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斷頭路(第一更)

項羽說完了之後,不少匈奴部族的首領對於這件事都並不是十分的能夠相信,畢竟按照他們的理解,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去過的地方就行開荒那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這才短短的半年時間,竟然就傳回了這樣的消息,實在是讓這些匈奴人匪夷所思。

“以大秦皇帝的能耐,是斷然不會在這件事上面矇騙我匈奴的,那裡可是還有着我匈奴的五百騎兵呢,按照大秦皇帝的說法,就算是稍有折損,也不過是少數,到時候我匈奴的五百騎兵和本單于見了面,事情自然就水落石出,大秦皇帝若是在這件事上面矇騙了我,那就是不想讓我等跟他一道去攻打孔雀王朝了,這麼一來,他那足足六千件的鎧甲和兵器豈不是全部都打了水漂?”

匈奴人的腦袋雖然是分的耿直,但是項羽這樣一說,他們還真就能理解個大概,而且開始議論了起來,因爲按照之前項羽和嬴高之間的協議,一旦找到了這個通往孔雀王朝的路徑,那麼一大片的土地,匈奴是跟大秦平分的,這些個匈奴部族的首領們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部族的領地成倍的擴張起來的情景了。

“按照大秦皇帝與本單于之間的約定,一旦他們在找尋通道上有了眉目,便會幫助我等將那通道到匈奴之間的道路開闢出來,想來這段時間也不會太遠,爾等各個部族要挑選出強健之人時刻等待着,到時有了消息,爾等便去探索一番,務必要徹底將我匈奴的領土與那片土地連接在一處!”

雖然不知道爲啥務必要將匈奴的領土和那片土地連接在一處,但是這些匈奴的部族首領一聽說有土地,而且可能還能夠分到自己的部族中,一個個早都已經興奮的不成樣子了。

但是他們興奮歸興奮,項羽卻知道接下來自己和匈奴人要面對的可能就會是一個能夠改變整個匈奴和自己命運的機會了。

按照項羽的計劃,這一次真的出征孔雀王朝的話,這個主帥是一定要由自己親自來擔任的,在召集這些匈奴部族的首領之前,項羽已經是跟龍且等人說好了,這一次一旦出兵,這八萬人就由自己和龍且二人帶着,季布和虞子期在匈奴王庭之中看家。

這個決定在一開始也算是遭受到了他們幾個人十分強烈的反對,他們都想要讓項羽在匈奴王庭看家,而自己率領着這八萬騎兵前往孔雀王朝。

按照龍且和季布等人的想法,雖然他們這八萬大軍加上大秦的兩萬精銳騎兵已經是一股子不可小覷的力量了,在大海上面還有大秦的十數萬水軍配合着,但是那也並不是說這一場攻打孔雀王朝的戰鬥就已經十拿九穩的了。

項羽在跟嬴高的那一次談判回來之後那可是跟他們幾個都說過的,孔雀王朝肯定不是一個大面瓜一樣的存在,要是大面瓜的話人家大秦自己直接派出去兩路水軍也就搞定了,爲啥還非得拉着你匈奴人蔘與到這裡面分一杯羹呢。

特別是按照吳生從當初的徐福嘴裡面聽到的話來看,孔雀王朝還有成千上百的以大象爲坐騎的騎兵,大象是多大的東西,他們可都是知道的,尋常的刀槍劍戟根本就是很難殺死大象的,要是遇到了一百個大象的話,一千尋常騎兵根本就不夠幹啥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項羽的親信們都不願意讓項羽去冒這個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嘛。

他們都知道,自己能夠在匈奴的地界上混的這麼如魚得水,基本上全部都是項羽一個人的功勞,要是項羽出了什麼意外了的話,就憑着他們幾個,就算是能夠繼續在匈奴王庭裡面說的算,那也得是不出一年半載就讓大秦給滅了。

