,榮哥兒才這麼聰慧。”

“總歸也有你的功勞在。”

婆媳倆互相客套幾句,旁邊坐的二夫人頓時酸上了。她是個愛笑愛鬧的,即便只是庶子媳婦,可孃家得力,在婆家也說得上話。

“娘只給弟妹石榴不給我,這我可不依。回頭我們爺若是說我這肚子一直沒動靜,我只讓他來找娘說理,誰讓您不給我石榴吃。”

老夫人被逗得氣笑不得,指着老二家的不住搖頭,“你就是個潑皮,我這兒但凡有什麼好東西,那回缺過你的?好好好,也給你。回頭你們妯娌倆將這石榴分了,來年一人再給我生個大胖孫子來。”

老二媳婦就說,“可不敢把孃的東西都貪了,這是大伯送來孝敬您的。今年雨水大,石榴都崩皮了,品相這麼好的石榴宮裡也沒多少。還是大伯得陛下看重,這才分了這麼些。大伯孝順,整個都送您屋裡來了。我和弟妹打打秋風佔您點便宜也就是了,真敢把石榴都分了拿回我們屋,回頭您兩個兒子指定把我們打一頓。”

老夫人笑的見牙不見眼的,“就你會胡扯。老二但凡敢動你一根指頭,回頭你告訴我,我讓他大哥打劈了他。”

二夫人順口又和老夫人歪纏了兩句,周寶璐有些接不上話,只能坐着乾生氣。偏她臉上還不能帶出什麼來,就憋得一肚子邪火,險些把手中的帕子扯爛了。心裡也忍不住默默冷哼:再能說會道又有什麼用?老二是庶子,又不是老夫人肚子裡爬出來的。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即便再親近,還能越過親生的去?

這麼想着,周寶璐心裡那口氣總算沒那麼堵了。

二夫人看着周寶璐手中的帕子,被擰的跟麻繩似的,對這個弟妹更加看不上。

這就受不住了?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這也就是老夫人就兩個嫡親的兒子,大伯離異後又一直未娶,膝下更是沒有一男半女。老夫人年紀大了,稀罕嫡親的孫子,這才格外疼愛榮安幾分。爲了榮安,又不得不高看孩子生母兩眼。周寶璐完全是母憑子貴。不然,就她這樣掐尖要強,小心思一籮筐,自詡精明實則蠢到家的媳婦,老夫人才懶得看第二眼。

老夫人只當沒看見兩個兒媳婦的眉眼官司,穩坐釣魚臺,一邊喝茶,一邊含笑看榮哥兒吃點心果子。

孩子是真的聰慧伶俐,也是真的被教的好,可這是小兒子的嫡子。而長子廷鈞自和離後,一直沒有成親的心思,至今都是孤家寡人。難道她老人家這輩子真的抱不上長子的兒子了?

武安侯府老夫人出身權貴之家,自小金尊玉貴的長大,及至成親嫁人,夫婿又是勳貴出身的武安侯。婚後夫妻和睦,不過一年時間她便誕下嫡長子沈廷鈞,順利在侯府站穩腳跟。之後她又誕下一子一女,爲武安侯府開枝散葉。

武安侯老夫人這輩子都順風順水的,若說夫婿意外離世,算是她人生中第一個檻,可那時長子已經成人,文治武功皆不在話下,他又得陛下和太子看重,順利挑起武安侯的重任。

府裡一切如舊,兒女承歡膝下,除了少了個說夜話的枕邊人,武安侯老夫人的生活與往常並無多少差異。

真正讓武安侯老夫人遭受打擊的,是長子與長媳決議和離,且至今未娶。

長子沈廷鈞,那是武安侯老夫人最倚重,也最讓她驕傲和心疼的兒子。

他五歲時被選爲太子伴讀,自此入宮伴駕。年十八科舉奪魁被欽點爲狀元。父喪後繼承武安侯爵位,得帝王重用被簡拔到六部輪值。如今不到而立之年,卻任正三品大理寺卿,乃是陛下的心腹股肱,太子的左膀右臂。

這麼出息的兒子,矜貴持重,大權在握,走出去誰人不恭敬的稱呼一句“沈侯”,或是“大人”。

可兒子形單影隻,每每深夜回到院子裡,卻連個陪着說話的貼心人都沒有,這如何不讓她這個做母親的心疼惋惜?

老夫人出了會兒神,等再回神,就聽老二媳婦在問老三媳婦,“聽說弟妹的孃家表妹晨間入府了?怎麼沒過來給母親請個安?到底是弟妹的嫡親表妹,也算是一家人,還是應該見見的。”

老夫人陡然想起,好似確實有這麼一回事兒。

她張口,“是你那個喪夫的可憐表妹?”

