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年夜飯之後,接下來就是外出拜年了,村裡關係不錯的人,都要走動到了。http:///玫飝垣小孩子則是爲的去各家收果子點心之類的。
蘇氏童桃花跟袖杏留在家裡,雖然還在村裡住,但是出族了,那些長輩們也都不是親戚了,自然就不用拜了。童桃花因爲是嫁出去又被休棄回來的人,也不能去拜年。
童睿領着童辰童逸,蘇妙晴抱着祺哥兒,五人先去了童有智家裡。
李氏領着童林童雨在家,童有智則是去老宅拜年去了。
“睿哥兒穿着這一身,像是長大了好幾歲呢,這過了年,長了歲數,以後可是家裡的頂樑柱了,你娘還有晴姐兒他們可都是要靠你。”李氏一邊兒往童辰童逸手裡塞果子,一邊兒打趣,“晴姐兒也是大姑娘了,這以後可要跟睿哥兒好好撐起這個家,所謂的長兄如父長嫂如母,你倆膽子重着呢!”
童睿扯動嘴角笑了笑,蘇妙晴則是逗弄懷裡的祺哥兒,不接話。
臨出門的時候,李氏給每人手裡塞了袖紙包,裡面包了銅板。走的時候,原本的五個人增長到七個了,浩浩蕩蕩的。
之前送過年節禮的,這都要走動到,童睿領着大的小的挨家走着。
趙大娘家,就趙大娘跟趙大爺在,其餘的人都出去拜年了,本家本戶的人多,要走上許久。趙大爺趙大娘的輩分在這兒,比他們輩分高的不多,現在就等着家裡人拜年回來之後,他們再出去走動。
趙大娘對童睿一家子從來都很好,她是打心眼裡喜歡這一家老小的,所以見他們來,十分高興,塞糖賽瓜子塞核桃,更是給了每人小袖包。按理說,這不是本家本戶的親戚,是不需要給袖包的。
不過這長輩的給袖包,不能推辭,童睿示意幾個小的都收了,又說了會兒話,就往下家走了。
“辰哥兒,你回去給娘說趙大娘家給袖包了,讓她準備了,回頭小花去的時候記得給準備袖包,不然的話可不好。”童睿吩咐童辰,“你甭着急,我們接下來去方大哥家,就擱那邊兒等着你。”
童辰聽了,爽快的往家裡跑去。
到了方家之後,方家大爺大娘十分熱情,現在方家的日子比以前好過多了,兒子說了,這都是沾着童睿跟晴姐兒的光,他們得知恩圖報。
方大娘恨不得把家裡的零嘴兒都拾掇給他們,弄得幾個小的衣服布兜裡都塞滿了,還拿不了。
“方大娘,他們哪兒能吃的了這麼多啊!”蘇妙晴笑着說道,“你留着給允哥兒吃就行了。”
方家大娘哪兒能聽晴姐兒的,見幾人真拿不了了,直接找了油紙一人給包了一包纔算完事兒,其他書友正在看:與青春同行的日子無彈窗。
童辰很快就回來了,跑得呼哧呼哧的。
從方家出來之後,就去里正周大山家,這大半年,周大山對自家的幫助也不少,趁着過年也得多聯絡聯絡感情。因爲是一村裡正,這家裡拜年的人自然不少,童睿他們進了院子的時候,院子裡有十多號人呢!
“睿哥兒晴姐兒也過來了。”有童氏一族的人跟睿哥兒打招呼。
童睿微微點頭,不多說話,讓這些一心想要跟童睿家改善關係的人吃了個癟。
周大山招呼了童睿,態度十分熱情,讓來早的這些人心裡十分不舒坦。自己這邊兒這些人熱情的不得了,人家不怎麼不理會,這童睿家的冷冷淡淡的,里正還這麼熱情,誰看了誰心裡堵的慌。
童睿領着一幫小的,被周大山引進了堂屋,好吃好喝的招待着。有跟童睿家關係不錯的人,嘻嘻哈哈哈的說笑着,那些童氏一族的人都灰溜溜的尷尬的站着,不知道幹啥好。
“周叔,這還有幾家要走呢,我們就不打擾了。”童睿拱手行了禮。
周大山拍着童睿肩膀:“好小子,周叔看好你,努力啊,以後別忘了咱童家村就行。”
童睿笑笑,點頭。
從周大山家出來的時候,天已經矇矇亮了,該走的人家都走了,該回去吃祭年餃子了。往回走的時候,更是遇見了許多拜年的人,見了睿哥兒他們,要麼就誇讚他們穿的衣服精緻好看,要麼就是誇獎蘇氏有福氣。
進了家門,自家有不少平日裡跟蘇氏關係不錯的人領着孩子在家裡坐着說話呢。見童睿回來之後,又都拉着童睿熱乎起來了。
婦女多數都八卦,見了童睿跟蘇妙晴之後問的最多的就是兩人什麼時候成親之類的。
原本以爲童睿會臉袖,沒想到他應付起這些婦人來遊刃有餘的,只把人哄的喜笑顏開的,說到時候成親的時候,要來討喜酒喝。
送走了這些人,天已經大亮了,祺哥兒在蘇妙晴懷裡眯着眼睛,這大半宿沒睡了,雖然他興奮的不得了,但是無奈這身子不給力,這會兒眼睛是怎麼也睜不開了。把他交給蘇氏之後,蘇妙晴忙活着跟童桃花兩個進廚房煮餃子了,這祭年餃子,最爲特別的就是裡面包着銅板糖塊栗子大棗什麼的,每一樣都代表不同的寓意,反正都是吉祥如意就對了。
想着前世,只有吃祭年餃子的時候,她才能在偌大的蘇家感受到一絲人情味兒。
家裡人多,整整一大鍋餃子出爐,每個人都坐在桌旁躍躍欲試,只盼望着自己能吃到更多的喜頭。
家裡孩子多,包餃子的時候自然要照顧到,儘量讓每個都能吃到喜頭,然後有個好心情。
“哎呀,硌着丫了。”童辰驚呼,“銅板,我吃到銅板了。”
“真甜。”
“花生,我吃到花生了。”
一頓祭年餃子吃的是喜悅的驚呼聲四起,家裡的每個人都吃到喜頭了,而且屬童睿吃到的喜頭多了,他夾得每個餃子,幾乎都沒有空,銅板、糖塊、栗子、大棗,都吃到了,羨慕的幾個小的都眼巴巴的瞧着,然後拼命的吃餃子。
原本算計的這祭年餃子能剩上不少,這會兒卻是桌子上的幾個盤子都空了,小傢伙們嘴角流油,看着自己跟前的銅板都心滿意足,祭年餃子,吃到銅板,可都是屬於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