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

歸墟之人,皆在九鼎山外,見得黑雲消逝,天幕變色,浩然威嚴凌空而下,衆人紛得稽首行禮,口呼:“聖人老爺萬壽無疆!”

聖人?張帝辛聽得此聲呼喚,便得心中一顫,自從穿越而來,自己夢想如此,如何會想此間成真,此番之景,真將恍若猛中!

命之一途,終究翻轉,天命?或許聖人也不知天命爲何?便聖人修爲,對天意不過惶恐自測,天命?誰人能知?誰人能曉?張帝辛思之搖頭,便將長袖一甩,落萬道華光,起道果爭鳴。

衆人知得聖人恩惠,忙得叩拜行禮,赤墨、夢非、無休三人,更是心中歡喜,便方纔一瞬之間,自己肉身,竟是頃刻恢復,修爲比之以前,更是強盛不少。

便在此時,張帝辛手中金剛琢忽得一顫,便得一道華光忽起,憑空中忽起一座白玉金橋,太上老君正乘青牛而下:“道友得太極之道,當效無爲之法,歸入貧道門下。”

張帝辛眉角微挑:“無極生太極,太極化兩儀,兩儀演三才,三才形四象,四象變五行,五行成六合,六和定七星,七星出八卦,八卦通九宮,九宮爲衍繁,成得天下道,你我成道之因相同,其果卻得不同。”

太上老君微微一笑,便將金剛琢一轉:“道友若不歸我八景門下,便不怕貧道將這成道之道斷捻?封神榜立,天下劫起,只是風雲變化之時,道友若與我同掌八景宮地。自可得氣運之勢。此後香火成盛。門下不止。”

張帝辛聽得一笑,心道如何那時天上老君這般好心,原之在這般埋下伏筆:“道友清修無爲,如何生得這般算計?”

“氣運乃興,天下何止闡截、西方兩教,普天之下,人靈爲本,既貧道立教爲人。自是人教得興之機。”太上老君道。

張帝辛道:“好一個清靜無爲人教教主,好一個萬物自生的老君,聖人不惹塵埃,道友可是身陷紅塵。”

太上老君聽之一笑,乃得拂塵一甩道:“道友拜我門下之事,不知所想如何?”

張帝辛●♀,笑道:“塵世之緣未了,萬仙事畢,自與道友來探因果。”

太上老君聽得咬牙,便將金剛琢一擰,其形直得斷裂開來。望得張帝辛一眼,卻未見其出異樣。當下心頭一顫:“道友好生算計,竟將證道之氣,從這琢上扯去!”

張帝辛道:“旁人之物,鬼谷子怎可窺竊。”

太上老君聽之皺眉,便將金剛琢一甩,直將怒道:“鬼谷子,你乃新成大道,道基不穩,便不怕道消惡果!”

張帝辛聽之一笑,揚手做邀請之姿:“你我在外界之時,便已結下因果,此番正是了結時候。”

太上老君聞言,便得心頭火起,太乙拂塵一擺,便出數道靈光,張帝辛乃是首次以聖人身份與人交戰,當下三分忌憚,更多七分心潮翻涌,當下將得妖皇劍一擺,直迎上來。

兩者相撞,便起層層虛空裂紋,張帝辛手腕一抖,妖皇劍忽分八形,各化靈光急促而下,太上老君不敢大意,身起天地玄黃玲瓏塔,正撒萬道毫光,八劍分形而下,正被毫光相阻,不得前進分毫。

太上老君手起白玉扁拐與太乙拂塵兩相交互,直砸而下,張帝辛身形一抖,便將玄元控水旗護在身前,手起河圖洛書,便得憑空一轉,直出一道白光轟殺而下。

太上老君手腕輕抖,身後便綻離地焰光,正將河圖洛書擋住,手中拂塵一擺,乃將河圖洛書擺下。

聖人之能,果真非常,張帝辛心下暗道,卻見太上老君手起太極圖轟殺而下,所過之處,天幕便得一黑,正顯大道裂紋。

若尋常之人看之,定不覺這太極圖厲害,可在張帝辛來覺,此圖轟來,當有重開天地之威。

太極圖直轟而下,正砸得玄元控水旗大顫,隱隱風水,乃有將裂之勢,張帝辛身下其中在,自感其威甚大,乃將眉角一轉,身形一顫,頓出十二品滅世黑蓮,此蓮一出,便將暴戾之氣頓起,太極圖轟將而上,卻是難以相對,直被抵擋出去。

“魔祖羅睺!”太上老君見之咬牙,“今日不滅你鬼谷子,又得大亂天下之人!”