周寶璐被老夫人問起這個問題,心裡登時一緊。時下風氣雖然開放許多,但依舊有不少人認爲喪夫守寡的婦人不吉,除非至親的親人,旁人根本不想與之接近,更別說接納了。

喪夫的女人回孃家,尚且有族人要推三阻四。不過真要是桑擰月回周家,周寶璐還真能說上話。可如今這不是周家,而是她的夫家武安侯府。

把守寡的表妹接到夫家來,等閒人還真幹不出這等事兒。

但周寶璐幹了,且幹成了,這自然不是因爲她莽,不怕得罪老夫人。而是她提前在老夫人跟前賣慘,觸動了老人家的憐憫心。老夫人慈悲,可憐桑擰月的遭遇,當時便同意將桑擰月接到府裡暫住。

周寶璐鬆弛下來,面上的神情換成悲憫,“我那表妹是個可憐的,夫婿意外離世她也痛不欲生,偏她婆婆沒有安慰過一言半語,反倒把兒子去世的因由歸罪到表妹身上。我之前悄悄派人去看過情況,說是表妹被折磨的形銷骨立。若非還有個弟弟要照顧,咬着牙死撐着,不然怕是早就跟着走了。如今具體什麼情況,我還沒見到人,也不清楚。”

又道,“我晨間忙着過來給母親請安,就讓織錦代我去迎一迎表妹,如今織錦該是回來了。”

外頭伺候的人聽到裡邊的說話聲,當即就有人應道,“三夫人身邊的織錦姑娘過來了,老夫人,可要織錦進來回話?”

老夫人點頭,“進來吧。”

織錦就趕緊走進來,給屋內幾個主子行了禮。

此時她哪裡還有之前的高高在上,卻是恭恭敬敬不敢行錯踏錯一步。

織錦在周寶璐的示意下,將之前所見所聞一一說了。

桑擰月不是織錦親自去王家接回來的,而是周寶璐身邊的老人親自跑的這一趟。不過那心腹回來後就將所有情況告知了織錦,爲的就是上頭夫人們問起來,織錦不至於兩眼一抹黑,屆時再牽罪到他們。

織錦先是說,“那王家夫人好大的戾氣,王家公子去了有一年多了,還強制讓表姑娘穿麻衣,簪白花,日日跪在祠堂抄寫佛經,給王家公子守孝。”

單這一句便讓老夫人蹙眉,“王家不是讀書人家?王家人不懂法麼?”

新朝初立,太祖和聖昭明皇后在許多立法條文上做了改動。其中有一條就是:“妻爲夫服斬衰三年,夫爲妻服齊衰一年”,被改爲了“妻爲夫服斬衰一年,夫爲妻服齊衰一年”。

這事兒在當時鬧得朝野震動,許多文人士大夫言明此舉動搖聖人禮教,以死明志要求聖人改回原樣。

可惜,當時是新朝初立,太祖和聖昭明皇后大權在握,朝堂上的大臣多是他們的擁躉,政務上的事情,他們完全可以做到一言堂。

最關鍵的是,經過前朝末年暴君濫殺無辜,宦官專權草菅人命,又有官府不作爲,天災人禍以及戰亂硝煙四起,短短十幾年間,國家人口從一千九百萬,跌落到六百九十萬。

努力增加人口,是立國之初最迫切的事情。也正是在這個前提下,減少守孝時間,敦促寡婦再嫁,便成了一項政治任務。

據說,在立國前二十年,寡婦若不能在喪夫兩年內改嫁,官府會強制給她分配人家。直至如今,寡婦雖不再被強制分配,但寡婦再嫁卻作爲一項政治考量,計算到官員的升遷考察範圍。

王家也是讀書人家,更甚者,王公子的父親還是個不大不小的官員。兒媳婦既已守孝完畢,如何還能強壓着人繼續留在婆家?若是兒媳婦自己情願也就算了,可任誰被那麼磋磨,想來都想趕緊脫離那虎狼窩。

——說到底,還是那姑娘沒有孃家人撐腰,王家纔敢這麼作踐人。

織錦見老夫人嘆氣,她雖不知道老夫人想到哪裡去了,但直覺不妙。眼角輕覷了眼旁邊坐着的夫人,織錦得到示意,繼續說道,“王家大人是蔚縣的主簿,在縣衙當值幾十年了。王家在當地是數得上號的體面人家。”

何止是體面,簡直是豪橫!

畢竟流水的縣令,鐵打的主簿。王主簿雖不是蔚縣本地人,但在蔚縣經營幾十年,儼然成了地頭蛇。周寶璐之前派去的齊叔齊嬸絲毫不被王家放在眼裡,屢次遞拜帖進門都不被接見。眼見王家要死賴到底,硬壓着不讓表姑娘大歸,齊叔不得不擡出了武安侯府三爺的名號。

武安侯府三爺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物,可他一母同胞的長兄武安侯,卻是權勢在握、威嚴持重的天子重臣。

武安侯手握大理寺。大理寺與刑部、督察院合成三法司。刑部受理天下的犯罪案件,都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

武安侯年不過三旬,就已大權在握,除了他簡在帝心,更因爲他精與律例,處心公正,嚴謹無私。任何違法犯罪,在他這裡都不會被輕拿輕放,即便是王子皇孫犯法,他的量刑也不會減少。可以說,當真是司法上的硬骨頭,讓所有官員對他又敬又畏,恨不能退避三舍。

