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出人意料的守衛(第二更)

這附近也有一些個村落,但是因爲氣候的緣故,雖然距離孔雀王朝的王城華氏城並不是十分的遙遠,但是卻並不是十分的密實。

這樣的情況讓韓信在黑夜中十分輕鬆的就率軍繞過了不少的村落,按照項羽從那個看起來稍微富裕一點的孔雀王朝百姓指引的方向一路奔襲而去。

這一夜的時間裡,韓信都在行軍,當天明的時候,足足走行了一百多里路,但好在道路還算是相當的平坦,所以並沒有耗費着三萬騎兵多少的體能。

當天快要亮了的時候,韓信見到一片茂盛的枯樹林,便率軍到林中歇息,然後派出了一小隊的斥候繼續向前查探地形。

在這樣陌生的環境找之中,韓信也不敢太過託大,不然的話萬一還沒等找到什麼城池呢就被人家先行知道了自己所在,難免不會讓自己的攻城戰變得十分被動,損傷也會大大的增多。

整整一個白天的時間,三萬騎兵都在樹林中吃喝,補覺,這是韓信強行要求的,雖然他和項羽想到的策略是以最快的速度先引起孔雀王朝王城中人的注意,但是也不能急於這一兩天的時間,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已經代表大秦參加了大大小小几十次戰鬥的韓信早就明白了。

傍晚時分,他派出去的那一小隊的斥候終於回來了,而且帶回來了一個讓韓信相當滿意的消息,他們已經探明瞭,就在距離他們歇息的地方不到百里的地方,有一座還算是上了一點規模的城池,看那架勢人還是挺多的,但是那城池的圍牆和守衛,卻並不像大秦的重鎮那樣的牢固,對於他們想要突襲想法來說,當真是一個十分好的機緣。

韓信知道,這個陌生的王朝的機制很有可能是跟大秦完全不一樣的,這麼一座城池,他也說不好到底是和大秦的一個縣差不多,還是和大秦的一個村落差不多。

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好使的,那就是這裡面的人口多的話,他就十分的重要,一個人口不少的城池落入了他的手中的話,他不怕孔雀王朝的君主不知道。

“哎,還是君上想的周到,提前將那些個讀書人都帶到了山脈的那邊待命,只是不知道他們多久能將孔雀王朝的語言研究明白了……”

一想到城裡面雖然滿滿的都是孔雀王朝的百姓,但是自己就算是打進去了還是啥都不知道,和他們說話那簡直就是對牛彈琴,是不會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的。

在上一封書信中,韓信已經告知了陸賈,可以先挑一些個年輕體壯的讀書人送過來,以備不時之需,現在看來,自己當時的決定還真的是十分正確的,等到自己攻打下來這個城池之後,這些人應該可以跟項羽一道進入城池之中,而他們能不能在短時間給整明白孔雀王朝的語言,將會是韓信和項羽能否第一時間得到有用情報的重中之重。

日頭慢慢的落下去了,韓信並不着急,身爲一支奇兵,就要奇的徹底,他吩咐將士們趕緊再飽餐一頓,因爲這一次奔襲八九十里之後,迎接他們的可能是一場有點艱苦的戰鬥,誰知道這城池裡面有沒有大象,有多少大象呢?

天色暗下去了的時候,隨着韓信的一個手勢,隊伍如同離弦之箭一樣,向着他們的目標出發了。

這個時代的韓信並不知道,他將要攻打的孔雀王朝,和大秦的機制是相當不同的,大秦雖然也分貴族和百姓,但是這個貴族卻並非全部都是天生的,特別是在大秦這樣依靠着戰爭得了天下的王朝,任何一個驍勇善戰的戰士都是能夠利用斬殺敵人的機會成爲一名貨真價實的貴族的,這樣的制度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並不是十分的公平,但是至少給了百姓們一個機緣。