太上老君言罷,手出魚尾冠一拍,其上正出三道清氣:

便聽得東面一聲鐘響。來一位持劍道人,身披大紅白鶴繹綃衣,頭戴久雲沖天冠,乃得道:“紫霄宮上清道人,前來相助李道友。”

南面亦起一聲鐘鳴,又出一位道人,此人身披淡黃八卦衣,手持九龍金杖,帶如意碧清冠,亦出言道:“紫霄宮玉清道人。前來相助李道友。”

北面起一身玉磬聲響,正見一道人,身穿萬壽紫霞衣,頭戴九霄雲龍冠,手持八景宮燈乃落此間道:“紫霄宮太清道人,前來相助李道友。”

“不過一氣三清之法,道友如何欺我?”張帝辛寒眉冷豎,雖得言語如此,當下卻是不敢大意,十二品滅世黑蓮便得猛轉起來,乍方黑光萬道。

上清、玉清、太清與太上老君分四面相圍而下,手中太乙拂塵、白玉扁拐、九龍金杖、八景宮燈相對應而下,張帝辛縱使奮力相迎,亦得躲閃不及,暗中吃下白玉扁拐幾計。

可得張帝辛妖皇劍使刁鑽,十二品滅世黑蓮又是極其暴戾之物,此番相戰,雖得不敵,卻也保得周身齊全,化三清之術不過一氣,待一氣得過,自己便無如此羣起之勢,是以太上老君越戰越急,越戰越覺心中不安,便將此事,九鼎山下,忽得一道黑光直衝而起,落一道滾龍長矛直涌而上!

太上老君只注意圍攻張帝辛,如何注得長矛襲來。三清之中。上清道人當下躲閃不及。正被那矛直穿而過,當下氣得消隕!

一人得無,三清便絕,太上老君氣不得保,此番鬼谷子又來強援,自是不敢再戰,這便起身,直得退去。

黑矛長約六尺。其上道紋廣佈,與得滅世黑蓮竟是同一氣息,張帝辛望得一驚,心道莫非這長矛亦是魔祖羅睺之物?

便在此時,天幕一道紫光劃過,冥藏正得出現此間:“此矛名爲修羅皁角矛,乃是魔祖羅睺所使之物。”

冥藏?張帝辛回望此人一眼,終得發現,此人果真未及聖人之境,不過教修爲而言。怕比之鎮元子還要高上一線,當是真正聖人之下第一人:“多謝道友相救之恩。”

冥藏道:“道友既得滅世黑蓮、修羅矛。此番貧道再將冥書相贈,道友便可統帥歸墟之人,日後歸墟如何,全在道友手中。”

統帥歸墟?張帝辛心中從未想過如此,當下便要推辭,冥藏卻得道:“道友莫要推辭,此番成聖,便可統領修羅一族,況魔祖之物,皆爲道友所得,此間若無聖人,怕我歸墟之地,早得消隕。”

既太上老君可來這般,想歸墟與世外禁忌已破,若此地入世,無得聖人庇護,怕真若巫妖一族那般,張帝辛心念於此,自得應允下來:“鬼谷子可得代爲掌管此旗,他日道友窺得混元,自將魔祖之物歸還。”

冥藏聽之一笑:“歸墟無人,貧道便窺混元,非是不明,終是不悟。”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此番之冤,當與後世地藏王菩薩一般,張帝辛稽首,心中自是佩服:“既是如此,貧道自將歸墟之事有所交代,貧道塵世之因果未了,如此便行告辭。”