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項羽對於這件事那真是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有,這八萬人,只能是他自己指揮着前往攻打,這件事在項羽的嘴裡是沒商量的,最終,他們幾人也只能是認可了項羽這樣的安排。

想要親自前往孔雀王朝,項羽自然是有着他自己的打算,他當然知道因爲自己在攻打孔雀王朝這件事上面出兵跟大秦相比少了不少,這麼一來最終分配功勞的時候,自己肯定是吃虧的,要是沒有自己親自前往震一震場子的話,最終自己可就真的成了給大秦打工的了。

對於這一次的戰鬥,項羽的準備是充分的,韓信的準備也是十分充分的,離開了咸陽城之後,韓信帶着自己精心挑選出來的兩萬騎兵一路趕往了巴蜀之地,手中拿着嬴高親筆所寫的書信,韓信將任務佈置給這兩個郡的郡守之後,並沒與在巴蜀這樣的地方多做停留,而是按照陸賈的囑託,帶上了一些將士的口糧和棉衣就前往的陸賈在荒蕪之地所設置的第一個聯絡點。

這個聯絡點距離大秦的邊境並不是十分的遙遠,原本韓信以爲按照陸賈送回來的地圖上面的那一點距離,自己的騎兵沒有攜帶什麼輜重,行軍一天左右也就到了,但是他還是大大的低估了這片土地的威力。

最終,原來計劃一天就到的路程在騎兵輕裝上陣的情況下還是走了都快要三天了纔到。

到了第一個聯絡點中的時候,韓信才終於知道了嬴高對於陸賈爲什麼那麼的重視,這才屬於是剛剛到了這片土地的邊緣,韓信就已經感到了這裡面氣候的不同,要不是早就有了陸賈的提醒,韓信覺得自己到這估計就得有一些士卒的損傷了。

這麼一來,雖然行軍的速度因爲天氣和地形的緣由慢了不少,但是所幸沒有對士卒造成什麼傷害,倒是讓韓信微微的鬆了口氣,不然的話兩萬人要是還沒等打仗呢就損失了一些,韓信都不知道自己怎麼跟嬴高交代這個事兒。

當初陸賈設置這個聯絡點的時候,顯然就已經考慮了日後一旦這裡真正成爲了大秦的疆土之後能容納多少人的問題。

在聯絡點的不遠處,是一大片的湖泊,湖面光亮如鏡面一般,在那片湖泊的背後,是一片規模不小的樹林,雖然不像大秦腹地裡面的樹林那樣茂盛,但是在這樣的地方,卻也是十分的難得了。

韓信一看就明白了,有水有樹的地方,至少在這周邊建造一些村落是綽綽有餘的了,雖然不知道能不能種植出一些穀物來,但是做一些個放牧或者養殖的事兒還是可以的,而這些都是嬴高在大秦的範圍之內大力推廣的。

而現在,這裡即將成爲韓信的臨時練兵之處,原本韓信還以爲他只會在這第一個聯絡點的休息一番,之後繼續向前,到了第二個或者第三個聯絡點之後再停下來練兵,但是一體驗到了這片土地的氣候之後,韓信改變了主意。

他會在這裡練兵,直到陸賈的下一個消息傳來,他一定要讓這些大秦的將士適應了這裡的環境之後再去做下一步的打算,因爲這些大秦的將士畢竟不是匈奴人,沒有這麼強悍的環境適應能力,所以他必須得確保這些將士的萬無一失,然後再言其他。

陸賈的下一個消息並沒有讓嬴高等待太久的時間,不到一個月之後,嬴高就又再次收到了陸賈的來信。

但是和之前一如既往的好消息不同,這一次的消息可就有些差強人意了,按照陸賈的說法,自己沿着那一大片的山脈尋找了很長時間,但卻並沒有像他們之前期盼的那樣找到一個能夠讓一人一騎輕輕鬆鬆的就通過去的地方,而且也並沒有發現什麼只要稍微用用力就能夠通開的山體。

