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滿朝震驚

房玄齡一言既出,立馬將長孫無忌被動挨打的局面化解於無形,將他從尷尬的泥沼中拉了出來。

虞世南與孔穎達兩人彼此一對視,貌似早就料到房玄齡會有此一問般,臉上盡是釋然的神色。

隨後,孔穎達向前走了幾步,向李二陛下拱手說道:“啓奏聖上,臣身爲吏部尚書,執掌天下官員的升降考覈,雖說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毫無偏差,但自認眼光尚算可以。有這麼一個人,年紀輕輕卻履立功勳,而且在坊間名聲俱佳,更難能可貴的是,此人還在御史臺任職過御史言官,對御史臺中之事經驗豐富。這樣的人選,纔是御史大夫的上上人選!”

話音一落,甭說李二陛下了,就連朝中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猜出來了,孔穎達推薦的這個人選到底是誰了。

聽着四周的非議之聲,長孫無忌神色爲之一滯,而房玄齡則重新低下頭沉思了起來。

龍椅之上,李二陛下微微眯起眼睛,右手食指輕輕叩着龍椅的扶手上,問道:“孔老尚書,你說得可是益州侯郭業?”

孔穎達點頭應道:“皇上聖明,老臣推薦的這個人選正是郭業!”

得到孔穎達的肯定回覆之後,李二陛下也是沒有立馬錶態,相反,他心裡還多少有些埋怨孔穎達和虞世南。

難道這兩位老臣子真是老糊塗了?什麼人選不好推薦,偏偏要推薦郭業?難道他倆忘記了郭業是爲何主動請纓出使吐谷渾的嗎?不就是爲了規避長孫無忌他們拿吐蕃那邊來說事兒,纔不得已而爲之的嘛。

果然,孔穎達將郭業的名字唸叨出來,立馬被長孫無忌找到了突破口。

只見他瞬間戰鬥指數爆棚,重新站了出來,衝孔穎達發難道:“原來孔尚書推薦的人選是益州侯郭業啊?呵呵,郭業年紀太輕,資歷不足,根本不可能勝任御史大夫一職。你還是趁早打消了這個念頭吧。”

說罷,還不忘嘲諷一句:“矮子裡頭拔將軍,也不是這麼個拔法吧?難道孔尚書與虞大人真是無人可薦選了嗎?”

言下之意,這是赤裸裸地在譏諷士林清流系人才凋零,貌似除了郭業就再也沒有可供推薦的人選一般

面對着長孫無忌的嘲諷和奚落並未慌亂,很是鎮定地反擊了一句:“年紀太輕便無法勝任?先不說古有甘羅十二便拜相,就說長孫大人這番話,您又置那些靠父輩或家族萌蔭而任職地方的勳貴子弟於何處?照你這麼說,這些勳貴子弟都無法勝任如今的位置,都是些尸位就餐、混吃等死之輩?”

孔穎達這話大了,地圖炮開得太大了。

霎時,朝中有不少大臣競相變臉,因爲這些人多數都是靠萌蔭而替補上來的勳貴子弟,而且年紀都尚算年輕。

更有不少朝中大臣的子弟,因爲家族萌蔭和提攜的緣故,都在各州各府任着職。

這就是關隴世族和勳貴世家的特權。

孔穎達這招轉移仇恨的地圖炮,立馬替長孫無忌拉來滿滿的仇恨。

面對着許多不友善的目光紛紛襲來,長孫無忌心中直呼上當中計,咒罵着孔穎達老殺才真是狡猾,居然被他玩了一次偷樑換柱的把戲。

隨即,他立馬矢口否認道:“孔尚書不要說東道西,本官並沒有這個意思。對了,據我所知,郭業身上好像並非進士出身,甚至連個秀才的功名都沒有。這樣的人,何德何能,竟敢竊居御史大夫一職?你要知道,御史臺有監察百官,糾察各地州府縣衙風紀之責,讓這麼一個胸無點墨不學無術之輩統領御史臺,哈哈,不覺得有些沐猴而冠帶了嗎?”

