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4章 燎原平城京

“啊?”

藤原武智麻呂順着賢手指的方向望去,但見遠方數處火光燃起!

與此同時,有陣陣聲音傳來。

“長屋王死得好慘啊!”

“他是被聖武天皇和藤原氏害死的,橘諸兄也有份。長屋王怨靈不散,今日要火燒平城京報仇啊!”

“識相的都閃開了啦!長屋王的怨靈奈何不得聖武天皇,還奈何不得你們嗎?”

……

隨着陣陣吆喝,平城京內的火點兒越來越多,漸成星火燎原之事。

“該死!”藤原武智麻呂猛地一跺腳,道:“這定是長屋王餘孽,謊稱長屋王怨靈作亂!羽林軍諸將士,聽本官的命令,速速率部前往平城京各坊救火,彈壓地面。”

“諾!”

羽林軍答應一聲,四散開來,藤原武智麻呂這才略略放下心來,喃喃道:“哼,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陰謀詭計沒什麼用。長屋王餘孽能有多少人?只要本官將兵馬撒出去,他們掀不起什麼風浪來……誒!”

話說到這,突然,藤原武智麻呂心中一動,一滴滴冷汗從額頭上滾滾而落。

賢也意識到不對,道:“藤原大人,現在這黑燈瞎火的,羽林軍又軍心大亂,您再把他們這麼撒出去,還能收攏嗎?”

“我……”

藤原武智麻呂好懸沒扇自己一個大嘴巴,道:“來人,快把羽林軍各部召回來。”

然而,兵易散而難聚。

剛纔趁着混亂,已經有不少羽林軍士趁着黑夜逃跑了。那些沒逃跑的見此狀況,也士氣更加低落。

藤原武智麻呂只得將所有羽林軍分做四隊,四千人一隊,不許分開,開往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救火。

這樣一來,士卒們倒是不會逃亡了,但救火的效力,卻大大下降。

兩個時辰之後,見事不可爲,藤原武智麻呂長嘆一聲,帶着扶桑天皇等人,在羽林軍的護衛下,離開了平城京。

就這樣,扶桑耗資巨貫,歷時近十年修建的美輪美奐的平城京,付之一炬。

若是換成別的王朝,受此一擊,跟亡國也差不了多少了。

好在扶桑人本來就有遷都的傳統,他們遷都平城京才三十年左右。平城京在扶桑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長安在大唐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並不等同。

從平城京逃出來的扶桑貴人與百姓們,返回了舊京藤原京,勉強安頓了下來。

但儘管如此,聖武天皇也深受打擊,大病一場。

好不容易請了名醫診治,聖武天皇的身體漸漸康復,精神上卻有些異常了。

這一日,聖武天皇命人將藤原武智麻呂請來,道:“左大臣,你以爲這場平城京之亂,罪魁禍首是誰?”

藤原武智麻呂道:“當然是鑑真妖僧,要不是他,長屋王餘孽怎麼敢乘機作亂?就算他們敢作亂,也很快會被羽林軍鎮壓。”

聖武天皇卻連連搖頭道:“不不不,左大臣你想錯了,朕以爲這次平城京之亂的罪魁禍首有兩個。其一是長屋王的怨靈,當初那場平城京的天花大疫,就是他帶來的。幸虧鑑真大師法力高深,傳下種牛痘之術,才讓我扶桑子民倖免遇難。”

既然聖武天皇都繼續稱“鑑真大師”了,那第二個罪魁禍首也輪不着鑑真唄。

藤原武智麻呂道:“您以爲第二個罪魁禍首是誰?”

“就是那死了的橘諸兄。”聖武天皇恨恨地道:“朕已經查清楚了,當初士子們作亂,就是他的人在其中煽風點火,把矛頭指向了鑑真大師。”

藤原武智麻呂還真不知道這事兒,道:“此言當真?”

“絕對錯不了!你信不過朕,還信不過皇后嗎?”

所謂皇后,當然就是藤原光明子,她手中掌握着皇室密諜機構,既有能力查出來此事,又絕無陷害橘諸兄的動機。

藤原武智麻呂道:“如此說來,我兒藤原仲麻呂可以看作是,死在橘諸兄的手中。”

“嗨,何止是可以看作啊?事實上,就是橘諸兄的人動的手。”

“真是該死!”藤原武智麻呂猛地一拍几案,道:“這橘諸兄禍國殃民,真是死有餘辜。”

聖武天皇點了點頭,道:“確實,死有餘辜。橘諸兄雖然死了,但這事兒不算完。藤原愛卿,朕命你徹底清掃橘諸兄的餘黨。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人。”

“嗨,微臣遵旨!”

