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北上前的準備

“砰!”

樓船上,關羽見狀,臉色極度陰沉,緊緊握拳,掃在桅杆上,發出沉重的響聲。

“曹仁賊子,吾誓殺汝!”

關羽此時眼中殺機必現,撫摸着額下發白的長鬚,怒喝着。

這一刻,眼見己方已經攻城一個時辰,數次攻上城頭卻都被驅趕而下,關羽也不由惱火起來。

當然,曹仁的負隅頑抗,也令他怒氣沖天!

沉吟片刻,關羽陡然高聲道:“提本督偃月刀來,吾今日誓要親自領軍殺上城頭,剁碎曹營諸衆等賊子,奪取樊城!”

聞言,周遭諸衆頓時大驚失色,紛紛拱手勸說着。

“君侯,不可如此意氣用事,你爲三軍之主,全軍安危皆系在你的身間。”

“攻城戰太過危險,如若君侯你出現何變故,我軍危矣啊!”

此時,州議曹從事王甫頓時站出,堅錚勸道。

話音落下,關羽徐徐思索片刻,便打消了此念頭,情緒也漸漸冷靜下來,王甫說得的確沒錯,他如今是一軍之帥,所作所爲的確要以大局爲重!

“唉,真羨慕早年於萬軍從中,陣斬顏良的時刻了。”

一聲嘆息,關羽略微有點失神。

激戰片刻,曹仁率衆拼死抵擋下,荊州軍的攻勢又一次被趕下城池。

旋即,趙累身間佈滿道道血痕,卻依舊怒喝着:“繼續攻城,今日務必拿下城池。”

此時,眼見着主將趙累也不懼身間的傷勢,依舊抱着猛攻城池之心,麾下衆軍卒亦是紛紛受其鼓舞,嗷嗷大吼着。

軍心,此刻攀到最巔峰!

“趙都督,停止進攻,撤軍!”

忽然間,馬良迅速走到甲板前沿,代替着關羽下令,高吼着。

此言一出,趙累雖不甘心,可也無奈,只得依次下令各部後撤。

隨着荊州軍如潮水般退卻,城頭上曹軍士卒也紛紛鬆了口氣,李基、樂綝二將此刻氣喘吁吁,掌中長槍早已被血跡染得通紅,身間亦是數道傷痕,若隱若現。

由此可見,此戰的慘烈!

此時,曹仁放下戰刀,環顧四周,望着城上的己方軍卒屍首,不由沉聲道:“滿寵,由你領一隊軍卒將將士們骸骨收斂起來,等戰後統一進行安葬!”

“牛金,你率衆駐防城頭,注意情況。”

號令一道道傳下,除了駐防軍卒以外,其餘軍士都皆以下城休整,準備應對接下來更猛烈的攻擊。

關羽在曹營待過,曹仁對其秉性十分清楚,既然第一日荊州軍攻勢都如此強悍,那隻能說,接下來的慘烈程度會愈發強烈。

樓船上,關羽面色不善,淡淡道:“季常,我軍此刻軍心正旺,曹軍已成強弩之末,今日繼續進攻,必能奪取樊城。”

“你爲何代替本將下令撤軍?”

此時,關羽面色陰沉,以質問的語氣說道。

聞言,馬良拱手,輕輕勸說着:“君侯,我軍如此攻取樊城,雖說拿下城池是肯定的。”

“可君侯看看,這才攻城多久,我軍損失了多少部衆?”

“屆時,奪取樊城,我軍又該損失多少軍力,如若軍卒損失較大,到時候就算取了樊城,可曹操遣援軍來與我軍決戰。”

“我等又當如何抵禦曹軍?”

頓了頓,馬良繼續道:“而且,君侯別忘了少將軍的忠告,我軍一旦在前線兵力耗損過大,孫權必將率衆襲擊後方。”

一言一語,馬良說得不卑不亢,毫無受關羽渾身氣勢影響。

“哼!”

雖說關羽面色不悅,可開弓沒有回頭箭,既然已經撤兵了,他也只得暫緩攻城,令各軍依次回防大營休整,擇日再戰!

