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出口軍備(第一更)

中德兩國的艦隊行進在太平洋之上,國內卻迎來了一次機遇。【】

“尊敬的鄧森先生,感謝您的此次處理方式!”約瑟夫臉色有些不好,但是他還是對鄧森表示感謝,日本倒向協約國,德國駐山東海軍根本沒有任何生機,而鄧森的做法使得這些軍艦與士兵免受殺戮。

“沒什麼可感謝的,我們中國人有恩必報,德國是我們中國人的堅定盟友,只可惜我們中國現在實力太弱,如果不是因爲這樣,我真的想和德國一起與那些邪惡的國家大戰一場,可嘆我們實力太過弱小,而且在遠東我們中國還有着兩個龐大的敵人。”鄧森感嘆一聲說道。

鄧森的話讓約瑟夫臉色好一些,在現在的局勢下被協約國包圍的蘇皖政府一定不會冒着滅亡的危險和德國結盟,而且在外界看來蘇皖政府實力雖說不小,但是卻也不大。

不過約瑟夫今日不是來討論這個問題的,總體來說中國還是親德,他前來是來購買大規模的武器的。

“鄧森先生,我現在是遵從偉大德意志皇帝的命令,來與您協商一次大規模的軍購協議,我承認像您之前說的一樣,我們的戰爭準備太少了,半年多的大戰,雖然我們一直處於上風,但是我們的資源也快要使用殆盡。”德國在起初的時候以爲戰爭只會一年半載,但是戰場的局勢卻並沒有向那一方面發展,德法等國在戰爭中出現了僵持,而東部作戰的奧匈帝隊在俄國的大軍之下已經潰敗多場。使得德國還得直接面對東部的沙皇俄國,資源消耗極大。

“當然,只要我蘇皖政府擁有的,我都可以出售給貴國,但是約瑟夫先生,你也應該知道,戰爭時期,尤其是大規模戰爭時期。貨幣都已經不被商人們接受,所以我希望可以使用黃金或美元作爲交易交易資金。”鄧森之所以要求黃金結算,那是因爲這場戰爭註定着德國戰敗,面臨有着龐大後方支援,以及巨大己身資源的英法等協約國。德國在根基上就處於劣勢,鄧森可不想出售的東西在戰爭之後就立即貶值。

這一句話讓約瑟夫沉思起來,雖然有一點點氣憤,但是這並不過分,每一個國家總要爲自己的國家着想,尤其是中國這種剛剛將工商業提高到一定規模的政府,他們不能出現任何錯誤。

於是約瑟夫在思考一會之後,點點頭說道:“當然。我們同意這個方式,不過我們希望中國可以儘快提供我們所需要的裝備,這是裝備清單您請看一下。”

約瑟夫遞給鄧森一份資料,其上林林總總的寫着數十種戰略物資。

重機槍三千挺,迫擊炮五千門,裝甲車七百二十六輛,子彈二億五千萬發,鋼鐵一百萬噸。鐵礦石四百六十萬噸,鎳礦石一千噸,tnt火藥七千噸,以及炮彈一百六十萬發,總金額四億三千一百萬美元,但是這些貨物製造的成本總體算起來不過一億美元,可想而知利潤有多麼巨大。

看完這些東西。鄧森微微一笑,對約瑟夫說道:“約瑟夫先生,你要的這些東西,我一個星期之內就可以給你們發貨。”

“哦!天啊!這是真的嗎?”約瑟夫被鄧森的答覆下了一跳,這麼大的訂單鄧森竟然說一個星期就可以發貨。也就是說這一個星期只是調運的時間而已。

“是的!不過我希望在我發貨以前得到你們的資金,最少百分之六十的資金。”鄧森微微一笑,早在一年前他便大肆命令生產彈藥武器,而蘇皖政府使用的槍支口徑和德國相同,因此庫存量極大,單單步槍機槍子彈就已經生產了十多億發,現在更是越來越快的增長。