但是在孔雀王朝,情況卻是完全相反的,因爲在這個時代,這裡已經開始實行了就算在兩千多年之後依舊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和大秦的軍功制度可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將人從出生起就分成了四個等級,分別稱爲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這四個種姓的人,分別代表着人的嘴巴,雙臂,大腿和腳,等級依次降低,最低也是數量最多的首陀羅,主要的指責在孔雀王朝就是幹活和伺候人罷了。

此外孔雀王朝還有沒有種姓的賤民,又被稱爲達利特,那就跟奴隸和牲畜沒有什麼差別了,而且更爲奇葩的是,他們爲了保持高級種姓的純淨,嚴禁不同種姓的人相互通婚,一旦不同種姓的人生下了孩子,那麼這個孩子只能是最爲悽慘的那一種人。

在孔雀王朝,這樣的制度已經持續了很久,甚至最底層的百姓對此也都已經麻木了,他們只能默默的遵守和忍受這些,殊不知的那些在他們的眼中高高在上的人,在大秦騎兵的眼中和他們並沒有任何的區別。

由於一路的疾馳。當韓信他們到了斥候所說的那座城池之外不到十里的時候,距離天亮還是不短的時間,韓信讓大軍停下,並沒有急着進攻,而是決定自己先去觀察一番,看看這城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帶着幾個親信,韓信悄然的靠近到了這座城池一二里的地方,這座城池的輪廓當時就藉着月光的映襯出現在了他的眼前。

讓韓信感到有些不可思議的是,這座城池竟然好像是用粗大的木材建立而成的,而並非和大秦城池一樣,完完全全是用夯土和石頭建立而成的。

這樣的城池能有多少的堅固程度暫且不說,就算是一把火,基本上也就燒的差不多了啊。

“這孔雀王朝竟然落後到了如此的程度?”韓信一面自言自語的說着,一面繼續在這城池的周圍轉圈查探着。

很快,韓信就發現了這城池的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在城池的四個角的城郊,全部都有一個高聳的箭樓,根據韓信豐富的戰場經驗來判斷,那肯定就是用來觀察遠方而來的敵軍的。

這個發現讓韓信慶幸自己並沒有讓三萬大軍出現在距離這座城池更加近的地方,他們這幾個人在夜色中可能還並不顯眼,沒被發現也是十分正常的,但要是三萬人都來了的話,光是騎兵的聲音就得被遠遠的聽到。

又觀察了一會,韓信發現這城池的奧妙還不止於此,雖然城池是以木頭爲主的結構,但是卻也是十分的厚實,並非韓信想象的那樣不堪,並且韓信也知道,一些個十分粗壯的木材,不論是堅固性還是韌性都是十分足的,拉滿弓的利箭也不一定能輕易的穿透一根木頭,所以從這方面看,這城池也不一定是一攻就破的。

還有在每一面的城牆中央位置,都有着一些不大不小的空洞,韓信在遠處隱隱約約能夠看得見,他在那絞盡腦汁想了半天,終於發現,那些孔洞可能是爲了遭遇敵軍的入侵的時候從裡面往外射箭的。

觀察了一圈之後,韓信的臉色凝重了起來,這樣的一座城池,還真就不一定是自己手到擒來的,一旦這些自己看到的設施都能發揮最大化的作用的話,這裡絕對是一個易守難攻的所在。

“將軍,那四個箭樓裡面,好似都是空的,之前我斗膽到那箭樓的下方一觀,發現上下箭樓的樓梯之上已經滿是灰塵,想來已經不知道多久都沒有用過了!”

就在韓信心裡面想着計策的時候,一個剛剛被他派到了城池底下查探的斥候回來了,並且帶着十分興奮的神色跟他說了這麼一個消息。

啥?都荒廢了?難道這孔雀王朝真的如同君上之前所說的那樣,君王暴虐,百廢待興?

