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靈聖母大剌剌地坐下,兩眼直瞪着武吉的雙眼,單刀直入地直接問道。
武吉見金靈聖母一起來了,便知必定會有此一問,於是笑着回答道:
“聖母明鑑,聞太師已經死在我手中。”
“好!很好!非常好!”
金靈聖母眉頭一挑,兩眼之中快要瞪出火來,當場一拍桌子就要動手!
殺了她金靈聖母的人,現在還敢如此從容地對她當面講出,這武吉真是膽大包天!
“師姐且慢!”
無當聖母見氣氛不對,趕緊一把按住金靈聖母:
“武吉天尊,你無故殺了我截教門人,總該有個說法,否則的話休怪我截教不顧三教情誼刀兵相向了!”
無當聖母話雖然說得慢條斯理,但卻是綿裡藏針,語氣之中不乏威脅的意味。
“道門叛徒,陰謀奸細,我替你截教清理門戶,有何不可?”
“簡直是胡說八道!”
金靈聖母原以爲他能說出什麼大道理來,想不到居然當面誣陷她的徒弟是叛徒,更加是怒不可遏。
“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武吉伸手一彈,在半空中畫了一個圓,顯現出他當初藏在絕龍嶺外,親眼目睹雲中子聯合闡教仙人埋伏聞太師,並且逼出他體內的雷龍,而後逼迫雷龍跟他們合作的記憶片段。
“兩位師姐都是通天教主門下的高足,應該看得出來這段記憶是真非假。”
武吉面色從容,他所做的事情都佔個理字,根本不怕有人質疑。
兩位聖母見過武吉的證據之後,全都倒吸一口涼氣,對眼前的事實表示難以接受。
“怎麼會……聞仲可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怎麼會是叛徒……”
金靈聖母一時難以接受,聞仲雖然是什麼天縱奇才,但卻在許多志趣方面與她相合,因此深得她的喜愛。
除去神通法術,武藝兵法、治國理政這些金靈聖母所擅長的本事,她也都毫無保留的全數傳授給了聞仲。
這樣的徒弟,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
“如果他一直是聞仲,那自然沒有任何問題,也絕對做不出背叛截教的事情;可他覺醒了雷龍,那就又是另外一副面孔。也怪不得聖母,實在是那雷龍本就是祖龍麾下的高手,他早早便算計到了這一層,以有心算無心,防不勝防。”
武吉說得輕描淡寫,順便還寬慰了一番金靈聖母。
”無當師姐,現在你我可以坐下來好好談談了吧。”
武吉伸手一指對面的椅子,示意兩位聖母再次坐下。
“敢問武吉道友,你我兩家如何合作?”
無當聖母不提任何要求,反倒是開口先問武吉。
這廝太過滑溜,所以開口怕是容易落入他的陷阱,無當聖母索性來了個後發制人,先看武吉開出何等價碼。
武吉定了定神,目光直接看向無當聖母,然後又看了看金靈聖母。
“二位都是耿直的人,我也不與你們做那些彎彎繞。
你我心知肚明,如今闡教勢大,西方蠢蠢欲動,你我須得聯合以東抗西,方能與之抗衡。道門正宗如今只剩你我二教,就該互相扶持纔是。”
無當聖母點點頭,“以東抗西”說的倒是準確,釋迦摩尼在西方,闡教也在西崑崙;而金鰲島以及三仙島全是在茫茫東海之上。
廣成子雖然聰慧,但這些年卻越發的軟弱了,竟然越來越被釋迦摩尼牽着鼻子走,簡直跟叛出道門沒什麼兩樣。
“與你合作,對我等又有什麼好處?封神之戰,我截教大敗,早已關閉山門不問世事無慾無求,你又能拿出什麼籌碼來打動我!”
金靈聖母問的直接,她不聽武吉講什麼道門佛門,也不聽什麼大道理,單刀直入直接問好處。
“好處當然有!”
武吉早就知道她會有此問,於是伸出兩個指頭:
“第一,與我合作,你截教才能光明正大地在這世上傳道。”
無當聖母皺眉:
“我金鰲島早已關閉山門,傳教這一點只怕是說笑了……”
“師姐說笑了,聖人之道若無人傳承無人供奉,那又成什麼聖設什麼教?況且,春秋戰國之時百家爭鳴的局面,恐怕不單單是火雲洞羣賢的功勞吧?我可是一直在人間行走,從其中看到了不少似乎顯示截教的東西?”
無當聖母眉頭一挑,閉口不再多說。
怎麼可能不傳道統?
春秋戰國之時天下大亂,無當聖母悄悄地拍了一些弟子下界,特地挑選了截教之中的一些技藝悄悄傳入人間。
爲了避免被闡教和天庭察覺,她只傳技藝傳道法,只傳術不傳道,就是爲了偷偷測試一下人族對截教的觀感,好爲下一步正式傳道做準備。
這一切原本做得十分巧妙本不該被人所知曉,但偏偏武吉這個傢伙雖然境界極高,卻不好好在天上呆着,幾乎全在人間遊走,這些小手段自然瞞不過他的眼睛。
“我可以說服火雲洞諸聖准許截教道法傳入人間,並且,師姐的道法我仰慕已久,你我二人聯手可在人間留下道統。”
無當聖母點點頭,武吉的這個條件不錯,她十分受用。
吉林聖母接着問道:
“火雲洞諸聖的准許自然重要,但問題是你如何保證天庭和闡教不插手?”
在人間傳教火雲洞一方面,但闡教和天庭的勢力纔是關鍵,尤其是天庭。
截教羣仙要在人間開宗立派,闡教門人自然會去找麻煩,但也不至於無事生非開口便要殺人。
但天庭不同,天庭是道祖制定管轄三界的權威,若是天庭頒下諭旨將從截教分流出去的道統定爲外道,那麼闡教門人就有正當理由討伐之。
武吉笑了,笑的十分放肆:
“敢問師姐,天庭爲何要反對截教傳道?”
金靈聖母喜歡直來直往,不喜歡武吉這樣老是反問別人:
“自然是闡教暗中搗鬼,利用對天庭的影響力左右天庭的旨意。”
“那請問師姐,在天庭的截教弟子衆多,爲何反倒是讓闡教給做了主?”
“你問題怎麼這麼多?闡教在天庭始終別的不說,六御大帝之位便已經佔了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