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論戰

<>這段時間,在全國都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凡是消息渠道比較靈通的人,都在等待着新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出臺,這個計劃的出臺,將會讓無數人一夜暴富。

不過,在九月,美國的次貸危機也到達了一個高潮,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嚴重財務危機並宣佈申請破產保護,更加嚴重的金融危機來臨。

就在這個月,歐洲和美國先後出臺政策,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的政策干預來救市,化解這一次的金融危機。

可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樣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又豈是說救就能救的?

這一次的金融危機,繼續席捲全球。

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也在不斷下降,自去年年底,%以來,%,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低點,事態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高層要求出臺政策進行經濟刺激的呼聲已經很高了,而出臺政策進行經濟刺激,已經在高層當中達成了共識,不過具體方案如何,大家還是有一些爭議的,爭議集中在經濟刺激投入的資金側重於哪個領域。

大部分人的意見都是把這些資金主要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當中來,因爲這樣做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的,可以說是立竿見影,經濟增長率一下子就能夠提起來。

比如修一條造價上千億的高鐵,帶動的gdp可能會有幾千億,再比如在大城市多蓋幾個樓盤,帶動的gdp也可能有上千億,這都是實實在在的gdp增長數字。

可是也有人反對這樣做,因爲之前幾次中國經濟過熱,帶動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那樣的教訓還殷鑑不遠,他們主張還是要有序的進行投入,而且也不能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投入到固定資產投資當中,而是應該側重於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研發當中。

他們認爲,完全可以趁着這個機會進行產業升級,這一次的金融危機,對於中國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不能錯過了。

這兩派意見爭執不下,傾向於固定資產投資的這一派人比較多,可是傾向於產業升級的這一派人說得比較有道理,所以誰也說服不了誰,一時間,這件事情也陷入了僵局。

這個時候,在瀚海網上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旗幟鮮明的支持趁着這個機會對中國的製造業進行產業升級的觀點。

在這篇文章裡,歷數了過去幾次經濟過熱的過程,在這幾次經濟過熱中,都是因爲國家盲目加大對基礎設施方面的投入,大量重複建設而造成的。

經濟過熱造成了物價飛漲,通貨膨脹,而且那些重複投資,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國家的大量資金都無法收回,對於國家和人民來說,這都不是一件好事。

這篇文章裡說,在目前這種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出臺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國家的投資不能盲目,要回歸理性,要看到現在是一個非常好的產業升級的機會。

中國的製造業現在看上去很美,可是實際上,高端製造業所佔的比例很少,大部分都是技術含量低,可替代性強的產品,這些產業的產能嚴重過剩,大部分也是之前幾次經濟過熱重複投資帶來的產物。

產能過剩,就只能出口,可是出口也沒有技術和質量上的優勢,就只能靠人工低的優勢來打價格戰,這讓中國製造也成爲了質次價廉的代表。

可是這樣是不能長久的,稍微有一個風吹草動,中國製造就會傷筋動骨,因爲技術含量低,質量也一般,可替代性太強,現在東南亞那些國家的出口產品比我們價格更低,等他們的出口形成了規模,中國還有什麼優勢?

現在中國製造就陷入了困境,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已經達到了6%左右的歷史低點,這已經給中國製造敲響了警鐘,中國製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而應該是進行產業升級,轉型高端製造。

文章中還舉了幾個中國的高端製造的例子,比如瀚海智能手機、金風科技的大功率風電設備,還有一些大型企業生產的大型起重設備、大型港機等等,這些高端製造業的出口都是供不應求,這證明,高端製造是永遠不愁沒有市場的。

文章中也說了一些中國亟待突破的技術領域,這些技術領域裡,中國都被別人掐着脖子,比如光刻機,比如芯片技術,比如生物製藥等等,如果在這些領域不能突破的話,中國將永遠都會被別人掐脖子,哪天對中國一禁運,中國也只能是乾瞪眼。

文章中也談到了恆星微電子、瀚海科技、米氏製藥等企業在這些領域方面的發展,他們都已經到達了突破的邊緣,如果在這個時候,國家能夠在高科技研發領域加大投入,進行政策傾斜,在這些領域,都有可能產生突破。