聽了這個消息,韓信的心裡面第一時間就涌現出了在出發之前嬴高跟自己說過的一番話,當時韓信當然是不以爲然的,以爲是嬴高在讓自己寬心的話,但是現在就通過這麼一個細節,韓信就發現,可能嬴高說的那真就是十分有道理的,要是真的這個城池的守軍十分靠譜,那幾個箭樓上面全部都有睜大了眼睛的軍士守衛着的話,很可能自己或者是自己的隊伍早就被人給發發現了呢?

“再去確認一番,是否那四個箭樓之中都無人看守?”

韓信小心翼翼的吞嚥了一口唾沫,之後向之前的軍士又下達了一個命令。

事實證明,正是和嬴高之前告訴韓信的一樣,四個箭樓裡面都沒有人,而且一看就是不知道多長時間沒有人上去過了。

韓信得了這個消息之後,原本已經有些低沉的心思當時就又活泛了起來,此時距離天亮還有兩個時辰左右的時間,韓信知道,這回到了自己表演的時間了。

事實上,這座城池還真就是一個規模不小的城池,可以說是孔雀王朝邊境附近相當大的一個聚居地了,和村落不同,這裡可是有着孔雀王朝最高級的兩個種姓的人存在的,而普普通通的村落裡就只有後面兩個種姓的存在,就比如說韓信麾下的三人小隊最開始抓回去的那個,就是一個首陀羅,而第二次抓回去的那個就是一個吠舍。

這個城池的設施的確是非常的完備的,要是這裡的官吏想要好好守護這座城池,十里之內一但發生危機,都是可以盡收眼底的,但是顯然,這個優良的傳統從阿育王晚期開始就漸漸的丟掉了。

到了舍利輸迦當君主的這些年頭,因爲他的暴虐,重心一丁點都沒有放在軍事上面,再加上這個城池的北邊都是一些個山脈,孔雀王朝自己認爲的敵人是肯定打不到這裡的,所以這裡的城主也認爲壓根就沒有什麼必要對它進行時時刻刻的守衛,耗費那麼大一筆的軍費,還不如把這錢省下來,乾點爽的事兒呢不是?

這個時候的城裡,正經的軍士只有不到一萬人,而且這些人早就不知道怎麼打仗了,在城裡也不過是依仗着自己的身份地位胡吃海喝,享受着低等種姓的人的服務。

城外北風凜冽,但城裡之前也是人頭攢動,燈紅酒綠,孔雀王朝的貴族們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之中,而低等種姓的人,則正在進行着辛苦的勞作,他們以爲這不過是他們生命中平平常常的一天,但是事實上,這卻是一場顛覆他們認知的戰爭的開端。

韓信回到了三萬大軍駐紮的地方之後,並沒有和之前那樣做什麼戰前動員,他只是高聲的說了一句話:“那城中的守衛幾乎等同於沒有,兩個時辰之內,我就要讓他成爲大秦和匈奴的城池!”

這句說說完,三萬人馬一齊吶喊了一聲,之後紛紛策馬,跟隨着韓信直接就往那城池的方向進攻而去。

韓信已經探明瞭城門的所在,按照他的猜測,既然守衛都這麼的不森嚴了,自己也不用爲了進入城中而想什麼旁門左道了,那樣可能反倒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所以還不如就直接從城門開始進攻。

左右在這先鋒隊伍之後,是有一臺在打通山脈中立下汗馬功勞的投石機的,經過韓信和陸賈的商量,打通山脈的工作雖然還在進行當中,但是這投石機勻出來給韓信帶走一臺問題倒是也不大。

要知道,雖然用了挺長時間,但是那投石機可是連山脈都能夠打通的存在,別說一個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修繕了的木頭城門了。