說實話,這個消息讓嬴高有些失望了,他一直以爲在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中,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那麼長的一大片山脈,總該有一些個小小的空隙能夠從這頭通道那頭不是?只不過可能是人們沒有發現,或者壓根就沒有人去找過罷了。

現在通過陸賈的回報看來,他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如今的情形,可能真的到了逢山開路遇水填橋的時候,好在根據陸賈的說法,自己曾經登上了那片山脈對面的一個高點觀察了一番,找到了幾個自己認爲還算並不是非常厚實的地方,在發回了這封書信之後,陸賈還在評估這幾個地方到底哪一個開鑿起來會相對的容易一些。

顯然,按照陸賈的想法,只能當機立斷,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尋找上面了,通過對相對薄弱的山體的開鑿,要是人力和工具齊備的情況下,數個月的時間當能夠有所收穫,因爲他們所需要的空間並不是非常的大,能夠容納一人一騎還有一駕馬車過去就足夠了。

嬴高這個時候的擔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個自然是開鑿山體乃是最笨重的一個方法,雖然自古就有什麼愚公移山的傳說,但是那絕對不是一個最明智的方法,更何況現在嬴高需要的是速度,按照自己的計劃,剩下的時間已經只有四個多月了,要是再沒有好消息傳來,先不說別的,就是士氣可能就是一個小小的打擊。

另一個方面,則是嬴高並不知道山脈那一側的具體情況,雖然按照常理來說那裡距離真正孔雀王朝的腹地應該還有很遠呢,但是萬一那裡有着什麼散落的村莊呢?

一旦那樣的情況出現,開鑿的山體就會引起當地人的注意,這樣的情況必然會以最快的速度讓孔雀王朝的人知道,這樣這十萬騎兵就達不到偷襲的目的了,而且會損失十分慘重,這和嬴高的計劃可是十分不符合的,雖然這十萬騎兵之中大部分都是項羽的匈奴部隊,但是嬴高知道,在結束了這場戰鬥之後,項羽會真正的將自己當做是他的盟友,而且在之後的征戰之中,項羽在嬴高的心裡面還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的。

現在,到了做選擇的時候了,嬴高知道自己肯定不能親自到那個地方去看看陸賈所說的到底靠不靠譜,這個時候他只能選擇相信自己任命的人的判斷,並且給他堅定的支持,不然的話,這件事只能是適得其反。

經過了不短的時間的思索,嬴高決定同意陸賈提出來的方案,而且是立刻,馬上開始。

但是同意了這個方案,這件事也是有着不小的講究的。因爲開鑿山體是一個十分耗費時間的工程,所以嬴高決定不能所有人都在那傻等着這件事,而是應該將其他的幾個事兒都一同執行起來,比如說開始探索匈奴的土地到那山脈之間的道路,然後讓項羽儘快的帶着自己的八萬騎兵進入荒蕪之地適應。

另外的一個問題就是單單依靠着那一千人,也沒有什麼趁手的工具,就在那一下一下的開鑿山體的話,那這個事兒可不是得猴年馬月能幹完了。

但是加派人手,特別是服役的百姓的話,那不等到了目的地能死多少都是不一定的,再有就是人多了糧草的運送都是十分吃力的事兒,那片土地不像是大秦境內的密林之中,隨隨便便摘下點野果也能吃,在河裡面打魚也能吃,捕獲一些個野獸也能吃。這片土地上不是沒有這些,但是野獸和飛禽的數量卻是十分的稀少的,簡而言之,靠天吃飯在這裡那幾乎完全是行不通的。

這件事還是讓嬴高十分的糾結的,他並不想因爲這件事讓大秦的百姓對他怨聲載道,他的確是想要讓大秦屹立於整個世界的巔峰,但是他卻不想像始皇帝那樣,非常激進的去做一些事。

