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有軌馬車

“連本帶息計算下來,分期付款要比一次付清花更多的錢,說白了就是把商品的‘租金’也折算到總價中……分期利率具體算法比較複雜,你沒必要管這些,反正我又不會向你收哪怕一個銅板的利息。”

哈維爾笑着搖了搖頭,不打算就這個話題繼續說下去。

以喬安的智力水平和數學基礎,哪怕哈維爾不細說,自己稍微動動腦筋也不難推導出分期利率的計算公式,進而醒悟哈維爾先生免收利息讓自己佔了多大的便宜,不禁暗自感激。

哈維爾拿來紙筆,寫寫畫畫,很快就幫喬安設計出一套還款方案。

根據這套方案,喬安以一千五百金杜加首付購入“維生戒指”,還欠2000金杜加,名義上承諾在1年內分10期付清,每期支付200金杜加,事實上哈維爾沒有嚴格限定還款日期,直白的告訴喬安:

“什麼時候你手頭寬裕了就還一部分欠款,一年內還不清也沒關係,還可以展期……之所以要搞一份正式的分期合同,主要是爲了做賬方便,畢竟這家商行是‘揚波商會’旗下的子公司,我個人只佔一小部分股份,只是經理而非老闆,如果不把賬目理順,我不好向股東們交代。”

喬安看得出來,哈維爾先生已經在他職權範圍之內儘量幫自己爭取優惠條件了,就按照他的指點簽了分期合同,如願以償的拿起“維生戒指”,戴在自己手指上,一股若有若無的暖意透過手指流入體內,使他感到非常舒服。

哈維爾收起合同文件,輕撫喬安頭髮,溫和地說:“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

“好的,哈維爾先生,祝您晚安。”

喬安起身道了聲晚安,跟隨僕人回到二樓客房,洗漱過後將身上的衣服脫下來交給僕人清洗,鑽進溫暖的被窩,撫摸着指間那枚蘊含魔力的銀色戒指,一時間心緒萬千,無法入眠。

喬安非常感激哈維爾先生爲他所做的一切,但是鄉下孩子淳樸的天性使他想到自己身上又增添了一大筆債務就禁不住有些焦慮,暗自下定決心:“還是得設法賺錢,爭取在一年內還清欠款,免得令哈維爾先生爲難。”

懷着滿腹憂思,喬安不知不覺倦意上涌,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晨,喬安照常起牀準備法術,洗漱過後下樓到餐廳向哈維爾先生和凱蘭迪爾醫生請安。

早餐過後,時間已經來到六點四十分,哈維爾親自駕着馬車送凱蘭迪爾出城,喬安也搭車同行。

與凱蘭迪爾道別過後,哈維爾打算先送喬安去學校再回商行。他說“順路”,可喬安既不傻也不是“路盲”,哪會看不出來商行與學院恰好處於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堅持謝絕哈維爾先生的好意,自己搭乘公共馬車去萊頓學院反而更方便一些。

城門附近的驛站就是萊頓港所有公共馬車的總站,同時也是環城公交線的起點,在這裡乘車的確很方便,哈維爾就不再多說,分別前還遞給喬安一隻裝滿銀幣的皮夾子,叮囑他上車後拿出一個銀幣給售票員。

“無論坐多少站路,都是隻要一個銀幣!”

“好的,哈維爾先生,我記住啦。”

哈維爾摘下帽子向少年法師揮了揮,催馬駕車離去。喬安目送馬車走遠,背起揹包轉身跑向公交站臺。

在喬安看來,萊頓港與他的家鄉德林鎮相比,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有着更爲完善的城市公共服務,比如主城區幹道兩側的魔法街燈,比如穿梭於城市街頭的有軌公共馬車系統。

