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二郎能掃興

張昌宗指着一個大鐵籠子,道:“諸位請看,這裡面裝着一隻雞。稍後,會有人把這鐵籠子放到篝火旁邊。那雞受不了,口渴無比,就會去喝旁邊銅盆內的五味汁。等它喝的差不多了,再讓那鐵籠更靠近篝火。雞被烤疼之後,會在裡面不斷奔跑,用不了的多久,就會被烤熟了。此時五味汁的味道,已經行遍雞的全身,真是美味無比,諸位千萬不可錯過!”

有人道:“那還有驢和羊呢?也是依此辦理?

張昌宗道:“當然。只是驢和羊的個頭比較大,恐怕一是半會的烤不熟,大家得多等一會兒。”

張易之接話道:“怎麼樣?我們兄弟這個法子,是不是確實花錢不多,而做出來的食物又美味異常?說實話,要不是爲了母親的新婚之喜,我們纔不會花這麼多心思哩。”

這個法子還真夠別出心裁的,不少人真的大感興趣。

甚至有人揣摩二張的意思,開始誇讚二張的孝心,說韋阿臧能有如此兩個兒子,爲了她的婚事,特意想出新奇菜式,真是好福氣。

韋阿臧這才稍解鬱悶,露出點笑模樣。

張昌宗這個吃法雖然殘忍了些,但比起什麼“猴頭”“三吱”“醉蝦”“活叫驢”等東西來,也着實不算什麼。

要是僅僅如此,也就罷了,沒人會和他爲難。

但是,張昌宗眼見崔耕這桌人不動聲色,就開始作死了。

他有心爲母親出氣,走上前來,輕咳一聲道:“太平公主有四個兒子,薛崇訓、薛崇簡、武崇敏、武崇行,不知可有人爲討您歡心,獻上新奇的菜餚?”

太平公主搖頭道:“沒有。怎麼了?”

“哦,沒有啊,那看來是他們孝心不夠了。”張昌宗先是強行下了定論,又道:“太平公主可知道,他們爲何孝心不夠麼?那是因爲報應啊!”

“什麼?報應?”

張昌宗點頭道:“不錯,就是報應。想本官之母韋氏,自從父親亡故之後,含辛茹苦,將我們兄弟倆撫養成人。直到我們兄弟出人投地了,她才尋思改嫁他人。所以,我們兄弟都甚爲尊敬母親,誠心侍奉。但是太平公主你就不同了,有夫之婦,還大肆包~養男寵,尋~歡作樂,這讓孩子們的臉往哪擱?他們又怎麼可能對你有什麼孝心?這不是報應還能是什麼?”

不得不說,張昌宗的這個說法太惡毒了。

太平公主勃然大怒,道:“你……”

“我怎麼了?”張昌宗毫不示弱,道:“本官說得哪點不對,你儘管指出來。”

“……”太平公主張了張嘴,卻是無法反駁這事兒本來就是她理虧啊。

崔耕卻不容太平公主吃這麼大一個悶虧,長身而起,護在了佳人的身前,朗聲道:“張常侍此言差矣,太平公主的四子,可從未因爲公主尋~歡作樂怨恨孃親。事實上,他們早就準別了無數菜餚,準備給孃親一個大大的驚喜。”

張昌宗好懸沒氣樂了,道:“人家母子之間的事兒,母親不知道,你崔司業這個外人倒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你自己覺得,這合理嗎?”

崔耕振振有詞,道:“本官乃太平公主次子薛崇簡的老師,崇簡想孝敬母親,在準備菜餚之前,請本官參謀一下,這有什麼奇怪的?”

“就算你說得有道理,但是爲何,他們早不準備,晚不準備,偏偏本官發明了這等新奇的吃法,就開始準備了?”

“非也,非也,張常侍,你又想錯了。事實上,他們是早就有所準備,只是想湊成一桌酒席,給母親一個大大的驚喜,才一直沒有獻上。”

其實張昌宗純屬是喜愛美食,又生性殘忍,才發明了這等吃法,根本就不是爲了向韋阿臧盡孝發明的。

現在聽崔耕說什麼要準備一桌菜餚,心中頓時生起了一個明悟這崔二郎是在順嘴胡謅啊,我自幼喜愛美食,研究這麼多年,才發明了一種新奇的吃法。太平公主家裡的幾個小毛孩子,怎麼可能自己發明一桌新菜?