王主簿對武安侯也是敬畏有加,若他本身乾淨也就算了,偏他不乾淨……

許是不想將事情鬧大,再驚動了不想驚動的人。王主簿硬是壓着主簿夫人,同意了放歸桑擰月一事。

(本章完)

88.第88章 科舉落幕第2章 武安侯府第234章 if線(五)126.第126章 “相逢恨晚”242.第242章 if線(十三)第165章 過年100.第100章 太夫人第55章 質問第30章 桑表妹第148章 盧家來人85.第85章 鋪子135.第135章 收債第178章 到京94.第94章 二次上門的歹徒77.第77章 有關避子湯113.第113章 眼熟第227章 前世番外(十一)第49章 普陀寺255.第255章 if線(二十六)138.第13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3章 “爭搶”第187章 難堪67.第67章 置業77.第77章 有關避子湯252.第252章 if線(二十三)第218章 前世番外(二)第4章 重病第44章 爭執與想法第152章 鬆口89.第89章 清兒赴宴第160章 何至於此第193章 合八字第45章 意決95.第95章 京兆尹衙門巧遇136.第136章 宣判第179章 喜愛第36章 投其所好104.第104章 104魏明謙117.第117章 確認83.第83章 賠罪73.第73章 逃避第7章 鏡破釵分122.第122章 念及第193章 合八字130.第130章 鬼啊第223章 前世番外(七)第148章 盧家來人第171章 爲難第234章 if線(五)243.第243章 if線(十四)240.第240章 if線(十一)第9章 熱鬧第154章 意定108.第108章 留下來第53章 被綁第166章 重聚第219章 前世番外(三)第199章 洞房花燭第6章 高燒反覆第161章 周寶璐第238章 if線(九)第40章 磨刀霍霍107.第107章 水匪第9章 熱鬧第54章 救人105.第105章 颱風69.第69章 不講道義第141章 心神不寧71.第71章 中藥第233章 if線(四)135.第135章 收債第230章 if線(一)第234章 if線(五)第215章 現世番外(三)第23章 夜話116.第116章 姑嫂相見131.第131章 到達第186章 潑髒水第52章 相看第49章 普陀寺140.第140章 團聚第32章 痛哭第40章 磨刀霍霍第186章 潑髒水135.第135章 收債第176章 召入第195章 曬嫁妝第7章 鏡破釵分第174章 我們和離第176章 召入第42章 拿捏第180章 重逢故人122.第122章 念及99.第99章 回侯府第14章 喜怒不定246.第246章 if線(十七)第47章 有事請先行第171章 爲難第29章 姑太太111.第111章 線索斷了
88.第88章 科舉落幕第2章 武安侯府第234章 if線(五)126.第126章 “相逢恨晚”242.第242章 if線(十三)第165章 過年100.第100章 太夫人第55章 質問第30章 桑表妹第148章 盧家來人85.第85章 鋪子135.第135章 收債第178章 到京94.第94章 二次上門的歹徒77.第77章 有關避子湯113.第113章 眼熟第227章 前世番外(十一)第49章 普陀寺255.第255章 if線(二十六)138.第138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43章 “爭搶”第187章 難堪67.第67章 置業77.第77章 有關避子湯252.第252章 if線(二十三)第218章 前世番外(二)第4章 重病第44章 爭執與想法第152章 鬆口89.第89章 清兒赴宴第160章 何至於此第193章 合八字第45章 意決95.第95章 京兆尹衙門巧遇136.第136章 宣判第179章 喜愛第36章 投其所好104.第104章 104魏明謙117.第117章 確認83.第83章 賠罪73.第73章 逃避第7章 鏡破釵分122.第122章 念及第193章 合八字130.第130章 鬼啊第223章 前世番外(七)第148章 盧家來人第171章 爲難第234章 if線(五)243.第243章 if線(十四)240.第240章 if線(十一)第9章 熱鬧第154章 意定108.第108章 留下來第53章 被綁第166章 重聚第219章 前世番外(三)第199章 洞房花燭第6章 高燒反覆第161章 周寶璐第238章 if線(九)第40章 磨刀霍霍107.第107章 水匪第9章 熱鬧第54章 救人105.第105章 颱風69.第69章 不講道義第141章 心神不寧71.第71章 中藥第233章 if線(四)135.第135章 收債第230章 if線(一)第234章 if線(五)第215章 現世番外(三)第23章 夜話116.第116章 姑嫂相見131.第131章 到達第186章 潑髒水第52章 相看第49章 普陀寺140.第140章 團聚第32章 痛哭第40章 磨刀霍霍第186章 潑髒水135.第135章 收債第176章 召入第195章 曬嫁妝第7章 鏡破釵分第174章 我們和離第176章 召入第42章 拿捏第180章 重逢故人122.第122章 念及99.第99章 回侯府第14章 喜怒不定246.第246章 if線(十七)第47章 有事請先行第171章 爲難第29章 姑太太111.第111章 線索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