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書房小計議

王府,小書房。

大書房隔壁那間小些的屋子,因是古式的跪坐席位,交談時必得促膝,所以除建府之初隨兒在那裡養過病後,平時甚少能用上。時間一久,反倒成了李鳳寧堆放各類文書案卷的地方。

這日,李鳳寧盤腿坐在底下墊了軟褥的藺草蓆上,表情嚴肅地盯着面前案上一卷攤開的素箋。素箋上寫了很多凌亂的詞彙,又有線條勾來畫去,亂得已經連李鳳寧自己都理不出頭緒了。

她放下筆,眉頭卻皺得更緊。

或許是因爲李賢還沒有老到可以叫人把她與死亡聯繫在一起,又或許是因爲李鳳寧遠比她自己發覺的更孺慕這位“大姐姐”,所以在親眼目睹李賢過世之後李鳳寧完全沒法接受。她把自己關在書房裡,幾乎溺死在自己的悲傷裡,甚至連多西琿罕見的溫言撫慰也沒法讓她重新從書房那張椅子上站起來。

沒想到,最後讓她走出來的居然是誠郡王。

相比起她這個半路過繼回來的“妹妹”,李鵠纔是與李賢血脈相連的親姐妹。但是在朝中才爲李賢發喪,甚至都沒有熬到她下葬的時候,李鵠居然就敢明目張膽地將她本該是見不得人的私心私慾鋪陳天下。

李鳳寧恨不得咬碎一口牙齒。在門下省侍中宋沃遣人送信來的時候,她第一個念頭就是要把她打下去。

剝掉她所有榮華富貴,狠狠打落地底。她要叫她長命百歲,叫她一輩子活在旁人譏諷鄙視的目光裡,一輩子爲她一時的癡心妄想煎熬和後悔。

但……

該怎麼做呢?

其實若跳出局外,就會發現李昱是個相當明白的人。

兒子且不去說他們,她四個女兒裡,長女封了太女後來繼承皇位,次女和四女同掌六部之一。唯獨這老三,只管着個鴻臚寺。

管的什麼事不好比較,但是看官階卻是再明白不過。刑部尚書,正三品;兵部尚書,正三品。鴻臚寺卿,卻只有從三品。別看只差了一級。正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如果她們姐妹三個都沒有王爵在身,每回大朝的時候,李麟和李鯤只要朝後挪兩步,讓尚書都省僕射廉定站她們前面就行。而李鵠卻至少得排到近二十個人的後面去。

但壞就壞在,李昱雖然是個明白的皇帝,卻是個疼愛女兒的母親。

李鵠的父君劉充儀家裡還一般,夫君盧氏卻不一般。

盧氏在前朝就是赫赫有名的世家。據說在前朝將傾時曾面斥前朝皇帝荒淫,當朝掛冠而去。其後在自家塢堡裡一躲十來年,任憑外頭如何腥風血雨渾不當回事,等赤月建朝了才又出來做官。

幾百年傳承的世家底蘊自然不同,禮儀上就別指望有誰能爭過她們家。而本朝新創的科考制度,那些“能認兩個字的泥腳婆子”非但沒能把盧家從權貴之家扯下來,反倒先叫她們先用“學與考並非一件事,合併在一起不易叫人信服”爲由,把科舉考試捏在自己手裡,後來又漸次滲進國子監去。

李昱當年或許是想讓盧氏把李鵠給薰陶出幾分沉穩大氣來,才娶了他做兒婿。可眼下卻是叫整個盧氏成了李鳳寧面前的攔路虎。

李鵠倒也罷了,可現下的問題卻是李鵠女兒的身體裡也流着盧氏的血。叫盧氏的外孫女做皇帝,她們誰會搖頭?

李鳳寧想來想去沒個着手點,臉色陰沉得幾乎能滴出水來。

就在這時,門突然被人大力推開,“嘭”一聲撞在牆面上,扇起一陣風來。

李鳳寧正煩躁間,頓時便有點壓抑不住怒氣,“誰在外面!”