他冷笑一聲,道:“也別說一桌子了,你就說出兩……呃,三樣新奇的菜餚,本官就承認之前說錯了。”

“三樣新菜?這也太簡單了。”

崔耕隨口道:“第一道菜,乃是我那賢徒薛崇簡發明的。爲了給這道菜命名,他還特意取了本官的一句詩,叫“二十四橋明月夜”。這道菜的做法是:將一隻火腿挖出廿四個圓孔,把豆腐削成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火腿熟了,其鮮味已全入到了豆腐之中,拋去火腿不吃,只吃豆腐。”

這道菜乃是明清時期的經典江浙菜,其做法不知比大唐年間的菜餚高明瞭多少倍,再配上如此有詩意的名字……單聽介紹,就引得人們食指大動。

相較之下,張昌宗發明的什麼,強逼着雞鴨喝五味汁的法子,就太過粗~暴野蠻了。

馬上就有人道:“想不到崇簡小王爺,爲盡孝心,竟發明出如此新奇的菜餚,真是天生聰穎啊!”

孰料這纔是剛剛開始呢,崔耕繼續道:“第二道菜,是一道涼菜,名曰“茄鯗”,乃是將新鮮茄子去皮,切成碎丁,用雞油炸,再用雞脯肉以及香菌、蘑菇、五香腐乾等俱切成碎丁,用雞湯煨乾,將香油拌了,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再拿出來。”

這道菜跟之前的那道菜一樣,繁複異常,逼格極高,人們聽了恨不得馬上就回去,讓自家廚師依樣做出來。

不過,他們心思剛動,崔耕接下來的幾道菜又來了,什麼極講刀功的“文思豆腐”,低調奢華的“開水青菜”,化腐朽爲神奇的“九轉大腸”……每道菜都是既從未聽說過,但稍微一入耳,就可以斷定是一道難得的美味。

最後,崔耕笑吟吟地道:“張常侍,這可不只三道菜了,你以爲這些菜如何?是否足見太平公主諸子的孝心呢?”

那當然得算了,他們這些菜要是不算,那張昌宗發明的菜,還不如他們呢,就更不能算了。

張昌宗想了一下,轉移話題道:“哼,誰知道這是薛崇簡幾人想出來的,還是你崔司業想出來的?”

崔耕聳了聳肩,道:“不管是誰想出來的,總而言之,這些菜既新奇,又美味,還寓意甚好。但是張常侍你的麼……嘿嘿……”、

說着話,崔耕連連搖頭,道:“誰吃了這些菜,恐怕會遭報應的!”

剛纔張昌宗還說太平公主的子女不孝,是遭報應呢,這回可好,被崔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他大怒道:“什……什麼報應?崔二郎你休得信口雌黃!”

“本官沒有信口雌黃。”崔耕理直氣壯地解釋道:“人吃牲畜,乃是天經地義之事,不牽扯因果報應之事。但爲了一己之私,口腹之慾,殘忍地虐殺牲畜,那就大損陰德了。張常侍,你以爲這個用五味汁飲驢的法子,是你第一個想到的嗎?其實大謬不然。”

張昌宗心裡一驚,道:“還有誰想到了這個法子?”

“大隋年間,有一個內侍官叫徐可範,他好打獵,殺害鳥獸生靈很多。曾經捉住活鱉,把甲鑿開,然後用熱油澆燙,淋上食之,稱之爲鱉餅。他又特別愛吃驢肉,就是用五味汁飲驢,然後食其腸胃。最後……你猜怎麼着?”

頓了頓,不待張昌宗回答,崔耕就繼續道:“他得了一場怪病,每次睡覺都看見一羣鳥獸啄吃他身上的肉,痛苦萬分。必須在牀下面籠上火,再用油醋澆他的身體,用魚網覆蓋全身,才覺得好受些。這樣日以繼夜,等他要死的時候,已經只剩一把黑骨頭了。”

這個故事,當然是崔耕順嘴胡謅的。

但是一來,這年頭人們迷信,對這些講因果報應的事,非常容易信以爲真。二來,崔耕名氣大啊。

他先是準確預言了契丹無上可汗李進忠的死期,後又斷定唐軍二徵契丹必然失敗。

這等人物,明白做哪些事會傷陰德,那不是很正常的嗎?憑良心說,他不明白這個,那才叫奇怪呢,

頓時,幾乎所有人,都將崔耕的話信以爲真。

“張常侍,這種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就算你不爲自己想想,也得爲令堂想想不是?別本爲盡孝,卻害了令堂啊!”

“五味汁飲驢,實在是有傷天和,別人吃不吃我不管,反正我是不吃的。”

……

被人們這麼一表態,張昌宗若是再堅持繼續虐殺那些可憐的牲畜,就非但毫無意義,反而很可能引火燒身了。

他也只得揮了揮手,令僕役們帶着那些牲畜們退出去。

當然了,要他就此認輸,那也是不可能的。

張昌宗眼珠一轉,又是一個鬼主意涌上心頭,冷笑道:“好你個崔司業,一個“報應”之說,讓人們都不敢吃本官准備的佳餚了。甚至於,本官的一片孝心,都成了一個笑話。不過……”

崔耕道:“怎樣?”