“不是進士出身又如何?身無功名又怎樣?”

一直虎視眈眈的虞世南終於出招了,他爭鋒相對地說道:“讓聖上賜他一個同進士出身不就完了嗎?”

此言一出,全堂又是譁然一片。衆人紛紛低聲腹貶,虞世南這也太兒戲了吧?居然讓皇上賜郭業同進士出身,這不是明着千方百計給郭業出任御史大夫而鋪橋搭路嗎?這世上哪有這麼荒唐的事兒?

所謂的賜同進士出身和賜進士出身是兩碼子事兒。

進士出身,靠得是打鐵還需自身硬的真本事高中進士,而同進士呢,則是對那些沒有高中進士的特殊人才一種安慰獎勵,勉強給他一個進士出身

這裡的“同”等於“不同”,也就是說,同進士出身實際上是不同於真正的進士,但也算擠入進士之流。

就如我們通常看到高門府邸裡那些老爺娶得小妾小老婆,經常會被稱之爲如夫人。

如夫人實際意思就是指不同於真正的夫人,只是給你一個安慰性的叫法,免得你一哭二鬧三上吊折騰本老爺。

綜上所述,賜同進士出身是皇帝格外的恩寵,針對的是未中進士卻又受皇帝重視的人才。

虞世南這是擺明了在伸手替郭業跟皇帝要出身,目的就是爲了給郭業鍍鍍金身,順理成章地出任御史大夫一職。

不過,這豈能服衆?

“笑話!”

長孫無忌義正言辭地喝道:“你紅口白牙張嘴就讓皇上賜他同進士出身,呵呵,虞世南,憑什麼?”

這時,連李二陛下都有些不滿意了,這虞世南也太肆無忌憚太囂張了,丁點都不把朕放在眼裡。

“就憑這個!”

突然,虞世南腰桿挺得筆直,根根鬍鬚翹起,從懷中視若珍寶般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份奏摺,高高舉起喊道:“我告訴你,長孫無忌,就憑我手中的這個!哼,別說皇上賜郭業一個同進士出身,便是賜他一個進士及第又能如何?”

長孫無忌不明就裡,自然是譏諷道:“哈哈,真是大言不慚!”

倒是李二陛下來了興趣,問道:“虞愛卿,你手中是何物?哪裡發來得奏摺?”

虞世南繼續高舉着奏摺,神情奕奕地向前走了幾步,嗓門洪亮生怕別人聽不見一般叫道:“陛下,此乃郭業從吐谷渾派人快馬兼程送來的捷報,捷報啊!”

捷報?

李二陛下心中暗道,朕不是讓他出使吐谷渾,重新締結兩國之好嗎?怎麼無端端地送來捷報?

心下疑惑之餘,他衝跟前的董順示意道:“董順,取來呈上

!”

“喏!”

董順輕輕一揮手中拂塵,將其****腰間,下來臺階接過虞世南手中的捷報,然後雙手捧到李二陛下的跟前。

李二陛下也並未伸手去接,而是揮手說道:“念!”

董順會意,徐徐攤開這份捷報,清了清嗓子,緩緩念道:“臣郭業自身負大唐使節之命出使吐谷渾以來,無一日敢忘陛下之殷殷囑託。自打臣踏入吐谷渾國以來,所到之處無不見百姓萬民讚頌吾皇天可汗陛下之英武,真乃威名遠播矣。……啓稟皇上,十日前白蘭城鉅變,城中吐谷渾王公大臣與吐蕃人暗中勾結,企圖軟禁繼任可汗慕容延發動宮廷政變,欲圖更弦易轍,徹底背棄我大唐臣國之約……”

當順公公唸到這兒,朝堂又是譁然一片,聞聽者無不動容色變,就連一向鎮定如泰山不倒般的李二陛下,都不由變了神色,眉頭緊緊皺了起來。

順公公繼續念道:“吐谷渾新任可汗慕容延,宅心仁厚志向遠大,更是一心向往大唐,屢屢私下跟臣提及對我大唐臣服之心志。當吐谷渾王公大臣與吐蕃人聯手發動宮廷政變,率叛軍殺入吐谷渾王宮那一夜,慕容延捨生忘死,寧死不從,與叛黨頑強抵抗。期間更是屢屢派人拼死逃出宮來向微臣求救,向吾皇陛下求救。臣因爲勢單力薄,手下又無兵可用,實有心而無力,惜哉!”