思來想去,嬴高還是想到了張開,同時還想到了這個時期一個比較特殊但是又名聲不小的學派,那就是墨家。

依靠人力,那不管在什麼時代都是一種最笨的方法了,只有依靠技術,依靠機械,才能剩下各種成本,現在,無疑就是這樣的一個情形。

第399章 賭約的結果(第二更)第162章 公子的打算(求推薦票)第66章 誰是大人物第246章 吳芮的心思(第二更)第532章 戰未至,先準備(第一更)第135章 兄弟的共識第627章 合作第211章 留你不得(第二更)第496章 抵達彼岸(第一更)第5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更)第653章 滾滾狼煙欲來第361章 陳平初現(第二更)第281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二更)第61章 用名聲換真相第255章 執棋者的氣度(第二更)第186章 來自咸陽的支持(第二十更)第139章 項梁的計策第538章 定計出發(第一更)第461章 胡亥的心機(第二更)第293章 會於匈奴(第二更)第92章 趙高的矛頭(求推薦票,收藏)第72章 富貴險中求第57章 暴君之相第376章 連斬五人(第一更)第676章 他是個明君第377章 流失了的寶貝(第二更)第94章 出巡陳縣已成定局(求推薦票,收藏)第387章 兩個妙人(第二更)第523章 你是標杆(第二更)第241章 沒重賞也有勇夫(第三更)第198章 韓信的尷尬(第三十二更)第240章 封賞和難題(第二更)第570章 神秘王朝(第一更)第60章 最後通牒第347章 蒙恬的密令(第二更)第490章 先鋒出鞘(第一更)第676章 他是個明君第684章 相會會稽郡第121章 都是道具罷了(求推薦票,收藏)第453章 結盟(第二更)第27章 始皇之怒第202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更)第99章 張耳和陳餘第536章 井底之蛙(第一更)第457章 胡亥的隱忍(第二更)第302章 不走尋常路的老流氓(第一更)第581章 大秦歡迎你(第二更)第468章 想到一處去了(第一更)第157章 不得志的青年(求推薦票)第565章 鬧事者(第二更)第98章 公子高乃大秦之幸第128章 就坡下驢第540章 下馬威(第一更)第468章 想到一處去了(第一更)第358章 陰影裡的陰謀(第一更)第384章 韓信駕到(第一更)第254章 兩方彙集之處(第一更)第363章 咱們繼續吧(第二更)第263章 童言無忌最打臉(第二更,4000字大章)第559章 留下吧(第二更)第278章 王牌現身(第一更,4000字)第631章 扶蘇到來第223章 江東之人的決心(第四更,爲字都不太認識的打賞加更)第383章 兩頭忽悠(第二更)第623章 後患第361章 陳平初現(第二更)第67章 大咖駕到第39章 再會章邯第384章 韓信駕到(第一更)第202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更)第225章 朝中的境況(第二更)第348章 鐵骨柔情,霸王的改變(第一更)第228章 祖龍的宿命(第二更)第235章 爲何殉葬(第三更)第247章 狡猾與隱忍(第三更)第549章 追本溯源(第二更)第105章 張良的執念(求推薦票,收藏)第221章 咸陽城中的變數(第二更)第152章 還是那句感嘆(求推薦票)第389章 請展示一下你們的才藝(第二更)第453章 結盟(第二更)第297章 倒黴的大儒(第二更)第111章 抓了個典型(求推薦票,收藏)第153章 沉得住氣的嬴高(求推薦票)第396章 新政出(一) 第一更第131章 上位第一功第499章 暗夜奇襲(第二更)第577章 真正的目的(第二更)第496章 抵達彼岸(第一更)第592章 真的來了(第一更)第124章 父親請起第191章 雲集而來(第二十五更)第607章 塞琉君主的末路(第二更)第625章 合縱連橫的應用第211章 留你不得(第二更)第299張 扶蘇的消息(第二更)第530章 嫡系(第一更)第644章 暗流第253章 蒙毅駕臨(第三更)第605章 他們破壞了遊戲規則(第二更)