誅仙陣中,接引道人持接引寶幢,踩九品功德金蓮與鎮元子、孔宣、陸離、多寶四人相戰,此前誅仙陣中四人與準提道人大戰,已是極耗心力,如此相戰而下,自是險象環生,危機迭起。另一面,通天教主無得青萍劍與誅仙四劍來用,只憑六魂幡與盤古幡相對,亦是戰得頗爲落破。

若通天教主將青萍劍抽走與元始天尊當是五五分數,可若鎮陣之劍得去,怕得鎮元子四人登時不敵,誅仙劍陣便落大敗。

便在此時,天幕忽得一顫,正得太上老君駕青牛而至:“多寶道友,還不速歸八景宮去!”

多寶道人聽得一愣,忙將回應聲起,卻得身上一道黃光驟落,正將他捲走而去,太上老君一笑,將得紫金葫蘆一擺,正扣門環,本得相敵接引,鎮元子四人已經極力爲之,如今忽得少去一人,三人威壓驟漲,接引道人手掌舍利子,一手將陸離打下,再得回身,兩道華光直落,又將鎮元子、孔宣二人擊退:“貧道觀你二人修行不易,此番若隨貧道歸往西方,貧道便饒爾等性命!”

“陣勢之前,你我敵對,如何又說這般花言巧語!”鎮元子聽之大怒,手起地書又要來戰,卻不料身子一僵,正被接接引寶幢打翻過去!

“既是如此,莫怪貧道手下無情!”接引道人大喝一聲,手持接引寶幢便打,鎮元子望得大驚,心道此番休矣,卻不想,寶光直下,竟至身前,卻不得來動分毫。

接引道人凝眉望去,正見張帝辛一手挑了接引寶幢,直得回返過去:“通天道友,貧道前來助你!”

通天教主亦感一股強悍之力呼嘯而來,心中自得一顫:“恭喜道友窺得混元之道!”

通天教主此言一出,莫說元始、接引二人,便得鎮元子、孔宣、陸離三人都得一驚,混元之境,鬼谷子……鬼谷子竟成聖人之道!

張帝辛點頭,眼望元始天尊,心想往日種種,便得恨意升騰而起,腳下十二品滅世黑蓮竟是大顫起來,暴戾之氣,一觸即發,當下大喝道:“元始,你可敢與我三十三天外之戰!”

自十二品功德金蓮得隕,接引道人修爲,隱隱便居六聖之末,此番又多一人,自己當是又落一位,心中雖恨,卻是無法來對,只得咬牙退居其外。

元始天尊大恨,心道鬼谷子如何不死,此番又得直將挑釁。當下頓得大怒道:“鬼谷子!貧道看你囂張幾合!”

元始天尊言罷。直駕九龍沉香輦。往三十三天外去,張帝辛亦駕十二品滅世黑蓮,往天外而去,玄道之戰,全決兩人之手,衆人望得皺眉,亦得緊隨而去。

衆人方至三十三天,便聽一聲轟鳴。偌大寰宇直將爆炸開來,此番之地,當是聖人展開手腳對戰之時,元始天尊自不囉嗦,手起盤古幡直展最大威力,相砸而下。

張帝辛亦得不懼,十二品滅世黑蓮瘋轉,所落戾煞之氣,頓滿漫天星斗,手中修羅矛直出。化紅卷長龍,卷帶毀天滅地之氣。直得相接。

盤古幡乃是盤古斧刃所化,殺戮之氣非凡,修羅矛乃得魔祖羅睺之物,自是不逞多讓,兩人交戰,便無得絲毫花招,直將硬碰硬相對,每撞一次,周天星斗便得大顫,每撞一次,寰宇聲響連綿不止。

如此相戰,若在下界之中,怕早得更改風水,天開地破,張帝辛手中修羅矛甩,卻得一擊落空,元始天尊見得時機,忙將盤古幡砸來,張帝辛躲閃不及,正被轟將一個趔趄!

元始天尊冷笑一聲,手腕大抖,便得山嶽一般黑洞,直張開來,轟然直砸而下,張帝辛望之一笑,直將乾坤鼎甩出,此鼎一出,亦化山嶽之狀,其中虛空,猛得一道黑氣涌起,正將盤古幡僵在半空!

