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楊九姐真正的身份

謝直終於問明白楊家的這一輩人員構成,隨即就不說話了。

李旭和謝正面面相覷,都不知道三郎這是發什麼瘋,李旭一邊擦汗一邊在心中年年有詞,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倒是謝正沒有這方面的顧忌,他還琢磨呢,老三這是幹啥,一個勁打聽人家沒出嫁的女兒,難道……?

“三郎,到底是怎麼了?難道你已經確定通過了府試,終於開始考慮成家的問題了嗎?

嘿!老三,我可跟你說明白了,別人家都行,這楊家,你給我離得遠遠的啊!

你看看楊二姐,你就知道楊家女兒都是什麼貨色了,咱們謝家小門小戶,可扛不住他們這麼折騰……”

謝直聞言,啞然失笑。

“二哥,你想哪去了?”

我特麼瘋了我!?我找老楊家的姑娘當媳婦!?二哥你是不知道啊,在大唐,誰要是去了他老楊家的姑娘,那才叫倒了八輩子血黴呢!

你看看老楊家這一輩人,這一個個的。

楊二姐嬌蠻,楊銛陰險小人,那楊七什麼殺主之類的,在老楊家都不算事兒。

這些都是你知道的,還有你不知道的吶。

就剛纔說的那幾個楊家姐妹,那是一個個飛揚跋扈得能青史留名的主!縱觀青史五千年,像這麼能作的,就這麼一家子。

你說他們爲啥能如此囂張跋扈?

嘿,人家這一輩人裡面最小的那個姑娘牛-逼啊,先是嫁給皇上最寵愛的皇子,直接當了王妃,就這還不滿足,也不知道是誰勾搭得誰,反正最後一腳把皇子給踹開了,直接嫁給皇上了!

沒錯。

楊家的最小的姑娘,楊九姐,就是大名鼎鼎的楊玉環!

楊玉環,開元七年六月初一生人,生父楊玄琰,曾任蜀州司戶參軍,開元十七年,生父去世,和其他姐妹一同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河南府士曹參軍楊玄璬家中,精音律,擅歌舞,善彈琵琶,“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說的就是她。

這不就對上了嗎?

楊家九姐,大爺之女,寄樣在三爺家中,蜀中,蜀中司戶參軍,洛陽城,士曹參軍……

謝直作爲一個穿越客,應該早就想到這位大名鼎鼎的“中華四大美人”的,只不過他三叔那個名字太少見了,楊玄璬,到了現在謝直都不認識那個“璬”字,一時半會還真沒想到此楊家就是彼楊家。

如果說楊家這一輩人裡面,這幫老孃們就夠糟心的了,那麼,不得不告訴你,還有更糟心的呢。

楊國忠!

大唐奸相啊,據說最猛的時候,身兼三十七職,那傢伙,恨不得整個大唐朝堂都是他一個人說了算,那真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到了最後,把玄宗朝末期弄了個烏煙瘴氣,說他逼反了安祿山,可能有失公允,但是這貨在安史之亂之前也絕對沒起到什麼好作用,沒有他話,即便安祿山造反,大唐也不會在安史之亂前期處理得那麼進退失據。

那麼,楊國忠一個市井無賴是如此成爲大唐宰相的呢?

簡單,裙帶關係。

他和楊玉環是兄妹,妹妹在宮中最得寵,他這個哥哥自然扶搖直上,到了最後,乾脆登頂成爲宰相。

說到底,根子還是在楊玉環的身上。

也別說什麼楊玉環就是一個可憐的女子,不得不接受命運的擺弄,這種說法,完全是以後世女權思想爲指導,根本不貼合實際,你得按照大唐的具體情況去具體分析。

楊玉環進宮之前有可能是無奈,但是她成爲玄宗寵妃之後,她最想的事情是什麼?

自然是如何能把這份寵愛延綿久遠!

具體怎麼辦?

以色事人,終究有年老色衰的一天啊……

別的辦法呢?

嘿,多了,煌煌史書上寫了多少啊,學唄。

楊玉環就選擇了一條最爲常見的寵妃固寵的路數——大力發展孃家人在朝堂之中的話語權!

你想,老楊家除了一個最受寵愛的貴妃之外,還有衆多孃家人牢牢把持着朝政,就算皇上想把她換掉,是不是也得考慮一下朝政的穩定吧?皇上就想了,哎呀,這麼麻煩,得了吧,反正楊玉環長得那麼漂亮,又會唱歌又會跳舞的,算了吧,跟誰在一起不是在一起?真要換了她,老楊家也不幹吶,真要折騰起來,更麻煩。

基於此,楊國忠應運而生!

你說楊國忠操-蛋,不錯,但是和楊玉環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盡然吧,沒有楊國忠,就得有楊不忠,反正得有個老楊家的人站在朝堂上充當旗幟,這是楊玉環安身立命的根本訴求,誰都動不了!

所以說楊國忠能夠禍亂了大唐,根子,就在楊玉環的身上。

不過,這些事既然讓謝直知道了,他讓楊玉環、甚至老楊家如意嗎?他費勁巴拉地考進士,不就是想早早當官,然後帶着老謝家一家子躲開安史之亂嗎?現在看見了安史之亂責任方之一,又怎麼可能讓他們痛快了。

所以,謝直決定出手。

第一步,就是破壞楊家的計劃。

楊傢什麼計劃?

這又得把話說回去了——楊家爲什麼寧可花費巨大的代價拉攏孫縣尉,也要保住楊二姐?

其實早在謝直想到“楊玉環”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已經有了答案。

楊家不是要保楊二姐,他們要保的,是楊家女兒的聲譽!

