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突來無妄災

“這麼說,崔縣令是不瞭解箇中底細了?”慧明小和尚瞪大了眼睛,一臉人畜無害的萌萌噠。

“本官上哪兒知道去?”崔耕氣急無語。

“哦~~”慧明小和尚摸了摸光溜溜的腦袋,“反正崔縣令都答應了,知不知道已經不重要了,不說也罷!”

“我嚓,你趕緊給老子說,不然甭說答應你的事兒,你信不信我現在就將你轟出揚州城?”崔耕怒了。

慧明一臉的無辜,生怕崔耕反悔,只得解釋道:“是這樣的。我佛門之中,南北禪宗對立已久,如今北禪宗的領袖人物,乃當朝國師神秀和尚。而我的恩師惠能大師,正是南禪宗的領袖人物!您既然要幫我們南禪宗在揚州城弘法,勢必就會得罪了北禪宗。那啥,崔縣令,你不該是想反悔吧?小僧認識的崔縣令,那是一位仁義無雙,一諾千金,頂天立地的大……”

慧明小和尚忙不迭地給崔耕戴起高帽來。

北禪宗神秀?

南禪宗惠能?

崔耕懶理慧明小和尚的一頓馬屁,而是想起了歷史上的一樁佛門公案,即禪宗的南北之爭!

想當年,有着禪宗五祖之稱的弘忍禪師,座下有十名弟子,其中悟性最好最出色的兩個弟子便是惠能和神秀。

也就是說,南禪宗的領袖惠能和尚,與北禪宗的大哥神秀和尚,他倆是師承一人的師兄弟。

後來禪宗五祖弘忍禪師秘傳衣鉢給了惠能,史稱禪宗六祖或五祖惠能。

不過惠能沒有神秀能折騰,也沒有神秀懂得營銷之道。身爲五祖弘忍首座弟子的神秀和尚,他這一支弟子的隊伍最龐大的,範圍是最廣的。他雖沒有承得五祖衣鉢,卻自行弘法大江南北,尤其是在長安腹地影星極大,已然有了另立一宗之勢。

神秀和尚的影響之大、名望之高到了什麼程度?史載,神秀和尚入長安之日,武則天親自以叩拜之禮相迎,並封其爲國師。而此時的惠能和尚僅繼承了衣鉢,無論是名聲還是影響,都遠不及神秀和尚。

後來兩人的座下弟子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認誰是禪宗正統,故又以南禪宗、北禪宗作爲區分。

禪宗的南北之爭,依照歷史軌跡,現階段絕對是北禪宗神秀和尚這一支佔着絕對上風

至於惠能?眼下在長江以南小有名氣罷了,與神秀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

這些典故秘辛在腦海中浮光掠影,崔耕後悔自己剛纔爲毛答應慧明和尚,答應的那麼幹脆了?

真是嘴欠多事,飛來橫禍啊,自己好端端地在縣衙裡坐着,怎麼就招惹到當朝國師了?

雖然武則天崇佛禮佛,對神秀和尚以國師之禮待之,不會讓神秀和尚干涉朝廷政務。但她老人家絕對是支持北禪宗,而自己這個時候唱反調支持惠能的南禪宗,並在揚州爲他們弘法提供便利,這不是公然和女皇陛下唱反調,打女皇陛下的臉麼?

“這個……”

崔耕沉吟了一下,有些想推脫了,“小和尚啊,你儘管放心大膽地在揚州傳法。本官呢,身爲朝廷命官,對南北禪宗向來都無成見,定當一視同仁。”

這話說的崔耕自己都臊得慌,絕對是官面話,顯然就是想爲剛纔的那番允諾做推搪和反悔嘛。

好在慧明小和尚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他知道單憑自己和崔耕那點交情,不足以讓人家擔這麼大的干係,冒着仕途盡毀的風險來幫助南禪宗。

旋即,他點點頭,說道:“也不是要崔縣令明着支持我們南禪宗。只要您在必要的時候,暗中施以援手,小僧就感激不盡了。”

不待崔耕答言,他又繼續道:“更何況,即便崔縣令不幫我們南禪宗,北禪宗也與您是敵非友。您還記不記得,當初那個勞什子‘聚隆豐’銀號大肆收購聚豐隆的錢票,那些現錢可都是北禪宗出的。”

唔?