第399章 賭約的結果(第二更)第162章 公子的打算(求推薦票)第66章 誰是大人物第246章 吳芮的心思(第二更)第532章 戰未至,先準備(第一更)第135章 兄弟的共識第627章 合作第211章 留你不得(第二更)第496章 抵達彼岸(第一更)第5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更)第653章 滾滾狼煙欲來第361章 陳平初現(第二更)第281章 收割的時候到了(第二更)第61章 用名聲換真相第255章 執棋者的氣度(第二更)第186章 來自咸陽的支持(第二十更)第139章 項梁的計策第538章 定計出發(第一更)第461章 胡亥的心機(第二更)第293章 會於匈奴(第二更)第92章 趙高的矛頭(求推薦票,收藏)第72章 富貴險中求第57章 暴君之相第376章 連斬五人(第一更)第676章 他是個明君第377章 流失了的寶貝(第二更)第94章 出巡陳縣已成定局(求推薦票,收藏)第387章 兩個妙人(第二更)第523章 你是標杆(第二更)第241章 沒重賞也有勇夫(第三更)第198章 韓信的尷尬(第三十二更)第240章 封賞和難題(第二更)第570章 神秘王朝(第一更)第60章 最後通牒第347章 蒙恬的密令(第二更)第490章 先鋒出鞘(第一更)第676章 他是個明君第684章 相會會稽郡第121章 都是道具罷了(求推薦票,收藏)第453章 結盟(第二更)第27章 始皇之怒第202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更)第99章 張耳和陳餘第536章 井底之蛙(第一更)第457章 胡亥的隱忍(第二更)第302章 不走尋常路的老流氓(第一更)第581章 大秦歡迎你(第二更)第468章 想到一處去了(第一更)第157章 不得志的青年(求推薦票)第565章 鬧事者(第二更)第98章 公子高乃大秦之幸第128章 就坡下驢第540章 下馬威(第一更)第468章 想到一處去了(第一更)第358章 陰影裡的陰謀(第一更)第384章 韓信駕到(第一更)第254章 兩方彙集之處(第一更)第363章 咱們繼續吧(第二更)第263章 童言無忌最打臉(第二更,4000字大章)第559章 留下吧(第二更)第278章 王牌現身(第一更,4000字)第631章 扶蘇到來第223章 江東之人的決心(第四更,爲字都不太認識的打賞加更)第383章 兩頭忽悠(第二更)第623章 後患第361章 陳平初現(第二更)第67章 大咖駕到第39章 再會章邯第384章 韓信駕到(第一更)第202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六更)第225章 朝中的境況(第二更)第348章 鐵骨柔情,霸王的改變(第一更)第228章 祖龍的宿命(第二更)第235章 爲何殉葬(第三更)第247章 狡猾與隱忍(第三更)第549章 追本溯源(第二更)第105章 張良的執念(求推薦票,收藏)第221章 咸陽城中的變數(第二更)第152章 還是那句感嘆(求推薦票)第389章 請展示一下你們的才藝(第二更)第453章 結盟(第二更)第297章 倒黴的大儒(第二更)第111章 抓了個典型(求推薦票,收藏)第153章 沉得住氣的嬴高(求推薦票)第396章 新政出(一) 第一更第131章 上位第一功第499章 暗夜奇襲(第二更)第577章 真正的目的(第二更)第496章 抵達彼岸(第一更)第592章 真的來了(第一更)第124章 父親請起第191章 雲集而來(第二十五更)第607章 塞琉君主的末路(第二更)第625章 合縱連橫的應用第211章 留你不得(第二更)第299張 扶蘇的消息(第二更)第530章 嫡系(第一更)第644章 暗流第253章 蒙毅駕臨(第三更)第605章 他們破壞了遊戲規則(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