文章中還談到了一個國家的底蘊永遠應該是在製造業上面,技術爲王,就算一個國家造了再多的房子,那樣得來的gdp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一個國家讓一個出色的科學家,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房子,這是一種悲哀,是一種畸形的繁榮,是不足取的。

文章言辭激烈,可是卻有理有據,富有感染力,文章發表之後,頓時就在全國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各個門戶網站以及傳統媒體,都圍繞着這篇文章展開了論戰,這場論戰讓不少著名經濟學家都參與了進來,他們各持己見,爭論不休。

其實,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爲這一次的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要慎重,不能貿然投入到基礎設施當中來,那樣的話勢必會造成經濟過熱,通貨膨脹,所以,這一次不少經濟學家都很贊同這篇文章的觀點,認爲現在是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好時候。

可是,還有更多的學者鼓脣弄舌,替另外一方搖旗吶喊,他們認爲要繼續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這樣才能讓經濟立竿見影的復甦。

其實,今年中國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已經是相當大了,因爲鐵道部這兩年修建高鐵的里程達到了數千公里,這個投資是非常巨大的,而今年川西大地震,受災面積達到了十萬平方公里以上,災後重建需要投入的資金也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再次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那將會是一個可怕的數字,通貨膨脹一定是不可避免的了。

這許多加入論戰的著名學者,其中一些當然是爲了自己堅持的真理,可是更多的人,都是爲了媚上,或者直接是收了某些人的好處而寫文章的,他們的嘴臉不一而足,卻都令人生厭。

不管怎麼樣,這樣的論戰還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的,這些文章引發的網上討論,也讓老百姓都知道了國家即將推行的政策,以及這些政策對他們的影響,也讓這些老百姓能夠參與到政策的制定中來。

蘇星暉在回到嶙山之後,也先後跟侯文海、侯文昌兄弟,還有許小光、米修遠、謝君強、閔同等人都見過面,這一次的博弈是非常兇險的,需要更多的力量參與進來,這些人的力量都是非同小可的,蘇星暉還需要多多借重他們的力量。

這其中,侯文海的歐內斯特汽車製造有限公司、侯氏電器,侯文昌的瀚海科技,許小光的宏圖房地產開發公司,閔同的仙人泉飲料有限公司,都是國內同行業的翹楚,在國內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米修遠和謝君強如今執掌的米氏集團和謝氏集團,已經成爲了香港商界的龍頭,他們足以代表香港商界的意見,這同樣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他們如今的利益也都跟蘇星暉綁在了一起,他們自然要跟蘇星暉站在同一陣線。

事實上,如果這一次中央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能夠更多的傾斜到實體經濟也就是製造業方面來,對他們都是有好處的,他們自然也要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努力。

哪怕是宏圖房地產開發公司,也不會有什麼損失,因爲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堅持平價房策略,並不靠房價飛漲而賺錢,再說了,這一次的經濟刺激計劃如果更多的傾斜到製造業,也不等於一點兒也不投入到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了。

他們跟蘇星暉見面之後,也都明白了自己該做些什麼,他們將會在各個方面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加入到這一場博弈中來。

蘇星暉跟他們都見過面之後,也心安了不少,這樣算起來,他這一方的力量也並不小,而且遠遠比對手團結得多,這樣一股力量,是誰都不敢小視的,這一次的博弈,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當然,蘇星暉也不會有輕敵的心思,面對這麼強大的對手,他也不敢有輕敵的心思,他一定要集合他這一方所有的力量,發揮他所有的智慧,纔有可能贏得這一次的博弈。