把橘諸兄的勢力清除,藤原氏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權傾朝野了,

藤原武智麻呂趕緊答應。

忽地,他又想起一件事來,道:“陛下,清掃橘諸兄的餘黨,那太子殿下是否包括在內呢?”

“呸!什麼太子殿下?”聖武天皇不屑道:“你又不是不知道,那是橘諸兄不知道從哪裡找來的野種。乾脆,一併處置了吧,對外就聲稱暴病而亡。對了,還有那個叫風間正樹的,他和橘諸兄過從甚密,也一併處置了吧?”

“遵旨!”

風間正樹是個小人物,他即便綁架了崔芬回國,爲扶桑立有大功又怎麼樣?

牽扯到這種政治鬥爭裡,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商量完了橘諸兄餘黨的事兒,藤原武智麻呂就要告辭離去、可聖武天皇卻阻攔道:“左大臣慢走,橘諸兄餘黨的事兒,只是小事。朕今日找你來,還有一件大事。”

“什麼事?陛下儘管吩咐。”

“你忘了?朕說這次平城京之變,有兩個罪魁禍首嗎?除了橘諸兄之外,還有長屋王的怨靈。”

藤原武智麻呂是不怎麼信怨靈的事兒的,道:“但那怨靈是無形之物,咱們就是想對付它,也沒法子啊?1”

聖武天皇道:“怎麼沒法子?咱們之前不是商量好了,要建一個巨大的佛像嗎?有佛祖保佑,我看那長屋王怨靈還敢不敢出來作亂?”

藤原武智麻呂深吸一口氣,道:“陛下明鑑,如今平城京被燒燬,我扶桑百廢待興。着實沒有財力,興建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啊?”

聖武天皇大手一揮,道:“那就加稅!爲了我扶桑的國泰民安,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朕願與全國百姓齊心協力,建此大佛。”

藤原武智麻呂心說:“什麼齊心協力啊?你這個扶桑天皇不過是動動嘴而已。而全國的百姓們卻要賣兒鬻女了,這能一樣嗎?”

他繼續勸諫,道:“即便如此,那也得量力而行。我扶桑土地貧瘠,百姓羸弱,即便加稅也加不了多……”

“嗯?”聖武天皇面色陰沉,打斷道:“左大臣的意思是不贊同朕的主張?說實話,朕不介意換一個左大臣!比如說……鈴鹿王怎麼樣?”

鈴鹿王是扶桑皇室成員,地位和橘諸兄類似,只是現在沒什麼實權,僅僅官居內藏卿而已。若聖武天皇全力支持他,就又是一個橘諸兄了。

“這……”

藤原武智麻呂迎向聖武天皇那略顯瘋狂的目光,從中讀到了堅定、偏執,以及……瘋狂。

他明白,聖武天皇既能說出來這句話,就真能做到。頓時,藤原武智麻呂的額頭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

他心中暗暗琢磨:即便我反對此事,也無法阻止大佛的修建。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螳臂當車呢?再說了,當初的橘諸兄雖然與我作對,但他本身的能力還是不錯的,做那個右大臣,我也不是不能接受。

但這個鈴鹿王?他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一個,絕無處理國政的能力與手腕。若他做了左大臣,豈不給扶桑帶來了更大的災難?

爲了扶桑的前途着想,我絕不能讓鈴鹿王上位。

好不容易做好了心裡建設,藤原武智麻呂起身,跪倒在地,道:“微臣願意與陛下一起,建我扶桑……啊,不,整個世界上,前所未有的佛像!”

“這就對了嘛……”聖武天皇拍了拍藤原武智麻呂的肩膀,道:“你我君臣二人同心協力,定能建此佛像,永佑扶桑!”

永佑扶桑麼……

藤原武智麻呂心中連連苦笑,道:“如此一來,我扶桑再無翻盤的機會了。希望越王崔耕征伐扶桑之時,能心懷仁念,不絕我扶桑國祚吧。”

……

……

崔耕卻沒想到,自己再平城京大鬧一場,會引發如此連鎖反應整個平城京都被長屋王的餘孽燒燬了。

他更沒想到,扶桑受了如此嚴重的打擊之後,還是非常執着的興建巨大銅佛像。

事實上,當日點燃瞭如玉樓後,他就帶着衆人,從這幾天早已挖好的地道逃走了。

崔耕只有幾天的時間挖地道,指望這地道通往城外是不可能的。但沒關係,只要能暫時避開羽林軍就成。

莫忘了,他們之前早就挖好了從東大寺內通往城外的密道了。崔耕這幾天之所以堅守如玉樓,一方面是爭取時間挖地道,另一方面是儘可能的殺傷那些士子,消解扶桑的元氣。

至於到了城外之後呢?那就更簡單了。一來,法進接收了玄的勢力,在扶桑根深蒂固;二來,崔耕早就派了船,在扶桑外接應。

他們隨便找個港口出海,再登上唐軍的大船就行。整個過程無驚無險,波瀾不驚。

唐船之上。

崔秀芳高興地道:“這次東渡的收穫可真不小,不僅救回了芬兒,連我師父也找着了,還有那麼多的師姐妹,師侄啥的。”

她的師父,當然就是那個青衣老尼,法名慧賢。當初在花信宮內給宮子太后治病,是師徒二人頭一次見面。

要不然,那青衣老尼怎麼會“爲弟子着想”,陣斬橘諸兄,棄暗投明呢?