一時間,整個朝廷中又是響起了一片唏噓感嘆之聲,對吐谷渾那些叛黨痛斥有加,而李二陛下則是對慕容延這位寧死不屈年輕可汗頻頻點頭讚賞,真乃寧折不彎,剛入烈火的少年人啊。

緊接着,順公公又念道:“但臣深知吐谷渾乃我大唐臣國,一衣帶水,臣豈能見死不救?臣又豈能讓吐蕃人奸計得逞,強佔了吐谷渾國?隨即,臣連夜率領親兵前往西川都護府求取援兵,更是一路之上收攏了近萬漢人青壯充斥軍中,折返馳援吐谷渾,制止政變救援慕容延可汗。可惜,人力終究有窮時,臣還是來遲一步。當臣抵達白蘭城之時,只見吐谷渾王宮火光沖天,一片火海,乃是慕容延可汗不甘被俘受辱,****於王宮之中。”

譁~

滿朝的文武百官又是一片轟然,就連李二陛下都氣憤而起,怒喝一聲:“這羣目無君上的亂臣賊子,該抄家滅族滿門抄斬纔對

。董順,還有嗎?”

“有,有!”

順公公被李二陛下的龍顏大怒嚇了一跳,戰戰兢兢地繼續念道:“慕容延可汗錚錚鐵骨,令臣肅然起敬。臣豈能任由這幫亂臣賊子恣意妄爲,與吐蕃人暗中苟合?隨即,臣親率親率西川軍殺入白蘭城中,親自爲慕容延可汗報仇雪恨,不僅誅除叛黨賊軍將其剿滅殆盡,還第一時間將白蘭城穩定免其動盪。

接下來的日子裡,臣在吐谷渾國內追剿叛逆和蠢蠢欲動的吐蕃賊人,將吐谷渾國其他幾座城池徐徐平定下來。與此同時,更有邊境三萬吐谷渾大軍紛紛響應,願意歸順大唐。自此,吐谷渾國內連同白蘭城在內的其他七座城池改弦易幟,一併盡歸我大唐手中,世上再無吐谷渾國。臣郭業在此懇求陛下,速速調遣李靖等幾路大軍進駐吐谷渾,以防時局動盪。……郭業遙望長安,頓首叩拜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洋洋灑灑近千字,順公公總算是念完了。

唸完之後,他扭頭望向了李二陛下,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可誰知李二陛下一言不發,整個人怔怔地僵立當場,嘴巴微微張開合不攏,一副失神的模樣。

約莫過了一會兒,李二陛下突然問着順公公道:“董順,這,這郭業最後講得什麼?世上再無吐谷渾,吐谷渾七座城池盡歸大唐所有?”

董順忍着心頭一陣狂跳,應道:“是啊,陛下,益州侯這次出使吐谷渾,陰錯陽差下,居然替咱們大唐帝國開了疆闢了土呢,而且聽着還順風順水蠻輕而易舉的,嘖嘖,這,這真是聞所未聞之事啊。”

“哦……”

李二陛下木訥地應了一聲,又重新陷入了沉默中。

此時不止李二陛下,就連殿中滿朝的文武都紛紛噤聲,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喘,皆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個個臉上盡是難以置信的模樣,好像剛纔不是聽捷報,而是在聽天書一般。

很快,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率先醒悟過來,尤其是長孫無忌更是滿臉妒色,心中暗恨,郭業這小賊的運氣也太好了吧?開疆闢土居然就這麼簡單?此事到底是真是假?