第兩百七十四章 彭家灣亂象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差距很大第七百五十一章 學習當父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無事獻殷勤第九百三十五章 逛廟會遇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碰瓷第七百四十二章 太拉風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你太不容易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終於要回來了啊第兩千零八十章 再見傅維平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程凱彬看中凌珊珊第七百三十一章 憐香惜玉?第一千零四十章 借酒賠罪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張存單第九百九十九章 決口第八百八十三章 限期三天破案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陸正弘的新秘書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溫國寧的行動第兩百四十二章 健康食品第五百一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定幫你跑成了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補貼買手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表忠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發揮不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饒教授來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好定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厚愛第一百七十章 好機會第兩千零二十七章 好辦法第六百八十章 施德佑來視察第五百三十六章 求助李駿第六百七十三章 有一點要注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柏圖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豐富多彩的活動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後悔莫及第三百五十三章 鐘鳴湖的來歷第五百零六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狀元巷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競選第四百六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車批下來了第兩千零八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只能留下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九百三十三章 初臨西都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夾石村第七百三十五章 舉座皆驚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安沛鄉第九百八十章 特大暴雨第七百九十五章 區域經濟合作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蘇叔叔第六百一十三章 您一定可以看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上省委黨報第六百九十八章 結業的日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定投資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終於要回來了啊第兩千零三十章 獎勵政策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畢業典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範宜春的疑惑第兩百四十一章 這個主意挺好的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總理召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無可饒恕第六十六章 公路要開工了第八百一十章 政府債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又被架空了第十一章 餘茂德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偉大的母親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三冠王第六百零五章 大阜山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老規矩第四十二章 張縣長來視察第四百二十一章 虎膽第九百一十五章 駱傳勇的麻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父母接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去西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驚喜第七十六章 到省城彙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牛頭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開閘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去煤礦第四百七十二章 柯志方第一百一十五章 吳軍提拔了第四十三章 這個項目不錯第三百七十八章 造訪萬家第九百七十章 破碎的世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誓詞第三百三十章 建個批發市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優厚的條件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求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行安排第兩千零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翻身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一顆好爲紅娘的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兩個新縣委書記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遊嘉瑜栽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他腦子受傷了?第兩百三十四章 你就別瞎猜了
第兩百七十四章 彭家灣亂象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差距很大第七百五十一章 學習當父親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無事獻殷勤第九百三十五章 逛廟會遇賊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碰瓷第七百四十二章 太拉風了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你太不容易了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終於要回來了啊第兩千零八十章 再見傅維平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程凱彬看中凌珊珊第七百三十一章 憐香惜玉?第一千零四十章 借酒賠罪第一百五十九章 一張存單第九百九十九章 決口第八百八十三章 限期三天破案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陸正弘的新秘書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溫國寧的行動第兩百四十二章 健康食品第五百一十三章 心急如焚第四百一十五章 一定幫你跑成了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補貼買手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表忠心第五百一十七章 發揮不錯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饒教授來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不好定性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厚愛第一百七十章 好機會第兩千零二十七章 好辦法第六百八十章 施德佑來視察第五百三十六章 求助李駿第六百七十三章 有一點要注意第三百六十一章 古柏圖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豐富多彩的活動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後悔莫及第三百五十三章 鐘鳴湖的來歷第五百零六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兩百一十二章 狀元巷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競選第四百六十五章 雪中送炭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車批下來了第兩千零八十六章 用人不疑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只能留下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九百三十三章 初臨西都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夾石村第七百三十五章 舉座皆驚第一千七百六十六章 安沛鄉第九百八十章 特大暴雨第七百九十五章 區域經濟合作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蘇叔叔第六百一十三章 您一定可以看到第一百五十一章 再上省委黨報第六百九十八章 結業的日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決定投資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終於要回來了啊第兩千零三十章 獎勵政策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 畢業典禮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範宜春的疑惑第兩百四十一章 這個主意挺好的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總理召見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無可饒恕第六十六章 公路要開工了第八百一十章 政府債券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不忘初心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又被架空了第十一章 餘茂德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偉大的母親第一千九百八十一章 三冠王第六百零五章 大阜山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老規矩第四十二章 張縣長來視察第四百二十一章 虎膽第九百一十五章 駱傳勇的麻煩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父母接來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去西部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驚喜第七十六章 到省城彙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牛頭峪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開閘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去煤礦第四百七十二章 柯志方第一百一十五章 吳軍提拔了第四十三章 這個項目不錯第三百七十八章 造訪萬家第九百七十章 破碎的世界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誓詞第三百三十章 建個批發市場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優厚的條件第一百八十二章 再次求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行安排第兩千零四十八章 靜觀其變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翻身機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一顆好爲紅娘的心第一百六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兩個新縣委書記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遊嘉瑜栽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他腦子受傷了?第兩百三十四章 你就別瞎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