不好!中了鬼谷子詭計!元始天尊大驚,忙得去奪盤古幡,卻不想張帝辛手腕一抖,十二品滅世黑蓮一顫,便化百丈之巨,卷攜滾滾煞氣,直得轟殺而下!

十二品滅世黑蓮,便得當初鴻鈞道祖都言難對,元始天尊望之如何不驚,忙得將諸天慶雲、戊己杏黃旗全數祭出,卻不想滅世黑蓮毀滅之氣,着實太大,慶雲、杏黃旗竟是擋之不住,直得消弭下來!

太上老君心想前時自己與張帝辛交戰之景,心中頓得一顫,若將十二品滅世黑蓮如此之下,怕得普天之下,只得鴻鈞道祖一流可接!

聖人之行,名爲不滅,卻非是不死不滅,強若魔祖羅睺,亦得隕落道祖鴻鈞手下,元始天尊望十二品黑蓮轟來,心中如何不懼,乃得大呼道:“師兄速來援我!”

元始天尊話音方落,十二品滅世黑蓮便得僵止半空,元始天尊周身已被冷汗浸透,見得此番來人,忙得跪拜行禮:“弟子元始,多謝聖祖救命之恩!”

聽得元始天尊言語,衆人紛紛側目去觀,正見一鬚髮皆白,身披雲袍之人飄然而至,那十二品滅世黑蓮其形便得一顫,化作尋常之狀,乃得迴轉開來:“我教門人,豈容旁人欺辱?”

道祖鴻鈞!張帝辛望得一驚,自己雖已之混元修爲,可見得此人,方知道無止境,想比之下,自己修爲當若四海汪洋,鴻鈞便若洪荒寰宇一般,兩者如何得比!

太上老君、通天教主、接引道人見鴻鈞得至,紛紛起身行禮,恭起一身道祖,女媧娘娘亦得上前稽首,好音道一聲師兄。

鴻鈞衝女媧稍稍稽首,冷哼一聲,便得起身向前,目光冷皺,若毒蛇一般,直盯張帝辛:“魔族羅睺,今日既你在此,貧道便得再滅你一次!”

張帝辛大驚,身形卻是動之不得,便至混元修爲,再得鴻鈞面前,亦若小兒一般,根本未有得絲毫還手之力!

鴻鈞言罷,便將一道白光甩下,此式雖得精簡,卻有無限大道之威,若將落下,張帝辛必得身隕,便在此時,旁側裡亦得一道青光滑落,將那百光閃去。

張帝辛登時便覺身上禁止頓消,這便擡頭去觀,正見一身着青色襤褸道袍之人,手挽孩童大小青紫葫蘆飄然而至:“我教門人,豈容旁人欺辱?”

不羈道人,竟是不羈道人!張帝辛望得大驚,不想如此時刻,又得遇此人,心中端得大喜,忙得道:“師尊若得晚來,貧道怕是無得機緣,再見尊顏!”

衆人一聽張帝辛喚來人師尊之名,皆得心下一驚,怪不得鬼谷子修爲進境如此之快,原是陸壓道君門生!

創始元靈四大弟子:鴻鈞老祖、混鯤祖師、女媧娘娘和陸壓道君,前三者道法功深、開宗立派功德着實開天闢地,偏是這最小的小師弟陸壓道人。生性胡鬧打混。從無一天正經。卻無什麼名聲留下,其師侄太上老君、如來等,尚尊其爲小師叔,知道者也尊其爲陸壓道君,小輩神仙之中,卻是聞者渺渺。

旁人不識,三清如何不識,若此太上老君終是明。如何鬼谷子不願拜入自己門下,原是有這般厲害人物,在之其後!

不羈道人一笑,手中青玉葫蘆一甩:“今日壓驚,嚐嚐這酒如何?”

鴻鈞冷聲道:“陸壓,你爲師弟,豈不知師門之道?”

