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兩位名將?

成都。

丞相府。

“丞相,可是前線發生變故了,您怎麼如此憂心忡忡呢?”

隨着諸葛亮手拾着信箋面目憂慮,眼神緊緊凝視着前方,身形不動,一年紀已過三旬的中年身着儒袍,頭戴着冠、面上五官端正且眉宇間帶着絲絲飄逸的睫毛,端的整個人都氣質不凡。

一席問話,他遂又不敢怠慢,連忙拱手作揖着:“不知丞相爲何事煩心?”

聞言,諸葛亮才反應過來,遂手執着羽扇,重新恢復了從容的神色,淡笑着:“哦,是幼常啊。”

“幼常,你自幼飽讀兵書戰策,又跟隨亮日久,若假設你目前跟隨陛下北伐,在隴右數郡輕易平定,又擊破了曹魏強敵,涼州戰事進行極爲順利之際,下一步計劃你會如何選擇?”

再招呼馬謖落座以後,他不由輕搖着羽扇輕輕問着。

話落,馬謖聰慧無比,頓時便聯想到了什麼,但也並未太過表露,神色自若的拱手道:“丞相,若是謖領軍北伐定會先盡取涼州諸郡,隨後便陳兵於邊境構造防線抵禦魏軍,待我軍徹底於西涼站穩腳跟、羌氐之民萬衆歸心以後,再興北伐之師東進西都長安,一舉收復潼關以西之地並出關威脅僞魏國都洛陽。”

一番話擲地有聲而出,隨後他不由試探性的問着:“丞相,難道是陛下現選擇了速取關中的方案?”

“嗯。”

一言落下,諸葛亮點了點頭,遂道:“幼常所想無錯,陛下收復隴右數郡以後只是遣了馬孟起將軍率一部西涼鐵騎向西攻略,而主力卻兵分兩路進發。”

“一路以魏文長偏師爲首,繞道羌中地區渡過黃河攻略上郡、河東之地,意圖從側翼威脅關中已北。”

“而陛下主力又於臨涇大破張合、郭淮部,現已進軍至五丈原和張翼德合軍一處與屯駐於槐裡、武功一線的曹真所部魏軍主力相對峙。”

一言落罷!

諸葛亮面露笑意,有心培養馬謖,便不由說着:“幼常,你可知曉亮爲何憂慮了?”

“謖已窺破丞相的心思以及想法。”

聞言,馬謖卻是義正言辭的迴應着,隨即才道:“謖記得,曾在陛下屯軍漢中北伐之初時,丞相加急遣家僕送去一封北伐進軍戰略規劃圖,闡明瞭攻略涼州,以結羌氐之心的重要性以及速攻關中的弊端。”

話已至此,馬謖神色變了變,語氣稍緩,又道:“只是,陛下此時速取關中的用兵,恐怕丞相您事先也未料到吧?再言,陛下的用兵方略此刻也與您所籌備的戰略規劃發生了極大的衝突。”

“若陛下大勝,則還好,若敗,情況便不容樂觀!”

“這應該纔是導致丞相心裡煩悶無比的吧?”

“呵呵。”聽罷,諸葛亮掩面而笑,讚揚着:“幼常果真聰慧也。”

笑了笑,他卻又面露嚴肅之色道:“這封信箋乃是向巨達勸誡陛下無果後連夜遣人送回與我,若陛下只是單純的用兵方略與我不同,我也不至於此,但據向巨達之言,法孝直再獻策之時曾提到魏軍敗退之時有古怪,不同於尋常以往的撤退。”

“雖然並未猜測出魏軍的真實企圖,但此事已經有所蹊蹺,最好的應對辦法便是按兵不動,以不便應萬變,可陛下此時卻產生了急迫的心理,又兼頻頻大捷而心底對魏軍產生了輕視之心。”

“陛下現在以爲,自曹賊逝世,曹魏便不足爲慮了!”

“陛下的如此心態轉變纔是最令我所擔憂的也。”

一時間,諸葛亮面上擔憂之色越發濃厚,輕輕坦白着。

二人亦師亦友,也如父子一般交談甚歡。

……

比水一線。

比陽城縣衙。

“文縣令,那關雲長之子關平正率衆沿着比水沿岸向比陽城殺至了,現距離城池最多不過四五十里左右的路途。”

“縣令,我等該如何應對?”

“啊?”

“什麼,荊州軍又來了?”

隨着比陽縣尉的一席稟告,周遭諸縣吏頓時亂成了一團,驚慌失措、膽戰心驚着。

他們是真的怕了……

關平可不是初次前來比陽了。

而比陽縣令聞聽神色上倒是沒太大的變化,也依舊平穩如常,雙眼環顧四周,淡定道:“諸君勿憂!”