“完全沒有問題,我現在就發電報給我們的皇帝陛下,相信他很高興得到這個消息。”約瑟夫很激動,德國的國內武器生產能力雖然很龐大,是的,非常龐大,絕對超過蘇皖政府兩三倍,但是其所要負責的事務實在是太多了,現在兵工廠將重心轉向裝甲車坦克飛機火炮的製造,而且還要擔負起奧匈帝國的武器子彈需要,每一天的子彈消耗都在數百萬發以上,因此戰略物資出現巨大的缺口,蘇皖政府的生產能力完全可以彌補缺口。

“當然,您請便!”鄧森再次友好的微笑,在約瑟夫走了之後,他立即下達命令再組建幾家武器生產廠,因爲剛剛秘書給他上報,英國大使朱爾典馬上要來了。

果然不過二十分鐘,朱爾典便被副官帶進了辦公室,鄧森友好的請其坐下。

“鄧森先生,聽說德國人來到這裡了?”朱爾典是明知故問,德國人的交易清單他們英國人都是知道的,他們很懷疑中國人是否有這麼大的能力消耗這些訂單。

“當然!他們來購買了一些東西,很巧合那些東西我很多,所以全部答應了!”鄧森毫不避諱,現在畢竟沒有到封鎖海路的時候,作爲中立國家他有權利向任何國家出售任何東西。

“鄧森先生,我想您應該想清楚,貴國的中央政府已經加入了我們協約國,您也算是協約國的一員!”這麼大的軍購訂單被中國吃下,讓朱爾典感到震驚,同時他也不忘提醒鄧森,北洋政府已經加入了協約國。

“是嗎?但是那是中央政府,與我自治政府無關,袁世凱可以和日本交好,難道你認爲我也會和日本交好,去購買日本的武器嗎?”鄧森覺得朱爾典很好笑,竟然用這樣的東西來威脅他。

“鄧森先生,在世界上還是我們大英帝國的實力最強,我想你需要擺好自己的位置!”對於這個遠東最大的軍閥,朱爾典雖然拿了不少錢,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他還是露出了淡淡的威脅。

聽了朱爾典的話,但是臉色慢慢陰沉下去,冷笑着對朱爾典說道:“我做事需要你來教嗎?如果你到我這裡來就是爲了這件事那麼你可以回去了!”

朱爾典看到鄧森臉色發沉,突然間意識到自己又犯下了一個錯誤,在中國除了袁世凱之外,這個男人是最具有權利的人,並且掌握着一支龐大的軍隊,於是急忙開口說道:“哦!天啊!上帝請原諒我的話吧!親愛的鄧森先生,我只是爲了您的利益着想,邪惡的德國人與我們龐大的協約國作戰,失敗是在所難免的,我想爲了戰後的利益分配您或許需要考慮一下!”

朱爾典做爲英國使節,很少用到這種語氣了!只不過在英國的內閣會議上所有人都將中國看作是原材料基地,所以並不想將其推向德國方面,在英國人想來,現在還不是對付蘇皖政府的時候,只要打完這場戰爭,隨後運用龐大的聯盟,完全可以讓中國屈服。