崔耕想起來了,當日跟鄒駝子盧若蘭一起來歸仁酒樓的還有一個和尚,不是自稱神會和尚嗎?盧若蘭曾是這神會和尚在揚州各禪宗寺廟中影響極大,原來是出自北禪宗啊。

不過他可不受小和尚激,擺了擺手,笑道:“過去之事,莫要再提了,如今鄒家和聚豐隆銀號已經化敵爲友。”

“哦?是嗎?”慧明小和尚萌萌噠地笑了笑,又道:“鄒家是鄒家,北禪宗是北禪宗。您該不會以爲,北禪宗是唯鄒家馬首是瞻的吧?北禪宗經營錢莊甚多,有道是同行是冤家,你們聚豐隆名頭這麼響,哪怕崔縣令什麼都不做,也與他們是敵非友吶。”

崔耕摸了摸鼻子,還真被小和尚說到痛處了,不迭苦笑道:“奪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看來本官跟北禪宗這個樑子早就有了,而且實難化解了,是這意思嗎?”

小和尚道:“可以化解啊,崔縣令可以關閉聚豐隆,將大唐各地的聚豐隆分號統統關閉嘛。然後跟北禪宗服軟認輸,息事寧人,興許他們會姑且揭過這道樑子嘛!”

崔耕:“……”

讓他關閉聚豐隆這個聚寶盆,關閉各地銀號分號,這怎麼可能?

“好吧,小和尚,我們聊聊…來人,上茶,上好茶!”

……

……

這邊,張潛關於擴建揚州城,修築羅城的奏摺去得快,朝廷的答覆也快。

七日不到,朝廷八百里加急的公文就下來,完全照準。

很簡單的道理,這年頭誰比誰傻啊?一見這份公文,各路高~官貴戚們,就意識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利益,紛紛大開綠燈。

一個月後,全天下的富商大賈們,紛紛雲集揚州城,準備在這場饕餮盛宴中分一杯羹。

江都縣衙,內宅。

宋根海往門外指了指,笑嘻嘻道:“崔縣令,你看看俺將誰領來了?”

說實話,崔耕對宋根海每次不經請示,就直接把熟人往自己面前領的習慣,很不感冒。

不過今天,一見到來人,他心中的那點小芥蒂就完全煙消雲散了。

潔雅素淨的雙頰上略施粉黛,烏黑撲閃的大眼睛裡透着靈動精明。一襲牡丹花瓣紋的大袖衫隨風微卷,更顯風姿綽約。

“月嬋,是你?你怎麼來了?”崔耕喜出望外,大爲驚豔。

曹月嬋瓊鼻微縱,嬌嗔道:“怎麼?不歡迎啊?”

“那哪能呢?”崔耕忙不迭地解釋道:“本官的意思是,你臨來之前怎麼也不說一聲,我好派人去接。”

“沒那個必要。”

曹月嬋也不見外,自顧自地在崔耕面前坐了下來,攏了攏額前的秀髮道:“妾身一聽說揚州要建新城的消息,就馬不停蹄地往這趕。等你派人迎接,真不知要耽誤多少事兒呢。”

崔耕大惑不解,道:“揚州的聚豐隆銀號,內有王有成打理,外有本官照拂,能耽誤什麼事兒?”

“不會誤事?”曹月嬋秀眉微挑,道:“妾身問你,聚豐隆這些日子總共放了多少貸出去,利息幾何?貸給什麼人了?那些人都是什麼跟腳?把錢貸給了他們,除了利息之外,咱們聚豐隆還能得到什麼好處?”

崔耕滿臉茫然之色,道:“這我哪知道,你問王有成啊!”

“問他比問你也強不了多少。”曹月嬋篤定地道:“王有成雖然是個人才,但只會按部就班的做事。遇到這種大場面,他就應付不過來了。”

“這就是你匆匆忙忙來揚州的原因?”