“比水乃是接連許都之重地,雖說如今許縣不再是我大魏國都,但亦是中原之重鎮所在絕不容失,現既然荊州軍再度襲來,想必車騎將軍也必然不會坐視不理的。”

聽聞這一番話,諸官吏浮躁情緒才漸漸平復下來。

只不過。

此刻的文縣令心底卻充斥着五味雜陳般的難受,他本就是已年過五旬,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原本比陽在他的治理下也是風調雨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經濟人口稠密的大縣。

眼看着政績考覈的日子就快到了,自己也即將要面臨着升遷,步入仕途。

但他的這個美夢卻在四年前隨着關平率衆北上,先行擊敗夏侯楙的援軍又奪其城,以比陽爲跳板焚燬了許都郊外的屯田地許田。

戰後,曹操盛怒無比,雖然依舊讓文縣令擔任比陽令,但升遷一事……別想了。

故此,他又在比陽令上一任便是數載。

眼看着新君繼位,自己的仕途機會又要來臨的時候……

關平又來了?

“關平,吾與你前世有何冤仇,爲何總是咄咄逼人?”

這一刻,文縣令仿若心在滴血般,暗暗沉吟着,但隨之換來的卻也是滿腔仇恨。

他將自己遲遲得不到升遷的機會幾乎將全部恨意都歸結到了關平身間。

半響後,文縣令忽是面色無比猙獰,嚴肅道:“諸君,此次本令決意已定,誓與城池共存亡,絕不後退半步!”

“荊州賊若想破城,除非從本官的屍首上踏過去。”

一語而落。

他以嚴厲的態度表態着。

而這絲絲情緒也漸漸感染到了其餘諸官吏。

其實,這也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之舉。

試想想,若他此次再不戰而逃,或可免除性命之憂,但這輩子恐怕仕途之路就此斷絕了。

仕途他爲之奮鬥一生,是最不希望看到夢想破滅的。

反之,他就選擇了這條危機重重的道路,若能守住比陽待援軍抵達,那他必然是大功一件,戰後也勢必會得到升遷任免的。

所以,他堵了一把。

www ●тTk Λn ●¢Ο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
第三百八十五章 用兵,不同尋常爾第四百二十八章 狡兔不死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三百四十九章 戲要做足,演戲才逼真第四百六十三章 興漢決戰之歌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九十八章 鑿冰第三百六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百八十四章 成長第一百三十七章 勇戰(一)第四百一十一章 姜維降漢第一百七十五章 計中計第一百六十五章 吳地震動第四百二十九章 策略調整第二百零五章 遺信第三章 古書激活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三百七十五章 馴良駒第八十六章 病重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六十八章 龐會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想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賊子休走第二百二十七章 不戰而退第四百二十三章 魏軍的進擊第三百七十六章 風起隴西第二百八十五章 贈書第二百二十三章 論穿山甲的養成第四百五十二章 南蠻入侵第二百九十章 培養第一百五十章 精兵顯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掛帥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夏侯楙的動作第一百一十五章 荊州變故(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遺策定關中第二百九十一章 鐵車兵第三百十五章 生命不息,戰鬥不止第四十九章 關平,“不堪一擊”第一百十七章 趙氏(求首訂)第三百三十三章 出子午第三百零九章 大漢國威不可犯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三百二十二章 猜測第三百五十章 橫掃羌營第四十二章 陳羣的無奈第五十一章 信件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七十七章 享最高榮譽第三十四章 隆中對的“漏洞”第一百零二章 大戰,已至尾聲第一百三十五章 勸降第二百十四章 關門捉賊第二百二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兄弟情深第四百四十九章 永安託孤第三百零七章 黃崇之謀第兩百章 蜀中援軍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定第三百三十四章 博弈第三十七章 宗室子弟夏侯楙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發明家第三百七十四章 就你也配與本將交手?第三百六十三章 魔高一尺第四百章 北伐將起第六十章 留守第一百十一章 不同劇本的白衣渡江第九十四章 血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蠻子縱橫日第四百一十章 平分秋色第十三章 內亂第三百十六章 浮屍滿山谷第二百十六章 武勇攝蠻軍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三百二十九章 漢賊,焉敢如此?第二百九十七章 馬超能不能用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我做墨家鉅子第四百七十六章 遺言第二百六十章 反目成仇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線第二百十二章 撫蠻之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誰能說服羌胡?第一百零五章 子債父償第二百零九章 改元第七十三章 張遼第五十九章 整頓第一百四十九章 白馬銀槍,天下無雙(求訂閱啊!)第三百十九章 下決策第二十一章 荊襄名士第一百二十三章 輿論導向第二百六十二章 回家第三百二十一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第八十一章 程諮的應對第三百二十八章 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