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緣由

北狄騷擾邊疆三城,糧食與牛羊被搶無數,三個城池的守備皆率軍民奮力抵抗,但敵軍皆鐵騎戰馬,來無影去無蹤,北疆三城損失慘重。

讀完加急信件,仁興帝大怒,“北狄韃子!欺我太甚!”

忙將信中之事告訴給了德馨太后。

“今年天氣比往年嚴寒許多,入冬以來,大雪不斷,想必這段時間狄族牛羊凍死、餓死不少,因缺吃少穿,他們纔敢冒着這麼大的險來搶我們的糧食。”

仁興帝點頭,德馨太后說的是事實。

這些年來,北狄與大商之間,大的戰爭沒有,小的騷擾卻不斷,不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嚴重過,看來這回,狄人確實鋌而走險。

“當年你父皇在位時,何止一次想過,要徹底解決北狄一族,可是,我們與南邕的戰爭一打就是十多年,幾乎拖垮了我們整個國家。到最後你父皇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北疆的事放了下來。”

“母后的意思是,現在我們可以與北狄開戰?”

“不不不!皇兒,雖然我們與南邕的戰爭,以勝利的姿態結束,可是,如今,大商再也支撐不住大規模的戰爭了,就像你父皇臨終前所說,皇兒,你的職責,是興起百業,還我搭上當年的盛況。”

仁興帝點頭,他與母親想的一樣。

德馨太后見仁興帝不急不躁,似乎心中已有主意,便知她該離開了,撫了撫額頭,“哀家真是上了年紀。瞧瞧,這纔出來多大會兒,頭便有些不舒服了。”

仁興帝一聽,趕緊傳人,送德馨太后回宮。

……

仁興帝盤算的很好,趁着這個機會,他大可把南疆的安比仁召回。讓他離開自己盤踞已久的地盤。這樣。既能調虎離山,慢慢分散安比仁的勢力,另外。又能解決北疆之患。

於是,仁興帝立刻給安比仁去了一份詔書,令他即刻從南州啓程。

德馨太后聽到這個消息後,慢慢點頭。“皇兒這招用的好,若那安比仁聽話。順順當當的離開南州,那他在有生之年,就別想再回。若是他不聽話,也好辦。給陛下留了把柄,以後不愁沒法治他。”

青紅忙笑着附和。

說實話,這接二連三的事讓德馨太后很開心。

可熟料。幾天後,遠在南州的安比仁卻上書。自己前段日子騎馬不小心摔了腿,至今仍不良於行,無法接受這次認命。

仁興帝讀過安比仁的奏摺,氣的直接摔在地上。

狠狠道:“安比仁!有你的!”

內侍忽然過來稟報,“陛下,內閣大學士與吏部尚書到!”

“哼,老匹夫!”

仁興帝冷哼一聲,整了整自己的儀容,說了聲“宣”。

須臾,安升與安比懷一起走了進來。

“兩位愛卿,今北疆戰急,鎮國大將軍因腿上不良於行,依兩位愛卿的看法,這次平北大將軍該由誰來擔任?”

“陛下,老臣來面見陛下,就是爲這件事而來。說來真是不巧,我那犬子早在半月之前就來信,告知於臣,他騎馬的時候摔了腿。如今陛下啓用犬子,實屬對犬子的厚愛,今他卻不能爲陛下分憂,老臣慚愧。”安升上來先告罪一番,聲淚俱下。

仁興帝忍不住皺眉,隨即笑道:“老愛卿言重了,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誰還沒有個天災人禍?回去請告知鎮國大將軍,讓他好好養傷便是。”

天災人禍?這詞兒用的,安升暗自咬牙切齒。

面上卻不得不笑着謝恩。

仁興帝再次提出平北大將軍的人選,安比懷立刻道:“回陛下,以臣之見,八州節度使高武將軍最適合。”

“當年,他與鎮國大將軍,輔國……哦,不,是穆德郎,他們三人在南疆戰場叱吒風雲,最後大勝南邕,爲我南疆解決多年的敵患,有功有勞,有勇有謀,故,高將軍是最合適的人選。”

高武?

仁興帝掃了一眼二人,這個節骨眼上,東西兩城安家推出高武,是何意思?

“朕,考慮考慮。”

……

次日朝堂,讓仁興帝怎麼也沒想到的是,羣臣對高武的呼聲,幾乎一致通過。

仁興帝暗怒的同時,不得不贊同,認命高武爲平北大將軍,宣他進京。

之所以妥協,一是因爲自打出了穆德郎那件事,高武與安比仁的聯繫算是斷了,嚴格上來講,高武算不得安比仁的人,這樣便不會被安比仁控制。再者,無論是功德還是威望,大商的武將裡面,除了高武,實戰的,還真沒別人。

仁興帝找來找去都不放心,無奈,只有選擇高武。

他知道,他選了高武,德馨太后定不高興,所以,下了早朝,他急急的是來到壽康宮。

果然,德馨太后氣的連飯都沒吃。

仁興帝退去內侍等,親自把粥捧到母親面前。德馨太后搖搖頭,“放下,我不餓。”

“母后,兒臣知道,您不希望高武進京的。”

“既然你知道,爲何還?”

