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屏 風

張氏聽到外面族長問爲何要查看財產,便有些坐不住,帶了恆哥出來,她是事主,堂上除了自己叔伯和兄弟,也就幾個族中的耋老,也就少了許多男女大防的顧忌。

“葉張氏給各位叔公見禮,”說着便跪了下來,又拉了身邊的葉志恆,輕聲道,“恆哥兒給太爺爺、爺爺跪下。”

“妾身和犬子在這兒叩謝各位叔伯,我家老爺的事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張氏說着給堂上諸人磕頭。

葉向高的喪事全賴葉向榮和吉向荃操持,就連首陽的族人也都派了子輩過來幫忙,她今天和兒子給大家行禮是應當應份的,但張氏又是個五品的誥命夫人,首陽葉家不是什麼大族,世代務農,也就到了葉大富這裡纔算發了家,在洛陽城周邊置下了百傾良田,而老家的族人也多是託了葉大富的福氣纔將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因此葉家雖然在洛陽城裡住着,但首陽的族人還是很給面子的。現在老二媳婦規規矩矩跪下行謝禮,葉氏的老族長心中十分滿意,但這禮卻不能這麼安然的受下,忙支使堂上唯一的女人-趙氏,“大富媳婦,還不快讓你媳婦起來,這禮我們怎麼受的起沒得折了老頭子的壽!”

趙氏氣得臉色發青,她世代住在洛陽城裡,當年也不過是看挑擔做買賣的貨郞葉大富長的清秀又聰明能幹,而自己則是名聲在外(潑辣),便嫁了葉大富爲妻,但從心裡是根本看不上這些鄉下親戚,今天自己媳婦竟然這麼不給自己長臉,一個官家夫人竟然給一羣土包子磕頭?“老二媳婦,你快起來吧,這再跪着還真是折了老族叔的壽了~”

張氏也不理會婆婆話中的含意,猶自一拜才盈盈起身,然後嫺靜的帶了兒子走到屏風後面。後面的話自然有人幫她去說。

秦氏早就聽到她們過來,忙迎上前安慰道,“妹妹也莫要再難過了,人總是要向前看不是?咦?這個東西怎麼在這兒?”

屏風後的衆人都被她的“咦”聲吸引,紛紛看了過來,葉睞娘心中暗笑,這一聲恐怕是早就準備好的,這張家八舅婦眼中那有絲毫訝色?

“這不是你的嫁妝麼?我還以爲自己眼花了呢?”秦氏望了一眼譚氏,並不坐下,“六嫂快來看看,我沒有沒認錯?”

她當然不會認錯,這十二扇的紫檀屏風譚氏一進門就看到了,“那會呢?葉家這樣的富貴人家哪能沒幾樣好東西,快過來坐下!”

譚氏一臉無奈的對小趙氏和連氏道,“我這個弟妹就是眼皮子淺,看到點好東西就以爲是她家的!”

連氏掃了一眼面色微紅的大嫂,“她八舅母也是快人快語。”

秦氏彷彿沒有聽見身後人的對答,俯身一指紫檀屏風底座邊上一塊鏤空的琉璃圖案道,“你看這不是張字?”

紫檀屏風是由十二幅繡品組成,一色的小楷絹秀清麗,譚氏走過來看了又看,不由變了臉色,回頭道,“妹妹,我知道女子出嫁從夫,但這架屏風是太老夫人給族中出嫁女子專門訂做的,希望你們出嫁後克盡婦道,而且這上面的字全是太老夫人親筆手書,下面還有她老人家的私印,你怎麼能將它獻與婆婆置與這金安堂上?!”

因爲這屏風是張家出色的女兒纔有,正堂上的張家兄弟倒都沒有留意過,如今譚氏的話他們在外面聽的清清楚楚,不由都站起身來走到屏風前細看。

“六嫂,妹妹怎麼會做出如此不孝之事?”張氏當即跪倒在地,面上也是一片迷茫,“這架屏風太大了,沒分家時就放在正院我們原本住的金桂院的小庫房內,後來我們分到了東院,我怕搬來搬去有個閃失,屏風就放在金桂院的庫房內沒動,誰想…”

“八弟,”張氏淚水劃過面頰,微腫的眼中滿是懼意,“待妾身脫了孝一定回去到大祖母牌位前請罪~”