曹月嬋微微一歪腦袋,俏皮道:“不然呢?二郎你以爲咧?”

“呃,本官還以爲……”

崔耕欲言又止。

原本他還有幾分奢望,曹月嬋突然到訪,莫不是想給自己一個大大的驚喜?

不過從後面曹月嬋的表現看來,完全是自作多情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崔耕先領着曹月嬋,拜訪了揚州城的各路頭面人物,然後又和她一起出席了幾場宴會。

再然後……就沒崔耕什麼事兒了。

曹月嬋精明幹練,只是需要崔耕引薦一下。至於以後的事兒,她自己就可以應付自如,完全不需要崔耕攙和。

可就在崔耕剛剛恢復了清閒後不久,張潛又把他叫到了揚州刺史衙門。

“二郎啊,你嚐嚐,這是湖州的顧渚紫筍茶,香得很哩。最難得的是,這是清明雨前茶,產量極小。多虧了老夫的面子大,才搞到一點,實在是不容易啊。”

自從崔耕認識張老頭以來,就沒見他對自己這麼客氣過。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一股不祥的預感涌上了崔耕的心頭,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張刺史今天叫下官來,恐怕不單單是爲了一杯顧渚紫筍茶吧?”

“那是自然。”張潛輕抿了一口茶湯,緩緩道:“今日老夫找二郎來,主要是爲了一樁公事。此事關係重大,還請二郎切勿推辭。”

公事直接下命令不就行了?值得張老狐狸這麼客氣?

崔耕心中那份不安更強烈了,嚥了口唾沫道:“但不知是什麼公事?”

張潛嘆了口氣,道:“就是興建羅城的事。城牆的必經之地,有幾處爲民宅所佔。他們一日不搬家,這羅城就一日不能動工。老夫想來想去,這差事也只有交給二郎你了。”

擦!

這是讓老子搞強拆啊!

這可是吃力不討好,甚至惹來民怨沸騰的差事。

崔耕當時就有點傻眼。

他嚥了口唾沫,婉拒道:“下官才疏學淺,能力有限。張刺史,您能不能把這個差事交給別人啊?”

張潛反問道:“二郎你覺得呢?江都縣的事,老夫不找你這個江都縣令,還能找誰?”

“好吧,當我沒說。”崔耕苦着臉道:“那您能不能給下官介紹介紹,這些釘子戶都是什麼人啊。能讓您堂堂揚州刺史都爲難的人,肯定不簡單吧?”

“釘子戶?哈哈,這詞兒用得極妙。是啊,這些人就象是釘子一樣釘在那裡。來硬的,硌得老夫手疼。來軟的,他們又獅子大開口。”張潛氣急搖頭斥道。

接着,張潛便將這些釘子戶的來歷,對崔耕一一講明。

頭一個釘子戶,是揚州本地的大戶,宮家。

趕巧了,宮家的祖墳,整好建在城牆的必經之地上。這祖墳可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綿延了一大片,根本就繞不過去。要想順利建起城牆,宮家就必須遷墳。

這年頭動祖墳可是值得拼命的事兒,宮家雖然沒有什麼高~官顯貴,但是四五品的官員還是很有幾個的。誰知道人家日後會不會一飛沖天?

還有最關鍵的,宮家有個叫宮正宗的人,現如今爲右肅政臺監察御史。他早已放出風來,張潛但凡動了宮家祖墳的一草一,他就上書彈劾張老頭貪墨。

第二個釘子戶,是一座叫般若寺的禪宗寺廟。其主持乃國師神秀的親傳弟子,張潛也不想太過得罪。

第三個釘子戶,是武則天男寵薛懷義……的管家薛有福。別看管家上不得檯面,但打狗還得看主人呢。

薛有福家的老宅,整好建在了城牆的必經之地。

他倒是沒說不搬,但要價也太高了一點五十萬貫錢,一個子兒都能少。

這筆錢張潛也不是拿不出來,但問題是,被一個小人物敲了這麼一大筆竹槓,讓張大刺史的臉可往哪擱?