………

襄陽城,郡府。

此時,周倉與關平分主次坐定,正在商談着。

“叔父,今日平接到了父帥的調令,他命我速速調軍北岸,圍攻樊城。”

周倉跟隨關羽近二十年,由於年紀較大的緣故,平日裡對於關平也頗爲照顧。

故此,在私下裡,關平對其便以“叔父”相稱。

聞言,周倉愕然,遂道:“少將軍,既是君侯有令,我等自當遵循,領軍前去啊。”

“叔父,你怎麼還不明白平之意,平請戰渡江取襄陽,其目的便是想要讓父帥取消攻伐樊城,全據江漢等地的計劃。”

“因爲,平知曉,取樊城如今時機未到,我軍還未具備與曹軍決戰的實力。”

“如今之際,唯有奪取襄陽,隨後以據漢江南岸,與曹軍隔江對峙。”

“這纔是現階段最符合的戰略。”

徐徐一言,關平大急,依舊耐心解釋着。

聽聞,周倉不由問着:“可是少將軍,以如今樊城的守備兵力,的確是拔取城池的好機會啊,要是錯過此次,日後恐怕不知道還有沒有這樣的時機了。”

“倉想,這應該也是君侯的考慮吧?”

“叔父,如今的確是攻取樊城的好時機,這點平亦承認!”

聞言,關平面色頷首,點了點頭。

隨後,他卻解釋着:“可是,叔父想過沒有,樊城是江漢北岸重鎮,北進便是南陽郡,是控衛宛洛的重要屏障。”

“東面,更是毗鄰汝南,許都。”

“如此戰略要地,曹賊豈會放棄,我軍全力相爭,曹操定然會調集大軍與我軍決戰,可叔父以爲,單憑我荊州軍之力,決戰有勝負麼?”

“就算攻下樊城,能守住麼?”

“反之奪取襄陽,只要我軍固守漢江,不在北伐進犯樊城,我軍與曹賊便能相安無事!”

話音落下,周倉卻道:“可少將軍,你要須知,漢中王的宗旨便是要興復漢室,打倒曹賊,如若我軍與曹賊劃江而治,那不就表明我等與江東孫氏一樣,成爲坐守之徒了麼?”

對於周倉這等武人來說,他們渴望的是上陣殺敵,建功立業,對於孫權這等胸無大志,坐守之徒,打心眼裡是瞧不起的。

這也是龐德誓死不會歸順江東的因素。

“叔父,此言差矣!”

聞言,關平首先否決其說辭,隨後道:“叔父,平的計劃並不是要像孫權小兒那樣,坐守江東。”

“隔江對峙,這只是暫時的策略,我軍應當先將重心放在江南,將南方經營穩固以後,便能免除北伐後顧之憂!”

“如此,又何愁漢室不興呢?”

“爲何非要糾結於此,與曹軍相拼,卻讓江東鼠輩撿便宜呢?”

此刻,關平面色大變,高聲說着,情緒亦是激動起來。

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章 軍令狀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
第八十八章 三江口第一百八十章 爲少將軍賀第三十一章 計策在激活第一百十八章 謀而後動第一百八十四章 餃子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一百零一章 信箋第二百八十七章 漢中狼煙起第四百七十八章 三路齊出第四百二十四章 臨危間誰可爲大漢奉獻也?第一百二十一章 控局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九十六章 爭執第五十七章 自刎,需要勇氣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魏吳王,懼我關平否?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嶄露頭角第二十四章 李基的逃生旅程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二百七十二章 刀神第一百七十四章 謀算第三十八章 鄧艾抵比陽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使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百八十四章 鬱悶的姜維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四章 軍令狀第一百七十六章 奮威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二百十三章 有喜了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八十四章 大戰將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叔有危第七十九章 東吳變故第一百六十章 相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十九章 交州動向第三百九十七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八章 陣前談心第十四章 收心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二百五十八章 病危的法正第二百四十一章 武舉第二十九章 解謀第二百一十章 親斬士仁第三百零二章 平分秋色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二百五十一章 烈士暮年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九十三章 夜戰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火龍虐廣鬱第六十五章 夏侯尚第七十六章 神醫第四百五十九章 鐵騎踏魏營第九十一章 逼戰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四百三十九章 永安宮第八十章 嫁禍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二百六十三章 小關張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二百十八章 蓋世神威第三百八十八章 王子風範第四百六十四章 攻守之勢異也第一百二十九章 校刀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克復中原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五十七章 李嚴的小心思第二百零七章 襄州第十七章 城破第二百零八章 未死的曹操第二百三十四章 見招拆招第一百三十章 回軍第四百五十三章 五路伐蜀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一百零九章 公安之變第四百八十章 復出第三百七十章 擊掌盟誓第四十五章 一刀,收心第二百零六章 分設州郡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七十章 暗商第七十八章 《青囊經》第三百八十九章 郭淮入河西第三百四十八章 吾破十餘萬羌寇如探囊取物爾第一百六十六章 調整戰略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