張氏這些天忙的哭得病的頭暈眼花,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金安堂裡什麼時候擺上了自己的嫁妝,“嫂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趙氏被衆人晾了出來,不由尷尬的笑道,“大家不要誤會,這不是忙着辦喪事,我想着來往的都是些官太太,不能丟了咱們葉家的臉面,所以就讓人將弟妹庫裡的屏風搬出來撐撐場面,哈哈,沒想到這東西上還做着記號呢,哈哈~”

譚氏不屑的看了小趙氏一眼,張家的太老夫人平氏出自江南名門,而張家太老爺英年早逝,平氏幾十年如一日布衣荊釵,侍奉公婆,教導子孫個個成才,賢名遍天下,是朝廷欽封的“貞孝”夫人,這屏風是她晚年親書所書的女四書全文,又請了開封最好的汴繡繡娘繡成,與族中有才名、有賢名的女兒做了陪嫁,得了這紫檀屏風,就是家族對這個女子最高的褒獎。

張氏雖然一個庶女,但自幼教養得極好,德言容功不輸那些嫡女,親兄弟更是仕途坦蕩,因此出嫁時也得了這麼一架屏風,“這屏風上有我家太婆婆的墨寶,你認爲可以擺在這兒?”

內宅婦人的筆墨是不能流到外面去的,可這金安堂人來人往,還多有男客,小趙氏竟然不以爲意?張家人俱都變了臉色。

這有什麼?小趙氏對張家人眼中的怒火一臉不解,委屈的看着自己婆婆,她可是想着給趙氏長臉,當然,這東西她也想了很久了,這麼大的屏風,還是紫檀了,上面上鑲了玉石,嘖嘖,要是自己房裡也能擺了擺…

趙氏已經被氣得渾身哆嗦,“什麼叫來的都是貴客,搬出來撐撐場面?”這不是打她的臉麼?葉家家財萬貫,竟然還要媳婦的嫁妝來撐場面?“你給我閉嘴,出去!”

連氏看着堂中面色各異的衆人,現在大家都沒了忌諱站在一起,連氏從相公的眼裡看到了一絲嘲諷和憤恨,不由拉了睞孃的手向後退了幾步,這種事情他們還是不摻和的好。

葉睞娘乖巧的倚在母親懷裡,這正院的爛帳與自家無關,什麼時候真能和這些人斷了來往纔好,前世她就沒有什麼親戚,現在看來,有這樣的極品親戚還真不是什麼榮幸的事。

葉向榮已經近中年,胖胖的圓臉上已經滲出汗珠,他瞄了葉向荃一眼,看他全無出頭圓場的意思只得硬着頭皮道,“賤內沒多少見識,讓諸位見笑了,這屏風一會兒我就讓人給弟妹送過去,”說着連連作揖,賠禮不停。

張家人這才面色好看一些,七爺張延行有些無奈的對上首的葉家族長一抱拳,“還請老爺子見諒,不是我們張家計較這些身外之物,若是尋常金銀,親家一進週轉不開,別說是爲人媳的,就是我們這些姻親,能幫的也再所不辭,可這屏風乃是家中老太夫人的手書,目的就是爲了訓教張氏族中女子,實在不宜放在這廳中。”

如果不是看着張家勢大她們葉家用的着的地方還很多,趙氏就要跳腳罵了,不過就是架屏風,爲什麼就不能在她這個婆婆的房中擺擺?趙氏與出身寒微的葉大富成親,嫁妝也不過兩隻板箱一身新衣,而自己侄女嫁進來時,因爲哥哥虧空葉家鋪子裡的銀錢,家裡被抄了個乾淨,若不是看在小趙氏是自己親侄女的份上,趙氏當時都要悔婚了,後來爲了在葉大富和葉家族人面前給孃家做臉,小趙氏的嫁妝幾乎都是趙氏偷偷給置辦的,當然她也不含乎,那些東西在小趙氏嫁進來後,全被趙氏收了回去。

而後來的兩個兒媳,雖然都帶了大筆的嫁妝來,可是她也不過是見到了嫁妝單子,那些東西全都掌握在兒媳手中,說什麼嫁妝是全歸媳婦的?趙氏根本就不信有這樣的事,可是後來偷偷一打聽,才知道有錢人家都是這樣,婆家是不能動媳婦的嫁妝的,這才息了要將張氏嫁妝握在手裡的心思,現在聽張家人這麼說,只氣得她兩肋生疼,恨不得拂袖而去。

“咳,我看今天這件事大富家的根本不知情,老大呀,回去好好勸勸你媳婦,做事不要那麼沒條理,”老族長捻着鬍子道,“既然親家老爺來是想查看下二房的產業,大富家的,你的意思呢?”