他剛想開口質疑來着,偏偏又聽李二陛下跟詐屍一般突兀叫道:“長孫無忌,你還愣着幹嘛?速速替朕傳旨李靖、柴紹、秦叔寶等各路大軍,讓他們飛奔進駐吐谷渾啊

。郭業此時在吐谷渾勢單力薄,萬一被吐蕃人趁虛而入怎麼辦?那不就前功盡棄了嗎?”

長孫無忌心裡是百般地不情願,出言質疑道:“皇上,此事太過駭人聽聞,也太過出人意外了,而且聽益州侯這捷報了講述,委實太過兒戲了。這開疆闢土之天功,竟如此簡單?不如讓臣先派人前往吐谷渾一趟,證實之後再做決定,如何?”

“混賬!”

李二陛下勃然大怒,舌綻春雷般喝罵道:“郭業他有幾個腦袋?這種事情豈能隨意誆騙朕?無忌啊無忌,到了此時此刻,你怎麼還那麼小肚雞腸小心眼,老惦記着自己一畝三分地,黨爭不斷呢?”

嘭!

這誅心之言話如萬枚鋼針一般狠狠刺痛着長孫無忌的心尖,嚇得他雙腿一膝頓然跪地,口中高呼:“皇上,臣不是那個意思,臣只是想謹慎一些,萬一事情並非如郭業所講那般……”

“好了,”李二陛下厭惡地揮手示意道,“長孫無忌,休要多言,速速下去擬旨快馬送到李靖手中,下去吧!”

長孫無忌真是觸了黴頭百口莫辯,還要繼續辯解來着。

不過李二陛下再也懶得看他一眼,相反,他一臉親和地看着虞世南,柔聲說道:“虞愛卿啊,這賜郭業同進士出身只是小事,你立馬替朕修書一封,召郭業速速回長安。嘖嘖,朕可要好好聽他說一說吐谷渾那頭的事兒。”

“老臣遵旨!”

虞世南中氣十足,聲若銅鐘大呂般高呼了一嗓子,而後不忘用得意洋洋的眼神挑釁地看了一眼長孫無忌。

不過此時的長孫無忌已經是耷拉着腦袋一副病怏怏的樣子,渾然不敢也不願再和虞世南的目光相碰撞。

嗯,明天開始加更,讓老牛也看看催更同學們的打賞力度猛不猛,如何?