外頭推門那個顯然沒想到李鳳寧居然會生氣,頓時就僵在門口,好一會才怯生生地低喚了一聲,“娘……”

李鳳寧起先怒瞪過去沒見着人,待視線往下沉了沉,纔看見那個左腳跨過門檻,右腳還在門檻外,漲紅了一張小臉差不多要哭出來的孩子。

原來是染露。

李鳳寧一愕之間,頓時愧疚之心大起,連忙起身過去把男孩抱起來,“我不知道是你進來,對不起,那麼大聲。”

“娘不生染露的氣?”男孩怯怯弱弱地問。

“我哪捨得生你的氣。”她抱着染露回到之前坐的地方,“今天怎麼過來的?誰送的你?”

染露還沒回答,門外突然響起殷六的聲音,“我帶他來的。”隨即,穿着一身素白的殷六就走了進來。

殷家只是臣下,所以公務時間之外不用穿喪服。殷六也是爲了照顧李鳳寧的情緒纔會特意換了素色的衣衫過來,可李鳳寧一見這顯然不是新做的素衣,頓時想起李昱來。不過兩年光景,就連着失去兩位至親的親人,頓時叫她心情又差了起來。

“你姐夫叫我帶染露來看看你。”殷六也不用李鳳寧請,直接便在她對面坐下了。

她語聲聽着倒像是平常的樣子,可細辨起來卻有一股子不太明顯的關切。

“姐夫有心了。”李鳳寧瞟了殷六一眼,應得極淡。

蔣氏一直疑心染露是殷六替李鳳寧背的黑鍋,所以一直與李鳳寧淡淡的。所以這分明是殷六自己想着帶孩子過來看望她,卻要將功勞推給她夫君。李鳳寧哪裡會看不出來,所以也只是順着殷六的心意而已。

“娘。”小孩子到底敏銳些,雖不知原因卻也能看出來李鳳寧不高興,他眼珠子一轉,突然就伸長脖子在她臉上親了一口,“娘看見染露不高興嗎?”

臉上被親了一口的李鳳寧才微微一怔,對面殷六眉毛倒豎,“死小子,在家裡教得好好的,出來就作亂是不是?”

李鳳寧一時間沒弄明白殷六在說什麼,卻見染露眼珠子一轉,露出個帶着幾分狡黠的表情,拿手指朝殷六一指,然後就對着李鳳寧告狀,“娘,姨兇我。”說完,她就朝李鳳寧懷裡一撲,把臉埋在她胸口不擡起來了。

殷六愈發生氣了,就要伸手過來抓兒子過去教訓。李鳳寧卻懷抱着染露一轉身,避了開去。

“李鳳寧!”殷六低喝了一聲。

“當着我的面還敢教訓我兒子。”李鳳寧終於繃不住,笑了一笑,“他姨?”

殷六見她笑卻是一怔,舉在半空中的手伸了一會才縮回去。“就你會陪着他胡鬧。”她眉頭微蹙,“今後真要改不過來,看你怎麼辦。”

“秦王長子也不過一個縣君而已,有什麼了不起?”李鳳寧卻不以爲意,“再說了,就算只叫我姨,難道他這一輩子我就不給他撐腰了?”

“就你歪理多。”殷六顯然也是習慣了,只說了一句便略過,轉而說道,“娘說讓你在家裡多清淨兩日,我卻越想越不對。”她擡起頭正視着李鳳寧,“你想對誠郡王做什麼?”

李鳳寧聞言卻是眉頭一皺,她甚至都沒打算掩飾,“就算我想做什麼,也得先把盧家解決了。”

殷六完全不意外,甚至可以說早就料到她的答案,一時皺眉。“但盧家……”殷六不知想起什麼,露出點牙疼似的表情,“那時候誠郡王府裡打死的侍寵,劉家都躲躲藏藏沒臉見人了,就她家好像沒事人似的,這臉皮真是無人能及。”

“別說她們家外孫女有可能登上御座,就是傷了面子她們也不會善罷甘休。”李鳳寧實話實說,“且禮部管着科考,要在新晉的學子裡賣好也是件容易事。”

“那要怎麼辦?”殷六皺眉問她,“官職輕易擼不下去,要再往高了提也不比搞倒誠郡王容易多少。她們家名下還沒鋪子,否則我這裡也好想想辦法。”

名下沒鋪子?

李鳳寧心裡一動,道:“她們家,田產多?”