韓信之所以敢直接從大門進攻,除了發現城內的守衛應該是十分的不嚴密之外,也就是因爲這投石機的存在了。

韓信這回帶來的三萬人。那可都是打過硬仗的隊伍,那兩萬大軍騎兵,都是在長城之外跟匈奴人火拼過的戰士,而那一萬的匈奴騎兵,基本上也都是跟着項羽滅了東胡和月氏的戰士,但是這樣的戰士,在到了這座城池的下方之後,卻也都驚呆了。

第355章 生擒冒頓(第二更)第260章 王離的危局(第一更,4200字)第368章 讓蒙毅背上鍋(第一更)第268章 請你喝點粥(第一更,4000字)第670章 四海一第214章 反秦的下場(第一更)第411章 戲耍張良(第二更)第544章 死裡逃生之後(第一更)第301章 扶蘇的後路(第二更)第602章 投降(第一更)第621章 你該回家了第66章 誰是大人物第605章 他們破壞了遊戲規則(第二更)第432章 另有安排(第一更)第396章 新政出(一) 第一更第311章 只要他一個(第三更)第235章 爲何殉葬(第三更)第2章 岳父馮劫第141章 分兵之想(求推薦票,收藏)第379章 出征夜郎(第二更)第444章 塵封的辛秘(第一更)第174章 嬴高的決心,劉邦的等待(第八更)第425章 未死之人(第二更)第429章 馮清的提示(第二更)第68章 蕭與曹第338章 諫議大夫帶來的驚喜(第一更)第59章 一言戳穿第229章 終將離去(第三更)第328章 一個假的儒生(第一更)第220章 強行剎車(第一更)第274章 匈奴世子的境遇(第一更,4000字)第534章 老將出馬(第一更)第162章 公子的打算(求推薦票)第379章 出征夜郎(第二更)第393章 朕坐懷不亂(第二更)第137章 殺只雞給猴看看第147章 怎麼不早說(求推薦票)第369章 朕無懼刺殺(第二更)第595章 陣法的威力(第二更)第676章 他是個明君第133章 南海郡的境況第629章 一戰改變格局第103章 尷尬的發現(求推薦票,收藏)第508章 繼續移民(第一更)第392章 賜婚(第一更)第618章 三面夾擊(第一更)第629章 一戰改變格局第586章 救星來了(第一更)第197章 壽春失守(第三十一更)第48章 熒惑守心第608章 強敵終現(第一更)第609章 各懷鬼胎(第二更)第43章 山雨欲來趕快跑第685章 佳餚第78章 導演一齣戲(求推薦票,收藏)第499章 暗夜奇襲(第二更)第387章 兩個妙人(第二更)第595章 陣法的威力(第二更)第402章 神秘部隊的雛形(第一更)第16章 工期的陰謀第106章 你有張良計(求推薦票,收藏)第548章 焚化屍體(第一更)第348章 鐵骨柔情,霸王的改變(第一更)第312章 魚餌就位(第一更)第679章 按照秦律辦第170章 萬箭齊發(第四更)第677章 爵位的改變第13章 扶蘇的無奈第594章 臨陣脫逃(第一更)第66章 誰是大人物第481章 完美解決(第二更)第173章 這是本公子的責任(第七更)第226章 咸陽宮的病榻(第三更)第380章 打不打(第一更)第239章 初次臨朝(第一更)第487章 三軍齊發(第二更)第243章 不勤政了(第二更)第653章 滾滾狼煙欲來第7章 自證清白第196章 伐秦先鋒(第三十更)第411章 戲耍張良(第二更)第74章 好消息第311章 只要他一個(第三更)第643章 一顆種子第625章 合縱連橫的應用第549章 追本溯源(第二更)第566章 露出獠牙(第一更)第381章 三年計劃(第二更)第381章 三年計劃(第二更)第304章 溫柔的擺了一道(第一更)第358章 陰影裡的陰謀(第一更)第382章 以小見大(第一更)第521章 科舉的雛形(第二更)第627章 合作第293章 會於匈奴(第二更)第111章 抓了個典型(求推薦票,收藏)第503章 進攻華氏城(第二更)第362章 第一次遇刺(第一更)第5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更)第117章 始皇帝的心思(求推薦票,收藏)