第2076章 挑明身份第1226章 柴樑呷醋第1045章 難以啓齒的要求第1072章 初戰失利的於家兄弟第674章 罪己詔第133章 難以抉擇第750章 進府衙,交接第143章 府中再遇貞娘第2102章 走投無路的楊盛第1282章 餘波嫋嫋(上)第515章 郭業的良策第576章 青苗軍、宣節校尉、丹珠第319章 對峙第1599章 俠骨柔腸第1137章 郭業,你放肆!第419章 文青範兒的尤姬姑娘 加長版第1900章 陰差陽錯之賽馬奪美(上)第229章 楊大將軍第1632章 吃虧與佔便宜第1061章 都是金磚第1146章 動靜不小第1031章 城頭受教第1881章 獻妹第1341章 大位誰屬第401章 制止鬧劇第442章 東市響應第289章 離去前的囑託第999章 好算計第78章 丐幫圍困字花館第448章 硬逼着上馬第278章 養賊自重的心思第1925章 法琳和尚入敵營第320章 守候第1724章 李二陛下發飆了第796章 官府名義,強行發喪第202章 收攏水匪第1章 洞房花燭夜第588章 格爾木城保衛戰(四)第796章 官府名義,強行發喪第160章 孫明延的安排第209章 調教吳秀秀第1834章 薛心蓮第1251章 賭神郭子儀(下)第9章 翁婿大廳話家常第1700章 朋友第946章 進入天竺第1911章 第三次投票第614章 一入長安動肝火第1881章 獻妹第209章 調教吳秀秀第202章 收攏水匪第816章 引薦信第887章 牛鼻子假道士第295章 遊說順公公第2070章 義軍第43章 齜牙必報郭小哥第216章 三千隴西軍,出川!第163章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第1492章 故人心易變!第709章 推倒雲裳王妃 四千字大章第1742章 三計連環第28章 郭小哥的先見之明第1614章 大智教(下)第1462章 燕王有請第1426章 借花獻佛第151章 益州六縣團練使第1058章 一舉拿下虔州城第1178章 真給我面子!第1934章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765章 以德服人第326章 恰似長安有客來第403章 老規矩,比試判輸贏第742章 乘船下揚州第875章 無利不起早第1435章 近鄉情怯第1550章 李二陛下的直覺第1187章 驗屍第891章 詐出翔來第1668章 豆子岡第1766章 好人有好報第454章 城外有座蟠龍觀第261章 歷史就是這麼八卦第2103章 許敬宗獻計第1519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14章 抵達益州城入康府第1544章 藥有問題?第531章 此子儀,非彼子儀第1716章 官斷十條路第2032章 可記當年郭勸酒?第2100章 楊盛的條件第730章 獅子大開口第187章 英雄大會之夜泛江心島第1668章 豆子岡第2240章 喋血金殿,夫妻重逢第1493章 三日第495章 彼此不對付第894章 潞國公侯君集第1119章 怪客登門第99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2242章 李二之死
第2076章 挑明身份第1226章 柴樑呷醋第1045章 難以啓齒的要求第1072章 初戰失利的於家兄弟第674章 罪己詔第133章 難以抉擇第750章 進府衙,交接第143章 府中再遇貞娘第2102章 走投無路的楊盛第1282章 餘波嫋嫋(上)第515章 郭業的良策第576章 青苗軍、宣節校尉、丹珠第319章 對峙第1599章 俠骨柔腸第1137章 郭業,你放肆!第419章 文青範兒的尤姬姑娘 加長版第1900章 陰差陽錯之賽馬奪美(上)第229章 楊大將軍第1632章 吃虧與佔便宜第1061章 都是金磚第1146章 動靜不小第1031章 城頭受教第1881章 獻妹第1341章 大位誰屬第401章 制止鬧劇第442章 東市響應第289章 離去前的囑託第999章 好算計第78章 丐幫圍困字花館第448章 硬逼着上馬第278章 養賊自重的心思第1925章 法琳和尚入敵營第320章 守候第1724章 李二陛下發飆了第796章 官府名義,強行發喪第202章 收攏水匪第1章 洞房花燭夜第588章 格爾木城保衛戰(四)第796章 官府名義,強行發喪第160章 孫明延的安排第209章 調教吳秀秀第1834章 薛心蓮第1251章 賭神郭子儀(下)第9章 翁婿大廳話家常第1700章 朋友第946章 進入天竺第1911章 第三次投票第614章 一入長安動肝火第1881章 獻妹第209章 調教吳秀秀第202章 收攏水匪第816章 引薦信第887章 牛鼻子假道士第295章 遊說順公公第2070章 義軍第43章 齜牙必報郭小哥第216章 三千隴西軍,出川!第163章 各人有各人的造化第1492章 故人心易變!第709章 推倒雲裳王妃 四千字大章第1742章 三計連環第28章 郭小哥的先見之明第1614章 大智教(下)第1462章 燕王有請第1426章 借花獻佛第151章 益州六縣團練使第1058章 一舉拿下虔州城第1178章 真給我面子!第1934章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1765章 以德服人第326章 恰似長安有客來第403章 老規矩,比試判輸贏第742章 乘船下揚州第875章 無利不起早第1435章 近鄉情怯第1550章 李二陛下的直覺第1187章 驗屍第891章 詐出翔來第1668章 豆子岡第1766章 好人有好報第454章 城外有座蟠龍觀第261章 歷史就是這麼八卦第2103章 許敬宗獻計第1519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214章 抵達益州城入康府第1544章 藥有問題?第531章 此子儀,非彼子儀第1716章 官斷十條路第2032章 可記當年郭勸酒?第2100章 楊盛的條件第730章 獅子大開口第187章 英雄大會之夜泛江心島第1668章 豆子岡第2240章 喋血金殿,夫妻重逢第1493章 三日第495章 彼此不對付第894章 潞國公侯君集第1119章 怪客登門第997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2242章 李二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