除了這三位,還有另外十幾家比較難纏。一個羊也是趕着,倆羊也是牽着,張潛就都交給崔耕處理了。

崔耕聽完了,連嘬了幾下牙花子,不迭叫苦道:“張刺史,當初下官把來俊臣的案子認下來,已經替您背了一次黑鍋了。這次您又要下官代您得罪那麼多人……不行,這活我不能白乾,您得給我相應的補償。”

只要崔耕肯接這個燙手山芋就好,張潛正襟端坐起來,趕緊表態道:“不知二郎想要什麼補償?只要本刺史能辦到的,絕不推辭!!!”

第727章 椒房中藏寵第001章 一覺夢千年第1105章 中秋奪美日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1055章 二郎爲國師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1427章 三美意不同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411章 全部是崔諜第1366章 祭祖松明樓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1217章 紅娘名秋月第350章 禽獸終不如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993章 邀宴百策樓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006章 燙酒切魚鱠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763章 強逼娶新人第1003章 盛會將開始第348章 英雄來救美第1090章 來了倆名將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869章 大唐十寶物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905章 挖坑待君來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二)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528章 欲加二郎罪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575章 還是中計了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1299章 一國有二君第1687章 養個白眼狼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985章 一切皆有因第482章 女皇不公允第1601章 去留難決斷第1124章 紅背竹竿草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316章 奇方醫腿病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981章 懷貞真倒黴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145章 雙自施奇謀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083章 心灰意已冷
第727章 椒房中藏寵第001章 一覺夢千年第1105章 中秋奪美日第1308章 嶺南有隱憂第1055章 二郎爲國師第1556章 秘方真誘人第1427章 三美意不同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1178章 皇帝的內庫第704章 火爆蹴鞠場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792章 窺得驚天秘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633章 鴻泰來歷深第972章 公主也碰瓷第411章 全部是崔諜第1366章 祭祖松明樓第1107章 李旦計連環第424章 山窮似無路第1217章 紅娘名秋月第350章 禽獸終不如第1598章 崔家出鳳凰第1758章 神藥引瘋狂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114章 開堂審命案第993章 邀宴百策樓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383章 餘波仍嫋嫋第006章 燙酒切魚鱠第1260章 嫂嫂要出家第763章 強逼娶新人第1003章 盛會將開始第348章 英雄來救美第1090章 來了倆名將第043章 上任第一案第869章 大唐十寶物第1270章 小鬼真難纏第1719章 紅杏出牆來第112章 篡唐改周事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905章 挖坑待君來第364章 佳人柔如水第590章 張莊故地遊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926章 天上掉功勞第1386章 陰雲照博城第1704章 護法真威武第1180章 割地來求和第066章 唐朝的離婚第277章 人口失蹤案(二)第1234章 溪州白虎現第970章 扶桑噩耗來第1371章 當晚立新王第552章 好多好多詩第1410章 最佳背鍋俠第528章 欲加二郎罪第1499章 龍遊雲海去第182章 陳三和獻計第1182章 此兒三品官第529章 孰人走窮途第1287章 揚帆欲遠航第1251章 道州有矮奴第489章 不速之客來第769章 見錢勢洶洶第879章 一石浪千層第1444章 此道非彼道第149章 御史何其尊第1120章 心生平蠻策第756章 論氏之哀歌第189章 壽宴冷清清第575章 還是中計了第1304章 危機終化解第1500章 與死神賽跑第737章 吐蕃的內情第1299章 一國有二君第1687章 養個白眼狼第1106章 太子何其尊第1683章 史鏡與人鏡第1109章 只與君相好第1210章 劍南出奇兵第985章 一切皆有因第482章 女皇不公允第1601章 去留難決斷第1124章 紅背竹竿草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316章 奇方醫腿病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180章 拜望準岳父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510章 最強即最弱第817章 二郎和稀泥第981章 懷貞真倒黴第907章 揪出臨淄王第145章 雙自施奇謀第327章 吉頊有急智第423章 契丹的窘境第1083章 心灰意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