陸壓道君聽得一笑:“你爲師伯,卻將如此來對門下師侄,可尊師門之理,我這徒兒。雖不比你那三個門生,去也得自憐珍惜。速重情義。”

鴻鈞道法通天自知太上、元始、通天三人所謂,如此聽之,當下便得皺眉:“此番因果乃結,師弟真要維護鬼谷子不成?”

“你我皆得一般,若貧道相讓,倒在弟子面前折了面子。”陸壓道君一笑,手中將得月光寶盒一擺,“這盒子數久爲行,不知師兄可願與我做過一番?”

鴻鈞道祖聽之點頭,便將拂塵一擺:“既是如此,貧道便將師弟做過。”

鴻鈞、陸壓皆成道天開,如此相對,身體未行,便將漫天星雲大顫,似有天開風水之意,老君、元始、通天、接引、張帝辛五人見得這般,直得往外退去。

女媧娘娘見之如此,便將輕輕搖頭,只得風袖長袖一甩,將山河社稷圖使出,留住下界位面,鴻鈞、陸壓兩人方要相戰,卻不想天幕中忽得一顫,乃出一道七彩玄門,一身着道袍孩童駕雲而至:“創始宇命,衆聖聽旨,封神小劫,不過錙銖,爾等何以動此干戈,鴻鈞、陸壓聽令,至此以後,好生管束門下,混元聖人,不得出世。”

張帝辛雖不識得這童兒面貌,可見鴻鈞、陸壓稽首接旨,心中亦知此人非凡,當下便與老君、元始、通天等人一般,行跪拜之禮,結下法旨。

衆人接旨,那孩童便得飄然而去,鴻鈞嘆息一口,便得道:“如此罷了,元始你且下山,着姜子牙將封神之數定製,便歸紫霄宮中,不得有誤。”

元始天尊心中雖有怨言,卻只得接令,要往封神臺去,陸壓道君聽之一笑,手中忽出一道泥丸,交予張帝辛:“大道不止,修行不落,鬼谷子,完你塵世之緣,你我亦歸離火宮去。”

張帝辛得令,便與元始天尊一同往下界而去,封神臺前,衆多封神臺前英靈,早已集合得畢,昊天、金母二人皆得一身華裝,見天幕慶雲漸其,紛紛得稽首行禮:“聖人老爺萬壽無疆。”

昊天、金母兩人話音方落,卻見張帝辛與元始天尊並排而下,心中頓得一驚,鬼谷子!此人如何至此!

昊天方要言語,可望張帝辛修爲不透,便得止言,張帝辛領姜子牙上得封神臺:“天道永昌,鴻鈞天命,今封神乃結,乃行封神之數,殺劫之中,有根基者,或逍遙天道,或肉身成聖,或享神道,或成鬼仙,然更有根基淺薄者,魂飛魄散,不存與世,此乃天道,卻終於大道不合,今得聖尊之令,着歸墟之地,乃成地府,分十八之層,落十殿閻羅,分管十大陰帥,冥藏、諦聽二人總管陰事,此後循環往復,不得而止,人之歸途,皆由身前所立,着天書、地書、冥書皆歸其上,以爲後世決斷。”

張帝辛言畢,便得飄然而去,此番歸墟之事得定,自己心中已算安穩。

此番之後,張帝辛亦得女媧娘娘之允,往山河社稷圖中去看袁洪,本意想將之呼出,卻不想袁洪以修道爲由相拒。

張帝辛無奈,只得言道:“此番事後,道友千年功夫,將至傲來國地,三百年後得一小劫,五百年苦蹲牢獄,爾後數載,大劫將至,如此困苦,當是道友命數,若成,可窺無邊大道,若休,怕得屍骨無存,若真如此,三弟還願得往?”