第355章 生擒冒頓(第二更)第260章 王離的危局(第一更,4200字)第368章 讓蒙毅背上鍋(第一更)第268章 請你喝點粥(第一更,4000字)第670章 四海一第214章 反秦的下場(第一更)第411章 戲耍張良(第二更)第544章 死裡逃生之後(第一更)第301章 扶蘇的後路(第二更)第602章 投降(第一更)第621章 你該回家了第66章 誰是大人物第605章 他們破壞了遊戲規則(第二更)第432章 另有安排(第一更)第396章 新政出(一) 第一更第311章 只要他一個(第三更)第235章 爲何殉葬(第三更)第2章 岳父馮劫第141章 分兵之想(求推薦票,收藏)第379章 出征夜郎(第二更)第444章 塵封的辛秘(第一更)第174章 嬴高的決心,劉邦的等待(第八更)第425章 未死之人(第二更)第429章 馮清的提示(第二更)第68章 蕭與曹第338章 諫議大夫帶來的驚喜(第一更)第59章 一言戳穿第229章 終將離去(第三更)第328章 一個假的儒生(第一更)第220章 強行剎車(第一更)第274章 匈奴世子的境遇(第一更,4000字)第534章 老將出馬(第一更)第162章 公子的打算(求推薦票)第379章 出征夜郎(第二更)第393章 朕坐懷不亂(第二更)第137章 殺只雞給猴看看第147章 怎麼不早說(求推薦票)第369章 朕無懼刺殺(第二更)第595章 陣法的威力(第二更)第676章 他是個明君第133章 南海郡的境況第629章 一戰改變格局第103章 尷尬的發現(求推薦票,收藏)第508章 繼續移民(第一更)第392章 賜婚(第一更)第618章 三面夾擊(第一更)第629章 一戰改變格局第586章 救星來了(第一更)第197章 壽春失守(第三十一更)第48章 熒惑守心第608章 強敵終現(第一更)第609章 各懷鬼胎(第二更)第43章 山雨欲來趕快跑第685章 佳餚第78章 導演一齣戲(求推薦票,收藏)第499章 暗夜奇襲(第二更)第387章 兩個妙人(第二更)第595章 陣法的威力(第二更)第402章 神秘部隊的雛形(第一更)第16章 工期的陰謀第106章 你有張良計(求推薦票,收藏)第548章 焚化屍體(第一更)第348章 鐵骨柔情,霸王的改變(第一更)第312章 魚餌就位(第一更)第679章 按照秦律辦第170章 萬箭齊發(第四更)第677章 爵位的改變第13章 扶蘇的無奈第594章 臨陣脫逃(第一更)第66章 誰是大人物第481章 完美解決(第二更)第173章 這是本公子的責任(第七更)第226章 咸陽宮的病榻(第三更)第380章 打不打(第一更)第239章 初次臨朝(第一更)第487章 三軍齊發(第二更)第243章 不勤政了(第二更)第653章 滾滾狼煙欲來第7章 自證清白第196章 伐秦先鋒(第三十更)第411章 戲耍張良(第二更)第74章 好消息第311章 只要他一個(第三更)第643章 一顆種子第625章 合縱連橫的應用第549章 追本溯源(第二更)第566章 露出獠牙(第一更)第381章 三年計劃(第二更)第381章 三年計劃(第二更)第304章 溫柔的擺了一道(第一更)第358章 陰影裡的陰謀(第一更)第382章 以小見大(第一更)第521章 科舉的雛形(第二更)第627章 合作第293章 會於匈奴(第二更)第111章 抓了個典型(求推薦票,收藏)第503章 進攻華氏城(第二更)第362章 第一次遇刺(第一更)第53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更)第117章 始皇帝的心思(求推薦票,收藏)