崔耕道:“還有你的師叔慧良師太。沒想到,她被藤原仲麻呂招攬了。因此,藤原仲麻呂纔有剎那千年藥。藤原仲麻呂一死,她跟咱們一併迴轉大唐。呃……對了!”

忽然,崔耕從袖兜內一伸手,掏出來一個玉佩,道:“咱們東渡扶桑的收穫還有這個!”

“這個?”

崔秀芳一見那玉佩就有點吃醋,陰陽怪氣兒地道:“這是哪個小娘子,給你的定情之物啊?誒,我也真是奇怪了,這次在扶桑,我大部分時間和你在一塊兒,怎麼就沒注意到,你竟然不聲不響地勾搭了一個小娘子呢?依我看啊,我這天下第一高手的稱號,得讓給二郎你了!起碼你是偷~情第一高手哩。”

第1634章 小店遇名將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776章 談判孤芳島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578章 崔耕舊仇敵第488章 風雲會房州第515章 飲鴆來止渴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915章 皇圖成泡影第122章 張家生變故第053章 籌辦縣學館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372章 苦主現身來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810章 婚宴要殺人第1470章 栽贓對誣陷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1699章 狗急莫跳牆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1083章 心灰意已冷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026章 嫂嫂蘇繡繡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234章 美人恩情重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1278章 二郎陷絕地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788章 女時韋也樂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1175章 崔耕的算盤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318章 吉頊再求援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二)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020章 意外的請帖第118章 九月登高會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229章 雙耀終歸心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758章 赤足蹈火術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1477章 雙方共進退第1256章 黑水立國記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381章 邏閣四遺策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127章 臥底吳公禮第028章 打假在行動第397章 挑動來武爭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578章 玉蟬終顯威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143章 崔耕如何賞第1070章 試藥隆慶池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405章 祿山小兒計第734章 新爲吊哀使
第1634章 小店遇名將第1448章 端州有疑案第605章 杜暹要反正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012章 深夜入狼穴第776章 談判孤芳島第1213章 猛將能託閘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578章 崔耕舊仇敵第488章 風雲會房州第515章 飲鴆來止渴第452章 形勢連番轉第1639章 名相之隕落第915章 皇圖成泡影第122章 張家生變故第053章 籌辦縣學館第1648章 鋤頭揮的好第372章 苦主現身來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519章 三崔揚名夜第810章 婚宴要殺人第1470章 栽贓對誣陷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1296章 今朝發橫財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694章 長安已大治第1699章 狗急莫跳牆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682章 再做他人嫁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808章 元振不痛快第219章 及時大雨落第1466章 奇將王思禮第610章 崔英再獻計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495章 後車可爲鑑第1083章 心灰意已冷第275章 利益驅人上第475章 三人來查案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026章 嫂嫂蘇繡繡第976章 上元要拔河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058章 慌者亂如麻第234章 美人恩情重第696章 胡商有後臺第1278章 二郎陷絕地第615章 一舞傾人城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788章 女時韋也樂第1168章 提前先天變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1175章 崔耕的算盤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745章 形勢更惡化第318章 吉頊再求援第1525章 看我地獄火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611章 密室藏春意第1494章 不讓諸葛亮第277章 成立新商號(二)第1301章 平衡終打破第020章 意外的請帖第118章 九月登高會第992章 鄭愔換門庭第1390章 捉放可突於第1127章 臨刑急智生第1736章 二臣意見一第260章 二郎好貼心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229章 雙耀終歸心第1076章 全賴紹京果第758章 赤足蹈火術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055章 事態有變化第358章 老賊好毒計第1477章 雙方共進退第1256章 黑水立國記第1318章 三妹報恩忙第609章 撲朔迷離案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1122章 姚州選蠻王第1381章 邏閣四遺策第1596章 論氏歸本國第127章 臥底吳公禮第028章 打假在行動第397章 挑動來武爭第068章 限時破命案第438章 神鷹展翅飛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800章 老爺子歸天第578章 玉蟬終顯威第1295章 名城一場戲第143章 崔耕如何賞第1070章 試藥隆慶池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573章 光昭有把柄第1405章 祿山小兒計第734章 新爲吊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