“本官還給母親大人,準備了另外一件新婚賀禮,我倒要看看,你還有何說?”

說着話,他一揮手,道:“擡上來!”

“喏!”

隨着一聲答應,八個壯漢,擡着一張牀走進了大廳。

此牀非常不一般,通體用象牙雕成,飾以金、銀、珠、玉等各種珍寶,鋪的是犀角簟席,貂皮做的褥子,蛩毛和蚊毫所製做的氈褥,以及汾晉的龍鬚和臨河的鳳翮編織的牀蓆。

真是華美異常,珍貴至極。

張昌宗反問道:“不知崔司業以爲,這張七寶牀能否表明本官的孝心呢?”

崔耕微微搖頭,斬釘截鐵地道:“不能!”

“你……”

張昌宗被他噎得直翻白眼,暗暗尋思,這崔耕崔二郎,是真能給本官添堵啊,尼瑪太平公主帶他來這樁婚禮上搗亂,還真是頗有識人之明呢。

不過……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我倒要看看,這次崔二郎如何顛倒黑白!

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206章 狗仗兇人勢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917章 以德來報怨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1311章 柳江岸上歌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250章 長安鄒駱駝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582章 降威給越王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793章 李晟有底牌第954章 狂徒來闖宮第819章 被拉墊背了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433章 風光入檀州第1299章 一國有二君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069章 仵作新發現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876章 困獸猶反擊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557章 可憐墮風塵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1777章 心中隱不安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691章 狗熊來鳴冤第1085章 終於得自由第1016章 誤會和任務第1189章 二郎有妙術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794章 時來運速轉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1781章 梟雄頓莫賀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803章 舌戰長生殿第032章 喜訊從天降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1000章 反哺一行僧第1514章 昏招與妙計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627章 師徒再重逢第1772章 救兵多多多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321章 獵人再上山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1662章 光弼終歸心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1643章 藩使賀千秋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834章 三勸張柬之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933章 偶遇聖山子第1034章 瘋女大謗佛第1535章 七國鬥地主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161章 玄琰陷命案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
第474章 終須選邊站第544章 反轉再反轉第1825章 再會李氏女第1599章 天子邀二郎第206章 狗仗兇人勢第070章 小荷露尖尖第479章 道號長春子第917章 以德來報怨第996章 地乃家族根第1126章 回身戰母雞第334章 證據很確鑿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1311章 柳江岸上歌第884章 小白再立功第250章 長安鄒駱駝第1079章 大變終發生第1582章 降威給越王第056章 老曹真威武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793章 李晟有底牌第954章 狂徒來闖宮第819章 被拉墊背了第1471章 先發制於人第433章 風光入檀州第1299章 一國有二君第669章 依舊意難平第069章 仵作新發現第1791章 身死引大變第1586章 越王四條件第016章 他強任他強第662章 去請崔二郎第876章 困獸猶反擊第1677章 二郎徇私情第557章 可憐墮風塵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1820章 前事有手尾第1685章 太子身份謎第1855章 收編室韋國第618章 魚兒自投網第1320章 大壽拼賀禮第871章 三方皆有寶第1777章 心中隱不安第825章 竹槓敲起來第691章 狗熊來鳴冤第1085章 終於得自由第1016章 誤會和任務第1189章 二郎有妙術第919章 料斗鳧翁雞第823章 二勸張柬之第1794章 時來運速轉第1395章 賜爾名思明第054章 縣學慈善宴第046章 崔府門前鬧第014章 御用貢酒商第680章 灞橋有紛爭第881章 朝局微變動第1781章 梟雄頓莫賀第1061章 和尚打秋風第803章 舌戰長生殿第032章 喜訊從天降第183章 忽悠侯思止第967章 扶乩紫姑神第177章 案情終大白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467章 小小一毒計第1548章 嶺南起波瀾第1000章 反哺一行僧第1514章 昏招與妙計第716章 楊賊不認罪第627章 師徒再重逢第1772章 救兵多多多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321章 獵人再上山第1631章 瑤英如新生第335章 雞蛋和鴨蛋第1662章 光弼終歸心第504章 賀禮多玄奇第593章 顯才於御前第245章 善惡終有報第547章 狄家有孽子第1665章 鼻子比狗靈第1636章 大婚必出事第431章 忽然追兵至第1810章 提議不能行第1546章 崔琪來救父第1643章 藩使賀千秋第1750章 單騎退莫徭第1558章 崔珍看白熊第883章 兩大惹不起第834章 三勸張柬之第269章 強接燙手芋第933章 偶遇聖山子第1034章 瘋女大謗佛第1535章 七國鬥地主第402章 誰在算計誰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161章 玄琰陷命案第1155章 隆基催甚急第011章 果真同一人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