袁洪聽之一笑:“欽雪去,三弟便去,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53章 姬發訪賢,姜尚拜相(上)第272章 老君謀,白矖下山第152章 契約,闡教之謀第19章 兇兵天晶,袁洪之緣第129章 帝辛退修羅,明覺言古物第335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下)第144章 打臉,孔宣震赤陽第282章 禍心,姬發之謀第251章 天道禍,九黎危(四)第223章 碧遊宮,帝辛謁聖第256章 尋明主,姬旦之對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68章 武家村,武吉登場第103章 雲夢山,巧遇文道人第208章 天下謀,妲己之計第126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上)第224章 拜通天,帝辛之喜 出朝歌,姜尚遇禍第232章 西崑崙,巧逢陸吾 桃柳林,衆人遇救第185章 鏖戰,無支祁鬥猰貐三百零二章 三聖至岱輿鳳皇出扶桑二第172章 辛秘,鳳皇之殤第106章 妲己計,伯邑考身敗第9章 太乙真人第71章 戰冀州,蘇全忠一戰顯威第188章 斬殷郊,散宜生來朝第264章 萬刃車,元覺洞來人第266章 見黑玉,姜尚放妖第171章 洛書,東皇遺寶第221章 混元金斗,帝辛遇瓊霄第281章 罪己書,武吉入西岐第356章 初戰起,西周軍敗第47章 禍事臨,媧皇宮三妖拜聖第131章 禍不止,棋盤山又來強敵第322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三)第180章 水出朱厭,申公豹來京第273章 計中計,銀靈子落飛廉第317章 拜碧遊,三仙來阻第128章 棋盤山,西方教來人第12章 計算騰蛇,孟津病疫第46章 商容直諫,姬昌落兇第48章 尋九黎,偶遇慈航、金光第242章 曹寶蕭升,落寶金錢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332章 帝辛求蓮子,蚊道惹禍端第334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上)第131章 禍不止,棋盤山又來強敵第275章 女媧廟,帝辛擒蜚牛第344章 瑤池宴,驚逢妲己第241章 陰魂不散,西崑崙陸離第293章 七竅玲瓏心,敲山震虎之法第360章 燃燈算鬼谷,陸離拜媧皇第276章 面君路,巧遇玄都第247章 天庭圍,九黎危第159章 血簫,黒木珠之緣第77章 冀州歸降,西岐政變第97章 姜尚怒,憤休馬招娣第43章 鳳鳴岐山,姬昌之慮第65章 帝辛劫,四仙御昊天第127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下)第230章 五方龍帝,天界來人第285章 廉飛謀,青玉歸西周第184章 燭龍子,猰貐顯威第332章 帝辛求蓮子,蚊道惹禍端第250章 天道禍,九黎危(三)第40章 四德真仙,六昧真火第11章 帝辛盜符,騰蛇真身第224章 拜通天,帝辛之喜 出朝歌,姜尚遇禍第183章 袁洪傷,姬發提親第327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二)第170章 戰,冰火兩重天第308章 戰潼關,趙公明顯威(上)第301章 三聖至岱輿,鳳皇出扶桑(上)第327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二)第306章 四煞宮,鳳皇之請第31章 安知天意第224章 拜通天,帝辛之喜 出朝歌,姜尚遇禍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379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一)第313章 釘頭七箭,陸離書拜趙公明(上)第147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上)第349章 斷頭桎,刑天傷第333章 化三清,老君退二聖第21章 帝辛難,趙公明秒滅青龍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233章 西崑崙,帝辛拜王母第370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五)第330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五)第264章 萬刃車,元覺洞來人第33章 姜文煥奪刀,雲夢山福地第184章 燭龍子,猰貐顯威第64章 準提招賢,孔宣破黃貫三百零二章 三聖至岱輿鳳皇出扶桑二第267章 禍事起,朝歌大旱第338章 八景宮,衆聖論殺劫(上)第98章 尤渾之計,妲己毀劍第131章 禍不止,棋盤山又來強敵第188章 斬殷郊,散宜生來朝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8章 帝乙崩,宮中霍亂第108章 武吉威