喬安以前從未乘坐過這種在兩條平行鐵軌上奔跑的馬車,懷着一絲好奇與興奮登上候車站臺。

站臺上擺着兩條供乘客歇息的長凳,還有遮擋陽光與風雨的帆布蓬,兩個衣冠楚楚的老紳士並肩坐在長椅上,一邊抽着菸斗一邊聊天氣。

一個商行領班模樣的青年男子,翹着腿坐在相鄰的長椅上,正在漫不經心的翻報紙。喬安從他跟前路過時瞟了一眼,只看到《萊頓郵報》幾個字。

這時軌道盡頭傳來清脆的鈴聲,兩匹馬並肩聯轡,伴隨進站的鈴聲踏着小碎步跑過來。

喬安回頭望去,看到車伕正在揮舞馬鞭呵斥馬兒停下來,車伕身後站着一個穿着黑色制服、頭戴鴨舌帽的年輕售票員,正在敲打懸在首節車廂門前的鈴鐺。

軌道真是一種簡單又神奇的裝置。有了這兩條光滑的鐵軌,只需要兩匹馬就能拖動四節連成一串的長車廂,最多可供40人乘坐。

當馬車在站臺前挺穩,喬安身旁的乘客紛紛起身,拿起雨傘和手杖,折起報紙塞進上衣口袋,相繼登上車廂。

喬安尾隨兩位老紳士登上最後一節車廂,找了個空位坐下。車廂裡連他在內只有四個人,顯得很寬敞。

喬安看到車廂側壁上貼出兩張公告,其中一張寫着萊頓港公共馬車的營業時間是從早上六點到晚上八點,平均每小時發一班車,跑完環城線路大約一個鐘頭,途中要經過10個站點——萊頓學院就是其中一站。另外一張公告上寫着“乘客須知”,諸如禁止隨地吐痰和打鬧之類。