“你是說隱田?”殷六也是略一怔愣,就明白過來,“盧家的塢堡好像是離廣寧縣不遠。”

朝廷再如何努力,對小民來說稅賦都重。而農戶萬一碰上荒年,指不定連買谷種的錢都剩不下。律法中又要重罰有田不種者,小民就只好舉債。而借錢這回事從來就是利上滾利債上加債,還不出來的結果就只好把田地抵給了不用繳稅的官宦人家,自己反倒要租人家的田地來種。

這對官宦人家來說實在是一本萬利的事,到底是在挖朝廷的牆腳。可雖然於國於民都是禍害,可到底監管這事的朝廷官員自家也靠這個才衣食無憂,所以哪朝哪代都禁絕不止。

“但是五嫂那裡……”李鳳寧猶豫起來。

殷家老五殷悅瀟嫁的妻主如今就在新安郡廣寧縣做縣令。若要拿這事做文章,少不了要靠她。

“我去跟五嫂商量。”殷六也拿不定主意,想了一會也只能這麼說。

“這事一個弄不好,只怕會引火燒身。”李鳳寧皺眉想來想去,“也只能當個擾敵之策。”

殷六自然也明白,跟着沉默了起來。

前頭兩人說着話,染露雖聽不懂倒還安靜着。這時候兩人相對無言,染露便有些坐不住站了起來。他才一拉李鳳寧的衣服,正要說什麼的時候,外頭突然有人敲門。

“主人,有個名叫張四的老婦求見。”之後,門外傳來李鳳寧書僮松煙的聲音,“說是來謝主人大恩。”

大恩?

李鳳寧拍了拍染露,與殷六對看了眼,“讓她進來。”

一時有個老婦跟着松煙從外頭進來。她佝僂着背,動作卻還算利落,靜靜地等松煙說完“主人,張四帶到”之後,就利索地朝地上一跪,“乒”一下磕了個響頭。

那響頭重得連染露都被嚇了一跳。他朝李鳳寧背後一躲,然後把臉貼在她肩上,只露出兩隻眼睛偷偷看外面。

“不用行那麼大禮。”李鳳寧眉頭微蹙,心生不悅,她一邊反手拍了拍染露,一邊道:“你是哪位,我們見過嗎?”

“殿下沒見過小人,但小人的兒子是殿下派人送回來的。”老婦的聲音十分澀啞。

送她兒子回家?

李鳳寧百思不得其解,突然間想到一事,“令郎可是誠郡王府的……”

“是!”老婦的聲音,聽上去似乎咬牙切齒。

李鳳寧再度看了眼殷六,這回連殷六都知道她是誰了。

誠郡王府那個懷有身孕的侍寵被活活打死,屍體被枕月發現。李鳳寧當時不過一時惻隱,道是如果尋着了他的家人就把屍身送回去。

“我若能救下他,今天生受了你倒也罷了。”李鳳寧示意松煙去扶起老婦,“不過碰巧知道而已,你很不必如此。”

老婦卻甩開松煙的手,膝行兩步靠近李鳳寧,擡頭露出一張蒼老的臉來,“小人家裡男人死得早,只留下這麼一個兒子。好不容易拉扯大了,沒想到,沒想到……”老婦哽咽起來,“現在只剩下小人一個,小人也沒什麼活頭了。求殿下給小人一個機會!”說完,又磕頭不止。

“什麼機會?”李鳳寧只能問她。

老婦猛然擡起頭,蒼老渾濁的眼中滿是怨恨,“小人知道誠郡王把秘密賬本藏在哪裡!”