“那麼我要怎麼考慮?我說了我們保持中立,只要不傷害到我們的利益,我們不會加入任何一方。”鄧森還是保持中立,現在加入戰爭無法得到更大利益。

“那麼好吧!我們尊重您的意願,不過我們也有一個龐大的軍購計劃,就是不知道貴政府是否有這個實力完成!”朱爾典還是面帶微笑,其實心裡早就將鄧森罵了一個遍。

“哦?我想我還是可以的完成吧!不過在此之前我想看一下清單!”鄧森臉色轉好,在利益面前他可以對任何人露出笑臉。

朱爾典心中厭惡鄧森的貪財,不過臉上還是擠出笑容將清單交給鄧森。

“是很龐大啊!重機槍五千挺,迫擊炮一萬門,裝甲車一千三百輛,子彈五億三千萬發,鋼鐵五百萬噸,鐵礦石一千三百三十萬噸,鎳礦石三千噸,tnt火藥三萬六千噸,以及炮彈四百六十萬發,我想這有些難度,請問其要求的交貨日期是什麼時候?”英國的訂單比德國要巨大的多,其中重機槍蘇皖政府現在庫存的出售給德國之後就只剩下四千餘挺了,而且協約國使用的子彈也只有三億五千多萬發,至於鋼鐵,蘇皖政府自己還要使用,畢竟蘇皖政府的年生產力只有兩百多萬噸,銷售給德國之後庫存的儲備只有四百多萬噸了,礦石倒是不缺,大量的鐵礦石被運送到南洋各大港口完全可以滿足,鎳礦也足夠,tnt火藥生產衆多,庫存合共五餘萬噸,也可以達到英國人的要求,炮彈也有裝甲車就更不用說了,出售的裝甲車完全都是輕式裝甲車,而且都是舊式翻新噴漆而已。

“最長在兩年內交貨!”朱爾典看着鄧森那種心痛的感覺十分快意,在這麼大的資金量面前,誰能夠不動心那!

“很好!我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出售給大英帝國重機槍四千挺,迫擊炮一萬門,裝甲車一千三百輛,子彈三億五千萬發,鋼鐵一百二十萬噸,鐵礦石一千三百三十萬噸,鎳礦石只能給兩千噸,tnt火藥三萬六千噸,炮彈四百六十萬發,但是我要求在我發貨以前英國必須將資金到位並且要求是黃金結算。”朱爾典卻不知道,鄧森心裡是樂開了花了!一下子將庫存出售了大半,資金高達十二億五千四百七十六萬餘美元。

“這是當然,我們會根據貴政府公佈的價格表進行支付。”朱爾典幾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中國竟然準備了這麼多的戰略物資,不過他也非常欣喜的答應了!

但是接下來鄧森的一句話讓朱爾典有些憤怒。

鄧森好笑的看着朱爾典,輕聲對其說道:“朱爾典先生,不是按照清單的價格,還要加百分之二十啊!”