仁興帝苦笑一聲,“唉,母后總是這樣,一旦牽扯到姐姐的事,就方寸大亂。”

從前那樣,如今這般。

“皇兒!哀家不是那個意思。你知道的,我虧欠你姐姐,這眼見你姐姐大婚,你讓高武來京,這不是給你姐姐添堵麼?”

“母后,我已經給姐姐賜婚,高武即便來京又能如何?他還能改變朕的聖旨不成?”

是這個道理,德馨太后也贊同,“可是,我就怕你姐姐多想,我這費了那麼多心思,好不容才和你姐姐拉近了距離。”

“母后錯了,或許高武進京,對母后來說,是個好機會呢!當年,您可是站在高武那邊支持姐姐與高武續緣,讓姐姐心生厭煩。如今,藉着這個機會,您大可向姐姐重新表態,到時,姐姐一定會對您產生好感的。”

這樣一說,也有道理。

德馨太后點點頭。

仁興帝送了口氣,嘆道:“母后,其實,朕也是沒辦法啊。”

語氣中,充滿了無奈。

朝局現狀,德馨太后自然也明白,安撫道:“這個局面,母后當時也想到了,那安比仁盤踞南疆多年,豈會輕易離開,不過,他拒絕更好,既然不願挪窩兒,那就永遠在那兒呆着吧!”

“母后,您什麼意思?”

“什麼意思?溫水煮青蛙,京城這個大柴鍋,皇兒慢慢的煮,等他想通了,要挪窩了,就晚了!”

“母后的意思是,他守着南疆,就不能兼顧京城,您讓我一點一點的變動朝中局勢?”

德馨太后點頭。

第10章 父子第144章 小丑第152章 暈厥第75章 雨聲第36章 貴婦第56章 狡辯第21章 登臺第136章 祭奠第22章 消息第107章 地獄第108章 不相信第151章 顯擺第159章 恩怨第81章 落空第16章 爆發第16章 整治第110章 被斥第52章 尷尬第123章 貴妾第130章 態度第29章 心意第57章 自薦第114章 亮箭第93章 引水第81章 古怪第88章 秘密第64章 請帖第29章 分出第36章 喧鬧第8章 質問第148章 挾持第99章 對質第124章 進門第137章 冬雪第144章 助力第44章 大戲第114章 明暗第57章 自薦第126章 真相第71章 滋味第110章 大賞第89章 羞恥第157章 鑿鑿(1)第60章 謀算第64章 贈書第42章 耳光第116章 反其道第120章 侯府第52章 撲空第9章 趕出第75章 分紅第67章 洗三第16章 爆發第69章 榮升第82章 陪齋第78章 開始第119章 浮動第87章 進湯泉第142章 重來第47章 路截第138章 攤牌第135章 發狂第104章 消息第28章 逆轉第92章 討好第77章 驚呼第7章 下套第161章 梅園第4章 風語第30章 猜疑第55章 追蹤第13章 態度第184章 見面第124章 端倪第62章 埋怨第37章 挑釁第127章 教訓第72章 兌現第38章 對壘第36章 貴婦第107章 炸鍋第35章 激怒第41章 守護第144章 小丑第78章 開始第138章 泯消第50章 現身第51章 禮物第19章 強詞第144章 小丑第103章 公道話第70章 閉幕第77章 驚呼第111章 牌色第97章 明奪第117章 意第103章 結識第111章 牌色第48章 請罪第80章 不容
第10章 父子第144章 小丑第152章 暈厥第75章 雨聲第36章 貴婦第56章 狡辯第21章 登臺第136章 祭奠第22章 消息第107章 地獄第108章 不相信第151章 顯擺第159章 恩怨第81章 落空第16章 爆發第16章 整治第110章 被斥第52章 尷尬第123章 貴妾第130章 態度第29章 心意第57章 自薦第114章 亮箭第93章 引水第81章 古怪第88章 秘密第64章 請帖第29章 分出第36章 喧鬧第8章 質問第148章 挾持第99章 對質第124章 進門第137章 冬雪第144章 助力第44章 大戲第114章 明暗第57章 自薦第126章 真相第71章 滋味第110章 大賞第89章 羞恥第157章 鑿鑿(1)第60章 謀算第64章 贈書第42章 耳光第116章 反其道第120章 侯府第52章 撲空第9章 趕出第75章 分紅第67章 洗三第16章 爆發第69章 榮升第82章 陪齋第78章 開始第119章 浮動第87章 進湯泉第142章 重來第47章 路截第138章 攤牌第135章 發狂第104章 消息第28章 逆轉第92章 討好第77章 驚呼第7章 下套第161章 梅園第4章 風語第30章 猜疑第55章 追蹤第13章 態度第184章 見面第124章 端倪第62章 埋怨第37章 挑釁第127章 教訓第72章 兌現第38章 對壘第36章 貴婦第107章 炸鍋第35章 激怒第41章 守護第144章 小丑第78章 開始第138章 泯消第50章 現身第51章 禮物第19章 強詞第144章 小丑第103章 公道話第70章 閉幕第77章 驚呼第111章 牌色第97章 明奪第117章 意第103章 結識第111章 牌色第48章 請罪第80章 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