第54章 他處第103章 少年郎第84章 偶聽聞第88章 渭陽亂第204章第58章 借閱第317章 無疾京外聞第132章 客求助第11章 長史第369章 時顯斥令儀第325章 度閒聚心腹第312章 都尉救清容第7章 離棄第90章 京師遠第279章 池中談原委第326章 宮中隨兒怒第48章 隨兒第163章 十四情傷第39章 勸說第322章 登基成帝日第384章 時芸勸妻主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46章 遇見第364章 紛紛又擾擾第27章 說情第195章 崇文賞菊第159章 官舍洗塵第261章 臘冬同沐湯第83章 探消息第338章 端宜之侍官第150章 夜安枕第380章 閒談與嫉恨第256章 郡王府中事第22章 傳話第145章 偷懶亭第125章 軍器監第349章 尚食局小事第168章 都護馬民第169章 我很想你第38章 聖旨第324章 牀上論天下第336章 鳳輦令儀對第146章 得令儀第141章 謠言起第176章 篝火情歌第289章 安郡王府中第277章 風雪及第樓第194章 自家兄姐第340章 車中聽閒說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44章 府內第160章 飲宴之後第202章 亡女下葬第329章 馹落再起釁第313章 鳳氏家人來第336章 鳳輦令儀對第382章 郡君探水牢第392章 宮中賞菊宴 - 2第97章 被借兵第191章 再遇鳳七第140章 上巳節 - 7第374章 殿中議令儀第158章 太守甘辛第220章 御駕親征去第52章 傳話第138章 上巳節 - 5第314章 乘舟賞花時第231章 多西琿相勸第10章 王子第291章 蝴蝶的翅膀第364章 紛紛又擾擾第240章 鳳後與“父後”第224章 花園遇隨兒第339章 街頭聽稅疑第286章 池中定將來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30章 姐姐第394章 宮中賞菊宴 - 4第311章 令儀傳話去第215章 王女與王子第104章 刺軍情第278章 閒談偶知道第153章 鳳後談第189章 往事如風第193章 改名枕月第162章 遠在安陽第319章 安王驚宮中第117章 連家人第105章 出兵令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152章 報信來第297章 圖窮匕見時第312章 都尉救清容第161章 州冶右署第27章 說情第7章 離棄第110章 政事堂第272章 曲江池畔悟第374章 殿中議令儀第157章 鹹菜藥材
第54章 他處第103章 少年郎第84章 偶聽聞第88章 渭陽亂第204章第58章 借閱第317章 無疾京外聞第132章 客求助第11章 長史第369章 時顯斥令儀第325章 度閒聚心腹第312章 都尉救清容第7章 離棄第90章 京師遠第279章 池中談原委第326章 宮中隨兒怒第48章 隨兒第163章 十四情傷第39章 勸說第322章 登基成帝日第384章 時芸勸妻主第350章 帳中勸郡君第46章 遇見第364章 紛紛又擾擾第27章 說情第195章 崇文賞菊第159章 官舍洗塵第261章 臘冬同沐湯第83章 探消息第338章 端宜之侍官第150章 夜安枕第380章 閒談與嫉恨第256章 郡王府中事第22章 傳話第145章 偷懶亭第125章 軍器監第349章 尚食局小事第168章 都護馬民第169章 我很想你第38章 聖旨第324章 牀上論天下第336章 鳳輦令儀對第146章 得令儀第141章 謠言起第176章 篝火情歌第289章 安郡王府中第277章 風雪及第樓第194章 自家兄姐第340章 車中聽閒說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44章 府內第160章 飲宴之後第202章 亡女下葬第329章 馹落再起釁第313章 鳳氏家人來第336章 鳳輦令儀對第382章 郡君探水牢第392章 宮中賞菊宴 - 2第97章 被借兵第191章 再遇鳳七第140章 上巳節 - 7第374章 殿中議令儀第158章 太守甘辛第220章 御駕親征去第52章 傳話第138章 上巳節 - 5第314章 乘舟賞花時第231章 多西琿相勸第10章 王子第291章 蝴蝶的翅膀第364章 紛紛又擾擾第240章 鳳後與“父後”第224章 花園遇隨兒第339章 街頭聽稅疑第286章 池中定將來第383章 帳中說局勢第30章 姐姐第394章 宮中賞菊宴 - 4第311章 令儀傳話去第215章 王女與王子第104章 刺軍情第278章 閒談偶知道第153章 鳳後談第189章 往事如風第193章 改名枕月第162章 遠在安陽第319章 安王驚宮中第117章 連家人第105章 出兵令第172章 行前知會第152章 報信來第297章 圖窮匕見時第312章 都尉救清容第161章 州冶右署第27章 說情第7章 離棄第110章 政事堂第272章 曲江池畔悟第374章 殿中議令儀第157章 鹹菜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