現在老族長已經完全明白了張家爲什麼擰着非要查看產業了,這二房做官十幾年,媳婦的嫁妝竟然擺在了婆婆房裡,那置下的家業,張家是怕讓人侵吞了去。想到這些,葉老族長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來,葉向高是族裡出的第一個官,而且做到了知府,現在老家的人都是把他當做激勵兒子上進的正面形像,如果他的妻兒被人欺負了,對整個家族的士氣和名聲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打擊,以後誰還願意入仕?

在老族長心裡,就算是葉大富家給二房再分上一份也未嘗不可,反正又不是分他的東西。

葉向荃夫妻根本對這起子事情沒有什麼置喙的餘地,可因爲是葉家三房,所以無奈的留了下來,葉睞娘也算是沾光目睹了清產的整個過程。

無疑葉家和張家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譚氏和秦氏恐怕早就注意到了張家陪嫁的屏風擺了在金安堂,只是將這事留在了合適的時機給葉家了一個“驚喜”,也給張家要求查找二房留的產業找到了充分的理由,當然這理由只可意會。

而二房在自己強大的後援團的幫助下,算是在家產的問題上獲得了小小的勝利,雖然這些葉睞娘並不關心,在她的觀察中,趙氏雖然對她們西院的人沒有好感,但對小小子葉志恆還是真心喜愛的,而且趙氏是過過苦日子的人,自然會爲葉志恆好好打算,不會讓長房佔去太多便宜。不過張氏在兩個嫂子的幫助下,除了拿到了二房的產業單子,而且也爲女兒書夏爭得了一筆不錯的嫁妝。

這場“查看”給葉睞娘留下的思考就是:原來在古代做寡婦如此不易,就算老公留下了再多的錢,婆婆和大伯還是可以以孫子(侄子)太小的理由攥在自己手裡,如果遇到黑心的,恐怕等孫子(侄子)長大,渣都不會剩了。而她一個女人唯一能做的也只有查點一下家產,用強勢的孃家給夫家敲敲警鐘,再有,就中握緊自己的嫁妝。

“娘,伯母以後怎麼辦呢?”葉睞娘想聽聽母親的意見,畢竟自己在這個時代呆的年頭太少,“還有,爲什麼現在要把二姐姐的嫁妝就準備出來?”

這點葉睞娘沒有弄明白,古代人不是講個“孝”字,這葉書夏不過十二,根本沒有訂親,而且才死了爹,就算訂親也不能結婚的,這時候討論嫁妝做什麼?何況在查看家財這種敏感時刻?

“你二伯母夠幸運的了,身後有個張家,”連氏撫撫女兒整齊的留海,“你祖母一向不主張給葉家的女兒太多陪嫁的,你二伯母也是未雨綢繆。”趙氏一向認爲女兒是賠錢貨,自己家裡的錢財是不肯倒貼給女兒的,就是她自己的親生女兒,想得些孃家的支持也是很難,當然,連氏不想對女兒說這些。

家族本就不是什麼名門,沒有了父親,再沒有大筆的嫁妝,葉書夏以後想找個可心的親事就難了。張氏素來心高,在女兒的婚事上,她是不可能與小趙氏和連氏一個想法的。

葉睞娘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引得連氏和身邊的常媽媽一陣輕笑。

“睞妞兒放心,你的命比那知府小姐還要好,”常媽媽打趣道,“咱們三小姐將來肯定是這家裡的頭一份兒!”

