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沒有禮貌
齊友年大概也看不眼齊友貴的爛好人做派,起身問劉嬤嬤道:“拾掇的怎麼樣了?差不多就回吧。”
劉嬤嬤一連聲的答應:“好了好了,這就好。”劉嬤嬤一邊應着,一邊把幾個重重的食盒和籃子交代婆子和侍衛拿好,讓他們先走一步。
看着幾個大大的籃子和食盒被提走,齊友榮的眼睛都要瞪出來了,差點兒跟出去,邁出去半步才發現不對,連忙停住,眼睜睜的看着幾個人依次出門。
那麼多已經到了嘴邊的菜餚,就這麼被拿走了。那麼多的好菜好飯,這些人根本吃不完,按照慣例,剩餘的,自家要撿好的拿走大半。他,他們拿走的,其實都是自己家的好飯菜啊。
齊友貴在齊友榮邁出半步的時候看了他一眼,見他再沒有其他動作,也就不再理會,繼續和齊友年說話,和二房幾個人一起往外走送客。
齊友貴和王氏一家把二房衆人送出屋子。齊友榮和宋氏惱恨二房做事太絕,只在堂屋門口略站了站,看着衆人出門,他們則轉身回去,拿起打包過後的空盤子,挑揀剩下的菜餚。
這時,外面的天色早已漆黑,空中雖然繁星點點,卻沒灑下多少亮光。遠遠近近的村舍院落,有些許的朦朧亮光,卻只是一抹抹極淺淡的光暈,絲毫抹不開濃墨一樣的夜色。這點光暈也只有過年纔有,若是沒有除夕夜的燭光,就只有藉着星輝和記憶行走了。
齊友貴一家人把二房送到院門口,齊友年說道:“回去吧,大過年的,正是吃飯的點兒,咱們這裡在送客,會讓人說閒話。別送了,回吧。”
王氏無奈的嘆了口氣,說道:“大過年的,二弟早早就把若干食材送過來,還另外拿來了好菜,卻連個囫圇飯都沒吃幾口,實在對不住你們幾位。就算沒這一波送客,有之前張氏的嚎叫,只怕該說閒話的,已經在說了。沒關係,把你們送出院子我們就回。”
齊友年面帶歉然,“是我們給大哥大嫂惹事了,唉,實在是……兄弟給哥嫂陪個不是。”說着拱手躬身賠禮,葉欣顏領着齊嘉兒也跟着屈膝、彎腰。
齊友年無奈攤手,“葉子她……沒說錯啊,要不,您說怎麼教孩子?”
齊嘉兒說道:“我沒生氣,就是,就是……”
齊友貴連忙相扶,王氏則一揮手,說道:“快別這麼說,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對着三弟一家,早晚得有這麼一出。走吧,時辰不早,尤其是兩位嬤嬤,從進門就忙碌,到現在還空着肚子呢。”
葉欣顏接口道:“我們齊嘉沒生氣,就是被他們說的,想起以前的事情,心情不好。是不是這樣,嘉哥兒?”
劉嬤嬤笑着對王氏說道:“還是大房老太太氣量好、有眼界,只要老太太不惱我們就好,早一會晚一會兒吃飯有什麼打緊。”
“是。”齊嘉兒沒什麼情緒的答道。他好像也不是心情不好,反正就是高興不起來,可具體是什麼,他也說不出來。
“哪有?”齊三順連忙替關禾辯解,“關伯伯那是對我們嚴格,伯祖父說了,嚴師出高徒。大堂姐還經常罰我們站牆根站的腿軟呢。”
齊三順呵呵的笑着,說道:“我還以爲你一生氣就忘了呢,原來還記着啊。”
齊嘉兒擡頭看了齊三順一眼,倒也還知道分寸,依然蔫蔫的說道:“要的,關伯伯說不論做什麼事情,貴在堅持。”
“你……”葉欣顏衝着齊三順咬咬牙。
“就是,伯祖父說的一點兒不錯。”葉欣顏也訓導齊三順,“三順你這也太不懂規矩了,一點兒禮貌都沒有。那是咱四嬸嬸,就是暴揍,也要找個機會、找個理由,看看周圍是什麼環境,要不要叫四嬸嬸,然後再動手。哪有你這樣當着自家長輩,就那個女人、那個女人的亂叫?有沒有一點兒心眼兒!”
“……”齊友貴果斷回頭,找齊友年,“你家葉子這也……”
劉嬤嬤等人有不和主家一起吃飯的規矩,忙了這麼長時間,菜餚上桌,齊家的三家人多多少少還吃了些,她們忙過之後卻是侍立一旁的。
齊三順撇了撇嘴,說道:“是,天冷以後改成站屋角了。”大堂姐就這點兒不好,時不時的就仗着她是大姐,不承認做過的事情。
齊嘉兒大概還沒從陰影中緩過來,神色還是蔫蔫的。
“大過年的,別亂說,我哪有罰你們站牆根?”葉欣顏矢口否認。
齊三順上前,摸了摸他的髮髻說道:“沒事了,等過了年,哥哥把齊從武堵在犄角旮旯,狠狠的打上一頓,給你出氣。”然後,轉開話題問道,“明天早上還要早起練功嗎?”
葉欣顏對齊三順說道:“沒事,齊嘉在你三叔祖家裡那麼長時間,出來才幾個月,想起之前的事情,難免害怕傷心。明天記得找齊嘉練功就是,有關伯伯那麼狠心的人收拾你們,齊嘉哪裡還能記起那些沒用的事情。”
王氏等人目送齊友年一家人走遠,不多幾步就消失在夜色裡,才轉身返回自家院子。
齊三順一揚下巴,轉過來稍稍彎腰,對齊嘉兒說道:“沒事,咱們不怕。哥哥過去是不知道他家那樣對你,還以爲你不喜歡和我們一起玩兒。現在知道了,就算大堂姐和紫凝姐姐不在,有我看着,也斷不會再讓人欺負你。等我練好了功夫,我給你把三叔祖家那個惡毒的女人暴揍一頓,打成豬頭,讓你在旁邊看着。”
齊三順說着話,還舉着拳頭揮了揮。他的拳頭還在空中沒放下來,就被齊友貴呵斥道:“什麼那個女人,一點兒規矩都不懂。”
王氏一邊往回走,一邊嘆氣說道:“三弟夫婦一定又在收拾拿回家的飯食了,唉,這樣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齊友貴頓了頓,他倒是想替自家兄弟辯解兩句,可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麼。主要是三弟兩口子一定在挑揀可口些的飯菜,準備拿回家吃。
“咱們今年的光景不錯,比他家強。讓他去吧,頂多咱們先湊合着吃點兒,一會兒另外做一些,子時和餃子一起,再好好吃一頓,守歲的時候也更有精神。”齊友年終於找了個理由。
下午六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