爲啥?

他們這是想要把楊玉環送到皇家當媳婦去,名聲壞了,他們還怎麼送?

楊二姐和楊玉環是嫡親的堂姐妹,當姐姐的跟僕人通-奸,當妹妹的能是什麼好東西——大唐人就是這個邏輯,永遠都是以一個家族爲單位去看待問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反過來,一人通-奸全家男盜女娼,有錯殺,沒放過,不接受反駁。

所以楊家這才急眼了,楊二姐死不死的,他們真不在意,可家裡還有兩個沒出閣的姑娘呢,這還怎麼送去皇家?大唐皇室又不是撿破爛的,你這個名聲,長得再漂亮有啥用,人家也不要啊!不行,想轍吧,把楊二姐保下來,一定要保下來,花費再大的代價,也得這麼辦!

謝直想透了前因後果,頓時冷哼一聲,楊玉環長得美,特麼想的也美!

轉頭卻看向了李旭。

李旭正哆嗦呢,倒不是別的,冷的,剛纔在謝直的逼問之下,他一時着急,出了好多汗,讓初冬的小風這麼一吹,嘿,別提多涼爽了,可他是看着謝直面目猙獰地沉吟不語,他愣是沒敢說話,就這麼傻呵呵地等着。

結果一看謝直看向他,頓時又是嚇了一跳,這是什麼眼神,這是要弄死我嗎?“刷”,汗又下來了,接着哆嗦,這回不是冷,嚇得。

只聽謝直陰沉開口。

“李旭,我問你一事,你要如實作答。”

“三……三郎,你……你說……”哆嗦得說話都不利落了。

“昨天你說唯我馬首是瞻,可是真心?”

“是……是!”

謝直也注意到李旭的異常,想到這件還得需要他出面,不好煎迫太過,努力地控制了一下語氣,溫言說道:

“你不必如此惶恐。

昨天言語,你如果是真心,日後你就是我謝三郎的兄弟。

如果不是真心,也沒關係,只需要你今天幫我辦一件事,日後各走各路,兩不相欠。”

李旭聽了差點哭出聲來,大哥,有這麼讓人做選擇的嗎?

真心,兄弟,是兄弟幫你辦事就是應該了。

不是真心,不是兄弟,事情還得給你辦!

合着我不管怎麼選,都得幫你辦事唄?

留給我的選擇,其實只有一個,就是日後是不是做兄弟!

擱你你怎麼選?

李旭一咬牙,“三郎,你幫我大哥沉冤昭雪,小弟無以爲報,昨日說唯你馬首是瞻,自然是真心實意……三郎,你說吧,要我幹什麼?”

第51章 在下不服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385章 屏風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666章 土!計劃流守城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70章 追,追,追!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307章 楊玄璬第693章 殺楊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376章 辛評事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49章 縣試開考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73章 兩個疑點第347章 你兒子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75章 或有可能第560章 訓徒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147章 河陰縣第2章唐律疏議第48章 劉四殺妻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33章 所託非人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81章 二哥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172章 鹽價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398章 牛仙童第552章 敢死!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2章 謝直不服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140章 物證第187章 放榜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559章 罵楊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75章 舉薦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377章 回城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371章 儒家第464章 破門!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488章 笑面神第23章 大唐驛站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第118章 不管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689章 你跑啥!?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
第51章 在下不服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385章 屏風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664章 土!填平地道第453章 一百衝兩千第666章 土!計劃流守城第670章 木!節帥您看!第470章 追,追,追!第690章 馬嵬坡之變第307章 楊玄璬第693章 殺楊第480章 楊家一門之國忠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190章 制科,我不考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422章 朝有諍臣,國有明君第310章 水生之宿怨第376章 辛評事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269章 前因後果第97章 詩文集子是一塊敲門磚第159章 楊家和李昂的關係如何?第104章 正直兄弟,老嚇人了第49章 縣試開考第292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329章 勾結匪類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第119章 請借府衙大堂一用!第73章 兩個疑點第347章 你兒子第221章 狠人善用保辜期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75章 或有可能第560章 訓徒第596章 局勢大壞第423章 沒有私仇第228章 謝新竹也是有保鏢的人了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463章 這仗,沒法打……第147章 河陰縣第2章唐律疏議第48章 劉四殺妻第257章 擡手,向下,切!第33章 所託非人第127章 事了拂衣去第81章 二哥第614章 邢縡的自白第482章 灞水幫,粱十六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452章 向死而生第565章 覆盤!探查方向第172章 鹽價第50章 縣試還排名?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398章 牛仙童第552章 敢死!第603章 兄弟情深第573章 提審任老道第120章 上路吧,楊七!第14章 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漢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685章 卑劣高尚第63章 又見蝴蝶金簪第124章 楊七的理想是如何昇華的第52章 謝直不服第414章 敢問陛下第140章 物證第187章 放榜第219章 一切有我第64章 大唐特色的審訊第559章 罵楊第75章 或有可能第175章 舉薦第458章 再走臨都驛第377章 回城第475章 謝家進奏院第272章 就是漕幫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267章 三管齊下第278章 不過三十貫而已第534章 黑衣人巢穴第271章 沒有漕幫!(三連更,求訂閱)第371章 儒家第464章 破門!第77章 你給我考試去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488章 笑面神第23章 大唐驛站第681章 造反,是對是錯?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679章 水!揚州號揚威!第118章 不管第237章 靠水難生(二)第295章 設身處地替他想第689章 你跑啥!?第605章 有恃無恐第405章 宰相門前七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