第五章 軍工發展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急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一章 蘇北大戰之惡戰來臨第二十七章 國際呼籲(還債+2)第十一章 大事第二十一章 南洋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五章 佔領南京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二章 第四道防線(二)第六十五章 血戰一(第一更)第十三章 軍民總動員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六章 洪水滔天(二)第十二章 棗莊事件第一百八十章 中日二次戰爭 (本卷終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宣戰日本第六十七章 威脅第二章 推進第三十八章 日本人的條件(一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飛機第六十八章 緊張的國內局勢(一更)第八十三章 南寧談判(第二更!尼瑪!還卡!)二十二章 印尼海戰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二十四章 條約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章大演講之血洗上海灘(二)第一百八十章 中日二次戰爭 (本卷終章)第三十四章 岸防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四章 蘇北大戰之炮戰第八章 科技部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艦對決第十四章 盛大閱兵式第一百一十一章 閻錫山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二章 行蹤暴露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四十三章 不平等條約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二章 馬踏張東莊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九章 圍城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一章 落難小軍閥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七章 突破、突破第六十七章 威脅二十二章 印尼海戰第一百零六章 各國調和一(第五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線崩潰第一百六十五章 想逃?沒門!第十五章 海軍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六章 撤軍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九章 蘇北大戰之高地第四十四章 巧合的失誤(第一更)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三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十八章 進軍九江第二十九章 勢如破竹的蘇俄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津之下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三章 泗水、泗水第一百零三章 死氣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二章 我等着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九章 圍城第二十三章 國際局勢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第三十五章 巨炮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八章 蘇北大戰之層層被破第二十章 兩代人五百年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三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九章 上海、上海第三章 中華帝國第三十六章 天津事件第三十五章 大會戰之混亂第二十五章 救僑民(第二更)第八章 科技部第三十七章 國之英雄第二十一章 大橋第二十九章 南洋家族的選擇(還債+4)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一百六十四章 國際驚濤第十五章 海軍第二十三章 國際局勢第十三章 軍民總動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凌晨前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八章 血色鐵絲網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八章 賣國密約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章 軍火買賣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九章 和談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六章 暴雨中的血第五章 震驚全國的審判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攻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八章 蘇北大戰之伏擊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七章 缺席第八章 皖南(二)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四十一章 祭祖一(第一更)第三十章 殖民熱潮(還債+5)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一章 大撤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敵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五章 美女秘書第四十四章 巧合的失誤(第一更)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七章 頭在背上第九十九章 重河防線之炮擊第一百二十章 海戰膠着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十三章 大軍壓境(再次發威)第二十章 彭慶金的動作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四章 蘇北大戰之炮戰
第五章 軍工發展第一百二十二章 危急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一章 蘇北大戰之惡戰來臨第二十七章 國際呼籲(還債+2)第十一章 大事第二十一章 南洋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五章 佔領南京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二章 第四道防線(二)第六十五章 血戰一(第一更)第十三章 軍民總動員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六章 洪水滔天(二)第十二章 棗莊事件第一百八十章 中日二次戰爭 (本卷終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宣戰日本第六十七章 威脅第二章 推進第三十八章 日本人的條件(一更)第一百五十六章 飛機第六十八章 緊張的國內局勢(一更)第八十三章 南寧談判(第二更!尼瑪!還卡!)二十二章 印尼海戰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二十四章 條約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章大演講之血洗上海灘(二)第一百八十章 中日二次戰爭 (本卷終章)第三十四章 岸防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四章 蘇北大戰之炮戰第八章 科技部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艦對決第十四章 盛大閱兵式第一百一十一章 閻錫山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二章 行蹤暴露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四十三章 不平等條約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二章 馬踏張東莊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九章 圍城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一章 落難小軍閥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七章 突破、突破第六十七章 威脅二十二章 印尼海戰第一百零六章 各國調和一(第五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線崩潰第一百六十五章 想逃?沒門!第十五章 海軍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三十六章 撤軍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四章 固守待援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九章 蘇北大戰之高地第四十四章 巧合的失誤(第一更)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三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十八章 進軍九江第二十九章 勢如破竹的蘇俄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津之下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三章 泗水、泗水第一百零三章 死氣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二章 我等着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九章 圍城第二十三章 國際局勢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抵抗第三十五章 巨炮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八章 蘇北大戰之層層被破第二十章 兩代人五百年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三十一章 城下之盟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九章 上海、上海第三章 中華帝國第三十六章 天津事件第三十五章 大會戰之混亂第二十五章 救僑民(第二更)第八章 科技部第三十七章 國之英雄第二十一章 大橋第二十九章 南洋家族的選擇(還債+4)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一百六十四章 國際驚濤第十五章 海軍第二十三章 國際局勢第十三章 軍民總動員第一百二十六章 凌晨前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八章 血色鐵絲網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八章 賣國密約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章 軍火買賣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九章 和談第二卷 皖北軍政府 第十六章 暴雨中的血第五章 震驚全國的審判第一百六十一章 反攻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十八章 蘇北大戰之伏擊第一卷 攻略靈璧 第十七章 缺席第八章 皖南(二)第二十二章 坦克第四十一章 祭祖一(第一更)第三十章 殖民熱潮(還債+5)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三十一章 大撤退第一百四十六章 殲敵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五章 美女秘書第四十四章 巧合的失誤(第一更)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七章 頭在背上第九十九章 重河防線之炮擊第一百二十章 海戰膠着第三卷 八方會戰 第十三章 大軍壓境(再次發威)第二十章 彭慶金的動作第四卷 蘇北風雲 第二十四章 蘇北大戰之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