第253章 姬發訪賢,姜尚拜相(上)第272章 老君謀,白矖下山第152章 契約,闡教之謀第19章 兇兵天晶,袁洪之緣第129章 帝辛退修羅,明覺言古物第335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下)第144章 打臉,孔宣震赤陽第282章 禍心,姬發之謀第251章 天道禍,九黎危(四)第223章 碧遊宮,帝辛謁聖第256章 尋明主,姬旦之對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68章 武家村,武吉登場第103章 雲夢山,巧遇文道人第208章 天下謀,妲己之計第126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上)第224章 拜通天,帝辛之喜 出朝歌,姜尚遇禍第232章 西崑崙,巧逢陸吾 桃柳林,衆人遇救第185章 鏖戰,無支祁鬥猰貐三百零二章 三聖至岱輿鳳皇出扶桑二第172章 辛秘,鳳皇之殤第106章 妲己計,伯邑考身敗第9章 太乙真人第71章 戰冀州,蘇全忠一戰顯威第188章 斬殷郊,散宜生來朝第264章 萬刃車,元覺洞來人第266章 見黑玉,姜尚放妖第171章 洛書,東皇遺寶第221章 混元金斗,帝辛遇瓊霄第281章 罪己書,武吉入西岐第356章 初戰起,西周軍敗第47章 禍事臨,媧皇宮三妖拜聖第131章 禍不止,棋盤山又來強敵第322章 西崑崙,天庭之秘(三)第180章 水出朱厭,申公豹來京第273章 計中計,銀靈子落飛廉第317章 拜碧遊,三仙來阻第128章 棋盤山,西方教來人第12章 計算騰蛇,孟津病疫第46章 商容直諫,姬昌落兇第48章 尋九黎,偶遇慈航、金光第242章 曹寶蕭升,落寶金錢第245章 拜三仙,碧霄來阻第332章 帝辛求蓮子,蚊道惹禍端第334章 雙聖決,通天鬥原始(上)第131章 禍不止,棋盤山又來強敵第275章 女媧廟,帝辛擒蜚牛第344章 瑤池宴,驚逢妲己第241章 陰魂不散,西崑崙陸離第293章 七竅玲瓏心,敲山震虎之法第360章 燃燈算鬼谷,陸離拜媧皇第276章 面君路,巧遇玄都第247章 天庭圍,九黎危第159章 血簫,黒木珠之緣第77章 冀州歸降,西岐政變第97章 姜尚怒,憤休馬招娣第43章 鳳鳴岐山,姬昌之慮第65章 帝辛劫,四仙御昊天第127章 一寶贈,定海神針鐵(下)第230章 五方龍帝,天界來人第285章 廉飛謀,青玉歸西周第184章 燭龍子,猰貐顯威第332章 帝辛求蓮子,蚊道惹禍端第250章 天道禍,九黎危(三)第40章 四德真仙,六昧真火第11章 帝辛盜符,騰蛇真身第224章 拜通天,帝辛之喜 出朝歌,姜尚遇禍第183章 袁洪傷,姬發提親第327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二)第170章 戰,冰火兩重天第308章 戰潼關,趙公明顯威(上)第301章 三聖至岱輿,鳳皇出扶桑(上)第327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二)第306章 四煞宮,鳳皇之請第31章 安知天意第224章 拜通天,帝辛之喜 出朝歌,姜尚遇禍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379章 鬼谷證道,定天封神(一)第313章 釘頭七箭,陸離書拜趙公明(上)第147章 帝辛謀,計算黃龍(上)第349章 斷頭桎,刑天傷第333章 化三清,老君退二聖第21章 帝辛難,趙公明秒滅青龍第174章 狗血,袁洪與妲己第233章 西崑崙,帝辛拜王母第370章 聖人道,鬼谷入歸墟(五)第330章 急兄仇,三霄大擺黃河陣(五)第264章 萬刃車,元覺洞來人第33章 姜文煥奪刀,雲夢山福地第184章 燭龍子,猰貐顯威第64章 準提招賢,孔宣破黃貫三百零二章 三聖至岱輿鳳皇出扶桑二第267章 禍事起,朝歌大旱第338章 八景宮,衆聖論殺劫(上)第98章 尤渾之計,妲己毀劍第131章 禍不止,棋盤山又來強敵第188章 斬殷郊,散宜生來朝第350章 道祖不公,昊天之念第8章 帝乙崩,宮中霍亂第108章 武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