那是肯定的,葉睞娘根本不擔心這個,自己出嫁怎麼也要到十幾年後了,她是真的真的很同情張氏,不過三十多歲,從此就要孤獨一生,肯定像當初的自己,簡直是萬念俱灰了,而且還要爲了兒子和女兒費盡心力,看來在哪裡當女人都不容易啊~

一百五十九、親 疏二百五十一、春風二百七十二、求 婚九十一、訂 親一百二十三、再 遇十八、排 簫十五、治 療七十六、交 鋒四十六、教 婢一百四十八、單 過一百二十三、再 遇一百六十二、認 親二百二十五、水 落二百三十、空 聞二百一十七、雲集園一百零一、小 宴五十九、來 訪九十九、通 房二百、再 試一百二十九、婆 媳六、孃家來人一百六十九、家 事二百零一、夢 境八十、翠 萍三十四、女兒心事三十一、遠 行六十六、逼 遷七十三、聯 姻二百零七、回 家一百二十九、婆 媳一百三十三、賈家的姑娘們五十五、觀 星一百七十二、升 職二百四十六、鬼上身?二百九十五、赴 宴四十八、有 喜二百七十七、不 認一百四十九、偶 遇二百六十四、克 親九十、煙 花一百七十二、升 職三百零二、故 地八十五、告 密二百零五、茯苓霜三十二、開封張氏二百一十八、窺 見二百九十四、提 醒九十九、通 房五、初 試五、初 試三百、湖 光二百三十四、退一步?一百五十三、不自知八十九、粉 墨五十八、病 情一百二十四、賈 家二百九十三、妯 娌一百二十二、探 聽三十七、一鳴驚人六、孃家來人三十七、一鳴驚人一百四十九、偶 遇八十四、石 猴二百五十二、歡 顏五十八、病 情一百九十九、善解人意二十七、上 學二百一十一、芳 逝五十六、隱香院二百二十、所 求三百零六、態 度一百二十四、賈 家二十九、事 發三百零七、忠 告三十四、女兒心事一百四十七、下聘一百四十四、提 點二百九十九、求一百二十五、姨娘的親事五十七、獲 救一百七十八、旺夫?二百二十三、定 計一百零二、鋪 墊三百一十、攻 心四十五、加 盟八十五、告 密二百四十七、陳 糧二百九十六、醜 聞一百九十九、善解人意二百三十三、決 定一百九十二、交 割二百一十六、應 對八十七、真 相一百一十九、重 託二百零五、茯苓霜二百零三、破 繭一百四十八、單 過二百四十一、籤 字一百八十三、碎 語一百五十八、拔步牀
一百五十九、親 疏二百五十一、春風二百七十二、求 婚九十一、訂 親一百二十三、再 遇十八、排 簫十五、治 療七十六、交 鋒四十六、教 婢一百四十八、單 過一百二十三、再 遇一百六十二、認 親二百二十五、水 落二百三十、空 聞二百一十七、雲集園一百零一、小 宴五十九、來 訪九十九、通 房二百、再 試一百二十九、婆 媳六、孃家來人一百六十九、家 事二百零一、夢 境八十、翠 萍三十四、女兒心事三十一、遠 行六十六、逼 遷七十三、聯 姻二百零七、回 家一百二十九、婆 媳一百三十三、賈家的姑娘們五十五、觀 星一百七十二、升 職二百四十六、鬼上身?二百九十五、赴 宴四十八、有 喜二百七十七、不 認一百四十九、偶 遇二百六十四、克 親九十、煙 花一百七十二、升 職三百零二、故 地八十五、告 密二百零五、茯苓霜三十二、開封張氏二百一十八、窺 見二百九十四、提 醒九十九、通 房五、初 試五、初 試三百、湖 光二百三十四、退一步?一百五十三、不自知八十九、粉 墨五十八、病 情一百二十四、賈 家二百九十三、妯 娌一百二十二、探 聽三十七、一鳴驚人六、孃家來人三十七、一鳴驚人一百四十九、偶 遇八十四、石 猴二百五十二、歡 顏五十八、病 情一百九十九、善解人意二十七、上 學二百一十一、芳 逝五十六、隱香院二百二十、所 求三百零六、態 度一百二十四、賈 家二十九、事 發三百零七、忠 告三十四、女兒心事一百四十七、下聘一百四十四、提 點二百九十九、求一百二十五、姨娘的親事五十七、獲 救一百七十八、旺夫?二百二十三、定 計一百零二、鋪 墊三百一十、攻 心四十五、加 盟八十五、告 密二百四十七、陳 糧二百九十六、醜 聞一百九十九、善解人意二百三十三、決 定一百九十二、交 割二百一十六、應 對八十七、真 相一百一十九、重 託二百零五、茯苓霜二百零三、破 繭一百四十八、單 過二百四十一、籤 字一百八十三、碎 語一百五十八、拔步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