鈴聲再次響起,馬車緩緩啓動。

不一會兒,那個年輕的售票員就從前面走過來,左手拿着車票夾,右肩挎着一口以皮帶固定的鐵箱。

喬安從口袋裡摸出早已準備好的一個銀幣,透過鐵箱頂端的投幣口塞進去,接過售票員遞來的、蓋有“市政議會下屬公共交通委員會”紅漆印章的票據,隨手塞進口袋。

馬車沿着軌道奔跑了大約十分鐘,途中車伕不時大吼大叫,驅趕竄上公交軌道的流浪狗以及不守公德、橫穿軌道的傢伙,導致馬車跑起來時慢時快,好在總體而言還算平穩。

路過一處站點,馬車緩緩減速,停靠在站臺跟前。

這時,窗外突然傳來一陣激烈的爭執聲,立刻引起喬安的注意。

第186章:五件魔導器(Ⅱ)第78章:葉莢中的秘密第155章:怪物之母(Ⅰ)第135章 Ur符文的妙用第362章:敗退第386章:碾壓第27章 黑靈之血第14章 潛入第171章 奧斯塔湖戰役(Ⅱ)第148章 蟄伏僞怪(Ⅰ)第9章 木瓜牛奶(Ⅰ)第174章 困局第60章:人造母巢第66章 營救難民第24章:抗寒斗篷第153章:入侵物種(Ⅰ)第11章:魅影駒第24章:吹笛子的奇諾第101章 遙感追蹤第140章:伯爵夫人的邀請第32章:喵姐第58章 遠東雲網(Ⅱ)第94章 三階同調第3章:蟲化症(Ⅰ)第176章 巨蟲之戰第14章:滾石第319章:無賴精神第106章:強化“鐵處女”第183章:閃光塵第148章:最後的狩獵日第347章:領袖第242章:神話法術(Ⅰ)第47章:貝蒂之血第30章:林中的“魔法少女”第62章:突圍第131章:凝視施法第121章:榮譽鎮民第104章 日暮鯨歌第141章 海德拉之血第89章:雙重陷阱第39章:啓蒙蟲寶寶第182章 神出鬼沒第84章 苦戰(Ⅰ)第215章:豺狼的蹤跡(Ⅱ)第74章:古怪的酒館第168章:實驗體第232章:避難小屋第181章 格萊石人第22章 液體鍊金第7章 似曾相識的請柬第27章 黑靈之血第20章:狂蛙人第79章 鋸齒島第68章:石化靈光第138章:血液解讀第74章:卡爾的新發現第13章 上尉之死(Ⅲ)第74章:卡爾的新發現第104章 帝國金鈔第300章:服輸第149章 冥河古龍第38章:克拉克的尋寶計劃第64章:冰葬第143章:月下歷險(Ⅲ)第298章:漫長的等待第22章:沼澤中的灰色怪物第29章:死魂靈第7章:解析魔法第257章:尼塞西堡攻防戰(Ⅵ)第52章:竊馬賊第225章:看着你第46章:水鬼第207章 翁婿見面第109章:人痘第125章:導航魔鏡第79章:神話莊園第110章 時代變了第73章:準備啓程第214章:豺狼的蹤跡(Ⅰ)第86章 降維第9章:塞壬的財寶第55章:去留第90章:下潛第43章 出路第148章:魔導機兵(Ⅱ)第330章:暗影之印第157章:力場衝擊第46章:虔誠護盾第64章:冰葬第23章 迷宮連鎖第89章 海上牧場第85章 解離術第223章:融身入石第35章:“豔遇”的風險評估第90章 克爾匹第189章 佈雷祖魔(Ⅱ)第143章:電磁親和第234章:蛛潮第22章:夜狩(Ⅱ)第166章:礦區紛爭
第186章:五件魔導器(Ⅱ)第78章:葉莢中的秘密第155章:怪物之母(Ⅰ)第135章 Ur符文的妙用第362章:敗退第386章:碾壓第27章 黑靈之血第14章 潛入第171章 奧斯塔湖戰役(Ⅱ)第148章 蟄伏僞怪(Ⅰ)第9章 木瓜牛奶(Ⅰ)第174章 困局第60章:人造母巢第66章 營救難民第24章:抗寒斗篷第153章:入侵物種(Ⅰ)第11章:魅影駒第24章:吹笛子的奇諾第101章 遙感追蹤第140章:伯爵夫人的邀請第32章:喵姐第58章 遠東雲網(Ⅱ)第94章 三階同調第3章:蟲化症(Ⅰ)第176章 巨蟲之戰第14章:滾石第319章:無賴精神第106章:強化“鐵處女”第183章:閃光塵第148章:最後的狩獵日第347章:領袖第242章:神話法術(Ⅰ)第47章:貝蒂之血第30章:林中的“魔法少女”第62章:突圍第131章:凝視施法第121章:榮譽鎮民第104章 日暮鯨歌第141章 海德拉之血第89章:雙重陷阱第39章:啓蒙蟲寶寶第182章 神出鬼沒第84章 苦戰(Ⅰ)第215章:豺狼的蹤跡(Ⅱ)第74章:古怪的酒館第168章:實驗體第232章:避難小屋第181章 格萊石人第22章 液體鍊金第7章 似曾相識的請柬第27章 黑靈之血第20章:狂蛙人第79章 鋸齒島第68章:石化靈光第138章:血液解讀第74章:卡爾的新發現第13章 上尉之死(Ⅲ)第74章:卡爾的新發現第104章 帝國金鈔第300章:服輸第149章 冥河古龍第38章:克拉克的尋寶計劃第64章:冰葬第143章:月下歷險(Ⅲ)第298章:漫長的等待第22章:沼澤中的灰色怪物第29章:死魂靈第7章:解析魔法第257章:尼塞西堡攻防戰(Ⅵ)第52章:竊馬賊第225章:看着你第46章:水鬼第207章 翁婿見面第109章:人痘第125章:導航魔鏡第79章:神話莊園第110章 時代變了第73章:準備啓程第214章:豺狼的蹤跡(Ⅰ)第86章 降維第9章:塞壬的財寶第55章:去留第90章:下潛第43章 出路第148章:魔導機兵(Ⅱ)第330章:暗影之印第157章:力場衝擊第46章:虔誠護盾第64章:冰葬第23章 迷宮連鎖第89章 海上牧場第85章 解離術第223章:融身入石第35章:“豔遇”的風險評估第90章 克爾匹第189章 佈雷祖魔(Ⅱ)第143章:電磁親和第234章:蛛潮第22章:夜狩(Ⅱ)第166章:礦區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